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0-18 12:38:16

  《安魂曲》是一部由汉斯-克里斯蒂安·施密德执导,桑德拉·惠勒 / 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 / 伊摩根·蔻格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魂曲》观后感(一):....

  我不相信鬼神的存在. 宗教行为在我看来只是人们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

  片中的女主显然是病了, 我只是猜测:

  - 她肢体上的行动障碍是否类似与霍金的那种病?

  - 依她自己的个性和她缺乏母亲的关爱, 使得她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病(免得更多人远离她)

  - 她疯狂的时候是她内心里另一个面. 这一面曾经诉诸于基督和祷告,但无果, 转而变成仇视.

  - 周围的人在她疯狂的时候依然用祷告来’治疗’她,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正巧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http://www.douban.com/note/257689272/), 里面说到:

  quot;最可怕的就是,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都说,虐待你的人是爱你的。请记住,轻易地说这样的话,你就是在制造分裂。 "

  我们不是无法分辨女主是否痛苦, 问题是我们坚信令她深恶痛绝的祷告最终会拯救她. 这样做真的好么?

  虽然结尾女主找到了理由安慰自己, 但还是让我感到悲哀和可怜. 是愚昧还是无奈?.......

  《安魂曲》观后感(二):这个女孩的一切令我们窒息 (转载)

  这个女孩的一切令我们窒息

  文/孙孟晋

  你读过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诗句吗?我不是在卖弄,而是我看了关于荷尔德林的故乡——内卡河畔的一个女孩的故事。我在昨夜看的,有一种无法承受的平静,因为一个曾经顽强抵抗癫痫病的女孩最后非常平静地选择了不归的路。

  这部重拍的电影叫《安魂曲》(又译《灵界限》),德国导演史密特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变,不,应该是震惊过西方世界的“驱魔案”,两个牧师后来被判了重刑。该死的导演拍得非常冷静,有时还用手提摄像机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动荡,当这种动荡又被克制着,我们只能绝望了。

  这部电影能够刺伤每个人埋在心里面的东西。很直白,又把人的顽强描写得那样诗意,而且你产生的共鸣绝对不会是怜悯,恶人恶事多的世界不需要怜悯。但你一定会进入那个女孩的内心,并想拥抱她。

  故事发生在德国南部城市蒂宾根,这个大学城看上去非常美,据说那里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师生。我查了一下地图,今夏我去的德国城市海德堡离它只有一个小时的火车。荷尔德林在那里住了36年,而海塞和黑格尔也在那里念完书的。要命的是,我大学里读的海塞的小说《在轮下》更是那里什么学校发生的,这本书里的友情故事催人泪下。而《安魂曲》其实不骗你泪水的。

  当残酷和美丽如此缠绕在一起的时候,每个人的反映可能会比较相似。有人会摸一下身体,看看有什么丢失了;也有人会喊出声来,因为他发现了压抑;更有人会沉思,那种空白的沉思。

  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也是能呼应的。为什么在这个文章里我还是要这样说?我想是里面的镜头叠起来了,你相信吗?在我的窗外它们成了喷薄而出的喷泉。射得很高,喷得很远。人和人是靠某种无形的东西牵拉着的。

  电影有一个可怕的特色,外景很多,但没有一个是有阳光的,全部是在阴天里拍的!我一边看,一边在等着,我原以为在最后会出现一个光线很晕旋的镜头,类似于强光下的苍白与无奈。但导演没有这样做,而是女孩在车子里,只拍她坐着的一半的车子,阴天的树影倒挂在车玻璃上。

  80几分钟的电影一直在讲这个女孩如何努力,去靠拢于常人的一头,她休学后又去上课,并几乎瞒着所有的同伴包括男友。而她越想奔向正常人,越无法控制发病时的心理恐惧。

  她的表情里充满了太多的常人无法叙述的东西,是隐忍的坚强,也是宁静的暴躁;是舒软的盼望,也是封闭的克制;是违抗的内心哭泣,也是无助的善良祈求……太多了,几乎能感觉那是一只下坠的花瓶,它花了80多分钟时间在下坠。她慈祥的父亲想接住它,她可爱的妹妹想把它装在心里面,而惟一知情的大学女同学想把它带去碧绿的草地,把它埋进泥土里。

  惟有一个牧师坚信花瓶里有魔鬼,她经历完人间的努力,也相信了。关于这个真实故事的残酷结局,电影提都没提,电影旨在一点一滴地描写她所有的努力的失败。一片辽阔的草原,她和她的同学坐在那里,草原没有接纳她。

  想提一下一个上吊自杀的摇滚歌星——Ian Curtis。他在舞台上也经常癫痫病发作,然后大家看到他做飞翔与狂舞的动作,影片里的女孩在酒吧里也做同样的动作。后来,人们过于夸大Ian反社会的一面,Ian墓碑上写着他那首歌名——Love Will Tear Us Apart,非常地阴郁。

  有机会再去德国,我一定去看看蒂宾根。现在,我们都应该去拥抱一下阳光,为电影里的那个女孩。

  《安魂曲》观后感(三):自我毁灭与自我救赎

  把这样一部电影归类为恐怖/惊悚实在是让人费解,因为它跟这两个词根本沾不上边。

  前半截世俗,后半截虚无。

  影片的分界点就在刚好是中点的那个圣诞节,在此之前,女主角Michaela在世俗之中过着平凡的日子,除了明显黯淡的基调之外,如同每一部青春电影那样,有与家长的矛盾,有与闺蜜的玩闹,有与初恋的相识相知。19分处Michaela的舞蹈竟然让我想起了《低俗小说》Vincent和Mia在Jack Rabbit Slim’s里跳的那一段摇摆舞,其他话也就不必多说了。

