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圈》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0-18 14:00:57

  《暴力圈》是一部由朴歧炯执导,郑京浩 / 张熙珍 / 赵震雄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暴力圈》观后感(一):《不如纯粹的“CULT”》

  这部电影我总是喜欢和《向日葵》相比,其实它和《向日葵》没有多大的可比性,《向日葵》在剧情上面显然要比这部电影更加的具有可看性。《暴力社团》这部电影,我们光看剧情的话,会发现这种剧情是标准的“CULT电影”的那种粗糙剧情,剧情全部是为了最后的暴力大决战所进行的铺垫。这部电影的摄影很棒,最后的暴力决战里,动作元素的凶狠程度虽然不够极端,但是还是很真实的,把腿架在墙上或者台球桌上打折,用钢筋棍子痛击头部,这部电影如果再“CULT”一点,会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最后的那封信非常的多余。

  end

  《暴力圈》观后感(二):花一样的青春

  校园暴力似乎正在中国泛滥成灾,估计我有孩子的时候也会害怕自己的孩子在校园收欺负.相信进入了社会以后,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在学校的时候不够爷们,自己的青春如果能回来,自己可能活的更潇洒,更放浪,更加胡来.做好孩子的虚荣心使得我的青春很苍白,常常羡慕那些坏孩子们象花一样的生活.虽然我不喜欢欺负人,不愿意用暴力解决问题,但人都被逼出来的.社会如果没有了单纯的暴力,可能会变的更加肮脏,人会变的更龌龊.暴力社团(黑帮高中)的剧情我不想多说,高中里是肯定没有黑帮的,也就是一些血气方刚的孩子.韩国的校园暴力电影更贴近真实,这点比日本的好很多,日本的电影叫漫画给搞的,出了很多怪物(不是死不了,是一个能打死上万人的怪物).

  片尾台球厅的一幕应该算暴力美学的一个典范了吧.Trouble Of The World的音乐响起,屏幕变成了黑白,一切就只能这样了,这是一条不归路.

  《暴力圈》观后感(三):为了义气而亡的青春

  如果把韩国的青春电影与日本的青春电影做对比,很容易就可以发觉比起纤细敏感的日本电影来,韩国导演镜头下的青春显得尤为血气方刚。

  如果说我迷恋以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为代表的日本青春电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迷恋它们过于唯美的忧伤情绪的话,爱上韩国青春电影则是爱上它们赤裸裸的暴力。

  把深层的思想借助血腥的暴力来体现,这是韩国电影的一个特色。

  看惯了满眼的鲜红,以为自己已经麻木,却依旧在sangho第一次拿起铁棒义无反顾挥向东高的那群人时被强烈震撼到。

  一直觉得饰演sangho的这个男人帅则帅,却过分从容,浑身透露出与16、7岁的年龄不符合的淡定氛围,太过漫画化。

  直到最后一刻他行为的爆发,才让我见证了一场盛极而衰的悲剧那刺目的高潮。

  我想,已经成为大人的那些生物在看这部《暴力社团》时应该不会像我这样在哈哈笑完几声后突然有泪水的崩落。也许他们还会狠狠嘲笑着那冲动的青春,为那无一幸免的结局感到幸灾乐祸。

  因为所谓的义气,原本四个鲜活的生命在四天之内就了无生息值得吗?

  如果说因为彼此的年少无知,要为成长付出代价,那么以死亡告终的代价又会不会太过沉重?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在生活中被迫学会这些,为了保护自己,为了能够在这并不美丽的世界多活一点点时间。

  我们总以为,好死不如赖活,却不知道,有些死亡,即使轻率,却仍然值得我们敬重。

  当踢足球的纯粹愿望被现实无比扭曲之后,我们不能责怪这几个年轻气盛的少年采用了暴力来维护一些也许微不足道的事情。

  男人的尊严和男人的友情。在韩国的电影里这都是被过分渲染得主题。这部电影却能把这些陈腔滥调处理出自己的风格,不过分煽情,亦不过分沉重。]

