《男国少年梦》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9-22 12:50:49

  《男国少年梦》是一部由Q. Allan Brocka执导,帕特里克·波查 / Derek Magyar / 达里尔·斯蒂芬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国少年梦》观后感(一):MB与娱乐不至死

  知道MB这个词的含义,是遇到阿达的第一天。

  我奇怪他blog总是说MB。我之前一直以为MB是一个学位或者其他什么,后来才知道是Money Boy。指的是为金钱而向人出卖“性”的人,一般可能是指同性恋吧。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同性恋男妓。

  阿达说他想当MB。我撇撇嘴,说就你这个样子的?

  他很自信地说,当然!很多人需要向我一样有品位的。

  我差点晕倒。

  再后来我给他几个硬币搭公交车回旅馆,然后说你今后就是我的了。

  所以看到《Boy Culture》影片最后满满的硬币,我就想到我和阿达开的玩笑。

  性和金钱是不是人和人之间关系建立最关键,我不知道。众说纷纭。

  但是MB的职业具有游戏性倒是我所看到,而且具有双重的娱乐性。

  之前说到过性关系的三重含义:繁殖、建立关系和娱乐。

  其实你会发现金钱也有相同的特性:增殖、建立关系和娱乐。

  而娱乐是一种后现代的态度:多元、消解权威和即时性。

  MB不但是娱乐“性”,也娱乐“金钱”。所以说他具有娱乐的双重性。

  是这个时代某一种特殊的符号。

  回到电影,电影中的男主角X爱上他的同屋,却不敢去表达。

  他的职业,他的价值观,消解了他对于爱情的看法。

  他不相信爱情,只相信快感。

  当然,谁能抵挡爱情的诱惑。最后他们找到了最好的方式。

  保留形式,也保留爱情。

  满满的钱罐,确实对于爱情最好的描述。

  我在想影片最后用一种幽默的态度来表现:满满的钱罐来代表MB的爱情。

  或者是讽刺,或者仅仅是幽默,或许是表明一种态度:爱情也是快感、娱乐,不要予其太多的负累。而没有过多负累的爱情,也是美好的,娱乐不至死。

  :娱乐不至死是来自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书名想到的。波兹曼的书叙述我们这个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从而带领我们进入精神消解状态,也就是“娱乐”。波兹曼有点忧心忡忡,但我想人的复杂性还是能让自我适应娱乐,更何况这可能是一种人性更本真的状态。娱乐不一定和颓废、堕落等消极方面有关。

  《男国少年梦》观后感(二):Vivian vs X

  我是在豆瓣by chance发现这部电影的,看到海报有点像我很喜欢的一个片子(Shortbus),就跑去youtube上翻了翻.很是幸运,有个哥们把Boy culture分成9个clips放在了上面,btw现在那哥们的帐户已经被封了,anyway,致敬to him.

  通常看电影我一般都是巧克力,薯片加可乐accompanied, 但看这片子我连口水都没喝.最主要的原因是男主角太attractive了,无论是physically or mentally.当然影片本身的故事也有点meaning.片中的男主人公X or ex让我想起了Pretty Woman中的Vivian, the forever Vivian.Vivian不kiss on the lip, X除了工作之外不做爱,这是他们还能找到并拥有真爱的原因.不像那些desperately looking for sex的人,X and Vivian有自己的原则,这是他们可爱的地方,如果Vivian舌吻了richard, X一上来就和他喜欢那个做了爱,他们就不值钱了,更深一点,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世界上有2种人最sexy,一种是who know everything, 一种是who know nothing. 很可惜的是,国内的很多人都认为他们know something,其实他们也就知道something.

  《男国少年梦》观后感(三):waiting for u。

  我爱死旁白的电影。

  这是我对着电影最想说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对爱情的恐惧,有些时候会因为这些恐惧而放弃了很多。X是这样,Gregory也是如此。但是片中却有两个与之对比的人物,那就是ANDREW和JOY。

  我其实很佩服A和J对爱的大胆表述。正如我对某人一样。

  也许这电影只是演给某些人看。那些不敢说爱的人。或是那些遇到了不敢说爱的人的人。

  请允许我有如此不着边际的表述。

  另外,X的confession,让我有看下去的勇气。

  《男国少年梦》观后感(四):典型的好莱坞剧本

  畅销书改编的gay片,故事说俗简直是俗得要死,说好却是可以拿到编剧班当案例的。

  我很喜欢以 “改变”为主题的故事。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当然,不光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如果不能给彼此带来改变,相遇就被辜负了。改变是很有趣很奇妙的事,一个故事中如果主角从始至终抱定他所有的信念、状态、习惯,即使完美,也是很让人失望的。(当然也不用180度大转弯。)