  女主角曾经因为癫痫休学一年,她开始好转并终于得偿所愿离开了严肃沉闷的基督教家庭去上大学,看上去一切都在好起来,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然而生活总是这样,人们都是如此短视,总以为“起码我现在是好的”,过去的都过去了,未来的还未来,只要我现在的状态是好的……至少Michaela是这样,她一度以为噩梦已经是过去式,偶尔的阵痛只不过是越来越少的回溯,然而一切在学校放假圣诞节之后开始急转直下--原来噩梦并没有结束,只是暂停了,而现在又按下了快进键把一切加倍施加在自以为逃脱了痛苦的Michaela身上。

  她是那么努力地想要坚强,她交朋友谈恋爱,她努力写论文成为优等生,这一切都是为了留在大学里--留在她想要的生活里,或者更直白一点地说,是为了不回到她所恐惧的过去。然而所有的挣扎都是徒劳,原来全片只不过讲述了“一个拼全力和自己命运斗争的女孩,在用尽全力挣扎后仍然无处可逃的毁灭过程”。

  有人评价本片冗长而又节奏缓慢,我一开始很惊讶于这个与我的感受截然相反的评价,但就像叔本华说他的书是写给未来的某一个思想者看一样,一部电影也不是为每一个人而拍的,总有人会与某些电影产生共鸣。我就感觉本片是为我而拍的,它是如此深刻地触碰到了我的某个痛脚,我也一样,我在挣扎,我在斗争,然而我从不对自己抱任何希望,因为我知道最终都会是自我毁灭。然而,生活毕竟不是电影,不能因为知道结局就直接把进度条拖到最后来节省时间,对于生命本身之外,是没有什么时间可以节省的。

  Michaela与母亲的矛盾加剧,她从平安夜的教堂逃出,她开始无法忍受别人的祈祷,开始相信自己体内真的有个魔鬼。当她紧握着手中的项链尖叫着“Lass mich”,我又看到了熟悉的影子。在我看来,“癫痫”只不过是电影的一个托辞,电影描述的其实是一种未名之苦痛--就连Michaela自己也不知为何而痛苦,为何不能触碰母亲送的玫瑰项链,为何无法靠近十字架,她想自己病了,求助于医生,却最终得出医学救不了自己的结论,她又以为自己是被魔鬼附体了,求助于神父,神父说你要祈祷,上帝要你承受这一切,之后你将得到更好的。她便努力让自己相信这是与某位圣女一样的在得道之前所必须经历的某种磨难。当人陷入绝望,再荒谬的谎言也能够成为信仰,这是救命的稻草--也就只是稻草而已了……

  59分,她又去跳舞,可这次的舞蹈与上一次相比截然不同,上一次是美好的--请原谅我用这么一个笼统的形容词,19分的舞蹈,她的人格是温和的,看向镜头以外的某个高处,眼中充满希望,而59分的舞蹈,甚至狂乱到没有一个镜头能够看清她的脸,颓废糜烂之感挥之不去。她的男友之前的欣赏和之后的不安也明示了这一点--从这里开始,现实世界里的人们终于开始感受到她疯了。之后的剧情跳转到她的父母和两个之前接触过她的神父突然一起出现在了她的学校,开始在健康与疾病,疾病与魔鬼之间提出直接的矛盾,她愈发地害怕失去现在的生活,而恐惧却是歇斯底里最好的催化剂。紧接着开学了,她站在穿衣镜前打扮自己,可在观影者眼中,处处透着怪异--她瘦得苍白,肋骨突出,她梳好头发穿好衬衫,好像觉得很满意了,出门去见同学。可是她的头发其实凌乱不堪,衬衫的第一颗纽扣就扣错了位置……

  她好像真的疯了--或者说被魔鬼附身了,她开始变得暴躁易怒,狰狞不堪。她躲在厨房里砸东西,父亲开门的时候她笑得邪气,只好听从神父的话开始祈祷,她像野兽,像魔鬼一样冲他吼叫,把自己的父亲吓得不知所措。而我们知道,所有的歇斯底里都是因为恐惧,说她越来越暴躁无礼不如说她越来越脆弱敏感和恐惧。

  所有人都想要帮助她--以每个人自己的方式,父亲一直顶着压力支持她去上学,好友Hanna不断劝说她去看医生,神父从头到尾都在说“祈祷!祈祷!”,一向严厉的母亲在她最终歇斯底里的时候反而最能忍受她的暴怒无常,喂她吃饭,给她洗澡,在她的咒骂之中收拾她制造的一片狼藉。 “一切她用惊人的毅力在极可怕的压力下作出的努力,都被视为异常行为的证明”。因为别人并不知道她所承受的是什么样的痛苦,她所独自面对的,又是何等可怕的魔鬼。他们的帮助都是让她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再走一步,再走一步。

  片尾Hanna与 Michaela对话:“以后会怎样呢?”“直到他远离我。”“别这样,它不会远离你的,因为它从来没在你身体里。你的身体里只有你自己,你自己。”她是对的,但她也是错的。 Michaela的身体里确实没有一个“它”,但是也确实有一个魔鬼,那个魔鬼就是她自己。可她没有认识到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只有自己能救自己,她选择把救赎交给别人,因此她的结局也就注定了,最后那一长段都是在回去的路上透过挡风玻璃的她的微笑的脸,玻璃上反射出苍凉的光秃的黑色枝桠,让我想起Manson的那首《The nobodies》,若是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意境和涵义都与这部电影如此契合。当 Michaela选择放弃自己的同时也卸下了命运的重担,而这之后呢,生命也就只残留了虚无。

  自我毁灭与自我救赎。这就是我看到的全部了。

  《安魂曲》观后感(四):这个世界的魔鬼——《Requiem》

  这八十几分钟过去之后,我被打动了,无所适从的被打动了,不知道呈现在眼前的到底是什么,生命,信仰,挣扎,死亡还是解脱?在这首Michaela尽情跳舞的歌曲里,Deep Purple的Anthem,吉他,管风琴,七十年代的迷幻摇滚,阴霾的阳光,隔着一层玻璃窗的她的脸,平静,麻木,甚至是满足,树影倒映在窗上,遮住了她的脸,前面等待她的,是圣女般的殉道,还是一场生命的幻觉?

