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网之前,原有写随笔的习惯:情之所至,信笔而为。此即“原创”的激情。上网后则为一处网上图书馆所吸引:在那里,90%以上的文章都是“转载”,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新帖ZT上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毋庸讳言,转载率越高的帖子大多越精彩。亢奋于ZT,感动于分享;情之所至,信手敲击。我自愿当起了“二传手”,对“转载”亦乐此不疲。
就传承文明而言,纵观历史,无论《唐诗》还是《宋词》,无论《春秋》还是《左传》;没有原创便没有作品,没有转载也不会流传至今。像《论语》那样的名篇,更是时间长河淘漉出的真金——是弟子们对孔子言论的汇集,不啻为原创与转载的合璧。
此番谈及“原创”与“转载”意在探讨现实问题。
就原创而言:
其一、著作权问题。例如一群作家与百度打官司——原创写手要靠它吃饭(抑或扬名),此乃受法律保护的权利。
其二:责任的担当。文章标以“原创”,署上作者的姓名(或笔名),那就是在拍胸脯——好汉做事好汉当,若有问题,责任自负。这是作家的底气和良心,也是值得尊崇的职业道德。
再谈转载:
其一:权利与责任。文章公示“转载”,应当是已获准了原创的授权或默许;转载者亦有自己的署名,等于拍了胸脯:愿意承担连带责任;标明“转载”即申明并非第一写手,故而也有“并非完全本意”的潜台词,若吃官司,只算“从犯”,可酌情减刑。
其二:动机与效益。“转载”已明示并非“原创”,故应排除沽名钓誉之嫌;尽管可能有“吸引眼球”之意,但未尝不是利己利他之举。以本人之见,更多的倒是无偿奉献:搭上时间搭上功夫,只是为了社会效益,当属“法布施”的善行:君不见寺庙里的经书都免费流通,教堂里也免费赠送圣经?(当然,宗教是非赢利性组织,此等无私奉献已属于出世的范畴。世间的版权即入世者的人权,比如于丹、易中天……皆因享有“原创”版权而获致丰厚的名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么,本也无可非议。)
抛开“责、权、利”单就传播文明而言,原创与转载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您还不能成为光源,不妨当一面反射镜;如果您尚不能成为火炬,不妨参与传递的接力。
就承继文明而论,网络时代,文章多如繁星,更难的倒是读者的选择:不管是“金牛”还是“天蝎”,无论是“白羊”还是“双鱼”,只有一个星座属于你。你首先需要先找到自己——知己方能知彼——不在于“原创”还是“转载”,只在于哪篇文章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