  就像微笑的猫大人写的那些文,文字语言风格我非常喜欢,很干净、清澈、非常幽默,没有废话,没有小白,没有愚蠢的煽情,笔下的人物我也很欣赏,聪明、理智、正直,有学识,热爱生活。但就作品来说,我觉得她没有一部作品可以算得上好小说。因为没有结构,没有层次,没有起伏。同样,两个主角间的关系和情感也没有进展,没有改变。主题又不是异化啦、绝望啦,他人即地狱啦,人生无意义啦之类,明明是通俗爱情小说嘛,主角干吗要像条死鱼?即使是条冰雪聪明正直渊博风趣幽默的死鱼。

  扯远了。

  旁白用第一人称自述,主角X的职业是男妓,这当然是个畅销书常用的噱头,但也是所谓“人物塑造”,观众想当然的认为男妓对待感情一定很随便,但很快我们知道,X除了工作从来不乱搞,他觉得那是浪费时间浪费感情的无聊事。

  改变的伏笔一开始就埋好了,X固定的12个客人死了一个,他需要一个新客人来凑够12使徒(我觉得宗教在这故事里也只是噱头)。 新客人是个有钱有品有趣的隐居老人,老人只是跟他聊天,讲自己的故事,老人说他有个在一起50年的爱人,在他们认识的最初,自己躲在楼梯上偷偷注视爱人,爱人却突然出现在他面前,问,你在这儿干吗?“当时,自我保护让我想说,与你无关,但是话到了嘴边却变成,我在等你,于是他占据了我。”后来爱人死了,自己就再也没出过门……

  镜头跟着X回到他住的地方,这样观众就见到了他的两个室友,旁白介绍道:这是安德鲁,人品好啊人品好,男朋友的好人选啊好人选。这是乔伊,可人的美少年。

  X和安德鲁相互暗恋,但当安德鲁要跟X进一步发展,X却因为害怕改变而拒绝。X一直说爱是靠不住的,“我只接受交易,因为付出和得到清清楚楚,当我收到钱,我很安心”。这才是X的所谓“本质”。 被拒绝几次以后安德鲁也开始有点儿灰心。

  X继续去老人那里聊天,也开始讲他自己的事,在X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第一次恋爱受挫,满心欢喜的付出,却受到了伤害,这就是X害怕爱的原因吧。自从弗洛伊德红了以后这也算老套路了。老人客串心理医生开解X:“也许对方也只是胆怯。”

  坚冰X开始有点动摇,他答应跟安德鲁一起回家乡见家长……好吧,其实是参加安德鲁前女友的婚礼。X在安德鲁家被热烈欢迎,而在他前女友婚礼上,安德鲁以前暗恋过的男人跑来跟他告白,安德鲁想跟X解释,X却习惯性的表示自己无所谓。安德鲁彻底失望了,他说:“好吧,你赢了。”

  X独自回城,一路非常沮丧难过,他发现自己还是想要爱的,他去了老人那里并撕掉了那张支票。这是一个重要改变,他第一次想要爱,而不是交易。X在离开时却遇到了老人嘴里那个死掉了的恋人,那人告诉X,他们确实在一起50年(大概是以朋友身份),而老人却是个不敢承认自己感情的胆小鬼。这应该给了X很大的刺激,虽然片子没明确交代,但我理解X因此反省自己,是不是也要因为害怕受伤而一辈子活在谎言和悔恨中。片子后面其实还涉及到老人的改变,这里暂不论。

  X回到自己的住处,听说安德鲁要搬走,他失魂落魄的待在雨中,又遇到一个被乔伊用拙劣手法抛弃的家伙,而乔伊正是被上一任男友用这种手法抛弃的,X意识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X决定结束这种你伤害我——我伤害他——他伤害狗的恶性循环,他跑回住处,却忽然胆怯起来,就在黑暗的楼道上坐下来。安德鲁搬东西下楼,正撞在X身上,安德鲁问,你在这儿干嘛?旁白:当时,自我保护让我想说,与你无关,然后把这些全部了结,一个人躲在暗处舔舐伤口,让他搬走,去他的问题,但是话到了嘴边却变成,我在等你,于是他占据了我,几乎。

