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亲属让我看她的一篇文稿。作者在8000多字的稿子中,记述了几十年的婚姻生活及其产生的思考,有一定深度。这篇稿子的文字简洁,流畅,语病不多,无需做过多的改动,问题出在内容和结构。
我看稿子的习惯,第一遍快速浏览,对文字和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第二遍细读并动手修改。以我的能力,整理、修改这么长的稿子,最多只需一个小时。那是一篇打字后,花钱在复印社输出的文稿。以我对这位亲属的了解,为体现尊重,我没有在稿子上动笔,而是边读边将修改意见写在另一张纸上。而后,将意见口述与她,建议她对稿子进行较大的修改。之后发生的事,证明了我的做法是对的。当她在电脑里修改后,再次让我看时,我习惯性的敲打键盘修改文字时,她在一旁说:“不要动。”
对一篇文章或一部文字作品,不同学识和阅历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是多读多写。多读,自然要读好书,即经典和名著。一个被垃圾文字包围的人,便不知何为好作品,更重要的会中毒至生病;多写,就是要勤动笔。这位亲属读过不少名著,有一定文字能力,不足之处在于长时间不动笔。再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也十分重要。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这些虽是常识性道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理解和做到。也许是人性使然,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用心血凝成的文字产生有一种别样的爱,都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生活中,我遇到两种让他人看稿子的人。一种人认为你的写作能力和学识均高于他,真诚的希望你提出意见或帮助他修改文章;另一种人让你看稿子是出于礼貌,你要真的动笔改动,他会不高兴。人的学识都有局限性,再高学问也会有盲区。每个人的学养、阅历不一,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多听听不同意见会使你看到不足,进而提高修养。
我喜欢“斧正”这个词汇,也有一个习惯,希望他人对我的文字品头论脚,哪怕是尖锐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