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成名》影评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10-22 12:05:27

  《我要成名》是一部由刘国昌执导,刘青云 / 霍思燕 / 余安安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要成名》影评(一):《我要成名》:挺可爱的娱乐圈!

  《我要成名》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打着“揭黑”娱乐圈的旗号,实际上却说了这个圈子不少好话。说好话不等于单纯的美化。观众谁也不是傻子,不是说任你派发一圈“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之类的头衔,便从此认定娱乐圈的乾坤必定朗朗。《我要成名》是用“还原”博取信任,用信任赢得好感。再加上众多影视明星以及幕后制作人员的客串亮相,我猜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部电影会让他们觉得越乐圈更加亲切,因此向往之心更炽。

  大家都知道娱乐圈,浮躁、功利,有见不得光的“潜规则”,《我要成名》不仅不避讳,反而频频以此自嘲。什么“香港的女演员不需要演技,只要够瘦就行”“宁为车房犬,不为戏中人”,诸如此类,听的人展颜一笑,心胸亦开。想想也是,刚才说的那些个毛病,现在几个行业能完全免疫?娱乐圈之所以总是处在风口浪尖上,那是因为它本来就出身卑微,再加上为赚人眼球,能豁得出去,自然就任人笑骂。倒是许多位高权重的“圈子”,什么事都捂着盖着——偏偏他们还都能捂得住盖得牢,才有今天的光鲜外表。在给予顾客“知情权”方面,娱乐圈怕是做得最好的。

  什么圈子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人的行为又都是由他在圈子里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很多时候与其谈论人的好坏,不如计较制度的优劣。娱乐圈有些毛病是先天的,比如说势利。潘家辉在签合约时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看了让人愤愤不平。但细究下去,便能发现经纪人唯一错的只是态度,至于合约内容,谁能说不合理呢?演员肯定要分一、二线,分了一、二线就有三六九等。把这些都取消,娱乐圈也就跟着消失了。没把这些弄明白,趁早别混娱乐圈。“我要成名”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就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将军总是名额有限,就算是排队,也不可能人人轮得到。《我要成名》用潘家辉和吴晓菲做男女主角,一个是过了气的男演员,一个是搏出位的女龙套,他们都在名望的山脚望着山顶眼馋。他们的区别是,红过一阵的潘家辉只会摔摔打打、怨天尤人,一无所有的吴晓菲却能兢兢业业、苦中作乐。要说《我要成名》讲了什么道理,那大概就这一条:“娱乐圈最缺什么?好的心态”。

  《我要成名》影评(二):成名之路

  花了20蚊,当然是为了刘青云。

  一直很喜欢他,不管是电影,《新不了情》似的文艺片,《暗战》这样的警匪片,还是《绝世好宾》这样的喜剧片,都驾驭得恰到好处;还是电视剧,珠江台今年重播了《大时代》《新扎师兄》《人在边缘》,还着实追了一阵。象中国版Tom Hanks 不?我一直有这感觉。

  片子未出街前都被看做是刘青云的个人经历,分析问鼎金像奖的可能,窃以为他在这部片里的表演还不及以前,也许跟片子本身结构有关。但是前半段是相当的棒!金像奖?不看好,不过他已经不需要这东东证明自己,同理,那东东也不证明什么。

  看到了电影这行当的很多东西,相信是一定程度反映了现实,令人唏嘘,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能杀出来成名的有几个?多数还是“白眉道人”或者“路边妓女”...

  片里很多对白倒是很精彩,这是港产片的特点吧,粤语片千万不要看普通话版,没味道。有一句不是最精彩的,但记得清楚,是潘家辉试镜是对导演说的,无论D人认为我得又好,不得又好,我都系得既。。。共勉。

  .S.

