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一部由D·W·格里菲斯执导,丽莲·吉许 / 梅·马什 / 亨利·B·沃斯奥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爱情 / 战争 / 西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国家的诞生》影评(一):伟大的作品
伟大的作品,必有伟大的眼光,伟大的境界,伟大的技巧,本片具有这三个伟大。
先说伟大的眼光和伟大的境界,对于南北战争,我们往往都会倾向于主流观点,一边倒,进行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判断,本片却大局部上还原了历史的真实,让人看到黑人的劣根性(就像以前看到白人的劣根性一样)。
至于伟大的境界,此片提供的东西实在太多,特别是在故事的讲述方面,喜剧性的处理方面,对观众感情的调动方面,都可圈可点。
《一个国家的诞生》影评(二):无声电影的里程碑
虽然影片没有说出美国国内战争的原因,但相信,影片所描述的是历史真实。影片最后的那场战争以后,美国南方又将是怎样的社会面貌,也可想而知。在过了差不多一百年后,马丁.路德.金组织“自由进军”;1964年,时任总统签署了“民权法案”。争取全社会人权平等的道路是多么艰难,漫长。时至今日,每提起这个“平等”的问题,就感到非常复杂,一时还真说不清楚。就电影艺术发展史来说,这部无声影片还真是里程碑。
《一个国家的诞生》影评(三):2017.3.10观《一个国家的诞生》
如果不看种族问题的话,我觉得故事还是很好的。有种很宏伟的感觉。南北战争、3K党,爱情、友情,这些不在这个背景下的话应该会加分很多。但是这个背景就差些了……美化3K党、对黑人存在偏见等等,都是问题。大量的交叉蒙太奇,景别变化很多,通过遮盖的方法形成不同的意义:望远或者特写等等。摄影有快速移动摄影,转场方式也很丰富。淡入淡出、圈入圈出都很不错。不过我今天可能有些累了…默片加上一直播放的抒情的背景音乐,我中间还是睡了会儿……
《一个国家的诞生》影评(四):试听电影系的课之后留下的没写完的作业
因为缺少了声音与色彩,所以观众会格外关注演员的表演以及电影的配乐。我们可以看出,相比当代的影视作品,当时的演员表演是十分夸张的。同时,这部电影的配乐也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随着剧情的发展,不同情绪的音乐流淌而出,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效果,而且其中还包含许多名曲段落,令人欣喜。
巨大的时间跨度使本片篇幅宏大,然而导演并没有顾此失彼,细节描写也十分精彩。我相信所有观众都不会忘记那张钱包里的照片,这样的一见钟情以及后来的意外相逢,都使人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感到了一丝欣慰。
《一个国家的诞生》影评(五):说点由默片配乐想到的
美国南北战争,极端种族主义,3K党,看前稍微做了点儿这些关键词的功课。由于时代环境的巨大变革,导致如今作为观众再看一百年前的东西,似乎很难去体悟当时的情境与情感。今天看来,配乐可能是默片用来调动我们这些数十年后甚至一百年后观众之情感的最无代沟的一种手段。正是这点让我惊叹,惊叹的不是这些曲子出现的多么合情合理,惊叹的是当代影视作品里频繁出现的曲子人家居然一百年前已经有了!美国人一百年前写的曲子一百年后还能经常听到,我们这个国家一百年前的曲子现在从哪儿还能听到?
《一个国家的诞生》影评(六):百年前的商业片
历史角度上来说,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的伟大程度不亚于火车进站。它开创了电影由短片向长篇的转变,实现了电影的盈利性和故事性,提升了电影的地位。电影的情节极其完善,人物关系明确,拍摄手法对于当时来说也十分复杂。是现代电影发展的开端,当之无愧的里程碑!
但从剧情上看就不尽人意,抛去对黑人的丑化和对3k党的过分美化等政治表达。三个小时的电影里情节拖沓冗长,人物性格的刻画和表达差强人意。
光人物交代就用去三分之一的时间,对于默片来说,电影的成本和代价极高。光是保存就极为不易,大部分剧情都是战争。
不管怎么说,对于一百多年前电影萌芽阶段的一个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在何时都是电影史上的辉煌。
《一个国家的诞生》影评(七):超人、钢铁侠、蜘蛛侠……超级英雄们热衷于“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秘密!
飞机将要坠毁之际,
超人及时赶到拯救了几百人。
《一个国家的诞生》影评(八):关于“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几个重点
作为默片时代的代表之作,几乎在所有的电影史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主要集中在下面四点:
1.耗资巨大:1912年拍摄,投入10多万美元;
2.内容颇受争议: 电影主要讲的是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如何从南北分裂的走向统一,影片中涉及到种族,爱情,亲情,本来是一部好片子;但影片中又提倡白人优越主义,将三K党美化成正面形象等荒谬的内容,又让其受到巨大的争议
3.拍摄技巧:美国默片时代著名导演格里菲斯第一部集大成之作(后一部是党同伐异),将其在拍摄短片的经验融合在在该片中,比如闪回,交叉剪辑等,宏大场面等一系列电影的基本叙事语言由此诞生,是电影史的一座丰碑。
4.巨额票房:一年盈利100万,创造了电影史上闻所未闻的票房纪录, 刺激了美国的电影在经营和发行的改革,为好莱坞摄制大规模好话故事片开辟了道路
《一个国家的诞生》影评(九):一个“电影”的诞生
为了脱离了在爱迪生为首垄断下的New Jersey电影行业,D.W.Griffith与很多电影的弄潮人来到了Hollywood,California。
在加州拍摄的电影运用了当地灿烂的自然风光。
D.W.Griffith将当代所有的新技术娴熟的运用。运镜、交叉蒙太奇等。
格里菲斯在这部脍炙人口的影片中尝试性的运用了close-up(特写),insert shot(插入镜头)和flashback(闪回)等。最大的特点是跳出了垄断集团的one Reelers(10-16min),拍摄出了一部史诗级的feature film(长篇),足足三小时长。
此外,这部片子不仅仅是一部吸引型电影,还注重刻画人物内心。这些是以close-up为基础搭建起来的,使观众更有代入感,体验角色相同的感受。
当然,影片的后部分是以3K党为角度来拍摄的,政治正确问题这里略过不谈。
《一个国家的诞生》影评(十):一个天才的诞生
看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在那个时代里,这算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实验电影”了。格里菲斯他的确是天才。在我眼里他应该算是第一个讲故事者,第一个改变了电影的意义的人。定死的机位,模糊的胶片,有些滑稽的表演,都难以掩盖它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品。在影片的进程中,我似乎也感觉到了格里菲斯在成长……直到最后的战争场面,尤其是林肯被刺的那一段,技巧已经非常的成熟,所谓的“经典剪辑”意在根据人的心理剪辑影象,省去在人们心理可以默认存在的片段,并插入有平行叙述两件事情的方法,这种跳动也是人们能够自然接受的——在这一其老无比的片子里,电影已经呈现出了成熟的面貌。。。100年啊,,大家都白混了。。“回到根本才能解决大问题。”没有这样的习惯的人就无法在任何领域多走一步。格里菲斯发现的,不是一个静止的摄影机能拍到的某种表演,而是每一个画面的意义。从此,电影和舞台剧说再见了,它成为了时间的魔法师,在跳跃中将世界里原本的东西浓缩成“美”~~~。感谢天才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