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影片完全是因为苏菲·玛索,她的脸型真瘦,生活中肯定更小,镜头上往往要比实际生活中要大一号,整体形象与跟十年前《云上的日子》好象变化不大,只是略带一点点的沧桑。没有想到女人略带一点点沧桑,在妩媚之外还会增添不可言传的魅力。试问,这样一个女人哪一个男人能够免疫?
再来说说影片,看来,永远不要指望法国电影象同类的好莱坞电影一样环环相扣的情节,紧张刺激的场面,两国电影的路数不一样,完全走不到一块。不过,仔细看来,这部讲究浪漫情调的影片在不经意间也设置了不少叙事陷阱。电影一开始,一位谨小慎微的普通人因艳遇惹上杀身之祸,立即让人联想到经典的好莱坞惊险电影的模式,但随即发现这位老哥并不简单,原来他就是警方与黑社会寻找的安东尼·日曼尔,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前去营造警方卧底——苏菲·玛索扮演的吉雅拉,并终于获得了她的芳心。剩下问题是女警与重犯如何厮守,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里情节设置又很容易让人想到吕克·贝松的《女囚妮基塔》,难道妮基塔的故事在本片又要重演?当然不会,影片到最后成功将一切矛盾全部摆明,警方得到了安东尼·日曼尔的巨额黑钱,顺便替他除掉了心腹大患——俄罗斯黑社会杀手,后者则赢得爱情,一身轻松地带着吉雅拉远走高飞。
导演是编剧出身,通常这样的导演不是情节上就是在台词上下足功夫,只要足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片尾看似突兀的转折,其实在前面已经做好了细节上的铺垫。比如,日曼尔问吉雅拉为什么会选择他,吉雅拉回答,你是我喜欢的类型。他马上跑到洗水间,对着镜子端详自己的脸。这非常符合片中塑造的那种谨慎小心的小男人面对美女的赞扬缺乏足够自信的表现。直到最后我们才发觉,原来他以为被吉雅拉认出来,赶紧去镜子前检查整容的效果。还有日曼尔给吉雅尔编撰的故事,不仅是向她示爱,更是在向她暗示自己的身份。可惜,不仅吉雅拉没有领会,就连观众也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调情而已。片中唯一牵强的是吉雅拉怎么会列车上选择了日曼尔,这么凑巧?或许可以解释为缘份注定,心有灵犀。谁让这是一部披着警匪片外衣的浪漫爱情片呢。
浪漫的爱情片除了旖旎的海岸风光、温馨的烛光晚餐,还需要一位决对痴情的男主角。没想到一个玩警察和黑社会于股掌间的高智商的洗黑钱高手,竟然会是一位大情圣。他最后的英雄救美岂止是自投罗网,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浪漫的爱情就是需要这样飞蛾扑火的忘我精神,难怪大美女义无反顾地跟他双飞双宿。有意思的是警察最后也察觉了他的身份,但还是任由他们从眼皮底下溜走了。影片最后一大段俯拍镜头,跟着他俩的汽车一路穿梭在尼斯城郊美丽的浓荫大道上,直到远处出现了蔚蓝色的大海,到底是法国人拍的电影,逃都逃得这么浪漫!
最后再说句题外话,电影以苏菲·玛索作为影片最大卖点,但片中实际控制局面的还是男人,她在行动受警察头子指挥,在情感上却为日曼尔所左右。片中日曼尔第一次窥视吉雅拉的主观镜头,从她双脚到她的双腿,然后镜头马上切换到她的胸部再上升到她的脸部,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成年男人观察女人相应的部位。在日曼尔跟着吉雅拉上楼时,他的主观镜头则全部停留在她走行时曼妙的身姿(扭动的臀部与腰肢),如果镜头再长一些,我真怀疑是不是在看法版《花样年华》。影片最后警察与罪犯各自得到需要的东西,达成默契,彼此相安无事。最惨的是俄罗斯黑社会派来的杀手——前克格勃间谍全军覆灭,虽然冷战早已结果,但西方国家还是习惯性将俄罗斯当作潜在的敌人,不同的以前是政府,现在改成黑社会。警察头子拒绝用英语与前克格勃交谈,说明他坚决不与恐怖分子同流合污,但从另一角度讲,是不是法国人的自大心理在作怪。噢,好端端的一部浪漫爱情片想这么多干嘛?就此打住吧。
《逃之夭夭》影评:逃都能逃得如此浪漫 作者:湖边的鱼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