  结局是X终于如安德鲁所愿改行了,而安德鲁的妥协是,游戏似的付一美分给他。最后,安德鲁叫他:埃里克斯。

  X变成埃里克斯,意味着他成为真正的自己。

  我终于也干出了复述剧情的事儿,我改变了……呃,表吐。

  片子的节奏很舒服,语言风格我也很喜欢,“真够D·H·劳伦斯”、“冰雪女王里你算敏感的了”、“我收集铜版画,上面印着历任美国总统”……

  然后我很喜欢其中一个桥段,老人虚构自己的故事说给X听,X却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了这故事。我想,这就是写作的意义所在吧。

  《男国少年梦》观后感(五):忽远忽近的洒脱,是对自由的追求还是逃避的借口?

  因为肉欲的大红色海报和题材中over的“男妓”题材,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在观影前就冠以“肤浅”或”情色“的标签。这种情景在本片的影评中也略微可以体现,大多数人不怎么深入讨论影片中的各式谏言,他们更在乎的是Derek Magyar那双电死人的双眼而已。但事实上,这部影片要比海报看起来有料得多。至少,比起夏威夷风情观光片《Just Go with It》,这部片显然更有内涵且真实。事实上,它是我近几个月来,看过得最棒的电影。

  我丝毫不怀疑《Boy Culture》也许就是根据某人的传记改编,因为里面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哪怕是配角都同样饱满,而各色人群和感情也显得细腻得当。影片通过两大主线和几个辅线展开,主线之一是X和安德鲁,除却他们都是男生的身份,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爱情故事。标榜“自由”的美国近年来应运而生“开放式恋爱”,这股风潮实际上已经席卷全球。但是“开放式恋爱”到底是出于对彼此感情自由的追求还是逃避的借口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The Good Wife》里,Will Gardner和炮友约定:有了感情,咱就分手。在这个金钱和炮友至上的社会,感情怪异地变成了两人交往的非充分非必要条件。《Boy Culture》里,X面对“性与交钱”的交易处理起来熟练利索,然而碰到安德鲁“爱与爱”的交易却束手无措。两人的爱情也正如一场美国公路旅行,充满困惑和未知的不确定性,在慢慢了解和磨合中,企图为双方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选择面对还是逃避,显然比炮友系列好莱坞爆米花罗曼史电影里的情节要难得多。

  而另一条主线则是X和79岁的“雇主”乔治之间的互动。如果说上一条主线更着重于彼此对于对方感情的认知,那么这一条线则是彼此对于自我人生和自我感情观的认知。通过乔治编造中的爱情城堡,X慢慢对于自己的爱情观有了一些改变,这也推动了他与安德鲁之间情感互动的发展;而通过X和安德鲁的感情,藏在深柜里的乔治也慢慢变得勇敢,敢于面对虚幻的爱情城堡成真的可能性。而两人的交流谈话,实际上也融合了许多人生和情感谏言,颇为发人深省。

  影片内涵的部分在于它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皆大欢喜看过就忘的流水线作品。实际上,几大角色在最后虽然各自生活都步入正轨,但影片中的许多暗示依旧给了观影者许多思考空间。影片中X有一句台词是:“A Top,Thank God!”,而在X与乔治的谈话中我们也不难了解他小时候是处于一个受的心理定位,即使如今作为男妓他是个攻,但在感情来临时,他却更习惯于受的心理定位。至此,对于小小娘泡乔伊找到真爱的几率我们不得不捏一把汗。

  如片中乔伊和金色T恤男子陷入的三角恋爱一般,实际上同志群体的感情实在是个苦涩的话题。他们被赋予了更多的困惑、寂寞和饥渴,这些无休止的负面情绪使整个同志圈子变得极端且病态,而这种极端和病态又使歧视不断加剧,如此恶性循环造就了同志群体在感情上的难堪境地。撇开同志圈子来说,在“开放式恋爱”泛滥的今天,到底如何去把握一段感情对任何人来说也依旧还是个难题。毕竟如果一直要承受两人关系的忽远忽近和忽冷忽热,那么“爱”这个吸引两个人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它的意义到底又何在呢?

