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一趟人生,有悲欢离合,有风雨惊魂,琴声如诉,岁月如梭,故事匆匆地在落魄的好友口中转述,流露出几分苦涩的欢笑,转眼物是人非,古董店里破碎的歌碟,让人回味起已逝去多年往事,只有歌声伴我飞。
Born in ship,grow in ship,die in ship,三个片段的似的短语,很简单、也很清晰地描述了他的一生。他如此平凡,却又如此神秘,又是怎么样一个传奇人物呢?
淳朴的船员父亲在舞会散场后,钢琴下意外的发现,TD柠檬派纸箱成为他第一个摇篮,也成为就他世俗而又俱亲和力的名字——TD 柠檬 1900。1900年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个平凡的纪年,也是他不凡人生的开始。他的生活就开始了有始无终的颠簸,像一个巨大的摇篮,让他的心灵澄净,似乎带着童真,对船产生了婴儿似的依赖。他一直想离开,却没有离开,当终于可以离开时,却舍不得离开。
他的童年就在一次偶然中将自己的天资禀赋展露无遗,那是他懵懂的8岁,深夜不知受何牵引,端坐在钢琴凳,信手拼凑出一支绝妙的乐曲,人们不甘心梦中听曲,都追着旋律集聚在大厅,神往地看着这为神童,丝毫不敢惊扰。只有船长和颜悦色地劝阻,“1900,你弹钢琴这不符规矩”。他缓缓回头幼稚的嘴里抛出句“Fuck the regulartion”,众人在他无羁无束、无法无天、天真无邪的感染下,开怀大笑。这一夜,他凭借几指琴弦从别人的梦中一举成名。
当乐队钢琴手成为了他的工作,他不是为了生活而奏乐,一切还是随情随性,从来往各色人群中他看到了不同人的内心,能为之演奏,总是能引起共鸣。这艘船来往于大洋之间,不仅穿越了无边无际大西洋,更穿越了几十年的时空,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也带走了无数遗憾。他总是在观望,甚至想知道为什么人如此行色匆匆,大陆上有什么让人心驰神往。他也试图倾诉,随意拨通电话号码,就像随意推开一扇门,遭到的是猜忌和责骂。他对船下的世界又失去了兴趣。但是因为他的盛名,船下的人对他却有着传奇式的说辞,世界对他却有浓厚的兴趣,于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比拼渐渐拉开帷幕。那是狂傲不羁的爵士乐之父的一纸檄文,他带着学院派音乐人特有的傲慢与自信的上船,最后却铩羽而归,颓废不堪地离开。那场音乐的盛宴,让人回味无穷,琴声可以让数百听者出神、让人如痴如醉,为之哭、为之笑。最后他还是非常的洒脱,视爵士乐的规矩为一种禁锢,“fuck the jaze”又成余音了了的尾响。
时代的洪流,总是会冲刷每个人的躯体,可能留下些许痕迹、也可能是悄无声息地带走一切。19世纪末充盈希望的眼神不复存在,战乱凭仍下的难民在辗转迁徙,他依旧坚持自己的音乐,可以在下等舱与众人一起狂欢,但这狂欢的背后已经隐约出现一种时代带来得荒凉。他也渐渐地在被人遗忘,像忘记一艘破旧而斑驳的轮船,他始终没有离开,这里有割舍不去自己的家乡。诗人荷尔德林,反复“吟诵”的主题是“还乡”,“乡”、“家乡”、“故乡”,是出身的地方,也是永远到不了的彼岸。船成为了他的生命的组成,比钢琴还更值得依赖,即便在废墟之中,他还是能找到椅子安坐于上,对着自己心中的观众,触摸着意念中的琴键,心驰神往地表演,他是一个为艺术而生的人,过于的纯粹,乃至显得偏激与绝对。
一生在茫茫大海上漂泊,怎么能不厌倦,他也曾经因爱神的眷顾而几欲上岸,众人也期待他的改变,去见证真正的世界。但他,伫立在修长的阶梯,仰望着纽约林立的高楼,眼中却有些迷惘、有些恐惧,云山雾海、幽暗迷离,像梦幻一样安静,蛰伏这某种难以预测的危机。梦幻的环境会迷失了自我,寻不到方向,他似乎洞悉了这一点,很让人遗憾地转身,但又乎情理之中。他没最后能为了自己最喜爱的女神下岸,将自己的声碟相赠,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900”他最后没有离开这艘锁定他命运的船,随着十吨炸药的轰响,一段沉溺于过去的传奇也灰飞烟灭。油轮的华美直至衰败的画面都会在瞬间集合,闪过眼前,甚至回荡那空灵的琴声。最后,很无奈,那段琴人合一的鸣奏得以完璧归赵,回到了本该属于他的天堂,也许他本是天堂曲,而非人世音。
电影似乎暗合了人寻找灵魂归宿的主题。何处是归宿的,我们是否一直在流浪,在这个叫地球的地方流浪,在这个叫社会的环境里漂泊。于是我想起了,主角拒绝上岸的理由,说得很达观像得道高僧的参悟,“岸上是一艘太大太大的船”,正如他所忧虑的,真正的风浪未必来自海上。电影在探询就是如何去寻找我们的归宿。
余音:
这部电影总让我想起,欧阳江河的诗《一夜萧邦》,其中有一句话可以用来祭奠所有为艺术而献身的人。“可以死于一夜萧邦,然后慢慢的用一生去活过来”。所有的经典,即便销毁了还会感觉他“死去了多年却像刚刚才走开”。
为音乐而生——《海上钢琴师》品读 作者:fandao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