  我们看到这样的几个孩子,善良,宽容,淘气,对彼此的友谊存在坚定的信仰,热爱足球,不放弃耍帅。

  这样的孩子适合在大晴天或是大雨天在芳草茵茵的足球场上进行淋漓尽致的比赛,而不应该被命运的无厘头逼成那样的暴力分子。

  总在想,原来黑暗要吞噬光明原来是这么轻而易举的事情。本性就扭曲的东高首领(忘记名字)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心爱的女人爱上别人就这么执着的对付老虎团?不,不是的,我觉得关键在于他无法处置自己的嫉妒。

  嫉妒的不仅仅是夺走女人视线的sangho,他嫉妒的更多是作为优秀男人存在的sangho,彼此友情坚定不渝的老虎团,也许幼稚但恣意快乐的那群少年的生活。

  所以,三番两次的挑衅,没完没了的暴力相逼,使得少年们原本的快乐生活受到严重的摧残。

  如果这样的咄咄逼人都能容忍,也许老虎团更应该改名为绵羊团。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样的青春哲理被运用的理直气壮。大家都企图用拳头来说道理。

  可这时候,单纯的他们如何知道,所有人都已陷入命运的迷障,身不由己地开始了悲剧的轮回。

  Jaegu的死亡是我最觉得难过的。外表浪荡却比谁都关心热爱朋友的他其实真的是个很纯粹很纯粹的孩子。即使对于sangho他也许抱有无法控制的妒忌,但是sangho是他最好的朋友,jaegu也从来就不曾抛弃过这个想法。

  所以在知道sangho犹豫着不想用暴力来解决朋友被打的事情时,了解他的jaegu选择了用行动来支持。

  这样可爱的孩子,却死在逃走时没有及时踩下刹车的汽车下,不得不让人想控诉命运的残酷。

  生活就是这样,前进的轨迹与设想的未来总是有冲突。

  所以当我们选择了某条道路,其实是逼不得已。

  为jaegu的复仇是必须的。

  为此需要放弃某些原则某些坚持。

  所以一贯冷静理智的sangho也丢弃了所谓的点到即止,默许了工具的使用。

  他知道,那样堆积在胸口排遣不开的悲痛与憎恨,如果不解决,如何能继续正常的生活?!

  所以,也许结局注定是场悲剧,也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即使牺牲一切,哪怕是赌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这样的行为也许很愚蠢,这样的青春也许过于尖厉。即使那样的还击也许只是年轻人一时的头脑发热,但是对于为了义气而进行的这场战斗,我们着实不应该嘲笑。

  angho看到友人残忍的死状后丧失理智的屠杀被导演处理成黑白电影,配上舒缓中夹带悲怆的法国歌曲,对我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都是前所未有。

  那是怎样的一种愤慨,又是怎样的一种放弃!当sangho拿起桌面上歪横的铁棒时,他已经彻底抛弃了自己原来的信念。

  也是。他原来的所谓坚持,怎么可能敌得过完全的卑劣。

  对于那样残暴的敌人,想要战胜,只能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

  最后黑白还原成彩色,四处溅射的鲜血张牙舞爪地侵占了大片屏幕。

  桌球室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修罗场。Sangho一个人定定站在原地,那是已经丧失了思考机能的悲伤男人。

  是的,他完成了报复的愿望。可是最终这样的结果,却是他乐意接受的么?!

  电影的结尾,在狱中的sangho接到了jaegu死之前寄给他的信。

  这个腼腆的朋友说,永不完结的暴力真的没意思,老虎团存在的宗旨只是为了快乐享受足球啊。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就停止报复吧,顶多我捱多几下他们的拳头。没事……我支持的住……

  这封信像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仿佛将sangho他们做的所有努力都否决了,我看到命运在头上盘旋,发出刺耳的嘲笑。

  但是我不哭,sangho也没有哭。

  生活偏离了理想,我们只有努力去接受。]