  另外,这部片子传达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那就是它认为两个人在一起并不是因为双方有共同爱好或者是门当户对,而是因为双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环境或性格,所以才产生在一起的吸引力。也不知道这是从人类的好奇心理分析还是根据“同级相斥,异级相吸”的磁场定理而来。我个人觉得蛮有道理的,因为“娘泡”之所以滞销,多少也是因为GAY本身就对自己群体的男生不感兴趣,我接触的许多GAY喜欢上的都是直男。这又是一个可怕又令人悲伤的恶性循环了!(这么说来,GAY圈里的男男相恋,多少又有了一点相濡以沫的悲怆感。)

  《男国少年梦》观后感(六):同志的爱情

  关于三个男人的一场戏。

  X: 一个有道德的男妓 ,标准的第二眼美男,很耐看,让人欲罢不能。

  JOY: 阳光帅气小受 , 放荡不失纯真 妖艳不失矜持 他的C貌似冬日的暖阳 难以抗拒

  ANDREW:一个有心 有型 的男人(帅)

  剧情我就不赘述了,因为是讲的是同志之间的爱情,里面的某些东西总能让人产生共鸣:爱非易事,同志之爱就倍感艰难。倘若你爱他就请告诉他,别让时间来见证我们的悔恨。

  感触较深的一幕:

  那晚JOY吸毒过量,对X告白求爱:他毫无保留说出对X的倾慕,低声细语的乞怜X的垂青,而X却烦躁的推开了他并恶语相向。这个阳光少年顿时崩溃,痛的脸都变形,眼泪夺眶而出..... 而我的心也似针刺一般疼痛。多年前我也经过过相同的遭遇。

  想来爱情始终是两个人的事,一厢情愿真是件愚蠢而又无可奈何的事。

  《男国少年梦》观后感(七):waiting 4 U

  it took me 50 years to seize the hands of a friend.

  i wish i did.

  ut i dared...until now...

  其实只是勇敢那么一点点,就不必面对内心的挣扎整整50年。

  自己的幸福,其实只与自己有关。

  若是别人给不了,就没有资格comment,anything。

  在爱情中,我们不是折磨自己就是折磨别人。

  有几个没心没肺的能真正的玩好这场过家家。

  在蓝雨,断背山,霸王别姬等等G片之后,我终于看到了这个点。

  爱真的需要勇气,去面对流言蜚语。

  一直不喜欢这种情节松散,节奏平缓没有涟漪的电影。

  没想到,慢慢的听着X的confession,想着天马行空自己的勇气,就听完了这个故事。

  《男国少年梦》观后感(八):我比你晚了整整一个青春期

  当校服还是烦恼主要来源的岁月里,少男已经开始注意对面衬衣轮廓青涩的她,少女可开始搜索球场上阳光浸染中的你。生理上的青春期是不受控制的潮汐,不分男女,不看时间,来了就来了,浑然不顾任何人为的抵制。青春期带来的诱惑和困惑,在诗里面酝酿成了甜蜜,在体温下编织成了记忆。

  少年,醒醒。

  上述的幻觉是属于直男直女的,同志的青春期可不是一部感情丰富的偶像剧。

  我的回忆里,除了困惑更多是质疑,是错过。当淹没于一群讨论隔壁班哪个女生体育课上走光的男生中,我更多的是假装笑笑,然后时不时不经意偷瞟一下那个从来没有注意过我的你。在岛国动作片变成男孩走向男人的里程碑的竞赛里,我更多的是质疑为什么女生的身体没有那么让我着迷。但那个时候还没性取向的认知,只觉得男生喜欢女生是一项青春期必考的选择题,心动只是时间的问题。

  于是我等啊等啊,等过了早上掩着一柱擎天被母亲大人拉下床的尴尬,等过第一颗青春痘死不要脸的爬上额头的焦虑,还是没有等来怦然心动的小纸条,或是放学找各种傻逼借口一起绕路回家的身影。

  生理的青春期过去了,除了体毛,我什么都没有收获。

  没有人一出生就知道自己是特别的。对于性取向一无所知的我,没有人告诉我男生才是我的菜。青春期的默认选项就是男撩妹,女钓凯。所以我也默认了自己“直”的属性。青春期对于我来说过的是很失败的,因为我错过了一起成长的机会,错过了熟悉自己感情雷区的试验,错过了累积心理成熟的成长。我在身体上过渡到了成人世界,心智上却还停留在游乐园里。