  1、许鞍华的演技让人不敢恭维,还有陈嘉上,感觉怪怪的,假假的,还是留在幕后的好啊!能做到老谋子导、演皆上乘没几个的。

  2、老了,刘青云老了,梁家辉老了,看梁家辉摘下墨镜的眼睛,布满了苍老(当然,无损对其的喜爱)。至于那三只客串的草蜢,尤其是曾经小白脸的那个,根本不敢正面镜头。

  3、霍思燕,让我想到了伊莎贝拉的梁洛施,一点都不输蚀,都是第一次拍。如果这部片有奖,估是她。

  4、片尾的镜头,在今年金像奖现场拍的,记得当时好多记者追问当时未获邀请参加的刘青云一副影帝打扮匆匆出现,当时解释纯粹是取景,原来是这部。倒是省了请群众演员,导演精明。

  5、潘家辉?梁家辉?

  《我要成名》影评(三):留下了一点,苍白

  因为刘青云终于拿到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遂找了《我要成名》看看。之前,我对这部片一无所知。

  纵观全片,算是不过不失,就是那种你既不讨厌亦不会喜欢的类型。这种笑中有泪,泪中又有点点笑的桥段,着实是太平实了。因为故事题材与刘青云本人实在太吻合,而且后来他也“恰好”凭本片拿了奖,感觉太像是自传式电影了。其实开头几分钟,透过“扮”采访几个名人对戏中主角“辉哥”(刘青云饰)的认识,已经基本上可以看出全片的大概。

  所以,对这样的电影基本上是无话可说的。但归纳一下,本片似乎很喜欢用“留白”的手法,用得太多以至于形成了很明显的隐喻——实在不得不套用一下胡吗个的歌——我的忧伤实在难以启齿。

  a.女主角菲菲拍“花样爱情”一段,她演技还嫩,始终哭不出来,于是辉哥上前教导。镜头马上flash black回之前辉哥引导菲菲说伤心往事,然后让她记住流泪的感觉以备日后排戏所用。这个sense就此打住,没有说最后到底能否拍成。(后来辉哥在戏院看这出戏时再回放她拍得很成功的样子)。

  .辉哥与菲菲第一次吵架,之后辉哥猛踢路边内有菲菲广告的灯箱,好像很气氛的样子。后来(只是几分钟后)在两人冰释前嫌后,才让你知道辉哥是想踢烂灯箱以便偷里面的海报送给菲菲。

  c.影片最后一个镜头,菲菲在颁奖礼上宣读最佳男配角前,眼中闪泪花、声音哽咽。但就此剧终,无人知道辉哥最后是否得奖。

  几个“留白”的手段只是片中的部分,但都各有意味。虽然有些地方并不算是完全留白,而是在后来再补说。但这种欲说还休的手法,真正达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可惜全片平平无奇,对男女主角的刻画也是泛泛而过,几处出彩,反而使得其他大部分更显苍白。

  《我要成名》影评(四):一位恩师,一位知己——《我要成名》的影评

  “我要感谢一位恩师,一位知己

  他教会我如何演戏

  如何记住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其实不管做什么,都要用心才行,只要你用心,就一定会有人看你的。

  在这个圈子生存,就一定要坚持

  就是这样,当所有人都让你走的时候,你就一定要坚持住,只要你不死,你就有机会。”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演戏,可能是天生吧,

  但是现在演戏对我来说是,我所有的一切,我的自尊,我的成就,我唯一比人强的地方,

  我知道为什么我的戏比别人好

  是因为我不接受我跟其他演员一样,不管我演得好,还是不好,我都不会跟他们一样,

  我很恨那些,老是说自己是演员,然后就胡演拍完就走人,我不行....”

  “我不喜欢求人,从小就不喜欢,也不喜欢人家同情我,

  就是如果你觉得我潘家辉可怜,给他个角色,那我谢了,我不要,我宁愿不演,

  如果这样,我选择死。”

  “这个世界上是不分主角和配角的,

  无论你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要以一个主角的心态去面对,一定要把他做得最好。

  不管你怎么看我,做得好与不好,我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做好它。”

  “不对的也说对,当没看见,我不行,以前不行,现在不行,将来也是一样”

  “我想继续演戏的原因是:我觉得我要对自己有个交代,

  我要告诉我自己,我是对的,

  我从小到大都觉得自己行

  无论你们觉得我行不行都好,我就是行!”

