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歌唱家》是一部由Géza M. Tóth执导,动画 / 短片主演的一部匈牙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歌唱家》观后感(一):布谷 在哪飞
程小姐 哈哈哈看到结尾没忍住笑出声了~ 原来是一只报时的布谷鸟啊为什么你的画风跟其他傻兮兮的机械鸟不一样啊喂!前面那么一脸严肃一本正经地拾掇我还以为真的要登台表演,又是试音又是润喉(都打饱嗝了)又是凹造型,结果就“布谷”一声儿…真的让我目瞪狗呆。应该说什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严格讲这也算是一次演出了吧,毕竟也是好好准备了的而且隆重登台了呢。不知道小鸟知不知道自己每小时都要这样表演一场,如果每次都是这样精心准备的话那可是有点了不起了~ 要全力以赴地做好一件事其实不难,难的是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件事。虽然很可能小鸟自己只是在机械手的安排下接受服务,但是我还是觉得它这样傻兮兮的认真的确配得上Maestro的称号。或许会有很多人觉得这样机械性的服从很悲哀,但是事实上真正在创造在让人惊讶在改变世界的毕竟只是少数人,多数人都是在进行类似的重复性活动,然而他们中的多数却一边叫嚷着要break the rule一边又连一件小事都没法坚持做好,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高考。社会就像一个大时钟,既需要设计它的人也需要制造它的人,更需要的是像这样靠谱的小零件们认真地报时、上发条,一秒不差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简单来讲就是先要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李先生 一切都被安排好了,喝的水的最后一口都是依依不舍的然后杯子被拿走,打嗝的时候还憨憨的,猝不及防被推出去叫了两嗓子,那然后呢?被关在闹钟的小阁楼里继续沉睡么,然后直到下一个程序设定叫醒,起床再来?那还是做丛林中的鸟啊,“在林间飞”,如果大忘缸所演奏的那样。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独立音乐人,独立电影,独立思想的原因吧。这种滑稽的闹钟式的大歌唱家,也就是为了报个时罢了。 所以程小姐和李先生并没在一个点子上 不过李先生领着程小姐去了更大的林子 但又会觉得憋闷 然后程小姐安慰李先生说 你只要认真唱就好啦 岂不是妙哉
《大歌唱家》观后感(二):看得见的手.
很久以前看的片子了.
今天重新看到标题都没能想起是什么.
一看第一个镜头马上全部想起来了.
如果还没有看的话先看了再往下读吧.
不然的话你会跟帖狠狠骂我的.
第一次看只是觉得结局surprising.
第二次看开始有点感觉但是说不清.
第三次看终于可以理清想说的是什么.
看到有人说一些人苦心经营其实自己只是小角色跑龙套.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然而看完短片我的感觉截然相反.
有些时候不是我们太特意经营自己.
反而是活得浑浑噩噩.
毫无目标.
成为别人掌上的玩物.
片中那只小鸟从出场到落幕都是迷茫不知所措.
偶尔唱唱歌喝喝水假装镇静也被那只手阻止.
那只手帮他打扮.
然而仅仅只是利用他2秒钟而已.
我们身边这样的手太多.
我们的生活太受他们摆布.
我们甚至连一丁点反击的余力都没有.
结局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叹一口气.
哦原来如此.
然后会心一笑.
但是细心想想.
如果你是那只小鸟.
如果你从头到尾都只是别人的玩物.
如果你的结局只是别人的笑料.
海.
真的要叹一口气.