  对于同志,心理上的青春期, 不像生理上的青春期,来的要比常人晚一整截。有些人从第一次看到男星脱衣的脸红开始,有些人把出柜作为始点,心理上的过山车来的更汹涌澎湃,更没有一条明显的路径规划。可是这个时候身边人已经成双成对的去肯德基买甜品了,我才刚刚排在过山车的入口,眺望着急意淫。我就像一个小学生坐在大学的讲堂里面。最让人心疼的是,感情这门课不是心急,不是努力就可以赶上的,感情这门课要时间,要机缘,要等待啊。 我已经等过了一个青春期了,我多么想策马加鞭的练级,把所有的错过挽留成美好。于是同志们分分在没走心前先走了肾,在没牵手前先脱了衣。不是因为淫乱,而是因为惶恐自己赶不上同辈感情的脚步了。

  我比你晚了整整一个青春期,我的渴望比你压抑了整整一场恋情,我要怎么追怎么赶才能像你这样情场得意?感情路上有多少技能是不需要真正谈过恋爱而能够预先修炼的?处事不惊?还是学会珍惜?我想我能做的,应该也就能是更加放开心胸的爱,更加不畏伤害的去体验过生活了。

  怎么办,感觉做人好累。本来长得就没有那么有优势,还比别人晚发育这么多,上天可不可以给我一次当人生赢家的体验?!

  Forgive me Father, I’m guilty of the deadliest sin. I’m human. How many Hail Marys is that?

  - Boy Culture, 男国少年梦

  《男国少年梦》观后感(九):最喜欢这样的结局,无论过程怎样。

  偶然看到的,结果很出乎自己意料的看完了,幸好结局是喜的。挺久前看过的,要不是在豆瓣上看到海报还真要忘记了。

  怎么说,X作为一个远离家人,远离世人的存在,学历不错却做着出卖肉体的职业,并且乐于其中。有着喜欢的人就在身边,却总是纠结又逃避又迟疑。那种喜欢着,小心翼翼的接近,却又害怕着改变,害怕着结局的未知,看到他的内心,感同身受,心里有些难过,只要勇于向前迈出一步,开口说出一句,我们所向往的生活--爱的人,平淡的执子之手,并肩看那潮起潮落,迎接夕阳日出······美好的生活似乎就在眼前,但是真的要迈出去,说出口么?有因有果,结果却是最不可预知的。

  好的是X最终在大叔受的循循善“诱”下,小黑帅哥的眼神期盼下说出了那一句,好吧,你最终是迈出去了,虽然是坐在楼梯上,开启一系列没羞没臊的生活的帷幕的。

  本人不文艺青年,所以看待一切流于通俗化,流于表面化,不过看到对胃口的难得啦,写写观后感好了,果然文字表达太难了······

  《男国少年梦》观后感(十):Taking a chance

  很少看到这么有内涵的G片。大大高于一般水准:)

  X是个应招男生,服务对象是有钱的SUGAR DADDIES。气质比较MAN,有点象越狱里面的MICHAEL,不过比他更英武些的。一日X出工,对象是个很有气质的79岁的老爹Gregory。不是为了SEX而只是为了找一个『合适的』的聊天对象,到了时间付支票走人(应招也可兼职心理医生?),跟他讲他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怎么遇见自己的初恋,怎么发生的初夜。。。。。。

  X就跟LtheWord里面的SHANE一样,从来不do relationship.他喜欢性,但是他也说 i hate thing be gay most is fuck for nothing.所以得到金钱的性让他觉得心安理得,不用有任何感情负累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当然,没有在乎的人,X的日子过得很滋润,直到看到自己的室友ANDREW在同租了一年之后带了一个419回家,他心里开始不是滋味了。

  X有俩个室友,JOY和ANDREW。JOY是比较C的那种,清秀天真可爱。在JOY走投无路的时候X让他住下来,还跟JOY有过一段随便玩的日子。JOY一直喜欢X但是知道自己不是ANDREW真正想找的类型。JOY就跟WILL GRACE里面JACK差不多的德行,没J那么夸张就是了。ANDREW是个黑人,眼睛很好看,笑起来尤其迷人。一开始旁白X就说了自己很喜欢ANDREW,他那么洁身自好,从来不乱搞,是个当BF的好材料。不过也许自己一时的放荡或许会毁了一个“家”,所以一直没有跟ANDREW有过什么实质性的发展。一年了,三个人又是家人,又明里暗里有些暧昧不清。其实呢,ANDREW一直喜欢X,人家也是为了X才守身如玉,不过时间久了,人家也累了也想放弃了。偏偏X就是不肯面对他对ANDREW的感情,找理由逃避。直至X看到A带人回来约会,看到JOY,ANDREW和别人3P,X特别妒嫉。

  ANDREW要回家去参加前女友的婚礼,想带着X一起回家出柜。趁着X还在醋意大发,果然很热心的提议开着他的拉风跑车把A送回老家。家人很容易接受了他的状况(因为电影的主题跟家庭关系无关吧)。A妈妈还说忘了安排客房,问X介意不介意跟A一起睡。这还是A跟X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躺在一张床上。俩人正想怎么怎么一下,X终于忍不住问A

  -ANDREW,你爱不爱我

  -我不知道

  -那算了,当我没问吧

  -对不起,我真的都不知道我是不是爱上你了

  -那什么也别说了,我怕我会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破坏了这一切

  -你有没有过不收钱的SEX?