  __对白摘录

  其实所谓知己并不是非要相处过才能发现

  初次见面就能从对方的言行中感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磁场,就像片中男女主角的初遇

  诗中有“人生只若如处见”的感慨

  人与人交往何必隐藏自己的缺点,装出一付随合大度的样子

  装是很累的,总有拆穿西洋镜的时候

  要说的话在上面的对白中都已包括,导演和编剧与我可谓同气,整部戏感情充沛连贯,人物形象真实感人,是一部可与欧美同类文艺爱情片分庭抗礼的作品,体现了香港电影的编剧功底和导演水平

  也是通过这部电影喜欢上了霍思燕,可惜她星路不畅,在华谊一直没有好的机会,始终徘徊在二线女星之列,昨天看她的新片《迷城》,一口四川话,又看到了在本片中的影子。

  很久没写过东西了,考研在即,又到了人生的一个路口,我以为人还是应该在心底有些坚守的东西,所谓正心诚意,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自欺欺人

  良心高于一切,人们只是不愿去面对,在这恶浊的世间,唯有发现了良心,才能归于坦然平和,即所谓“道”

  我有些像片中刘青云的角色,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但不知能否也像他那样遇到霍思燕饰演的那个吴晓菲呢?一位恩师,一位知己…

  编剧:阮世生

  代表作品:《抢钱夫妻》《金枝玉叶》《忘不了》《十月围城》等,是陈可辛的铁班底。

  2010.11.13

  《我要成名》影评(五):你是个演员

  我想很多演员如果演戏都要“我想成名”。没有星爷的那份心态:我是个演员。

  剧中的女主角命运有些像‘子怡’小姐。自然咱们也不用讲她。只是感叹像青云这样的演员。如吴镇宇,任达华,都是老戏骨了,要论拿奖,比伟仔,华仔什么的都差多了,为什么呢~~这个,我们还是鸣一声不平好了。

  听说,任达华在香港吃的很开啊,黑白二道都要给面子,可还是比不了那位刘‘达’华的。也许与最早拍摄过三级片有关吧。同样命运的就是‘黄秋生’了,只是运气好些,‘人肉叉烧包’让他‘烧’红了一把,拿了个影帝,借着‘JAY’的人气又红了一把。

  现在新生代,成龙的儿子都出来了,机会不多了啊。

  青云有二部电影‘暗花’‘暗战’,一个和伟仔,一个和华仔。都很有戏,但还是拿奖没戏。

  像电影最后一样,其实还是有个好的心态才行~~

  其实你就是个演员。机会会来的~

  《我要成名》影评(六):成名的不仅仅是你

  刘青云,对这个名字有个深刻的印象是在06年,那时闲来无事更新网吧电影服务器,下载了大时代这部电视剧。才知道小时候风靡全国的大时代的主角方展博乃是刘青云所饰演。后来又找了他演的许多电影,感觉无厘头恶搞的烂片居多。什么叽里咕噜新年财,什么最爱购物什么的,什么我的左眼见到鬼之类的。总之感觉演技还可以,就是陷入了烂片的海洋。后来看了《夺命金》,感觉这个黑炭头不一般,然后就搜了他的许多电影一一看来。没有想到的是,他一直被金像奖提名了N多次,一直未获得,直到《我要成名》这部电影为止。

  记得若干年前第一次看到我要成名的海报,我就在暗自揣测,估计又是黑炭头出演的烂片之一。时隔多年后,终于在金像奖的名头下点开再看。发现这部电影并非心中所想不堪。这部电影就是一部无比激人上进的励志片。而且剧中的诸多台词十分经典,真实贴切流畅地反映了戏子们的生活状态。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喜剧之王虽然也是励志但笑点居多,对这部电影而言,少了许多温馨的桥段以及现实中原生态的陈述。当然,也许主角不同的缘故,周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无厘头,喜剧之父,所以周所饰演的电影带有周固有的标签,而刘虽然也演了许多喜剧烂片,但总是感觉刘那个淡淡又浓浓的真实感觉真的不适合去向喜剧发展。看看夺命金,看看我要成名,看看窃听风云,刘还是比较适合此类电影的。

