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味”

发布时间:2024-07-02 16:44:59

《老子》一书中对于“味”,这个关于中国艺术美特征的重要范畴,有三处论及:十二章中谈到“五味令人口爽”,三十五章中讲“道出言,淡无味”,又有六十三章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笔者认为这三点有着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五味”是美的初级阶段,“道”的“淡无味”是美的至高境界,而“味无味”则是体道和审美的方式与过程。

一、“五味令人口爽”

所谓“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这里又代指丰美的食物。“爽”,伤,败坏。“口爽”,就是一种相当于口腔溃疡的病,这里比喻味觉差失。“五味令人口爽”就是说“丰美的饮食会使人味觉迟钝”。

“味”的最初产生由人的饮食感受而来,人品尝食物时身体会有或愉悦或难受等一些复杂的感性体验。如果食物甘美则人吃得“有滋有味”、“津津有味”,反之,味道不好则会食欲消减或丧失。“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味”对于人的精神愉悦与否是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美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的精神愉悦,只有在人类感受到愉悦时,人才会认为那样事物是美的,无论是在听觉、视觉,还是在味觉方面。当“味”不再是物理性质的“味道”,而上升到了审美感受的层次时,它就是一种美,是美的体现。它的美的程度也是有阶次的,而“五味”是它最初级的表现。

“五味”,既单纯地指五种味道,又形容味道的多种多样,放在审美领域里,它指向的是那些绚烂的、多彩的、繁富的、奢华的艺术形式。它能带给人惊艳,令人眼花缭乱,迷狂不知所以,它的美是爆炸似的,但却是短暂的,当人清醒过来,它的美也消失了,愉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美的失落,和对形式的厌恶。“五味令人口爽”,老子想要指出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他不是抹煞美的形式,而是反对那种纵欲式享乐型的审美理念,他主张的是那种见素抱朴、怀秀其中的美,是“淡无味”的美。

二、“道出言,淡无味”

《老子》三十五章“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老子认为,“道”说出来淡而无味,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完。其实,这里“视不足见,听不足闻”可以用老子在四十一章中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注解,这将更好地有助于我们理解“淡无味”的内涵。所谓“道隐无名”,“通道必简”,因此,“淡无味”,实际上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味”,一种“大味”、“真味”,它是恬淡的,虚静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它似无却有,似寡却多,是美的最高境界。

“道出言,淡无味”,当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时候,往往更能从简单的形式里获得更为宽广、丰富的涵义。在冲淡平和的艺术中,更能触及灵魂深邃的本质,了解到艺术的真谛所在。“恬淡无味”的境界,不是完全取消艺术的物质形式,而是在精神层面上达到浑然不觉其形式存在的程度。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以有形化无形,超越外在,从而获得了内在的美感体验。这一审美追求对后世的诗画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意境”、“神韵”等挂钩,譬如说国画创作中的大片留白,看似寡淡,实则大有深味。诗画中最高的境界,不是在浓摸重彩的那部分,而是在随意朴素的那部分。大美无色。虚而似无,淡而无味,孕育着真正的道,真正的美。

三、“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无事”的方式去做事,以“无味”去体味。这句话主要表明的是老子的人生观与治世处事的哲学,就是要顺应自然,恬淡处世。而它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审美领域,尤其是“味无味”,与审美活动的联系非常密切。

“味无味”,前一个“味”,是动词,玩味,体悟,即是对道、对美的特征的体验、感受和把握。它是主体把握对象的审美体验方式。中国古代艺术追求的“神韵”、“意境”等,由于其微妙复杂,必须依靠审美主体的深思揣味,通过“味”的方式才能真正理解把握审美对象内在丰厚的意蕴。

而“无味”,即前所论述的真味,恬淡之味。它作为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创作标准,是审美活动中的终极目标之一。它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感性的物质层面,而是成为了一种价值评判和标的。在美学、文艺学的领域里,它意在要求对象包含深韵,情旨悠远,耐人寻味。它所体现的美,不是轻浮的,短暂的,而是深厚的,长久的,让人在不断地咀嚼中不断地品验到真味,余味无穷,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味无味”,不仅是通过味的方式达到无味的境界,也是以无味的标准来体味。它既是一个审美过程,又是一种审美方式。在“味无味”的过程中,我们才能逐步领悟到美的真谛。通过“味无味”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创作出更多美的艺术。通过“味无味”,我们就能真正达到“大道”,做到“至美”。

阅读更多文化随笔,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