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军魂传奇影评
以历史题材为主题的电视剧,多不胜数。我一向不喜欢这类电视剧,毕竟只是文采而已,娱乐罢了。平日以为有这闲工夫倒不如埋头看些书籍,倒也图得修养精进吧。可如今能安下心来,无谓地读些书,读写自己喜欢的书,却不是那么简单做到的了。
浮躁的生活之中,不免常有的身心疲惫,甚至是麻木。所以娱乐也就娱乐了。最近跟着爸妈看了《护国军魂传奇》。民国历史题材的主题电视剧,也看不不少,但总觉得此部电视剧倒有些趣味。也许吧,平时的电视剧不怎么细心去看他,每当友人聚而讨论热片大片,我总是听总而已,间或夹杂几句言不由衷的话语,自觉得很不入伍?然而,这部《护国军魂传奇》倒还是让我有了充实的电视剧娱乐享受吧。
因为缺少影评的功底,自己也不是搞什么文艺批评的,所以不便对电视剧本身有什么高见。只是,于今有些杂谈感想,或置身历史背景之中的若干回忆,或游乎历史剧之外的某些兴趣冲动。总之,纯粹只是我自己的一些心性关照吧。
学历史的,总对“护国运动”多少有理解。基本的历史过程我就不多说了,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事。回想起那段民国的岁月,不能不说是动荡纷争的时代。大清既亡,难清节犹在。民国初立,党政新耳。必然各人的种种欲望矛盾,从袁世凯到一般民众;从民主人士到满清遗老,莫不一种胆颤心惊的神态。不安稳,仍旧需要流血奋斗。
蔡锷其人其事,我无所研究。以往教科书历史之学习,得知云南都督蔡锷护国运动,名垂千古。实话说来,高中历史学习以来,民国之事,纷乱,稀薄,蔡先生当然也就难入教科书中的独立章节了。今阅读之中,倒也知道蔡先生乃民国建国伟人。因梁启超而知长沙南学会,继而知道蔡锷乃任公之得意门生,“那时四十门徒中,,最小的一位蔡艮寅,只有十六岁,大家都很爱他,他便是我中华民国建国伟人中的一位,民四护国之役的元勋——蔡锷将军。”(《陈引驰编自述与印象:梁启超》。
因为如此的历史梗概,倒也知道蔡锷先生基本的人格面貌:思想进步,反对专制,维护民国,有民主理想,虽根植儒家传统,但敢于新时代的担当,为推翻袁世凯帝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电视剧中看到,于荣光饰演的蔡锷不仅大体正直,而且还富有独特的人格魅力,风流倜傥,处事冷静沉着,谦卑礼让,敢作敢为。他结交豪杰,宦海沉浮,钟爱青楼,感情细致,家教谨遵,实为传统儒教文化之下的孝顺与新时代的锐意进取相结合的良好形象。我自以为,蔡锷有于荣光饰演,倒真的活跃了许多。家国大事,帝制新法,左右临之,蔡先生居然足智多谋,处变不惊。身为将军,却不仅战略超群,更是国体党政的格外清醒,为着信仰,为着国家前途,而不惮前驱。
整个电视剧对蔡锷的塑造,可谓近乎完美——梁启超的得意高足,章太炎所谓志士青年,袁世凯所怵之国家英雄,情感风流之公子哥,家教谨遵之孝顺楷模,玩弄政术高手。这样的蔡锷,且不问历史原貌如何,毕竟塑造出此时代之必须之伟大人物,因此得观众之心。当然,历史之中,真蔡锷如何?于电视剧无关紧要,文艺毕竟需要有别于真的那些科学精神,它关注的是美学伦理,关注的是价值判断。
因此电视剧,蔡锷于我内心中形象,无疑多有高大提升了。此之故,倒也引起了我对蔡锷之历史人物的不断追思,这段时间,也在搜集资料,阅读此时代的一些书籍,如《梁启超》(陈引驰编)、《晚清民国学术书系:乱世潜流与民国政治》(罗志田著)等。而这读书的动力,居然得自于这样的一部历史题材剧,不得不说一种以外的收获。
剧中蔡锷形象健康,体表斯文方正,思想个性鲜明,心绪意志冲突变化多端,内心沉稳,和蔼亲近,不失为民国昭威将军。侧面来看,让后来者得以窥见民国时代之将军其品质端正之形象,不至于常人以为的民国处处黑暗之假象蒙蔽。
不过,也因为剧中蔡锷先生过于光鲜,竟至于引人疑问困惑不少。蔡锷其京城智斗袁世凯当局,有无历史之缘由?或许袁世凯之请,如鸿门宴,如古时太子之人质,倒也不足为奇,但笔墨过重于此,似乎也成为过于文饰罢了。其护国之英雄事迹,竟然全在于智斗琐事,真乃电视剧之狭隘。何至于智斗时,若事先之安排就绪,显得袁氏如那草包肥头而已,全然不富有袁世凯当年那些英豪印象。想当初,清末之中,袁世凯可谓巧于政术,善于攻心者也,不至于对蔡锷之斗,一败涂地如此。
当然,此时蔡锷全然以进步时代后盾,电视剧形象而已,全部代表活生生之历史人物。料于此,但也多少释怀。同理可知,袁世凯之死乃历史必然,倒也不做作于其冒天下之大不韪之斗智斗勇。而这,一般符合我们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文艺观,丑则丑极,善则无暇,电视剧形象尤其如此。如此去看中国电视剧,场面不宽,层次不强,非空说谬论。
至于梁启超人物,倒也因其历史地位之举重,常人也多了解。历史兴趣使然,我也多所接触其相关书籍。剧中梁启超以蔡松坡之良师亮于荧屏,虽剧情不多,但扮演辅助之角色,看上去无关紧要,却多有助于历史关头抉择的方向判辩理解。否则,一将军而已,何以有如此的雄才大略去影响时代发展?因为梁启超之身份地位,其历史影响力,足以与蔡松坡点明时局,来势方可有血有肉地困苦践行。
梁任公之形象,我自以为因崇拜敬仰之故,节存时代骄子之模样,几无任何之负面形象。剧中任公之形象,也因此而设。积极奔波于护国运动,时局战略,文章视听,国体论战等等,流露出民国时任公之积极于家国命运之求索革新之心声,此乃真于历史精神也。至于任公之体貌心性者,扮演者也基本名副其实。然我自以为,稍显稚嫩,与国学根底深厚,经历丰富,文才轰然之任公其历史本人,有较大差距。
当然,毕竟乃一步纪念性的电视剧而已,其大者精神也不过启发民智而已,期望其忠诚于历史原貌,也过于勉强。然于我而言,因此一步电视剧,而得以催促自我,动力于民国时代之书籍阅读,以增修养,以归内识,岂非幸事而来?于国而言,窃不敢陈义甚高,然其国共之历史关系回顾,民主历程之探索坚信,有益于民族家国之精神张扬,有益于国难共赴、救亡图存之血泪回眸,岂非所谓文艺之功利尚在?于今浮躁之年代,罔沦信仰,迷失自我,此课之急需补上,自不必待言!
文笔是末,竟也深觉民国时代亲近如此,文章学术研究尚不得真探几何,况乎娱乐之电视剧哉?此之故,民国电视剧之良多呈现,切以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