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笔本站共收录文化随笔7041篇

上海西南农村婚嫁习俗9+1

上海西南农村婚嫁习俗9+1 上海西南地区的七宝、莘庄、梅陇、颛桥等地,历史上曾长期隶属江苏松江府,现今隶属于上海市闵行区。 我们祖先在生存、繁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勤耕织,朴实敦厚,多明礼诚信,少奢靡越礼之习俗,世代相传,并渗透到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中。这些民情风俗反映了当地人对基本道德的恪守和承继,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展现出独具特征的风土人情,积淀成文明教化的原生状态,从而将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社会环境装点多姿多彩,其中婚嫁习俗特点鲜明,形式多样。随着岁月流逝,人文环境改变,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等,当地的...

文化随笔 2022-09-23 14:57:16 赞(0) 阅读(723)

导 游――旅美散记(十八)

我说,当导游挺辛苦的,要跑来跑去协调各种关系,要站在车上给游客讲这讲那,要想法子调节车里的气氛,要跟游客搞好关系,要提供最佳让游客人人满意的旅游安排,还要苦口婆心做工作让他带的旅客自觉自愿掏出口袋里的钱去他圈定的商店里购物……不容易啊。当导游的知识面要宽,外文要专,口才要好,长相不一定要那么的漂亮标致却要随和温婉。外出旅游,能遇上一个好导游,也是一种缘分,一份福气。 我们此次旅美,每下一次飞机就换一个导游,一共下4次飞机换了四位导游,加上从杭州旅行社派去的全程陪同的领队小沈(其实也是导游),统共有5位。现...

文化随笔 2022-08-13 14:58:31 赞(0) 阅读(927)

移 民――旅美散记(十九)

在《导游》里我介绍过夏威夷檀香山的郑导。郑导就是个移民,广东过去的,1993年混到现在,已快20年了,现在成了檀岛导游的头目,培训和接纳招聘华人导游的事都由他管,岛上有什么重要的外宾接待,他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在那里,他很忙,很有身份,过得很滋润,他对自己的导游工作除“深爱”之外,还着实带有几分“骄傲”。 在美国象郑导那样的华人移民,现在多了。时下有一个热门话题,便是中国精英、富人、贪官们的“移民潮”。很多人感慨,这样下去,中国会“人财两空”。我去了美国回来,认为这些人对这个话题的这些感慨有点大惊小怪。据...

文化随笔 2023-10-13 10:33:29 赞(0) 阅读(2945)

相 机――旅美散记(十七)

来到美国,看到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所有的感觉凝聚成一个词――兴奋,遏制不住的兴奋。走在大街上,鲜亮的阳光,透彻的蓝天白云,翠色欲滴的绿地,除了兴奋,我想不出任何其他形容词可以形容我的心情。只好努力把这些兴奋记录下来,记录在我的相机里。 这次旅美,充分利用相机记录兴奋的几乎是带了相机的每一个人,而其中把摄影最当回事的要数我们四位,一位是大我一轮的蒋哥,一位是与年龄相仿的杨兄(他摄像,回来制成碟片,一家一套的送,真是难得),一位是小我半轮的金妹。他们都在老年大学摄影班进修,唯我是“顾自瞎拍”的门外汉。一开拍,蒋...

文化随笔 2022-08-13 12:50:47 赞(0) 阅读(1477)

环 保――旅美散记(十六)

电影《不见不散》里,刘元(葛优饰)在一块草地上“扎根”,那儿既有梦幻般的自然美景——蓝天、碧水、绿树,也有唾手可得的工业化享受――汽车、电视、自来水,甚至啤酒。刘元“扎根”的草地,在美国那是“家常便饭”,随处可见,人类迄今所能达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美国都有。美国是世界文明之都,如果不带政治立场,无论谁,怎么看,美国都太“美”了,梦境般“美”。去了,走到哪里都干干净净;看了,摄入眼帘的幅幅都是仙境般的图画――美国的环境保护,实在让人心服! 按美国法律规定,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并达到规定的...

