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潇洒地搬一把椅子坐在门外,等着扬言要威胁他家人的凶手上门,再从容地从怀里掏出一把手枪,告诉对方休想得逞。他的自信建立于,曾经帮忙辩护的黑帮混混们很快到场,毫不吝惜力气地把滋事者暴打一顿。
他愉快地起身离开,一边欣赏着背后传来的惨叫,一边用食指转起汽车的钥匙环,一圈又一圈。仿佛他游刃有余地掌控自己以及他人命运的能力,在这个小动作里凝聚升华。
这种洋洋得意看得我莫名其妙,不明白何以这部《林肯律师》在网上口碑极好。男主人公此前是人见人骂的混蛋,只要能赚到大钱,就可为凶犯辩护。他反复强调自己的信条是不让无辜的人入狱,好像因此便可放走有罪的人。
这次他终于惩治了一个凶手,心里充满维护正义的满足感。当黑帮老大再次找来,请他为自己贩毒又飙车的伙伴辩护,并希望打点友情折扣,他爽快地说:“这次我给你免费。”回头又告诉司机,“下次收他双倍钱。”他和司机一起大笑,像一同恶作剧的伙伴。这实在滑稽,他们以为做过一次符合良心的事就可以自此心安了?
不过浪子回头是永不过时的砝码,不知道这是观众们的真实偏好,还是多年来口味被编剧导演绑架所致。它已发展出自己固定的套路:先是展示主人公潇洒倜傥、有型有范,除了人品差招人骂之外没有任何缺点;三分之一处他遭到一场信念危机,自此质疑此前的人生,并在既有的价值观与良心之间反复纠结;三分之二处良心终于战胜利益,主人公学会尊敬他人,化身完美形象,观众至此得以欢呼雀跃。
类似故事俯拾皆是,比如前不久的《在云端》,乔治·克鲁尼大半生宣讲自由自在的价值观,却轻易被一场爱情击败,与普通人一样体会到孤独寂寞。更早的还有《感谢吸烟》里面的香烟销售商、《大话王》里面谎话连篇的成功律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此前浪荡不羁游戏人间,一场重大挫折后,总算决心严肃点儿过活。接下来——有趣的在这里——命运居然也愿意报之以严肃,主人公从此安宁康乐。这未免太像格林童话了。
相比这些虚伪的想象,我更愿意相信科恩兄弟《严肃的男人》才道出生活的真相:主人公一贯以严肃的态度生活,生活却不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他。在经历种种离奇厄运之后,他忍耐、祷告、试图解脱,并向犹太教拉比求解,但始终没有换来令人欣慰的结果。
生活是不可知的,端的不在于你如何应对。你以善心相待,也未必得来善果,世界的运行另有一套法则。也许更多的是,“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蒙汗药。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看透这点,只求所行所为心安即可,结果如何,已不再掌控之中了。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貌似掌控一切的主人公们总是如此受欢迎。因他帮你做一场大梦,在纸醉金迷的空想世界里,过一把干瘾,嚼一捧爆米花,代入无所不能的畅快感受,如是而已。
那些揭露真相的故事则让人尴尬,就像讲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大人们避之不及。很可能你花两个小时时间,最大的收获是意识到自身处境的可笑与无力,乃至于一时丧失了面对明天的勇气。比如看了《玛丽与马克思》之后,至今我仍时不时想起马克思蹲在屋角板凳上瑟瑟发抖的模样,想起就一身冷汗。
不过即便胆战心惊,依然感谢这些洞察人心的电影。如同好的文学作品,它们告诉你人性的多个侧面、世界的多种可能,也帮你质疑平日习以为常之理、不可变更之事。通过它们而非永远凭借自己的经验,我们才增多了对扑面而来的生活的应对方法,得以包容那些与自己的期待相迥异的人与事,不至于对某些变故措手不及。
而把以上任何一条作为标准,《林肯律师》这类片子恐怕都达不到——它至多是验证了我们虚妄的乐观罢了。
《林肯律师》:严肃一点又如何 作者: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