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文艺网站豆瓣上,《济公活佛3》的类型部分被人为修改成了:情色、儿童、黑色电影,可谓竭尽嘲讽之能事。作为一部连续三年推出的暑期系列剧,本剧的口碑与它偏高的收视率存在巨大反差,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存在一个疑问,除了孩子,究竟是什么人在追看一部这样无聊胡闹的电视剧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该剧的“优点”。个人认为,济公作为一个妇孺皆知的经典形象,作成影视作品有先天的优势。无论是早期的游本昌版本,还是后来的周星驰电影,都可以说非常成功。这里面有个道理,就是济公这个人身上的特征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酒肉和尚、不拘小节、惩恶扬善、弘扬大义,换言之,这是一个“痞子圣人”,细想一下,古典文学中留下来的这类人物实在少之又少。济公身上的反传统性使得他很容易获得认可,并且喜感十足,能从他身上感受快乐。事实上,除了四大名著,个性鲜明的经典人物并不多,如包青天、杨家将、岳飞以及几个帝王等,因此《活佛济公》系列获得关注也属正常。
本剧另一个“优点”是泥沙俱下,魔幻、打斗、无厘头、特技、网络流行语……怎么好玩怎么来,完全不照顾所谓的逻辑性。你任何时候换到在播该剧的台,停下几秒,都能看下去。也就是说,本剧并非一则优美动听的美妙歌曲,而是一首迪厅里咚次打次延绵不断的劲歌嗨曲,随时进入随时蹦,头摇得越起劲越能忘掉白日烦恼,也就是所谓的解压器。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堂堂八九十集的长篇电视剧,大约每十集一个单元故事,除了陈浩民那张脸,有哪位朋友能记得里面到底讲了些什么吗?
话说回来,本剧放在暑期里播也有一定道理,相比湖南台日复一日的播《还珠格格》,浙江台播《喜羊羊与灰太郎》,央视播《西游记》,江苏台还算有点志气,虽然同样是济公,至少坚持每年拍一部新的,没有忽悠孩子们。孩子们也很争气,在晚饭之后支持了一把收视率,以保证明年将会继续出现《活佛济公》第四部—(电视剧评论)—目前来看,应该十拿九稳吧。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我们究竟要不要为这样一部“鞋儿破,帽儿破,全身上下哪都破”的电视剧是否会影响儿童智力担忧呢?这点我倒是觉得大可不必,类似的消遣作品来得快去的也快,因为缺少情怀,它甚至很难成为最小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对于这样一块嚼嚼就吐的口香糖电视剧,家长们干嘛那么忧心忡忡呢?只是需要提醒孩子们的是,嚼可以,但一定不要吞咽,这样缺乏营养又极具粘性的玩意儿到了那些消化功能尚未成熟的肠胃里,麻烦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