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大撤退》观后感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09-14 14:30:14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部由Alex Holmes执导,提摩西·道尔顿 / 西蒙·拉塞尔·比尔 /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一部剧情 / 纪录片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敦刻尔克大撤退》观后感(一):No Man is an Island

  非常出色的记录片,有很强的真实感。并非空谈高论,而是反映了历史的大背景下每个人的命运和对面命运的勇气。同时也反映出英国人无可比拟的组织效率,让人不得不佩服。唯一的煽情处在于开头,引用海明威的名句:No man is an island. 推荐给所有喜欢二战史的人。

  《敦刻尔克大撤退》观后感(二):电视剧和纪录片的混合体

  《敦克尔刻》,三个小时的BBC电视剧,很像纪录片,明显拷贝了《大兵雷恩》中手提摄像机的个人视角。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打破了纪录片和电视剧的篱墙。穿插的历史影像和演员表演合而为一,特别的是一些角色有类似采访独白的段落——演员在代替过去的人接受采访(所有“采访”都有历史文本为底)。给人感觉像是敦刻尔克撤退刚发生一年后,制作的纪实节目。撤退十天中的十段时间,构成三个小时的十个段落,也许是无意中,接近了《24小时》的花招。时间,是主角。《24小时》是虚构,尚能产生如此的压迫力,号称纪实,其张力应该更大。同步的时间,同步的影像,这是摄影机的梦。《帝国大厦》,《俄罗斯方舟》。但问题是,影像的时间等于现实的时间吗?影视剧的时间是打包浓缩后的时间,哪怕是直播节目,也是策划和加料的。许多人走进影院,打开电视,享受的乐事之一,就是忘却现实的时间。可如果影像固执地要提醒他们现实时间的流逝呢?记得去年玩一个游戏,忘了什名字。游戏每一关结尾,会告诉你,你冲关一共花了几小时几分。最后Boss终结后,给你一个你在这个游戏上耗费时间的总和,当我看到最后这个数字时,感觉非常恐怖!再也没有去碰这个游戏了。

  《敦刻尔克大撤退》观后感(三):感想介于有和无之间

  因为benedict C把它看完了。电影式纪录片是BBC这些年流行的方式,不过这一部为了凸显纷乱的现实感,不停的使用近镜头、镜头晃动,看的人眼晕至极。这种镜头模式是这几年英国特别爱用的方式,看的真的很累人。

  感觉拍的很乱,有些地方刻意在刻画“自发去运输撤退部队的老百姓”,给了很多篇幅。但怎么说呢?太细致了,看了百度百科才有更全面的了解——自发去运兵的,不仅是英国的渔民,还有法国人,不仅是渔民,还有银行家、文员、等等各色人士。他们明知危险还是跑去了,也的确很感人。但是BBC给了某个渔民家族太多的刻画(并特别注意用了“下层人民”的口音),实在没有突出很多可以更感人的地方。

  另外有点震惊的,是丘吉尔的“抛弃一切伤兵,没有放担架的地方,只有有战斗力的人运走,这是日后的战斗力”的决定。丘吉尔是二战中坚持和德国作战的领头羊,他是一个英雄,但也是个冷静的……冷血的人。【当然,想想的话,在这样的战争中,他放弃伤员的政策是正确的】

  百度上说负责撤退的亚历山大的冷静,蒙哥马利的才智,貌似我都没看到。果然对这个纪录片来说不重要吗?或者说BBC的这个纪录片不是来宣扬谁聪明谁有功,似乎更想凸显的是战争中的一部分人 人性刻画 残酷刻画。但刻意搞了一堆某渔民家族的对白……总觉得很多地方重点不突出。

  如果作为历史性纪录片的话,这个Dunkirk拍的实在是……以管窥豹了。

  C的部分特别看了。蛮少。然后查了百度,知道了那家伙的平生。不能不说他是幸运的,作为战俘落入德军手中后,被救了性命,还得以逃生,后来到英国MI9秘密情报部门工作到退役。

  最后——英国将领的军服还挺好看,就是有点像现在的飞机机长,帽子尤其丑= =,(小小声说,还是德国纳粹高级将领的军服设计的最好看,虽然纳粹信奉的”主义“是违背人性的,但他们果然是群”爱美“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观后感(四):个人只是战争这座大山上的一粒沙