  也许有遗憾,但是不后悔吧,就算回到过去从头来过,看到jaego的尸体,他们还是一定会选择同样的做法。

  总有些事情,就算知道结局是毁灭,还是不得不继续。

  就像飞蛾致意要扑火,这是青春的任性,更是少年们无法被折断的骄傲。

  那群像流星般短暂擦过世界的孩子,还是值得我尊敬。

  为了义气而死,即使是悲剧也动人心魄。

  《暴力圈》观后感(四):一场平白无故的,血祭

  因为一个叫老虎的CLUB,六个少年聚在一起踢踢球找找乐子

  叫tiger并不是想弄点黑帮的意味,纯粹只是在想名字时黔驴技穷无计可施时抬眼一望

  见到一副老虎的画挂在墙上,可就是这么来历单纯的名字使得少年们的生命就此改变

  有了团队有了哥们,有了和其他小混混们的打架斗殴

  也有了姑娘的关注和倾慕,但也因此而惹上了麻烦

  在第一个朋友受牵连意外死亡后,少年们决定用最简单的方法反击

  于是流血在所难免……

  简单的情节几乎接近流水账,却让我能够坐着看到最后

  最美丽却也是最残酷的莫过于少年时代,成长的蜕变总是撕心裂肺血肉模糊

  那一段带血的记忆终将破茧而出,而绚丽蝴蝶的背后只是快速的颓败

  我们离开了少年时代,却进入另一个假死的阶段

  一场平白无故的,血祭

  《暴力圈》观后感(五):热血青春需代价

  影片又名《暴力社团/黑帮高中》。影片故事背景发生在1991年。影片男主人公李相浩入读高一,初中的两个好友金宰求、金昌培也在一起。一天在校踢球时太张扬同宰求的小学同学曹洪奎、崔京哲发生争执,所谓不打不相识,他们五人成为好友并因为爱好踢球打算成立足球社团,这时曹洪奎的同学罗相植也加入进来,终于“老虎会”六人团体诞生。

  李相浩本来是个以父亲为榜样,为理想而努力的好好学生,却也是个重情重义的热血青年。从相浩周围出现一个不良女生开始,事情慢慢开始朝不可控方向发展了。

  另一所高中的老大钟硕不能容忍女友被李相浩抢走,不断滋事。金昌培被钟硕打断腿。金宰求被钟硕的手下打伤死亡。好友的死去终于激发了一直在按耐怒火的李相浩,相浩决定带着剩下的几个同伴展开复仇。罗相植担心赤手空拳难以取胜,要求每个人都带上凶器,但只有相浩自己拒绝了。

  最后的决斗现场非常血腥暴力,相浩看着同伴一个一个被打倒,身体里的热血在沸腾,朋友间的义气已经不允许相浩再退缩忍让了,相浩终于幻化成冲动的魔鬼,捡起一旁的铁棍冲了上去。

  复仇的结果看似相浩胜利了,实际上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被自己带去的斧头砍倒的崔京哲,入院12周;

  想要回自己随身听的罗相植,右眼被桌球棍插破;

  因被老师殴打冲动还手而惨遭退学的曹洪奎,在这次决斗中头骨骨折并且昏迷,成了植物人;

  李相浩也打死了对方包括老大钟硕在内的三个人。

  因为带凶器和不带凶器量刑定罪有所不同。李相浩为了义气,维护好友崔京哲免受刑罚,独自揽下提议带凶器的罪名而坐牢。

  在这一年注定今后他们的人生道路都不一样了。

  《暴力圈》观后感(六):恰似你的如火高中

  虽然打打杀杀的场面依然有,但有别与以往的黑帮电影,更注重情感描绘,表现和演绎都更显细腻。

  看着电影,总是能回忆学生时代。似乎,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里,都有过这样的几类人:

  他们,平日里多数时间都中规中矩默默无闻的像个路人甲,只有面对喜欢的事物时,才热情而执着,爆发时惊人,像尚浩;

  他们,由于天生的凶狠样,被注定委屈成为坏学生,越远离越望而生畏,但只要近距离接触过一次便死心塌地,像再九;

  他们,总是被归为无能的一群,学习成绩差、长相普普通通、性格没特点、家里没背景,也许忽然不见了都不会有人发现,但是其实都有着一颗被深埋待发掘的炙热的心,像京哲、尚石、洪奎;

  他们,天生的表里如一的痞子样,或是装B的,或是牛B的,但都是如出一辙的自以为是及惹是生非,最终不是去毁灭就是被灭亡,像韩中石。

  愿,每个有类似同学或曾是类似同学的人,共勉之。

  《暴力圈》观后感(七):如广告片一般

  看名字就知道又是打戏。感觉韩国年轻人怎么这么喜欢打啊,没事两兄弟还要打一架发泄一下。影片把故事设置在1991年,不晓得韩国的这段历史是什么样的,难道是校园暴力的高峰期?