  电影在今年的柏林大放异彩,Sandra Hüller更是抱得最佳女主角。我迷恋Requiem这个词,但是和这个词相关的电影留给我的都是更深的绝望。这个根据70年代在德国的小镇真实发生的事件改编的电影,原型女孩叫做Anneliese Michel,电影则讲述着这个虔诚的女孩在病魔的折磨下,顽强抗争,在用尽全力挣扎之后,仍无处可逃,而最终重回宗教接受驱魔的自我毁灭过程。

  女孩的家庭有着虔诚的天主教信仰,一个充满控制欲的母亲、一个默默支持她的父亲和一个可爱的妹妹,女孩抓住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努力做一个正常人,友情,爱情,当逐渐接近幸福的后果却是跌得更深,吃药带来巨大的副作用,停药之后她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系好扣子。于是她开始像分裂一样开始变得暴躁,向身边的人怒吼,诅咒将她抛弃的上帝,当她所有的努力都失败后,她重新开始相信每一个圣人的传说,她麻木平静的选择了自己的死亡。

  她患的是癫痫,她会无法控制的抽搐,她会看到幻觉听到幻听,她以为她受到了魔鬼的召唤,她会无法抑制的痛苦的怒骂。我在她舞动了、挣扎了、放弃了的背后,看到了那个永远二十三岁的青年,他的那些黑色的深深绝望的歌曲,他在舞台上自由飞翔的狂舞,在他的这些都抵挡不了病魔对他的折磨之后,他把自己吊在了厨房的横梁上,然后他的墓碑上写着“Love Will Tear Us Apart”。

  我在这样的重合中想,病魔,不光是身体上的客观实在的科学可以解释的那些,还有着我们每个人的心魔,恐惧和软弱,所以那些电极、药片帮不了我们,那些祷告、十字架项链也帮不了我们,只是需要那么一点点的理解,理解我们的恐惧,理解我们的软弱,而不是把我们带到医生的面前,或者神父的面前。Michaela身边亲近的人,女性是两个方向的极端主义者,母亲逼她祷告,女友要她看医生;男性是立场摇摆的妥协主义者,父亲先是支持她然后又妥协了她的母亲,男友不知情的时候诧异于她的异常,在她受折磨的时候又悄然退后,他们甚至都没有尝试去理解Michaela到底怕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这些盲目而无知的亲密,是我们永远的悲哀。这也是为什么爱,会将我们永远地分开。

  粗砾的画面,有着Dogma 95精神的晃动的镜头,Sandra Hüller隐忍又深刻的表演,一点点的刺激着每个对生命有着困惑、不停挣扎着的灵魂,尽管没有看到女孩最后是如何无助的逝去,但是电影让我们承受的已经太多了,我们在Michaela平静的走上了不归路,Ian Curtis义无反顾的套上了绳索的时候,痛惜压抑的充满同情,但是真的轮到自己的时候,不见得会比他们做得更加出色。

  因为,召唤我们,胁迫我们,折磨我们的这个世界的魔鬼,就在镜子的那一边,你动一动眉毛,他也会动,上帝会抛弃你,爱人会抛弃你,但是他不会,因为他就在你的身体里,他就是你。你赶不走他,所以,让我拥抱着接受你吧。

  《安魂曲》观后感(五):看完安魂曲后的思考和代入自我生活后的感悟

  刚刚看完《安魂曲》。说实话,真是一部令人感受到绝望的电影啊。只能看着女主人公蜜雪儿在终于离开家人进入大学,生活有了起色有了欢乐,然而却在一次礼拜后陷入了某种不可知的病症中,而所有拯救的方法都没有用,无论是看各种医生,还是驱魔。电影色调灰暗,有些镜头用的真是不错啊,尤其是拍摄蜜雪儿跳舞或者行走时的脸部长镜头。有意思的还有配乐方面,因为故事发生在70年代,所以电影内处处是70年代的迷幻摇滚,乍一听似乎和影片基调不搭配,但是,那些管风琴声和吉他声,亦真亦幻,难道不就像这个故事本身!女主人公在音乐声下跳舞的样子迷离,似乎完全脱离了此世,享受乐声带来的欢乐。故事改编自上世纪70年代真实发生的Anneliese Michel驱魔事件。女主人公的外貌刻意选择了和Anneliese相似的面孔,而发型在电影内也剪成了Anneliese的样式。和这部电影相同题材的还有2005年的电影《驱魔》(The Exorcism of Emily Rose),但是很显然《驱魔》走了好莱坞恐怖片的路子,而《安魂曲》则是一部文艺片。最后在迷幻的乐声中,蜜雪儿似乎已完全接受了她的命运,她似乎即将成为一个殉道者,或只是面对单纯的死亡……死亡及受难的画面没有具体拍出,只是用小字提及。但是绝望感已经传达到了,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事情,用任何手段、任何办法都不能阻挡,不可知的痛苦就是其一,任何事在其面前似都失去了意义。故事自始至终没有说明魔鬼是蜜雪儿脑中的幻影,她只是疯狂了,还是魔鬼真的附上了她身——无论是上帝刻意让她受难,还是无限精密的大脑中的某些部件终于狂乱——都真的发生在了她身上。她大喊着:“为什么是我!”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根本无力阻挡命运,其他人也不能。