  乱起八糟,是为记。

  《我要成名》影评(七):我们成名了

  这部电影让我感觉实在太亲切了。

  每个踏入五光十色娱乐圈的年轻人大概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选择题,是做演员还是做明星?在香港这个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二者实际上一体的,所以喊出“我要成名”的口号,又用着演员的高标准不断严苛自己的剧情,换哪都是扯淡,由香港导演来拍,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2014年这个关口上,看这部快十年前的电影,其实是很有趣的,电影里太多个人经历浮沉的影子在其中,时间的标尺不偏不倚,足够检阅了。

  家辉哥劝青云再出来做戏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影帝又怎么样”。26岁的梁家辉凭《垂帘听政》成为金像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然而由于政治因素,他被当时的台湾当局封杀,沦落到去摆小摊。这句话没有人比家辉哥更有资格说,影帝过气flop没工开的不少,但哪个影帝有家辉哥经历霸气?老戏骨,大明星,“最年轻影帝”光环,街头小贩,够传奇吧?

  我总觉得家辉哥那句是说自己。

  家辉哥重感情,当年《末代皇帝》据说请他演溥仪,但被他视作恩师的李翰祥导演反对,他就真的放弃了贝鲁奇。

  片中家辉哥客串自己,鼓励青云再难捱也不要放弃,推心置腹不会让人一笑而过你就扯吧,他就是大哥,所以我们信。

  电影里有个很有趣的一幕,请导演谈“家辉”,导演以为是梁家辉,旁边人跟他说是“潘家辉”,导演说我没听过喔,然后拂袖而去。

  潘家辉这个名字不会是乱取的。

  香港素来多商业文艺并重的实力男星,个个戏路广阔,也许因为香港电影的前世今生真的太过繁华,于是金像奖反而不如金马的包容力,从来就只是香港人自己的小游戏。40届金马你看香港人主持,香港人颁奖,香港人领奖,努力用蹩脚的国语调侃玩笑致谢,心里大概在犯嘀咕我真的是在台湾吗?这场景就像两个乌克兰人却要在中国的电视台相亲,想想就有趣。以致十年后香港电影大为衰落,他们还放不下曾经的荣耀,苦苦守着本港自我催眠。

  潘家辉的“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贯彻影片始终,得奖=被肯定的执念贯彻全片。和金像奖最年轻的影帝同名,不会只是巧合,家辉哥的名字在电影中分明已经有了符号化的寓意。而真正巧合的是,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竟然真的是《黑社会》中的梁家辉。

  那一年之前的刘青云,被唤作“无冕之王”,这是他当之无愧的的荣勋。不是人人都担得起这个称号,”无冕之王“是不是fans也公认他影帝,是戏剧化的悲剧英雄。

  所以潘家辉这个早年得志,中年潦倒的角色由刘青云来做再合适不过,拥有精湛的演技始终无法出头,怎么看都跟刘青云的人生轨迹重合,你说这个角色还能有谁比2006年的他更合适?导演把”家辉“分量这么重的名字给他,不知是不是代表了某种私心,隐而不发但又心照不宣的自信与祝福。

  临演替身配角的无奈,借由黎耀祥的口道出:”宁为车房犬,不做戏中人”。

  「退出那年我已经演白眉道人,再做下去,就真的是千年老妖了。」

  黎耀祥和刘青云真的是艺员训练班同期的同学,多年的老友,黎耀祥在自己的书中多次提到刘青云,并直言不讳表示刘青云是他在演艺圈中最好的朋友。奇怪吧,一个是电影圈的无冕之王,一个是电视圈浮浮沉沉的小角色。

  黎耀祥是年产三百部的港影辉煌年代里的典型代表,在一部又一部的电影中插科打诨,混个脸熟,混几句台词,慢慢混出个演技的名堂。如果说电影中的刘青云还只是“演戏”,那黎耀祥就真的是本色出演,他始终没做过男主角,“没办法谁让阿妈生得不靓仔”。

  潘家辉与其说像刘青云,不如说更像黎耀祥。扮演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一角,也曾让他试过走红的滋味,拍过广告,上过访谈,不过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

