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教育
陈宣章
教育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教育之争最大的就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叫了多年素质教育的今天,还是应试教育的天下。2011。12。27。《新闻晨报》C1-16版《教育》中可见一斑。
C2、3版的《回眸2011教育热事七宗“最”》是重头大戏。1。“最受关注:2012自主招生如何变”。不管是复旦的“千分考”,上海交大的AAA测试,还是“联盟九校”的笔试,万变不离其宗:应试。2。“最受欢迎:高考取消综合考”。取消综合考,而代之以新的考法和测试法。采取自主招生后,将来黑幕是不是会更多?3。“最吸眼球:小升初对豪华简历‘关门’”。奥数成绩、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本来就是教育部门敛财的手段。现在因为太滥,不得不拒收“豪华简历”。但是,文章说“学生在小学时的成绩和教师评语将占不少分量,但担心学生的小学成绩可能会造假,对此他呼吁:社会应尽早建立与这项新政策相配套的诚信机制。”学生在小学时的成绩还是应试,而且还可能造假。可悲!4。“最受期待:电子书包、iPad进课堂”。但是,不管用什么现代化载体,最后离不了考试和分数。5。“最受争议:狼爸、虎妈式的家庭教育可行吗”。社会的激烈竞争延伸到青少年身上,这就是教育的悲剧。一个社会,都想成为“人上人”,谁都不愿作普通劳动者,而且急功近利。“在教育功利化的阴影下,中国的家庭教育更容易被应试教育所绑架,而丧失其根本的育人理念。”在丧失根本育人理念的前提下,争议家庭教育模式,有何意义?6。“最该反思:‘五条杠’等反教育事件”。这些反教育事件是应试教育的典型。学校关注的是升学率,而非儿童的健康成长。这是畸形的教育价值观。深层次的原因:教育的目的是教育者的经济利益。这就和奥数成绩、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一样。7。“最赶时髦:网络新文体”。这与汉语规范化是一个矛盾。三大科的学习中,汉语是文字基础,数学是将来学习理科的基础。英语则是浪费,因为95%以上的学生将来用不上多少。不多的英语语言交流完全可以用微电脑化的机器取代。只有少数专业化的翻译工作者可以用出国的方式学习。至于汉语网络新文体对小学汉语教育的冲击,这是一个难题。
C4版的《期末考试能否多变几回“脸”?》,说来说去还是考试。“期末考试种类繁多疲于应付”,说来说去还是“扣分”。
C5版的《申城学子如何走进名牌大学——明晓教育助你决胜自主招生考》。此版称为“成才之路”,不如改为“应试之路”。
C6版的《寒假一个月,能提多少分?》,也是“成才之路”,说得更是明了:一切为了分数!
C8版的《冬令进“补”热翻天》,讲的是:家长们争着为孩子报名寒假班的盛况。“寒假吹响集结号,快乐学习度春节成沪上学子新时尚”。
C9版的《揭秘澳大利亚留学GPA计算方法》,讲的是:怎么算分?
C10版的《备战自招倡导每日“微行动”》,讲的是:如何应对自主招生考试?文章竟然说“备战自招大战”!
C11版的《迎战期末考各年级备考“大阅兵”》,讲的是:如何迎战备考?
C12版的《用作文“敲”开“一模考”高分门》,讲的是:高分如何巧取?
其它版面的“收费教育”广告更是赤裸裸的宣扬应试教育和分数第一。因此,《新闻晨报》教育版其实就是鼓吹应试教育和分数第一的变相广告版。何时应试教育和分数第一真正被素质教育所取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