  对于蜜雪儿的身世,我也有大量能感同身受的地方。那就是家庭。蜜雪儿的母亲对她关心又严苛。明明舍不得让女儿受一点伤害一点痛苦,却从来不知道自身的行为才是女儿的痛苦的最大来源。当蜜雪儿的衣服被母亲无情的扔到垃圾桶中时,她的母亲评价蜜雪儿穿那些衣服“就像妓女”。注意!蜜雪儿脑中的恶魔最初怎样侮辱她的?就是“妓女”。一个生活在严谨的天主教家庭中的女孩儿(连交了男友都不敢让家长知道),进了大学她的生活才真正开始——脱掉老土的衣服,换掉老土的发型,和朋友们一起派对、游泳,还有帅气的男友。

  但是一句“妓女”足够把所有的快乐都撕裂。

  最后在礼拜堂里,蜜雪儿一次又一次的看她的母亲,她在期翼什么?我也许能感同身受,她想期许母亲对她一丝的歉意,一个眼神,而她母亲则置之不理,专心的唱诗。最后蜜雪儿无法忍受的跑出礼拜堂,回到家趴在床上大哭。

  她所做的一切似乎都被否定了。她的母亲似乎只关心她的身体活着,却要把她的精神逼死一般。这是我从她的角度能感受到的东西。

  在蜜雪儿被男友开车送回家时,她虚弱的接受母亲的喂饭,然后表现的像是被恶魔附身了一般的把饭吐了妈妈一脸,开始大吼大叫,开始摔砸东西,疯疯癫癫,她上楼前故意倒在父亲身上时那个笑容!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明白那种感受,那是何等的愤怒,愤怒的似乎要撕裂一切,心中潜藏的黑狗能驱使自己杀死任何人,我们变得不似自己,毫无恐惧,亵渎任何事物。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理解她,他们只是让她去看医生,去吃药,去祷告,却不想听她说是什么阻挡了她。如果这些有用的话,她早就缓解了!她努力做过了啊!被附身后的她那种麻木到感受不到自己的四肢的状态,每一个晃晃悠悠的步伐和嘴裂开一般的微笑、冒冒失失的亲吻和拥抱,那样的感受,我也感受过。脑海中绽放着礼花,没人能撼动她,所有的语句都像玻璃窗外的风。

  当她在暴力过后冷静下来后呢?

  她道歉了,她只是越发的相信了她便是被恶魔附身了。她逃避了,因为她自身的力量已经挽救不了她了,她期翼着驱魔仪式能救她——或者说她早已放弃了生命,只希望能像圣女一样上天堂。我个人并不认同恶魔的存在,若恶魔存在,也只是存在于她的大脑中罢了。因为我过去时常会发生类似的情况,我像是被脑子某种更强大的东西控制了,我的底线被剪断,杀人似乎也只是一件随手就能做的事情。(听起来有点像精分)

  总之挺好看的片子,里面有些配乐不太好找啊……light of darkness这支乐队哪里都没找到

  《安魂曲》观后感(六):那些声音的源头

  据说,影片是从一个真实的故事演化而来的(参见豆瓣电影《艾米·罗斯的驱魔记》之评论《真实的背景材料》)。但我不打算去考证事实与电影以及两部电影之间的联系,只是就事论事。我想说说米歇尔。在说米歇尔之前,对于片中的其他人物,我不置可否,就像一场过错的游戏里,所有的演绎者都是无辜的。你能说米歇尔的妈妈是冷酷无情么?就仅仅因为她把米歇尔的新衣服扔到垃圾桶里么?我反而觉得,这在家庭史里再正常不过了,特别对于女孩子来说,和母亲之间的战争,由来已久。我说的还不是精神分析层面的什么什么情结,而是很直接的母亲与女儿的冲突。这个话题可以写出更多的东西来,在此先搁置不提。再说那个助理主教,他是充满野心的么?或者说他应该对于米歇尔的情况担负什么责任么?都不是,我觉得这个人的野心,是在信仰范围内的野心,而不是在信仰范围之外。也就是说,即便他没有野心,在米歇尔的情况上,他的扮演角色也是固定了的。那个在米歇尔背后以及内心的情感架构始终没有变动:赎罪、驱魔、选民、忏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米歇尔的好友汉娜,导演似乎也有意地设置了一个横向的对比:比如圣诞节一起回家,却相同地在家里遭遇了争执,甚至汉娜的情况要更糟糕,她的父亲醉酒打伤了她(?)。在其他的一些镜头情节里,汉娜表现出对自己家庭的不同程度反感和无趣。如前所述,对于家庭史来说,再正常不过,因为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脱离母体的阶段,在这个脱离过程中,重新树立母体和自我认知。那么,米歇尔无疑也是如此。但米歇尔多了一些特殊情况。