  如果说潘家辉是刘青云,是黎耀祥,毋宁说是许许多多生得没有伊面靓仔,但演戏足够撼人心的所有小角色的共同化身吧。

  家辉哥安慰刘青云时说,用心吧,只要用心就一定会成功的。

  青云也知道,这就是让人能一时好过的安慰之语而已,他不用心吗,不努力吗,红是要靠运,靠命的。

  自认没那个命,所以黎耀祥转行,不知如果他在片场,看到那一幕会做何感想。

  我想穿越时空去告诉那一年的黎耀祥,你真的就要时来运转了,再等三年,你就会做男主角,你会做视帝,你会三连庄,你会创造历史,你会是电视台一哥。你会有很多代言,你还会写专栏,你甚至会出书……2006年的黎耀祥肯定骂我是疯子。

  家辉哥说得其实没错。

  人的十年在时间长河中不值一提,不过看谁捱得过谁而已。

  后来青云遇到了许鞍华导演,我激动得要大叫起来。

  谁都知道许鞍华导演是大好人,多少新人演员导演编剧上台领奖都会说“我要感谢许鞍华导演”,连陈可辛和许鞍华一起开奖,都直呼自己太惭愧。

  影片导演没有选择其他,还是让许鞍华来成就潘家辉的演戏梦,他想说的话很简单,你再强再好,也始终要遇到好人。

  说白了,要努力,死捱,但还是要靠运。不过如果你努力,运会来找你。

  让许鞍华导黑帮片就纯粹是搞笑了。

  但正是有香港电影曾经无比辉煌的大环境,于是才有吴宇森/徐克/杜琪峰/许鞍华/王家卫/刘镇伟/王晶/陈可辛/关锦鹏/等等一众各有特色、互有擅长的不同类型导演。

  让潘家辉凭动作/黑帮片拿奖,再得人心不过。连王家卫、周星驰都有功夫梦,还有什么能比快意恩仇、儿女情长的江湖更能代表香港电影。

  电影其实不分什么商业文艺,好像现在内地好看的片子少是因为大家都走赚钱的商业路线不对,好像商业电影就没有艺术水准。台湾新浪潮电影一度曾是文艺青年的代名词,似乎爱看商业片就是什么庸俗不堪的人一样,其实不是这样的。

  欣赏香港人的这种自信,商业怎么了,成熟成功的商业片是香港电影的标志,是香港电影的名片,是香港电影的底气,足以令香港电影骄傲。

  片子在霍思燕捉摸不定的笑容中结束了,至今也不知道潘家辉究竟拿没拿男配角,但我们知道的是,那一年,他拿了最佳男主角。他终于能扬眉吐气地说,我是影帝了!后来49届台湾,他又拿了一个金马影帝回来。

  刘青云拿影帝的这十年,是港影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大幅缩水的十年,但绝不会有人说他的影帝掺水。在大环境普遍低落的年代里,这绝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就像我从不认为在华语电影票房至上,港台影人集体北上掘金,连作家也可以拍电影,还是三部曲甚至狂揽十个亿的这些年里,素来以分猪肉驰名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金鸡百花华表能算什么个影帝影后。陈坤底子在小生中算扎实的,但如果说他是电影咖,虽然他真的不拍电视剧了,但我想也没什么人会同意吧。这里没有贬低陈影帝的意思,陈坤属于能委以重任,但挑不起大梁,这种人素来是中流砥柱,但可惜连这样的年轻人,现在也不多了。然而关于刘青云,没有人会说他影帝不够格。青云凭借靓靓还是大美人时就已得心应手的小人物拿了两个影帝,大家只会说他的影帝,太迟了,迟得有点辱没了他。至少我觉得他值得凭比《成名》里更好的角色,比《成名》更有质地的电影拿奖。

  对了,还有十年后的霍思燕。电影中扮完柏芝扮Maggie,幽了舒淇李丽珍一把默,你看香港就是这么神奇的土地,三级片女星都能穿上衣服做影后。从日本晃一圈回来又变成了子怡去北京学功夫,《一代宗师》一拍就是七八年,2006年时的观众想不到吧。看前人忧心,真是太有趣了。最后作为颁奖嘉宾出场,似极了刚刚凭借《如果爱》封后的迅哥儿。那几年当红的女星造型来了个遍,最后霍思燕拿了个最佳新人奖的题名回来。