  -你不要想试图改变我

  -我根本没有在意你是不是做应招的

  -那你是什么意思呢

  -是你愿不愿意尝试一下,我不知道是否爱你。爱情好比一种转化,你得到其实的就是你付出的东西

  -你根本不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

  -晚安

  -你打算一直这样拒绝我么?迟早我会放弃的

  这段对白以NON-SEX SLEEP告终。两个暗恋对方的人什么也没搞成,反而尴尬起来。旁白X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当应招,一切的接触都有金钱做担保,得失完全不需要我多考虑,付出和得到大家都心安理得。

  在A 前女友的婚礼上,A跟初恋的情人见面,A的小情人对A暧昧被X看到。A无奈的走过来想跟X解释,X冷淡的说:你根本不必在意。A加倍无奈的说:我彻底放弃了!你又赢了。我真的希望跟你或许能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背景音乐好伤感啊。。。)X的表情也是,又妒嫉又难过。。。。一个人开车回去了。

  回去X把他的苦闷找Gregory倾诉,倾诉了他对A的爱意,却不敢表达。这一次,X跟Gregory睡了,但上午走的时候,把支票撕了。也许这次他觉得他不是为了钱。在电梯口碰见了Gregory所说的那个已经死了的他的初恋。原来呢,Gregory不是故事里面那个他所说的自己,他一直不敢承认自己是一个GAY,哪怕对方知道他是,他自己也不愿意去面对。所以他花钱找X来诉说,那让自己抱憾终生了自己一生,却失之交臂的爱情。

  X回家,看到ANDREW在搬家了。。。

  X苦闷的徘徊在书店,胡思乱想。思索GAY的关系究竟能怎么发展。他怀疑GAY是否能够做到爱某个人能够超过爱自己,他也不确定是否自己就是爱自己的。他翻开一本关于LES的书"the lesbian has it easy, sure they have it dike dramas, becasue they give shit about eachother. fuck this....(看到这段忍不住笑……)

  Gregory找到了X的老巢,跟正在搬家的A说了自己的故事。暗示X的真实想法,他爱A,但是害怕失去原本的生活,害怕可能自己无法承担的结果。还跟A说了他自己的故事。。。A不屑一顾,觉得跟自己无关,这个故事帮不了我也帮不了X。A问Gregory,那为什么现在你不告诉那个你喜欢的人呢?Gregory 反问:你觉得这很容易做到么?。。。。A不假思索的说:YEAH,当然很容易。。。然后又若有所思的笑了。说,你真是个很体面庄重的男人啊!Gregory接茬自嘲的说:是啊,体面人把藏在心里的话憋了50年,装了一辈子直男,最后还是花钱雇个小男生听我说。

  大雨中,X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某日电车偶遇的帅哥跟他搭讪。X看到ANDREW喜欢穿的T恤,无助的大哭起来。路人为了安慰X,说了自己刚失恋的故事。俩人互相安慰。

  JOY劝ANDREW不要搬走。andrew说我不愿意最后变成你那样,最后无奈跟自己喜欢的人只能做朋友。JOY知道A是认真的。X回家不敢进屋,坐在楼梯上发呆,做思想斗争。这时A下楼被X绊倒在他怀里,四目凝视。。。A问,你在这里做什么?

  X沉默了半天,终于说出来这句Gregory后悔50年前没说的那句话。。。“I’m waiting for you.”

  X说,我想跟你在一起,但是我们每次在一起,你要付钱给我。这是规矩。。。

  最后一个镜头是,三人还是家人一样住在一起。X的床头放了一只巨大的玻璃罐子,。里面放的是每次A付给X的报酬,一次一个美分?(都满了也!)呵呵

  :本片虽然小成本制作但是卡斯都很养眼,无论X,Andrew, Joy 还有老 Gregory 都很顺眼。 配色配乐也恰到好处,是一部出乎意料的好电影:)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