  首先,她的家庭是典型的天主教家庭,所谓的典型就体现在,没有谁有意忤逆祈祷,大家都是虔诚的。所以当米歇尔因为妈妈扔了衣服生气而在弥撒中退场时,对于米歇尔自己来说,她是不原谅自己的。于是她回到自己房间里,重新把妈妈送给她的项链找出来,双手痉挛般掌握着它。我试图作出两个解释:其一,项链作为妈妈赠送给自己的礼物,它负荷了妈妈的亲切母体,米歇尔掌握着它,更像是一个心理暗示,即与母亲的和解;其二,当家人赶过来时,米歇尔依然肢体痉挛着,她说,她已经不能做祷告了,原因是,她居然在教堂里冒失地退场,她为自己当时的冲动行为忏悔不已。在如此双重努力下,注意,是努力,积极地努力,米歇尔身体维持在痉挛里,得以在疼痛中救赎。其次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那个助理主教对米歇尔说的,他说,你是一个特别的人,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敏感。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只是这位助理主教通过如此解释来试图说服米歇尔承受选民的身份以及命定的痛苦。敏感并不是说容易伤感或者愤怒,而是情感在敏感的场域里,失去了场的束缚,开始自我运作、自我呼吸、自我布置,这份情感又是积极地,只在最终的表现效果里,忤逆了大家这个整体:比如米歇尔在教堂里突然起身离开这件事,再比如米歇尔第一次去上教育学的课,站在那儿回答说,我信仰上帝。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疾病”这个范畴上来。疾病如我在以前写过的(参见《享乐:作为积极沟通的疾病》),不是说机理机体的失灵,也不是某种精神或者风貌的消极表现,而恰恰是焦灼在一起的情感范畴。我们在精神分析上之所以称呼“疾病”,丝毫没有弱势的意思,仅仅是如此的积极,依然没有挣脱出来,纠缠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疾病了。疾病构成身体和思索的界限,像是种子的外面一层薄皮儿一样。那么我们再看米歇尔的话,就知道她哪里有什么邪呀、精神问题呀或者魔鬼俯身呀等等。米歇尔一直不想去医院,原因也就是在这里,用她自己的话说,有些事情用医院的东西检查不出来。但偏偏的,那个天主教背景又太深厚,她无以觅求另外的逃逸之线路,只得重新回到祷告、忏悔的流迹里。当她在被驱魔时,那些大喊大叫,怕就是来源于一种焦灼挣扎的表现。接下来我们就借助电影末尾汉娜说给米歇尔的那句话(你的身体里只有你自己),来分析那些仿佛是魔鬼在祷告中颤栗和痛苦的喊叫声。

  敏感的事物具备激动的外表,它的电极纠缠在光滑的表面,稍微一触碰,就被击打。米歇尔就是这样的人,当父母认定她精神有问题或者有魔鬼附身,在其面前祷告的时候,她大声喊叫,以此阻挡那些祷告声音对自己的入侵。这是什么样的入侵呢?引用那个助理主教的话,就是“给你庇护”。对于那个只有自己居住的身体来说,获赠的庇护,就像是紧身衣。我就是我,我还要什么其他的庇护,哪里有比让自己明晰地呈现出来更好的庇护呢?我-们不需要保护,我-们保护自己不受任何保护。在信仰、道德与自然律里,其实一直存有那么一个充当庇护发生器的装置,比如信仰即可得救,比如自然律里的优胜劣汰、自然竞争等等。原来我们一直都是从别处拿取力量来维持自身,偏偏不是我-们自己。由此联络到阿甘本在《论潜能》里对“潜能”的考察,我觉得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电影里的米歇尔处处都表现出无比丰富的情感纠葛,甚至电影一开始,那种局促的喘息就已经开启了一种情感的节奏:摆脱/请求/祷告。正因为此,我觉得,米歇尔的悲剧不是究竟谁迫害了谁,而是不可避免迫害,即便没有那么具体的谁和谁。

  《安魂曲》观后感(七):冷静记录的力量

  这是一部靠冷静记录的力量取胜的影片。其格调大大超出了2005年的同题材影片。

  1、一部以灵异事件为题材的电影在开头采取了平静叙事,只到第13分钟,才出现了玫瑰花环项链灵异事件。13,这个数字让俞二起初还以为导演开始暗示整部影片都带有神秘的不可知的宗教意味,看下去才知道这个数字完全是巧合,没有任何神秘色彩。

  2、20分钟,浪漫的迷幻的忧伤的披头士音乐做为诠释女主角美好生命的主题音乐第一次出现,给后来她的残酷命运造成反差,使观众第一次陷入对命运的悲悯和思考。这里给予女主角的多方位、多视角、旋转的摇镜头为全片所仅有。

  3、36分钟,主题音乐再次响起,影片节奏感控制很温和。

  4、母亲,极为重要的角色,象征女主角悲剧的血缘家庭因素:简单、刻板、冰冷、蛮横、教条,只有唱圣歌和度宗教节日时才流露出令人厌恶的和年龄极不相称的处女般的神情。而这一切并非宗教热情所致,而是人格扭曲。圣诞礼物真皮皮包这个事件,将她内心的贪婪、虚伪、空虚暴露无遗。44分钟的大衣事件,去除掉宗教故事背景,完全可以看作单纯的家庭纠纷。导演在暗示女主角的悲剧即便从单纯的世俗生活角度来看,也有鲜明的因果。这里再次说明本片是一部心理记录片,而绝非灵异恐怖类型片。

  5、两个神父,一个平庸世故;一个空泛肤浅,夸夸其谈,他将一位圣女卡特列娜引入女主角的精神世界, 称“她所承受的痛苦使她成了被上帝选中的人。”这个理念基本上成为了女主角认识自身悲剧的主调。这两个角色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命运中必然随着困境出现,对困境造成影响却无法造成改善的荒唐因素。