  每年最佳新人奖颁奖时,嘉宾都说太珍贵,“因为一生只能拿一次”,而且奇怪的是拿过新人奖的能拿到影帝影后的更是极少,连影帝影后都没拿过的奖还不珍贵吗。霍思燕这几年倒是经常上新闻,文章开头提到的选择题,她的选择很明确,我当然是要做明星。

  可惜生不逢时了。范爷这个女人实在霸气,底子精致,拼得又狠,连周迅都夸她,这几年愈加觉得霍思燕怎么看都cheap,当年的清纯现在只剩了风尘。名媛这条路不好混,早早结婚生孩子也好,不过没嫁豪门是真叫我惊讶啊。

  对了,片中江美仪扮演电视台高层,青云拿着合约,愤怒地冲进江美仪办公室,力斥待遇太差,不禁让人想起前两年TVB爆发的大规模甘草艺人跳槽。虹姐说得没错啊,这行没有隔夜仇,香港丁点大地方,靠的是齐心协力。啊虹姐,你过几年过档去TVB吧,如今缺人,混得也不差的。

  你说这TM是什么片子啊,真是神预测,香港影视圈的那点破事儿全被它说中了。

  《我要成名》影评(八):《我要成名》:时运?观众缘

  因为是刘青云的得奖之作,便看了电影频道的《我要成名》。看了后,谈不上喜欢,故事俗套,过气演员的励志片,着实可疑,还有女主角霍思燕,头回见,电影里她问一个电影人怎么能红,那人说,要有观众缘啊,可惜,我这里她没缘儿,我想念多年前的袁咏仪,又机灵又伶俐,向死而生,每一天都那么精彩。不改的,有刘青云,还是疲惫。

  《新不了情》里面的那个人也是郁郁不得志,从绝症女孩身上找回了勇气,还有爱。这个故事也一个套路。可是,这个北妹女演员,虽师傅师傅叫得真甜,演技么,她也能演得国际影展提名的女主角,差得远吧,她靠什么激励了刘青云,一心成名的狠劲?

  袁咏仪的那个角色,我最喜欢她的生命力,到低到底了,还是活蹦乱跳,如果说有人能只以存在就带给别人希望,那就是她,她让你觉得生命是鲜活的。谁会不爱她,除非你不爱生命。而霍思燕……我飘过。

  霍思燕的菲,恩,一心成名,什么机会都不想放过,机会主义者?潘家辉一出道就拿新人奖,二十年来用心演戏,却不被认可,越混越差,想改行了,遇到了菲,菲的名言就是什么机会也不能放过,被潘精心调教,三级片也不放过,还真就凭这三级片被导演发掘了,不多时功夫就国际扬名了。

  想出名想疯了。

  关于菲的故事,霍思燕充其量就是一个活蹦乱跳小女孩,没那么大说服力。她的活蹦乱跳我也不喜欢,小家子气,小心计,才华没看出来,简单说,太嫩。还整一个《花样年华》的景,眼神,啥感觉没有,不知道这人从哪蹦出来的,完全没故事,一白开水年华。

  当然,菲这类人的故事很多,但这样一个迅速上位的故事,俺看着有气。我看章MM也没这速度。两相对比,更显潘家辉的可怜。他脾气差,是,据说咱们刘青云脾气也不好,但那时为了工作,为了做好。他说,我每次演戏都很用心。他说,我觉得我行。

  你还怎么听,你还要不要听?还是听吧。很多事情还是得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能光想着一飞冲天。都跟菲似的,不得哭死我等。家辉有一个好结尾,奖项到手,难道这就是他一直在追求的?刘青云不得奖大家都为他憾,早悄悄颁无冕之王给他,无奖又何妨。得奖,还不是照吃馄饨面,筵席一散,只可看看老照片。