《大歌唱家》观后感(三):“非诚勿扰”
看完这个小短片,又看了一些豆友们的影评,各有各的妙,各有各的体悟。我没想到那么深,也没想到那么专业,只是觉得生命嘛,就该真诚一些,认真一些,尽力一些。上帝给我三秒,每隔一小时,一天24小时,就有72s是我在一天中真正尽我的职责的时刻。可是这这三秒是我花费近100倍的时间去准备的结果。我的职责就只有三秒,就是让这三秒精准完美,甚至悦耳动听。尽力一些,认真一些,真诚一些地活着,就不会觉得乏味和虚度。我看到结尾的确是会心的笑了,觉得这小鸟简直可爱的没谁了,说实话我是挺感动的,看到即使是挂钟上报时的小鸟也这么用心的活着,就觉得我们更是应该了。怀抱着一颗好像不曾受伤的心灵,去拥抱当下的每分每秒,去尽心尽力的准备,去怀揣希望,去承担职责,去爱。每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每一种不同的生命,都应该是非诚勿扰。
《大歌唱家》观后感(四):“大歌唱家”与他的荒诞人生
提名第7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大歌唱家》似乎跟世界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
短片开头的黑暗中,一只机械手煞有介事的调制了一杯鸡尾酒,端给了一旁灯光闪亮的妆台前的大歌唱家——一只全身着礼服的鸟。外面的喧嚷声一阵一阵,好像在等待着这位歌唱家的出场。
紧接着,这只机械手为这只鸟歌唱家去除礼帽和领结,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一个小工具,为他进行一番细致无比的清洁与打理,而鸟歌唱家一边享受着机械手的服侍,一边练起了嗓子,间或还品味着鸡尾酒,发出啧啧的声音。
最后,机械手将工具一个又一个收好,再为鸟戴上礼帽,系上领结。歌唱家此时面向那扇即将打开的门,一切就绪,只待出场演出。
正当此时,机械手却突然将鸟提起来,向门外冲了出去。亮光射进来,鸟儿发出报时钟的两下报时鸟叫,又被机械手飞速提回黑暗中。
短片在此戛然而止。
哑然失笑。
如此郑重其事大费周折的准备,原来不过是被提着领结带子扔出去报个时。
不过,如果只当个笑话看,可能也辜负了导演的良苦用心。
《大歌唱家》的主人公——一只报时鸟以为自己是一个歌唱家,他享受被服侍,他神情倨傲,他有模有样的练嗓,他啧啧的品味美酒,他听得见门外观众的喧嚷声,他以为他活得光艳照人受人瞩目。
但是,假如他知道自己是一只报时鸟呢?他还倨傲得起来么?他还乐意任由摆布么?
他自以为是的重要性、他自以为志得意满的人生不过是一场假象。他不过是钟的一个零件,别人生活中的一个有那么点子用的小小物品。
荒诞就这样在光鲜的假象与无足轻重的现实的缝隙间露出了头。他是多可笑,又是多可悲啊!
他的可笑可悲处并不在于他只是个报时鸟,而是他明明是个报时鸟,却还把自己当成大歌唱家。他寻求地位与掌声,却找错了路径投身幻想,变成了旁观者眼中的笑料和可怜虫。
至于他为什么认为自己是个大歌唱家,也许是没有足够的智力认清现实,也许是自欺,原因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在假想自己是个大歌唱家的过程中,他实质上回避和丧失了一只报时鸟所拥有的真实的生活,而他所得到的又都是虚假的东西。他其实一无所有,他如同没有活过。
其实报时鸟有报时鸟的快乐与意义,当然即使并不快乐、价值也不值一提,那也没有关系。接受自己是一只报时鸟,那么生活至少是真实的,不是于虚无中构造出的一场骗局。
出人意料的结局令作为旁观者的观众趣味盎然,不过也许导演的意图可能并不止想让世人以旁观者的角度看一看这位“大歌唱家”的生活,而是也能够以旁观者的角度看一看各自的生活。他其实用《大歌唱家》这部作品完成了一场精彩的反讽,所展现的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共有的存在状态——荒诞的人生。
这个世界虚幻的追寻与自欺欺人比比皆是,荒诞从大街上每个人的脸上扑面而来,荒诞本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最后再细看这部短片的镜头语言,其实在这只鸟被提着脖子扔出去报时之前,导演已经下足功夫做好了铺垫,处处透露了自己的态度。
虽然鸟歌唱家从头至尾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倨傲神情自处,且享受着机械手无微不至的服侍,然而,他一边享受机械手的服务,一边却小心翼翼观察着机械手的举动以调整自己的举动,当这位歌唱家嚎得正投入之时,机械手却干脆利索的合上他的鸟嘴开始做清洁。很多细节透露出其实鸟歌唱家实非他自己的主人,而真正处于掌控地位的是那只机械手。这里暗示了自欺的鸟把被操控当成了享受,从中获得满足。
在短片画面的处理中,似乎有一个摄影机围绕妆台前的鸟和机械手在做360度的旋转,持续的高低不同的俯角镜头暗示鸟歌唱家被掌控的地位,而这台“摄影机”移动时走走停停的阻滞也让气氛充满了压抑。唯一的仰角镜头出现在鸟歌唱家即将“登台演出”之时,如此凸显歌唱家的重要却是欲抑先扬,与接下来草草了事的报时构成对比,加强了这一切带给观者的荒诞感受。
《大歌唱家》观后感(五):小人物的幸福
我承认。。结局的确很悲哀,
但是作为这样的小鸟,若是生而为这种角色,
你又能改变些什么呢?