  6、54分钟,“1月15日前交论文”。代表女主角悲剧的社会原因。焦虑的造成完全和宗教无关。可以再次看出,导演试图去除宗教背景后对女主角做心理、人格、精神、思想这些纯粹社会学层面的分析。

  7、年轻人最美好的时刻,第一次性爱却没有出现任何音乐烘托,简短平淡的镜头,没有任何煽情浪漫的成分。高明的导演只要现实、冷酷的生命本质,摈弃小市民般的善于将情爱臆想成恶俗的温情脉脉的习惯。一个简单的处理使影片加深了思辨色彩。

  8、59分钟,主题音乐发生变奏,恬静、优美、哲理变成绝望、颓废、邪僻。音乐做为主要表达工具独力完成了影片风格气质的重要转折。这场疯狂使人联想到每个人命运中都会出现的现象,宿命的定局开始一步步实现,当事人有所知觉但又绝对无可奈何。

  9、1时3分,矛盾激化,各种因素,家庭的、社会的交织在一起,对一个人的命运形成了干涉、介入。

  10、1时12分,对于所谓灵异现象的唯一正面描述。女主角采取有控制的表演,我们看到的始终是一个“人”,止于病理所认可的歇斯底里,而无任何玄异色彩。媒体在宣传中说本片“装神弄鬼”,其实是庸俗的宣传误导,不知那些寻求刺激的观众看到这里会不会绝望透顶,大叫无趣,提前退场。

  11、1时24分,片尾,浪漫的安详的主题音乐回归。个体生命的本质在经过了狂风暴雨后终于总结显现。以镜头语言为主的影片,这里设置的对话自然极为重要:

  好友:“以后会怎么样呢?”

  女主角:“直到它远离我。”

  好友:“啊,别这样,它不会远离你的。因为它从来没有在你的身体里,你的身体里只有你自己,你自己。”

  女主角:“发生这些事都是有原因的,是为了一些更好的事。这是上帝给我的任务。我必须走我的路。你能带我回去吗?”

  没有答案。但是注意,“你能带我回去吗?”影片还是相乐观地相信人的精神总归会有所归宿。最差的归宿也还是归宿。

  12、片尾,影片唯一一次对于女主角的特写。影片最诗意的片断,相信用心观看的人永远不会忘记。暮霭,天光,树影,交织变幻,流离在车窗玻璃上,映衬着女主角平静的面容。

  13、值得称道的两个奖项。最佳化妆奖:青年大学生的穿着、气质乃至发型、鬓角都处理得一丝不苟。女主角初到阶梯教室的一幕,使所有观众不得不佩服服美、化妆的敬业和手段;最佳音效奖:如果你的耳机足够好,就能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来自自然的最本真的声音:冷冷的空气似乎凝固了、脚步下沙石颗粒的细啜、一丝风,一声远方孩子的稚语……

  14、本片的摄影风格大受DOGMA风格影响。该电影美学运动的“贞操誓词”(VOW OF CHASTITY):“我以导演之名起誓,要克制自己的个人口味。我已不再是艺术家。我的最大目标是要在角色和环境中找出真理。我发誓会用一切办法包括牺牲我个人口味及美学考虑去达到此目的。谨此宣誓。”看看DOGMA’95十原则,本片暗合哪些:

  ①必须实地(景)拍摄,不可另外搭景或加道具,如果道具为必需品的话,选景时就必须找一处有该道具出现的地点。

  ②不可在影像之外加进额外的音响效果(也不许加入配乐,除非该音乐在拍摄时同步播放)。③必须采用手提摄影的方法。

  ④必须采用彩色的画面,不可制造特殊灯光效果,如现场太暗,曝光不足,可在摄影机上加装“机顶灯”。

  ⑤不可使用任何过滤镜。

  ⑥不可有表面化处理的场面如谋杀等。

  ⑦故事必须发生在现代的环境。

  ⑧不可拍类型电影。

  ⑨电影制式必须为35MM胶片。

  ⑩导演名字不可在片首和片尾字幕(制作名单)中出现。

  15、《灵界限》获奖全记录

  荣获柏林影展「银熊奖」最佳女主角大奖

  荣获「柏林影展」影评人费比西奖

  荣获「德国奥斯卡」"银萝拉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效、最佳化妆等5项大奖

  荣获「巴伐利亚电影奖」最佳新进女主角大奖

  荣获「德国奥斯卡」最佳影片等11项大奖提名

  16、导演Hans-Christian Schmid简介

  德国导演汉斯史密德,与汤姆提克威《萝拉快跑》并誉为当今世界最受瞩目的两位新生代德国导演。汉斯史密德的作品并不算多,却部部是经典。他以拍纪录片起家,但第一部剧情长片《After Five in the Forest Primeval》便让他扬名德国“巴伐利亚影展”。之后的《死亡密码 23》得到卢卡诺影展评审团特别奖,让他开始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第三部电影《Crazy》在德国大卖,并捧红了之后演出《英雄教育Napola》的男星汤姆希林(Tom Schilling)。第四部电影《曙光乍泄 Distant Lights》则入围柏林影展竞赛片,并摘下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受到各界的好评。2006年的最新作品《灵界限(REQUIEM》,即本片,也是他首度担任制片的电影,不但摘下今年柏林影展的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更将德国女星桑德拉惠勒捧上了柏林影后,可说是汉斯史密德迄今最令人赞叹的电影。