文化随笔 2023-10-28 11:50:13 赞(0) 阅读(2602)

也谈“原创”与“转载”,兼论“白羊”与“双鱼”

没上网之前,原有写随笔的习惯:情之所至,信笔而为。此即“原创”的激情。上网后则为一处网上图书馆所吸引:在那里,90%以上的文章都是“转载”,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新帖ZT上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毋庸讳言,转载率越高的帖子大多越精彩。亢奋于ZT,感动于分享;情之所至,信手敲击。我自愿当起了“二传手”,对“转载”亦乐此不疲。 就传承文明而言,纵观历史,无论《唐诗》还是《宋词》,无论《春秋》还是《左传》;没有原创便没有作品,没有转载也不会流传至今。像《论语》那样的名篇,更是时间长河淘漉出的真金——...

文化随笔 2023-10-31 11:52:54 赞(0) 阅读(3598)

书法――旅美散记(十五)

临写《唐怀仁集圣教序》,学王(羲之)字,每天2小时,坚持了6年多,自觉有些功力,作品可以示人,去年去日本,向几位文化老人曾经试着赠送过几幅,很受欢迎的。今年去美国旅游,私下议就一项“传播行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到美国的行动――我将我的18张书法作品,分装于18只信封,在信封上贴上印有中英文“中国书法·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到美国”的小纸片,计划每到一个城市无偿赠送给当地的文化老人或喜爱中国文化的宾(餐)馆。另外,还录了我自己拉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每天1小时,也已坚持了8年),列入我的“传播行动”的内容,也...

文化随笔 2023-10-29 10:49:57 赞(0) 阅读(4110)

狂人随笔

狂人随笔 时间是这么个东西,当你焦急等待时它度日如年;当你慕然回首,它却又白驹过隙;总不遂人意。 看书 若读书有忠贞之说,我无疑是个好色之徒:见异思迁、喜新厌旧、左拥右抱、爱恨无常。故而自省时会突然泛起对前N任的歉疚(N=1、2、3、4、5……),对不起,我的后宫佳丽们。不知是书精显灵,抑或仅仅只是巧合,冥冥中让我遇见一句质问:这么多年的感情,却又跟谁相见恨晚?我不知该作何回答。是的,我又有了新欢,在夜晚缠绵里,我,静静地享,她们,静静地伤。 上帝 “写过剧本的人知道,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

文化随笔 2023-10-29 11:54:26 赞(0) 阅读(2768)

从风雅颂谈起

我们常常说附庸风雅,那么什么才是风雅?会引来我们去附庸呢?风雅一词就来自于《诗经》,《诗经》有六义,所谓风、雅、颂,赋、比、兴。风指的是十五国风,国风中的诗篇多是采集于各地,反映了各地的风貌,常常是杂言的重章叠句,并多灵活运用语气词。雅指的是《大雅》、《小雅》,雅就是正的意思,多用四言句,小雅也常常重章叠句,这些诗都是在国都周围唱和的,《诗经》中有大雅34篇和小雅71篇。至于颂,就是所谓的颂歌,用于祭祀,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是现实主义诗篇的代表,是最最纯朴真情的诗篇,在它之后还有一...

文化随笔 2023-10-29 11:18:38 赞(0) 阅读(1514)

为爱活着是最幸福的

曾经,一直一直问自己,问别人: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时候,倒是有些害怕,明白鲁迅先生写兔子和猫的意思了,这上帝怎么可以将生命造的这么滥的,我们都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却已经没有选择必须活着了。 其实,只要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人就可以活下来了。不过是空气、水、食物而已。可是那样的人,活着未必有意思的吧?盲目地走在街上,看着人来人往,却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努力,为了什么而活。这样迷茫的人生似乎是没有意义的。 可是究竟又有多少人,是在这样活着呢? 脱离自己的家庭,不顾惜家人。 现在我认为,为了自己所爱的人活着...

文化随笔 2023-03-27 06:22:15 赞(0) 阅读(404)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