诸如此类的小短片,很多很多,都是在强调人类自主的心灵和麻木单调的世界规则的不相容性。
但我也时常在想,片中的小鸟何尝不知道自己幕后的一切只是为了台前的一瞬,那一瞬,甚至根本就没人注意。
但这只小鸟(不论有无机械手的挟制)都很关心自己的每一点形象,他会练歌,会喝水润嗓子,还会端详自己镜子内的形象。
如果他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那么真正的他的歌喉是否有人欣赏是否有人注意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同时也是小人物能抓住的幸福。
忘了是谁说的了,
即使外界一片荒芜,只要内心有沃野万里,又怎会觉得孤寂?
我觉得把机械手比做什么政治机器啊什么的,有点太过牵强了,
其实机械手就是命运,
或许命运有时会强迫你,
但终究我们要相信,
在外面的大千世界,或许真的会有一个小孩子,
因为听了布谷鸟报时的声音,
而让幻想腾飞,
而能够想到布谷鸟那一声歌喉中背后所包含的命运深层的含义,即使不理解,有那么一瞬发自内心的“会心一笑”,也足已。
《大歌唱家》观后感(六):悲观者和乐观者的陈述
在悲观者的世界里,在一霎那的惊愕和开怀之后,这个短短的故事满是悲伤。看到一些孩子,还在四五岁的年纪,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体育梦,劈叉,倒挂,扭曲了身体,眼泪从他们澄澈的眼睛里流出,直到有一天懂得哭泣没有意义,伤痛只能背负着前行。从几岁到十几岁,一批一批的孩子离去,最终站在战场上的,是多少万千分之一,他们没有比旁人多付出汗水泪水血水,唯独多了那么一点点天赋,成就了站在台前的成功者。故事遗憾的结局并不是其他孩子付出了童年却没有得到肯定,而在于所谓成功的孩子,只不过是另一些人的棋子,戏子。
在乐观者的眼里,这是个美丽的故事。纵施粉黛无颜色,仍有留君一席地。前路总是遥不可及,一个艺术家的成功,天赋,努力,机遇无一不缺才可。有手段有能力如政治大家,也不可能什么都得,政治,女人,金钱,没有人样样都玩的转。若是平凡如你我,自然也存有安身立命的地方。我把古今中外装政史哲经在胸腔,不站在讲台,不留在卷中,却在江流奔腾之际看到了未来;我在台下十年一日技艺日臻,纵描眉施粉,纵事无巨细,却因为气节不至沦为戏子。我不在国家舞台的最中央,我不在娱乐频道的新闻里,我不在唱片碟片的刻录中。没有人看到我,没有人关注我,但我守着自己的本分,完善自己能力的极限,人们尊称我为“大歌唱家”。
《大歌唱家》观后感(七):短短的故事,深深的情结
我常不解,甚至质疑。我寻思道:5分钟的超短片究竟有什么资格竞选4奥斯卡呢?