  严格说来,汉斯史密德算是大器晚成的导演,他向来非常坚持电影品质,所以平均每3年才会有一部电影诞生,但却是一部比一部精采,一部比一部更经典。

  17、3个月连夺3后!桑德拉惠勒Sandra Hueller《灵界限》大秀演技

  如果您喜欢欧洲电影,从现在起,德国女星桑德拉惠勒,绝对是一个要紧紧牢记的名字。今年初,桑德拉惠勒以新作《灵界限》(REQUIEM)摘下“巴伐利亚电影奖”影后,并荣登了柏林影后;之后更粉碎了《阳台前的夏天》蝉连双影后的梦想,一举夺下了“德国奥斯卡”影后大奖。短短3个月,桑德拉惠勒连夺3项影后大奖,震撼了欧洲影坛,一跃成为今年底“欧洲奥斯卡”影后的最热门人选。

  桑德拉惠勒之前仅客串过小角色,首次挑梁演出电影《灵界限》,初试啼声即一鸣惊人。桑德拉惠勒在《灵界限》的表现,俨然已具前“欧洲奥斯卡”影后埃米莉华森Emily Watson的接班态势了。

  18、布卡克莱斯纳Burghart Klaussner《灵界限》具备德国人心中的慈父形象

  在《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中饰演逃往西德的爸爸;在《替天行盗》(The Edukators)中是被小子们绑架的富商;到了《灵界限》布卡克莱斯纳变成了最支持女儿的父亲。无论什么样的角色,布卡克莱斯纳显然是德国当代中产阶层的最佳代言人,也最具备德国人心中的慈父形象。真实生活中的布卡,一直活跃于德国戏剧界,已有长达 18 年的演戏经历,除了电影,他还参与超过 20 部电视电影系列片的演出。老当益壮的布卡,近年还和爵士摇摆乐团一起巡回德国,表演法国当代最伟大的男歌手查尔斯?德内 ( Charles Trenet ) 的歌曲呢!他曾以《替天行盗》荣获德国电影奖的最佳男配角奖,此次也因《灵界限》而再次获得提名。

  19、伊摩根蔻格Imogen Kogge《灵界限》扮严母获「德国电影奖」最佳女配角。年仅49岁的德国女星伊摩根蔻格在《灵界限》明显扮老,演来丝丝入扣,有时甚至会让观众都跟着绷起神经来了。横跨影视界的伊摩根蔻格,此次在《灵界限》中的成功演出,让她获得了毕生第一座的电影奖-“德国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20、尼可拉斯瑞肯Nicholas Reinke。德国导演汉斯史密德果然擅于选角,他钦点26岁新人尼可拉斯瑞肯演出《灵界限》中,那位深情俊帅、略带腼腆的大学男生。尼可拉斯在片中饰演影后桑德拉惠勒的初恋男友,他抚慰了她成长的创痛,让人看了相当感动。体贴善良的尼可拉斯,也因为演出《灵界限》而成为许多德国女孩心目中最喜欢的男友典型。

  《安魂曲》观后感(八):人性还是神性

  看完评论才发现,这个片子不能单独地看,而是要结合之前美国人拍的片子。我想,这部片子的意义在于拨乱反正或者提供另一种视角,一种从人性而不是神性出发的立场。如果你“信”有魔鬼,那么这就是一个圣女与魔鬼斗争至死、虔诚之极并且被世俗社会妄加干涉的宗教事务;如果你“不信”魔鬼,那么这就是一个平凡少女被煞有介事的宗教人士凌辱致死、一派胡言并且被属灵社会干涉过多的精神病事件。由此可见,这两个故事合在一起,就表达了一个现代社会(无论东西方)的重要精神问题:宗教问题取决于信仰与否,取决与观世界的角度,至于是教义论证还是理性(科学)论证,都是无可无不可的添彩之物。

  虽然没有看过美国版的片子(也许不会去看了,因为那里主要突出的惊悚元素,没意义),但是更偏向于德国版的生活化。这更像一个普通人。在没有足够证据在眼前时,一般人,我想不论是否为教徒,都更倾向于生活化的解读。牵强附会在中外都绝非少见。

  这个片子并没有突出魔鬼的存在,而是通过女演员发疯一样的表演来影射。我想,它确实也没必要,因为美国版已经足够煽动和吸引眼球了。需要的,恰恰是对生活的描写,对白云飘过时山丘的刻画。

  关于人神的问题,人是没有思考能力的,只有信与不信之分。所幸,如今足够多元,足够相容,即使道不同,亦能相谋。更可贵的是,做事不论动机,如果有益于公益,即弥足鼓励。

  《安魂曲》观后感(九):认识了上帝,也认识了魔鬼

  影片的节奏很好,并不缓慢,一定要有那么长的铺陈,才能表达得清楚米雪拉受害的原因,她本有的病根,加上青春期的反抗,这部片其实根本就是叙述一个青少女叛逆期对母亲的激烈反抗,她的母亲从来没有给她正面的肯定,父母亲对子女 常会有一种很隐秘的压制和嫉妒,母亲对青春期的女儿 年华正茂的青春, 有说不清楚的幽微妒恨, 用宗教的教条,去压抑女儿冒泡的青春萌动;妓女,肮脏等字眼,也必然是母亲嘴里常脱出的贬义词,其实在接近上帝的过程中,同样的也认识了魔鬼的存在,没有上帝,谁也对魔鬼没那么了解,宗教是把双刃刀,用在那一面是人心,当然不可否认,也许米雪拉在去朝圣的途中,可能确实沾染上了一些负面灵体,圣地不单有圣灵,也有许多其他灵体,就像寺庙附近孤魂野鬼特别多一样,年轻单纯的心,对上帝开放的同时,一样是对其他灵体开放的,这是西方宗教没有的观念,在没有护身的时候 开放心灵去迎接圣灵的到来,有时会事得其反,当然,恶灵能进入心灵,也是有它的契机存在,这个契机就是米雪拉对母亲,以及对母亲的延伸,宗教教条的逆反心理,这个时候只要有个有智慧的人出现,开导米雪拉,应该都不至于下场,米雪拉的室友,那个父亲是个酒鬼的女孩,是个心胸开放,有自我主张的人,她是可以让米雪拉正常起来的人,可惜她的背景,无法让人信服,大智慧所遇到的障碍就是大愚痴,愚痴的根本来自执着,米雪拉终于还是落入种种无明愚痴的魔障,遭遇不幸,这部片的导演很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但是西方世界宗教的势力很强大,不能正面批评些什么,只能用冗长的铺陈,来点名此悲剧的因果,至于米雪拉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那很有可能是长期服药的后遗症,片中也提过服药带来的种种后遗症,这都是暗示的一种手法