  影片开始让我有点难以看下去,帅哥不是很帅,美女还把样子整得像全智贤。一堆人说踢足球结果也只是象征性的表演一下,从开学第一天就开始打架。加上之前对韩国打戏花哨唯美又血腥的矛盾痛苦印象,所以除了摄影和色调弄得像广告片一样美,我感觉一无是处。

  如果说《向日葵》讲的是浪子回头,那么《暴力社团》就是说“红颜祸水”。两波人矛盾的起因就是那个像全智贤的女的。开始以为她是那一片著名的美女,后来才知道居然是个高中生,太成熟了点。

  在影片过半,大概一小时的时候,一位帅哥的死激发了整个故事的高潮。我突然在一瞬间被这种俗套的兄弟义气感动了。然后就是一段类似《向日葵》最后的不要命的激烈群殴,死伤严重。至于结尾那封信,我觉得有点多余,这封信给谁看了都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后悔莫及,不该去打最后那一架,不仅兄弟死伤严重,自己还要坐牢。说什么都晚了。

  下面说我最欣赏的,那就是摄影和后期,跟广告片一样。我觉得摄影用光相当棒,像这种市内和夜戏较多的片子,各色各样的灯光是摄影师最强悍的武器。把人要拍清楚,还不能打得太亮像白天,并且要把演员照的轮廓分明,相当有型。和拍照片不同,还得移动着拍。

  影片色调很丰富。基本上都是在各种各样的偏色之中,很少有现实色彩。比如开篇在校园,基本上偏黄绿;后来夜戏有些青色,而人的肤色始终都保持了相当的质感。我特想知道后期是怎么把色调搞成这个样子的,当然跟前期拍摄以及上好的机器胶片密不可分,但原本的颜色肯定不是这样,后期调又肯定不会像修一张照片一样麻烦,到底怎么弄得呢。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场打戏。台球厅青色的球桌比绿色的感觉要棒,因为青色总是很抓人眼球的。随着打斗愈发激烈,画面的饱和度渐渐降低,先是淡彩的复古感觉,最后逐渐彻底黑白。此时,打斗也到了最后。男主角把对方头目的腿打断的一瞬,颜色出来,很快恢复原状。

  还有三场踢足球的戏,都搞得像广告片一样华丽。第一场在开篇,淡淡的黄绿色;第二场在中间靠前,玫瑰色天空下的剪影,大概意思是在黄昏;第三场伴着结尾字幕,在雨中,六人欢畅淋漓,大量的慢动作。

  总之,剧情不是特出彩,对摄影感兴趣可以看看哦。

  《暴力圈》观后感(八):且行且珍惜

  莎士比亚说过:如果有能够分担悲伤的朋友,那么悲伤就能够治愈。

  可是在这部电影里却体现出悲伤的无限扩大,为了朋友,为了兄弟……电影中体现了我们这一代尽管活的潇洒,却又不得不面对生活的残酷。

  结局曾让我沉重到不行,让我一瞬间明白自己是多么幸福,不愁吃不愁穿,在父母的庇佑下如此幸福的活着。可是社会上总有这么一群人:吃不饱穿不暖,因为没有父母经常受人欺负,缺少关爱让他们的心灵异常敏感,他们总在伤害别人中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斗鱼》,都是身不由己的进入一个黑暗的圈子,放弃了梦想,放弃了前途,想要远离它的时候已经越陷越深了……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幸福到极点,我们应该要珍惜……

  《暴力圈》观后感(九):烟花最灿烂

  少不更事与冒昧冲动似乎一直是青春的代名词,赵老师的“错了就改、改了再犯”也下意识的定格在对失足青年的认识上。所以jaegu一直活在一个被正常学生质疑与排除的的圈子之中,而他内心深处最亲切的朋友sangho走进他的生活之后,也会在水管旁边发现一种人为地疏远与排斥。有些生活中的剧情只有角色扮演者才能明白,所以最后的火并或许在一般人看来就是一种黑道帮派的仇杀,而匪首的锒铛入狱正是大快人心的表现。可是,生活中的诸多细节又有谁去关注,相信在导演刻意的煽情之下,面对步步退让的sangho,我们甚至有种对其懦弱行为的鄙视。到最后主角挥起球棒,大快人心的感觉也是随着肾上腺素的激增涌发出来。色彩的转换,音乐的抑郁,到最后在血泊之中主角的负担背影被渐渐的拉长……一处小的细节,开头“我让他们带的器具”,决战前“我不用”的两处对白暗暗的将水浒中的情感升华了