我错了!看过了maestro之后。
节目已开始有些乱,只见到一只机器手在一个空间里“工作”。接着主角便出现了,唱一唱歌,这是必然的,影片都叫Maestro(音乐家)了,开开嗓子,接着机器手还帮他准备化妆品呢!大家心里一定都在猜想,这一定是一位表演者,并且还在后台,梳妆准备出场呢!
都错了!主角原来只不过是一支“鸟”,记忆中的古钟,时间一到就会自动跳出来叫几声的那种“鸟”。
有些痛心疾首的感觉。是在悔恨自己为什么无法猜出这结局吧,我甚至还因此觉得羞耻。看完之后我一直在想:我早该知道的!你看那东西出现时转了几圈,走时也转了几圈,我应该知道的。我在主角临走前已经隐约猜到他的真身,但显然我对这样的想法并不满意。
呵~羞耻?影片的结局却隐隐的告诉我:什么好羞耻的?你瞧那只电动鸟,花时间花精力去练嗓子,还费了一支机器手,帮它化妆、打理、清洁……实质上它只是个“什么都不是”的电动鸟,并活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
我反复省思这部短片,发现其内涵十分丰富,恰恰的、隐隐的批判了现代的青年。现代的人,哪一个不爱美的,哪一个不爱打扮的,而且也一定花了不少钱去买些首饰和化妆品之类的,可悲的是大部分的人所用的钱都不是自己赚的。就像短片里的电动鸟,再怎么打扮也好,在普普众生中你也只是个小角色,微不足道。
人又何必逼着自己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呢?非要改变自己迎合他人么?单凭这几点,我想要是给maestro拿了奥斯卡奖也是值得的。
短片结局就像是在暗地里说我:“羞耻什么?你‘什么都不是’!”电影隐约的劝说我别羞耻,显然我令它失望了!
我们都活在迷宫里,无法自拔……
《大歌唱家》观后感(八):精彩的结局离不开精心的布局
开场的剧院式灯光效果加上花式唱腔以及大堂效果的嘈杂声与题目呼应,将观众引导到了一场剧场演出中。(干得漂亮)
跟着主角——机械手出场,这时从道具摆设看出主角做的调酒/软饮的工作,似乎与主题无关,不禁会产生出些疑问,这跟主题有什么关系?不是唱歌么?唱完了,所以开场是谢幕过后么?这讲的是歌唱家的私生活吗?这里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背景是简单的低音提琴配上小军鼓点(猜的,对音乐没研究)结合上器皿的碰撞点缀,较为低沉。如这一节的主题——铺设一个谜题一般。
后面还有很多机械手操作时发出的声音与背景音乐相呼应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然后是第一次变调,应该是喇叭加单簧管……吧(欢迎指正)音色变得明亮起来。伴随着道具——鸟的出场(鸟出现的朝向是向着门的)然后谜底也解开——这调酒是给道具——鸟享用的。机械手纠正鸟的方向时毫不在意鸟的感受,甚至在歌唱到高潮的时候强行打断(你个道具嚎什么嚎)所以应该是伏笔吧。所以与其说是化妆不如说是维护贴切。
在拿出领带的时候是第三次变奏(这里不知道是什么乐器了),节奏变得明快起来,暗示答案的揭晓,直到这里还是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什么……(好吧,你还是让他喝完了才拿走的。)
最后几秒钟想起了齿轮转动的声音。来了~来了~答案揭晓!!!(鼓掌!!!!!)
有个词不错,会心一笑,我会心了好几笑……
:主要部分的镜头转动都在暗示钟表的走动,以这种走动的方式还要兼顾到每个部分的表达,比如从近的调酒到鸟出场到拿出工具到维护过程再到远的擦帽子再到近的鸟的特写,自然且饱满。那对整个的布景,格局的摆设要求是非常高的。
再PS:至于说悟到什么消费娱乐,背后操作啊什么的,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