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特别是下班后的时间,太不经用了。
稍微刷刷微博,看看视频,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以至于自己在考试前时间紧迫得只能仓促抱抱佛脚,想读的书也总是停留在前几页。
我们总会听到这样一些声音:
我只是时间不够,如果给我更多的时间,我就能……
然而事实是什么呢?事实是,给你再多的时间,故事依旧会这么发展,要想改变结局,重要的不是时间长短,而是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的习惯和效率。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上班族,紧张了的一天的神经也只有在下班之后才能稍稍放松下来,所以回家后躺尸或是想着出去和朋友聚会都变得理所当然,那剩下来能够学习和精进业务知识的时间就少的可怜了。
时间是怎么少的,就是这么一分一秒被你花掉的。
我时常会想,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时间?是网络?是电视?还是……
02
仔细想想,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时间窃贼会盗取我们宝贵的时间,各式各样的,随便举几个例子,大家肯定多少都有些共鸣。
比如不爱整理的坏习惯。
专家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职员做了一份调查,调查显示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6周左右的时间花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也就是说,他们每年因为乱放东西的习惯要损失10%的时间。
看似随手一放是节省时间,实际上我们却要为此付出更多。
所以条理性很重要,试着让自己身边的物件都按规则摆放,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这反而是一个在关键时刻能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再比如消极负面情绪。
抱怨等消极的负面情绪在让人感到挫败的同时,也会让人停滞不前。
老是想着过去错失的机会,亦或是空想未来,这都是极浪费时间的心态。
因为打翻的牛奶已经打翻,再伤心难过都于事无补;还未到来的也猜测不来,哪有那么多的未雨绸缪。
一天两天有点小情绪还好,时间拖得越长,人就会越来越萎靡,为此浪费掉的时间才是真金白银。
还有做事拖拉的习惯
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习惯,一边喊着要怎样怎样,一边却又高举着“拖延症”的旗号,担心这担心那的,找各种借口来推迟行动的步伐。
本来可以一两天就完成的工作,硬是拖成了半个月。
俗话说三天养成一个小习惯,七天养成一个大习惯,一旦养成拖拉的习惯,时间就会显得特别不经用了。
而且一项工作若是不一气呵成,时断时续的,那每次重新开始都会耗费好大的精力。
03
就像王铮亮歌里唱的那样,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是最永恒的东西,却也是转瞬即逝的东西。
回想起毕业那会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议,我竟然都工作三年了,太快了!
快的另一个隐含意思就是没有充分利用时间,还有很多想做要做的事情没有完成。
只有留住时间,才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无论是谁,一天都只有24小时,富人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创造财富的,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人也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任由时间白白流逝的。
这样想来,时间也是最公平的裁判。到最后你会发现,终究是自律的人生最美丽。
想要自律的人生,那就离不开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一个最为基本的理念是管理自己,即如何更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计划,掌握重点,摒弃不良的习惯,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其实从我们一天的时间分布来看,除去睡觉休息的时间,无非就是两大块:工作和生活。
其中工作占据了大部分,这部分的时间如果能充分利用好,不但会大大减少加班的几率,也会让我们的工作状态轻松很多。那么这近10个小时的时间应该如何安排呢?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曾经提出过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
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所以参照这四个象限的分类,在宝贵的工作时间里,首先要把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处理掉,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处理完了之后就会觉得今天可以很轻松。
其次,把握一个理念,应该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如果说工作时间还算是有章可循,那剩下的下班后的时间如何效用最大化就真的要看个人的定力了。
都说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下班后的八小时,在这八个小时里,你做了些什么,直接影响着你未来的人生。
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天都坚持做对的事情,看书运动,收获的不仅是好的习惯,更会是未知的某个机会,或是成功;
若是一点点放纵自己的懒惰,时间过去,你只能收获一个身材走样、意志消沉的废柴般的自己。
04
其实偷走你时间的,不是微博,不是微信,而是我们自己。
是我们自己控制不住的欲念,贪玩的欲念,松懈的欲念,对自己过于松懈。
时间就像是海绵,不去规划,不去强制性的给自己一些要求,你就是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就是会觉得做事效率不高。
没啥特别的方法,只有让自己思想上重视起来,想想清楚自己究竟要过怎样的人生,还有哪些重要的事要完成。
等把这些都想清楚了,接下来就把自己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努力就好了。
人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比起那些听起来牛气哄的理想,用好每一分钟,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