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怀念洛丽塔

发布时间:2023-11-25 13:28:24

 一个动如脱兔的可爱女孩儿,骨子里有一种诋毁道德信条的叛逆。

她爱吃口香糖、香蕉;她喜欢听音乐,因而显得可爱。她可爱而不坏,像【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米兰,爱听音乐或跳舞的孩子都不是坏孩子。她青春的荷尔蒙涨到了嗓子眼,在阳光下喷灌淋湿了整个身体,因而显得清新而诱人。诱人的身躯,诱人的脚指头摆动着,在阳光下是透明的竹笋。当这一切关于女孩儿的富于类软色情意味的影像出现在银幕上时,不自觉带领观众完成了对自己青少年时期初恋的祭奠与怀念。 影片伊始,亨波特驱车行驶在歪歪扭扭的小路上,他显得苍老和缓慢。握方向盘的手上沾满了血渍,接着镜头移转,一只同样沾着血的手枪出现在车内(毫无疑问,他杀了人)。车轮压过路边的草坪,然后窜到公路上。亨波特在独白和忏悔,因为在向陪审团诉说,因此,影片伊始便具有了三个时空的交叉(现时、法庭、杀人现场,其他两个空间靠主人公的描述来构成)。据说当年库布里克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为使影片顺利通过审查,把亨波特杀人的情节放到了影片伊始。这样,在观众的眼中,亨波特首先是一个万恶的杀人狂。从根本上改变了原著小说的思想,损坏了其完整性。影片的后半部分属于公路或旅行电影,亨波特和洛丽塔一直在漂泊,这发生在亨波特第二次成为鳏夫之后。 画面闪回,少年的亨博特迷上了一位醉人心脾的姑娘。通过亨波特之口,我们知道那段初恋只维持了两个月之久那姑娘便病死了。直到遇见“小美人儿”洛丽塔,亨波特一直把初恋情人的一根裙带夹在自己的日记中。那时,亨波特已经步入中年,并且成为了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无疑,影片要完成对小说的元文本解读。小说中亨波特的独白充满了文学性的色彩,亨波特杀人的声线中透出的是其经受人生审判的痛苦,包含着亨波特在感情、社会、回忆、道德方面的挣扎。第一次见到洛丽塔是在洛丽塔家的花园。亨教授成为夏洛特家的房客,然房东喜欢上了这个有涵养的男人,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坐在藤椅上看书的亨波特透过自己的黑眼镜框看到阳光下趴在草地上专心支颐看书的女孩儿,她是夏洛特夫人的女儿,皮肤是健康的奶油色,喷灌喷湿了她浑身的衣服,她依然在看书。这时的洛丽塔是一个诱人的小妖精,一个让人疼的小迷糊,她在扭动着自己漂亮的脚趾头,无意间便诱惑到了那个成熟的绅士。亨波特和夏洛特结婚了,而亨波特只是为了得到夏洛特的女儿洛丽塔。洛丽塔是一个具有放荡气质的女孩儿(在多年之后贾木许导演的【破碎之花】中亦是如此),喜欢独自躲在自己房间中吃冰柜里的食物,把五颗草莓分别套在自己的手指上,然后一颗颗地送进嘴里,分明是一种赤裸裸的引诱。亨波特和夏洛特很快结了婚,又在短时间内离了婚,原因她发现了原本房客的混蛋和自己女儿的关系。在痛苦至极的情况下跑出家门被车撞死。洛丽塔还不知道这一切,因为她参加了夏令营,情人亨波特谎称她妈妈生病,翌日去医院看夏洛特。亨波特带她到一家小旅馆住宿,那是一个昏暗、肮脏的地方,楼道的镜子前堆放着散发着恶臭的垃圾(死去的婴儿、生活垃圾、毛发),飞蛾不住的扑向那盏黑暗中随时冒火的灯,燃起火焰,空气中夹杂着烤飞蛾的肉味儿,亨波特陷入挣扎之中。可爱的洛丽塔已经入睡,在梦中开始呓语,在床上舒展着自己的身体,亨波特再一次为这个小尤物而着迷。 紧接着,两个人开始了一段漫长的私奔。全然没有昆汀的【低俗小说】伊始小南瓜和小兔子打劫咖啡馆的两分钟的商议,是亨波特对于生命、道德的逃避。相信正是【洛】带动了一些具有深刻意义影片的产生,香港文坛导演彭胖子的【伊莎贝拉】也描述了两父女的寻找。亨波特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绅士,从30岁~50岁都在接受上帝或自己的审判。一段旅程总会有结束的时候,不管怎么进行,都是一段回忆。长久的自我道德考量会带来暴力与死亡,洛丽塔最终背叛了亨波特,亨波特此刻显得苍老异常。 大师库布里克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拍摄【洛丽塔】,他从纳博科夫手中接过了这个大部分都是死囚亨波特对陪审团倾诉(独白)的小说。大师品味到其中的华丽,同时还有堕落。擅长色情的库布里克终于找到了自我发挥的地方,但迫于法律的约束也只可小试牛刀,远不及其后来的【发条橙子】。其实,洛丽塔和亨波特的流浪是一次寻找,寻找最后的死亡与暴力,得以平衡一切的结果。亨波特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精神上的怪圈,逃脱不了伦理的约束。新版【洛】远不及大师的作品,纵然在技术上超越,却远远超越不了大师的艺术手法。尽管在大师的作品中一开始就把亨波特定位为残忍的暴徒,但影像却更加深刻、富有诗意。 那是一次铭刻人心的灵魂放逐,纵然知道洛丽塔的艳丽不属于自己。那个可爱的人儿,喜欢吃口香糖和香蕉的小迷糊,终于有一天要长大、成熟、苍老、死去。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