  励志片总要给个美满结局,大家看了好像有了奔头。世上事,难逃时运二字,说家辉时运不济,港片辉煌时他落寞,现而今港片落寞了,他得奖,是各自的时运不同,运转来,运转去,只要肯努力,运还是来的,关口在,你撑不下去的时候,这个电影于是如此激励我们一把,大概也顺便激励一下他们自己个儿。

  刘青云的家辉,一直愁眉不展,眼神都是散的,没精气神儿,觉得演这种片子真够压抑,可是大街上走走,这样的脸孔很多,而在我,刘青云就是有观众缘的那位。还是小人物,只有结尾颁奖礼,戴墨镜,扮回大明星,这一刻,就是他自己了,也不对,刘青云自己可一直就是个小人物,那么平凡而真实。

  话说回来,眼下就是这么个时势吧,所谓我要成名,参看超女,快男。

  《我要成名》影评(九):《我要成名》:少有的励志港片

  很少在香港电影中看到这样的励志片,除了n年前星爷有感于自己的经历拍的那部《喜剧之王》。其实《我要成名》的制作很粗糙、剧情也不紧凑、有时跳跃的让人觉得突兀,不过还好,刘青云演得很真实。最后,他因为这部波澜不惊的小片儿获得了期待8年之久的金像影帝。

  有人说,刘青云在这部片里演的是自己,曾经辉煌,后来沉寂,甚至还在片中暴露了一下已经满是赘肉的身材。事实上,片中的潘家辉显然要比刘青云落魄的多。剧情来源于生活,也要高于生活(《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汪若海语)。所以,潘家辉的转型、吴晓菲的突然获奖,都让我们感觉这个名成的容易了一点。小成本的制作,可能达到的效果只能是如此吧。

  不过,剧中的一些对白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片头的时候,潘家辉的朋友说的那句“做一名演员这是命,做一个不红的演员也是命,做一个被公认演技好而又不红的演员更加是命。”梁家辉对刘青云的告诫:“就是这样,其实当所有人都让你走的时候,你就一定要坚持住,只要你不死,就肯定有机会的!”以及片子最后刘青云的那段貌似看破红尘的独白:“不管你怎样看我,做的好,与不好,我都会尽自已的能力做好他,不对的,也说对的,当没看见,我不行,以前不行,现在不行,将来也是一样,无论你们觉得我行不行都好,我就是行。” 这部片子说得没错:要想成名,或是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天分、机遇、努力、忍耐、坚持一样也不能少。

  唯一的遗憾就是霍思燕,似乎演技与这部戏中描写的天分很高的吴晓菲并不匹配,也许张柏芝来演会适合一些吧。

  《我要成名》影评(十):为了刘青云

  香港影星中,最最喜欢的就是刘青云。相比梁朝伟的风流倜傥,刘德华的俊朗帅气,貌不惊人的刘青云,更加令我心仪。只是,自入行以来,刘青云接的好片不多,大都是粗制滥造的商业片,难得的是,刘的表演往往令这些片子添色不少。

  不知道在这部片子里,刘青云说的是不是他自己,笑的是不是他自己。然而,想想他一路的一流演技三流片,想想香港乃至世界电影界的现状,很难不让人对号入座。

  片子是无味的,除了几个演员几句自嘲又辛酸的台词,片中刘青云对着许鞍华那段自白“演戏对我来说,是我所有的一切,我的自尊,我的成就,我唯一比别人强的地方……”,看得人几欲落泪。

  霍思燕,样貌三星,演技一星,皮肤极差,明显的浮粉。在一干演界前辈面前,更是显得笨拙无光。同是新人,那个扮演导演助理的年轻男孩明显演技要好出许多。不知道为何要捧她。

  剧中情节,让我联想到刘青云和袁咏仪的一部电影《星光俏佳人》,豆瓣居然没有收录。讲述的也是演艺圈中的浮沉故事,袁扮演的也是一个想要演戏的女孩子,刘也是导她的老师。那部片中,袁将一个刻苦又有天分的女孩子演得惹人疼爱,刘袁之间的感情也是顺理成章,让人唏嘘。不似这部片子,让刘和霍触电,怎么看怎么别扭。

  要不是为了刘青云,顶多不过两星罢了。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