  《安魂曲》观后感(十):灵界限:人的界限

  《灵界限》(REQUIEM)是一部典型的动机电影。“动机电影”是我个人的临时用法。它指那种脱离了简单地呈现故事结果或者视觉效果,而是用力在于发生动机的一种电影类型。对于电影而言,动机,可以是人物的心理因素,可以是大环境的烘托,也可以是某种萦绕的气氛。

  若以“动机电影”来考察《灵界限》,我们会发现为了它自己的叙事逻辑,导演究竟做出了怎样大胆的牺牲。电影取材于真实事件。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发生一起《驱魔人》式的骇人事件:梵蒂冈教廷首次承认,一位19岁的大一女生遭到“恶灵附体”;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这位女生被两位神父实施强行驱魔,最后惨遭凌虐致死。此事当时震动全世界,尽管有教廷的辩解,两神父仍被起诉,判以重刑。以此为题材拍摄一部电影,却放弃对这个耸人听闻的结果的关注,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但《灵界限》的导演,被称为德国最具才气的青年导演汉斯·史密斯(Hans-Christian Schmid)做到了。他让最为激烈的事件结果在片尾以一句话交待了事,却回过头去,充分地用镜头“认识”这位受害女生。

  扮演这位女生的是桑德拉·惠勒(Sandra Hüller)。她在这部电影中迸发出的惊人演技为她赢得了柏林影展“银熊展”最佳女主角。可能有人认为,扮演“非正常人类”向来是演员发挥演技、擒拿奖项的惯用伎俩,但桑德拉·惠勒在本片中的表现,和《飞越疯人院》中杰克·尼克尔森、《远离拉斯维加斯》中尼古拉斯·凯奇诸人的表现是一脉相承的——她把一个非正常人演得再正常不过,那种对以往病史的恐惧和藏埋、对于友谊和爱情的向往和珍重、渴望得到母亲认可却一再受挫从而生发出的隐忍,以及最后失去信仰的恐慌、被引导向“恶灵附体”论时的麻木,在其演绎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丝丝入扣。这种古典式的表演赋予了《灵界限》极强烈的悲剧性。你可以看到一个拼全力和自己命运斗争的女孩,在用尽全力挣扎后仍然无处可逃的毁灭过程。

  这是《灵界限》作为一部严肃作品所蕴含的人文思考。桑德拉·惠勒扮演的受害女生米歇尔在片中曾两次发问:我的要求不高,只是想做一个正常人,为什么做不到?这个问题,她的父母回答不了,她的密友回答不了,她的男友回答不了,医生和神父也回答不了。除显而易见起了最坏作用的母亲之外,这些人为了解决米歇尔的问题而采取的大部分行动,事实上也都加重了米歇尔的病情,将其往深渊推进一步。导演汉斯·史密斯可能是在暗示,一个人自身内部的问题,伦理、科学、信仰都是无能为力的。但电影所取材的真实事件的结果说明,人和社会必须要有一种妥协,也就是说,社会会主动为任何一个问题寻找动机和答案,不管其结果是不是适得其反。

  我则从这部电影中更加看到人与人之间的无可沟通性。米歇尔身上原有的癫痫病只是一个托词而已,真正发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疾病。开始,这个倔强的女孩终于埋藏了以往的病史,回到大学中继续她正常人的人生。这时她必须用尽全力抓住任何一个能够托起她正常人生的“稻草”,包括学业、论文、友谊、爱情、性以及可能得到的家庭、事业。可是,她努力得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对失去的命运进行反抗只能导致更快的失去、更坏的结果。没有人会理解这个女孩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这个女孩如此痛苦焦虑,每个人都只会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推测,用自己的方法强制这个女孩按“应该做的”做——退学;进医院;看心理医生;告解;祷告;驱魔。一切她用惊人的毅力在极可怕的压力下作出的努力,都被视为异常行为的证明。从身体痉挛到精神幻觉再到所谓的“恶灵附体”,米歇尔试图强硬地信自己,最终,孤立无援的她却只能够借助某位圣女在成道前所遭际的来自魔鬼的痛苦考验,来解释自己的不幸,此时,向愚昧的驱魔论妥协也就顺理成章。

  电影的结尾是极苍凉的,尽管响起了甜蜜的歌声。透过行进中的车窗玻璃,女孩的脸呈现出让人看了无比心痛的宁静。这是顺从的宁静,亦是绝望的死灰一般的宁静。她放弃自己拯救自己的所有努力,改由别人来拯救。曾用尽力气争取的常人生活就像倒映在车窗上的树影一样正在逝去。现实是,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残酷驱魔仪式后,她将屈辱地死去。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