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的幽灵
推荐每位有良知的中国人读一读(特别是学生)。
2011年10月5日苹果之父乔布斯与世长辞,享年56岁,“创新天才”英年早逝留给世界的是一片的惋惜和沉痛的哀悼。在全世界人民的哗然声中他的幽灵与世长存。生前他创造的一系列的电子品牌开创了数字和引导了数字时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美联社说:“一位CEO,一位科技奇才,一位未来科学家,一位革新者,一位铸造者的离世。”乔布斯的辞世轰动了全球同时也敲响了每个有思考能力的个人。上到一个国家,中到一家企业,小到个人,无不是对乔布斯的诞生、成长、逝世是一个沉重的思考和嘲讽。他的去世无疑是带走了一位“创新天才”的诞生,给世人留下的是创新的又一次深刻的反思和启发意义。他的数字产品无不是一个创新伟业的伟大成就。
说句不客气的话:“中国人喜欢找借口,乔布斯的成功归功于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以及教育体制,毕竟中国制度还远远差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建设。”那么试问:“为什么有着相似制度的日本、法国、欧洲没有铸就今天的第二个乔布斯?甚至是在美国,也有人认为他是“绝版”。”这个理由够不够封住借口?可见,个人的经历、理念、个性对于创新的决定性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这难道不值得至少是中国企业家和学者们的思考?确实,中美“制度”谬之毫厘,差之千里。我们不能否认“制度”的弊端和阻碍作用,但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创新更多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因素。乔布斯式的创新和成长依然需要某些很好的土壤。“制度是关键,文化是前提,社会是引导。但是不要忘记了任何的产出不一定能有相应的回馈,所以土壤作为“因”,但是并不必然会产生“乔布斯式”的“果”;但是话又说回来:没有土壤的栽培,哪里有好的果子?没有基础我们就建设不起来高楼大厦。乔布斯式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是乔布斯的逝世更加是一个遗憾,创新不仅要看个人的发展,更多的是靠制度的优化升级,文化的渗透,观念的深入。
想一想,看一看,翻一翻,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可真所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底蕴内涵深厚,根基扎实”可是请问大家为什么中国从来就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出色的世界国企?在中国千万、亿万富翁和国企数不胜数,可是有哪一家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优秀的跨国企业?在中国这些富翁和企业主要是靠着一些从事房地产商而成为暴发户,他们需要的是过硬的政界的支持和商界的关系以及投机取巧的手段,不需要创新,更加无从创新。再看看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电力、中国四大银行等出色国企,他们的获利,也并无过多的创新,靠的都是垄断暴利,所以才财源滚滚。没有更多的竞争,也就无需做出创新的浪费,依旧是日进千金。我不是批判中国人,其实这就是中国某些企业的“懒病”。要说国企,它也绝对不是仅仅依靠垄断暴利这么就能够满足金钱的利欲。有了钱就四处声张,四处伸手,无论是房地产还是高利贷还是其它行业都有他们的阴影,看似在扶持,实则扼杀从业者们的创新意志,《中国青年报》也如是评说:“甚至是干脆阻碍企业家的出生和成长。”石油、电力、电信、公交等国企行业,内部职工集资办厂,寄生于其它国企发财,然后股东分红,一旦牟取暴利,很多人一夜之间就能成为富翁,既然成为了富翁,自然就不会去考虑什么创新,这就是我说说的“懒病”也是“通病”,知足就乐,其实说深度一点,那就是缺乏社会责任。个人的成就并不代表企业的成功,反而企业的成功必然能带动个人的成就。这就是国人所谓:内部既然有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谁还会九死一生的去毛天下之大不韪去“革命”?都是还在苦苦地担心着:“我的企业成为了出头鸟,到最后真正的怕是‘革了自己的命’。”他们怕枪打出头鸟,而甘愿做个“预备役”,谁也不愿意成为领头军,都怕“偷鸡不成反蚀米”的恶果。因此谁都不愿意冒风险,谁也就不愿意去积极主动地推动创新的大军。
最近几年来中国高官们“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口号异常的嘹亮,但是口号的背后试问你们到底培养出来了多少个创新性人才?恐怕真正的这样的人才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这就是又提到了一个病“口惠而实不至”、“雷声大雨点小”,正如“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却真正地一心一意地使脸色给人民一样。我并不是一再地说国人不好,而是太好了反而成为不好,弊病,通史。刚才说到责任,乔布斯“欲以苹果改变世界”不言而喻的目的也是为了赚钱,说直白了一点:“他的创新是想改变世界,是为了通过创新改变世界这一个事实来赚取更多的钱。”也许在中国人眼里就是这么定论了但是在其他国家就不免要多说几句了:例如,在美国以创新为目的获取暴利的仅仅是少数手段之一,更多的是‘制度’规范带来的一种选择和责任的驱使以及竞争压力下的破茧化蝶,是企业家和企业对制度的一种责任人化、实施化、实物化。
