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青海少年从北大退学转身去技校这件事能成为新闻,就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反思。按常理来讲,教育就是深造人们的一种方式,选择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应该是平等的,自由的。人们不应该因为学生去了北大就抬高他,去了技校就鄙夷他,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差距在思想上就拉大了,这确实是不合理的,不可取的。看到这则新闻,人们一般都会惊讶这位学生的选择,在大家眼里,北大是至高无上的高等学府,而技校却是让人看不起的地方。这种观念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深深的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重理论轻实践,封建时代牢固的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自然这一事件让人惊讶也就不足为奇。
这件事情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既有传统思想困扰的原因,当然也有现代教育体制缺陷的现实原因。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经认为,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这种观念无疑是正确的,合理的,但是在当代这种观念早已被人们抛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利益化的驱使导致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拉大,人们崇尚高学历,鄙视技术工种,这就已经进入了思想的误区。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要到达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地位平等的时期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必须要从现在坚定一个理念,那便是教育平等,方式因人而异,适合就好。这一方面,西方就做得很好,他们不会因为教育的出身,工作的不同来评定一个人,教育与职业的平等得到了较好的实现。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经验与方法,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追求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互补互利,改善人们思想上对教育的偏执,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
我们在传扬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瓶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确有很大的弊端,不仅仅是人们在轻视他们,连他们自己都不重视自身的发展,没有将职业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或许北大学生的加入会给他们驱动力,可能会给中国技校寻求到一点出路,引起他们对自身的思考。这位北大学生后来在技校的成功,也能给我们点启示,在今天的中国,实用型人才是最需要的但同时也是最缺乏的,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容忽视,如果能借鉴高等教育的成熟理论,那么职业教育发展的力量将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现在提出一些疑问,为什么北大的学生会选择去技校?难道我们的高等学府还不如一个技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大?答案我们要从这位学生身上找,他从小喜欢操作和动手,可以说他是一个喜欢实践的人,但到了学术氛围浓厚的北大之后,他迷失了自己。我们深思,中国的大学确实是重理论轻实践,教育的计划与方法过于死板,不善变通。所以中国的大学是不是应该重视因材施教的思想,灵活教育学生,注重方式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人才,这值得国人的思考。这位大学生当初错过了实践性大学选择了北大是因为遵从父母的意愿和迫于社会的压力,使他在懵懵懂懂中失了本心,所以才会造成在北大的迷茫,直到最后跟随自己的内心做事,才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所以而对于学生来说,尽量不要受家庭观念和社会思想的隔阂,应有自己的主张,跟着自己的兴趣走,追随自己的心意走,才能收获美好的结局。这位大学生便是最好的例子,他给我们当头一棒,会让我们在迷茫中找到点自我。所以说不管我们学什么,只要能找到学习的热情就好,要不后悔的选择,淡定的面对未来。
或许在未来某一天,这种事情将不会成为新闻,到那时候,我们的教育便真正成熟了,我们的民族也真正成熟了。人们不会因为你选择的教育方式不同而对你评头论足,知识性职业与实践性职业会在人们的心中会同样重,大学也会充满活力并且更加丰富多彩,会成为青年人燃烧激情的地方,学生们也会有自己的主见,把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活出自己的精彩。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学习西方先进经验,认真思考现实教育弊端,大刀霍斧的进行一场教育上的改革和思想上的变革,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