  《暴力圈》观后感(十):写完下班

  最近追剧《无情都市》,曾经在《狗与狼的时间》中根本没看上眼的郑敬淏同学,服完两年兵役重出江湖,居然深得我心。

  等剧的日子是难熬的,于是把郑同学历年的电视电影都拉出来遛遛,遛到今天,看到了这部《暴力高中》。于是想,《无情都市》里打架帅得没边的博士儿子,也不是空降下来的,早在2006年,就埋伏在这里呢。

  这部片子早有定性,青春暴力片,所以我也就顺从民意一路快进。其实故事很简单,一群高中生,精力旺盛没处发泄,组了一个“老虎团”,听起来很黑帮,其实只为踢足球方便。然后,踢足球,把妹妹,惹是非,终于越闹越大不能收场,最后一场10分钟的血腥乱战,算是给残酷青春打上了一个不能回转的注脚。电影结束的最后3分钟,日光雨之下,一群男孩子在泥地里畅快地踢足球,似乎是在提醒,这场决绝到底的残酷青春,起因却只为这么美好又单纯的动机。

  好了,剧情就到这里,我是突然想到,我初中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

  1991年(跟剧中设定的年份一样),香港黑帮电影在我们那里大行其道,古惑仔陈浩南山鸡还要等几年,周润发的小马哥还有各路赌神、赌圣们就是那个时候的英雄。

  男生们旷课去看录像,居然成为在同学中可以夸耀的英雄事迹,尤其我们那个学校里,有个比香港黑帮还厉害的政治主任,经常正上着课呢他杀到教室带走学生。那架势,全班鸦雀无声,看着某被叫到名的同学,从座位走出,在同学们的目送下,走过走廊押往年级办公室,那一路上,如果配上个背景音乐,怎么也得是《送战友》之类的啊~~

  看了黑帮电影,自然对里面所渲染的兄弟义气所折服,回到课堂,也有样学样,装模作样歃血为盟,建立帮派。现在看来多么小儿科。

  有了帮派就有争斗,尤其是学校与学校之间。拉帮打架成为大事件,发起的是英雄,跟随的是好汉,不去的是孬种。

  某一天,拉架了。对方人多,于是某小弟被排遣回来,拉出去更多的人马,以壮声威。小弟回到学校,人缘有限,号召力也强不到那里去,不知道找谁可以,于是跑回自己班级,正好自习课,冲进去,找到一个男生,问:打架要去吗?去了你就英雄,不去你等好了,回来我们整死你。

  那个男生就去了。

  听说那次动静很大,动了砍刀,警车来了接了人直接送进了医院。那个最后被叫去的男生,负责帮打架的男生们背书包,书包太多没跑掉,于是进了派出所,老师家长去领人。

  那个男生,是个学习成绩很好的男生。回来叫人的小弟,也是成绩不赖。学校当然要引以为戒,差生就算了,连好生都参与进去,学风校风不整是不行啦,于是大会批小会斗,责令班主任把两个人领回班级继续批评教育。

  我班班主任,当年正年轻,想想也就25、26的样子,大学毕业工作没几年,血气还没消散,并不觉得这件事情,重要到这样严肃的程度,但领了任务还得说,于是班主任只能对叫人小弟说话了:看你数学学的不赖,脑子怎么蠢成一团浆糊!?叉叉叉是去打架的料吗?你应该去叫〇〇〇才对。〇〇〇就算打不过起码也会跑!你们这些优等生,架都不会打,只懂得考试!统统给我滚回去写检讨!!!

  OK,时间到。下班。

  :

  影评里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一篇,有关“残酷青春”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唉~~,说到我的心坎了去了呀心坎里~~,那我就不再啰嗦了,直接上链接推荐好了……

  自以为自己很厉害的少年们的残酷青春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708483/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