  本来是冲着BC来的,但这部片子重新燃起了我对纪录片的热爱。

  很多感慨,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海军士兵写下了,个人只是战争这座大山上的一粒沙,在其中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所以片子并没有凸显某个人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选了某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来演绎。估计是为了真实性,几个着重刻画的角色都是活下来的老兵,而不是在大撤退中死去的那几万英国远征军。人是很奇怪的,当我完全不了解他们的时候,敦刻尔克曾经存在的40万军队的死活对我来说完全没有意义,但当我通过哪怕只是电影知道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理想的时候,死亡就变成了难以接受的事情。幸好,他们都活了下来。

  和前两集中沉默疲惫的士兵不同,BC刚出场是甚至称得上的欢脱的。生气勃勃的组建防事,反击德军,让我本来沉重的心情都为之一振。他说,无聊会消耗他的体力精神和勇气,其实我觉得sherlock选角应该是看到这段了吧。然后看他受伤血流满面还在问有没有人受伤,我的眼泪就止不住的掉下来。最后看他和德军分享一个烟头,险险逃过一劫的时候大笑,呃,还是笑裂了。

  这部纪录片拍的很真实,也很全面。没有一味的宣扬英法军队多么英勇无畏,特别是广播里一面播着士兵气势高涨,一面是一群已经不成建制的残兵败将,讽刺特别强烈。而且剧中也没有过多渲染你们是为了自由而战,为了和平而战,连你们是为了家庭而战一类的话都没有多说。话说现在起点上争霸文就爱搞这套,你们是为了家乡而战啊,你们的父母妻儿都在你们的身后神马的。在生死面前,再振奋人心的话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士兵们都只是想活着回去而已。那些向德军投降的人,那个将军还对留下的上校说,为了避免无用的伤亡,你可以向德军投降。这大概也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吧,我们一直都是要求血战到最后一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确实可以理解,但二战期间,好像是东南亚驻守的几十万英澳军队就几乎没有抵抗的向日军投降,也挺让人无语的。还有那些几乎对战争一无所知的渔民,出发的初衷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渔船不被海军弄坏。他们还不了解战争,却被迫永远留在了海里。

  纪录片里并没有太多煽情的元素,基本上都是点到即止。

  《敦刻尔克大撤退》观后感(五):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剪辑太碎,十天其实是非常长的,在沙滩滞留时候漫长的等待,撤退途中沉默的厚重,都被急躁快速略过,十分可惜。没有起伏的结构,一股脑的「悲剧」拼贴,让节奏变得很乱,没有「次」的衬托,全让「主」挤在一起,很容易审美疲劳。

  不由得想起《赎罪》里一美角色到达沙滩后的长镜头,当时并不了解二战,也不知道大撤退的细节,没有情感代入的前提,它本身所展现的悲和苦难就已经(比这整部纪录片更甚)打动了我

  长镜头具有的「同步性」(同步感受人物的处境,以及画面变化的「连贯」)时间的厚度,观者对事件的「投入」程度都是零碎的镜头(不管霎时间多惨烈多少血)表现不出来的。所以还是一句话,十分可惜。从片子本身来说色彩特效都不错,演员也很给力(居然有BC真是小惊喜),但「纪实」这个长处没有发挥出来。隔壁兄弟连就是精益求精的上乘之作。

  (不知道诺兰新片会如何拍Dunkirk,很期待,这个事件从英军角度也好法军角度也好,伤兵/正常兵/渔民/海员也好,都有不同的优势,感情同样强烈,悲壮是无疑的。)

  很喜欢插入的旁白中念的诗,我很惊讶之前自己没意识到「丧钟为谁而鸣」是有出处的,看到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这句话,想到海爷,他在小说中的自我投射,又开始心痛。不管是士兵,还是平民,几乎所有人都在战争的影响下或多或少被伤害,而且伤口很有可能一辈子难以愈合。正在看《野蛮大陆》,其记叙的二战中人性沦丧,道德被扭曲的事实,都让人不忍卒读,纸面上的文字,句句插进心里。这样的伤痛和罪孽,无尽的悲剧,一个无休止的圆,让人绝望。

  “放弃伤员”这样的指令,既无情又无奈,BC在此片中的角色在真实中,是幸运的很小一部分人,大部分的生命都会如同《我们的父辈》中德军战地医院被苏军占领后的景象来结局。

  以下是片中旁白所念诗歌节选句子的完整片段,AKA a poem No Man Is An Island

  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Europe is the less.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s

  Or of thine own were: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节选自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 by John Donne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