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主义为全心沉迷于追求物质的需求与欲望,导致忽视精神层面的生活方式,对物质的趣完全表现在生活方式、意见及行为,为什么中国人崇尚物质主义?下面是生活日记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人崇尚物质主义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人崇尚物质主义的原因
对中国人热衷于追求物质上的成功,首先应抱以“同情之理解”。毕竟,上世纪中国经过一段物质严重匮乏时期,许多人对饥饿有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感受。这种对饥饿的恐惧及其影响,在后来既成为追求物质富裕的动力,也转化成对物质的过度依赖。“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才是真的”、“钱不是万能,没钱却万万不能”,这些俗语就是这种社会心理的真实反映。从传统角度而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被许多人奉为座右铭。这些历史和社会经验,大概不是其他国家的人们所能深刻了解的。
许多人也明白,金钱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这些年来,极端的物质主义思维也开始得到反思。例如,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于各种民间公益活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重视慈善事业。对前者而言,这并非一定要等到自己有了钱才值得去做,对于后者,更多考虑的是“有钱了该怎么办”的问题。社会风气的转变,不可能骤然发生,而只会是渐进地发展,慢慢地扎根。对此,应当抱有一定耐心和信心。
中国人精神追求的新认识
人要追求物质,物质使人生存。物质追求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人追求精神,精神使人愉悦。精神追求是人类价值的需要。
过去都认为,精神只具有价值论的意义,而不具有生存论的意义。今天,有了新认识。
西方文明导致人过度追求物质,超过了自然的承载力,带来全球的生态危机,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将人对物质的无限性追求,分流到精神追求上,避免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对环境的过度破坏,这就具有了生存意义。因此,对今天的人类来说,精神追求不仅是人类价值的需要,而是关系人类的生存、人类的持续。
中国经济很落后,人民太贫穷,所以要鼓励人追求物质,要学习西方文明。但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中国不能学习西方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中国不能照搬西方式的现代化,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中国要继续鼓励人追求物质,但必须鼓励人追求精神。中国人的幸福,需要物质为基础,但更需要精神来弥补、提供和升华。
中国人要努力致富,但同时必须明白,物质追求受条件、关系、机会、资源的种种制约,不可能尽人如愿。一个人的价值、意义,一个人的成功、幸福,固然需要必要的物质为条件,但更在于精神的拥有和享受。人的精神乐趣,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你去寻找、你去体验。
物质主义的衡量标准
物质主义是社会伦理学用语,指以物质生活为生活的第一和中心要义,强调物质利益的极端重要性,全心沉迷于追求物质的需求与欲望,导致忽视精神层面的生活方式,对物质的兴趣完全表现在生活方式、意见及行为上。 对物质主义者而言,财物及其获得是他们个人的首要目标,其为生活的一种方式。
物质主义的实证分析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逐渐发展。
Richins and Rudmin (1994) 指出关于物质主义的衡量一般可分为以下方法:一些学者尝试由其它的概念来推论,如ickins and Ferguson (1957)由孩子所表达的愿望及长大后所希望的工作来衡量物质主义;一些学者直接透过态度量表的使用来衡量,如Richins(1987)、Heslin、Johnson & Blake(1989)等;也有一些学者则透过早期人格特质的量表来推测物质主义(e.g.,Burdsal,1975;Justice and Birkman,1972)。
Ellis (1992) 认为 ,Belk 的物质主义量表也许是为含有二阶(Second-Order) 的特性或含有其它非特定的特性。因此,其研究主要在以因素分析法来验证Belk的物质主义的结构。Ger and Belk (1996)的研究使用定性数据、消费者期望的测量、知觉需求的测定及采用Belk (1985)的物质主义量表与学生样本在12个国家探讨物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