乔布斯生前说了:“以苹果改变世界。”可以看出在他心里“赚钱”是次要的,“改变世界”是主要的,这样的理念跟国内则是恰恰相反。正如中国教育者们喊着响亮的口号:“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背后却是一度的“八股化”、“照旧化”、“死板化”、“解题化”、“背诵化”……可以这样讲:我们整个教育体制现在目前阶段培养的人才都是解题的“武林盟主”,做题的“联合国秘书长”,僵硬化的“奥巴马”,而不是造题的“爱因斯坦”。正如郎咸平戏说:“只要是你顺利读完本科,基本上你就丧失了创造力。”看似戏话,实为内涵深厚,讽刺意味及其强烈。
中国教育体制本来就是一个缺乏创造力的体制,也不能责怪教育者,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的束缚使得创新体制和观念的实施及其困难。郎咸平又说:“一个国家他的企业号的话,那么他的文化艺术一定都是最好的。”他给我们列举了个妙趣横生的例子:《大长今》,很多人都看过的影视,它给我们讲了个很烦人的故事:一个皇宫御膳房关于一个女人烧火做饭的事情,这有什么好讲的?谁不会做饭烧火,除非你是个纯粹的傻蛋。如果让我拍这部影视的话,只能拍两集——第一集:鱼香肉丝,第二集:回锅肉,可是韩国呢?竟然将它拍摄了80集连续剧,不但热播,而且产生了全球性的轰动。”再说到:“张艺谋,他拍摄了几部电影在欧洲得过奖,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何能得奖?因为他把中国历史上一些最不好的文化和矛盾以及习俗拍摄的淋漓尽致。所以他这次能得奖,以后的电影,你不拍这个题材类的就很难再得奖了。”我曾经也在自己的文章《中国文化何去何从》一文中提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们被制度化和传统文化所束缚和禁锢的同时,也扼杀了很多人的创新意志,我们的思维和大脑成为了运算数据的机器,但是运算程序早就被输入电脑了。正如:国外学生的课本是由现象推结论,而我们则是由结论验证现象,直接计算结果,再由结果对照答案。往往都是三步走:“背记公式,代入数值,比对答案”,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学生的法则”。“诺贝尔”奖始终与中国无缘,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都是冥冥之中所能预料得到的事情和结果,外国人依旧还在歧视中国人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不能排除以外,更多的是自身素质的下降。例如,国人的文学大师中,有谁还在一味的只为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几乎没有了,大多数的都在以文学的名义招摇撞骗,满足私欲,唯利是图,这样下去谁还会为文学的发展做出责任式的贡献?
再如,纵览如今中国的大学校长几乎都是鲜为人知或者要么就是臭名昭著、遭人唾弃。不是我们淡忘了,而是人的本性变化了,很难再出现像蔡元培、鲁迅等这样的文学大师和受万人敬仰的校长?少了,没有了。都是忙着担当多少个官职,争取国家多少钱的拨款……正所谓:西方人依旧从骨子里看不起中国人。国力的强大,但是国心依旧懦弱,从“东亚病夫”到“东方一条龙”是很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但是更多的是思考,“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那么以外为鉴可以补不足。杨振宁等人为何在中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项,而到了美国住了几年就荣摘皇冠?这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吗?杨振宁也曾经说过:“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中国并不是缺乏创新型人才,而是制度和文化的禁锢扼杀了太多的创新性人才。“发表多少论文”、“获得多少证书”、“分数有多高”……都是国内评价一个“人才”的标准。国人的悲哀:一再呼吁培养创新性人才,但是始终培养不出来一个创新性人才。
还好,中国在慢慢地觉醒,沉睡的狮子终于要开口叫了。你听,乔布斯在向我们呐喊:开口叫吧,高声地叫吧,这头沉睡了一段屈辱历史民族的狮子已经醒来!各地都在加大力度地培养人才,比如宁波市将投入五千多万元来在未来几年之间培养各类创新性人才,虽然有外人说:“金钱砸不出来乔布斯。“但是能够看到一个民族正在悄悄地觉醒,不是一件好事么?中国即使没有乔布斯,但是中国能够跟着乔布斯的灵魂走下去,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相信:下一个乔布斯即使不会再中国,但是下一批创新性科技人才将会在东方诞生,乔布斯也在盼之,看吧:乔布斯的幽灵在世界的上空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