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影评:此恨绵绵无绝期

发布时间:2022-12-19 01:24:59

  我想,“杨贵妃”是个香艳无数的故事,她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真真切切,有李白的诗为她作证,有盛大的舞为她陪衬,也有浩荡的劫难,了却一生。盛世的绮丽、盛世的仓皇,毋怪影视版本之多,至2000年,TVB也拍“杨贵妃”,彼时颇遭诟病,时隔多年,总觉得这版最“消瘦”最“戏说”的《杨贵妃》,其实颇为独特。
  
  戏说
  
  史上唐玄宗与杨玉环相遇时,杨玉环已是寿王瑁的妻,唐玄宗的儿媳,她二十出头,他年届耳顺,又有伦常障碍,幸好是在风气开放的唐朝,他巧立名目,便使她成了他的妃嫔,这事就是搁现代,都有把人噎死的强悍,应了那句“终是圣明天子事”,再荒唐淫乱,谁敢多言?这桩爱情,开局实在太糟,欠了美感。
  
  影视改编,一般细节加工,大体线索不变,TVB拍《杨贵妃》,却改写故事框架:天宝年间的李隆基居然还是年轻男子,在雪地搭救孤女杨玉环,从唇枪舌剑到两情相悦,遵循正统男欢女爱,有效回避了这两个历史人物最有钡伦常的一面,侧重烘托浪漫。这样“戏说”,于故事而言,改写的漂亮,于历史而言,篡写的混账。剧中其他,如武惠妃、李林甫、杨国忠、“安史之乱”始末等等,也都和历史出入极大,这是TVB拍历史剧的毛病。
  
  宫斗
  
  后宫女人戏,是看“斗”。过往版本的“杨贵妃”,一出场便万千宠爱,遇不上对手,这样简单胜利的“一枝独秀”其实平淡得很。
  
  庄伟健监制的这版《杨贵妃》,添加了“宫斗”情节,不像后来《金枝欲孽》那样雕琢内心,而是浮华而充沛的后宫争宠,有起伏升跌、浴血奋战的快感,使得情节曲折,故事紧凑。剧中杨玉环初入宫闱,遭受冷遇,本应得宠,却屡遭陷害,要靠贿赂宦官来上位;不懂人情险恶,认武惠妃为好姐妹,于是吃尽苦头;武惠妃虚情假意,暗中歹毒使计,最终败下阵来;王皇后巫蛊争宠,反受其累,贬为庶民;混战方歇,杨玉环和梅妃之间又被挑拨生了嫌隙——后宫纷争几时休?这些“争宠”的戏码,不少是老桥段,像后宫结私情,醉后吐真言,用药滑胎等等,俗归俗,有纷繁芜杂的紧凑感,也有一些细节,像是珠链端落,服毒陷害等,在后来的网络“后宫”小说中被一再“盗用”。
  
  剧中的佳人,个个突出,海岚的清瘦单薄,虽无杨贵妃的丰满富态,好在她是天生古典风情,云鬓发髻金步摇,朱唇皓齿明艳某,披上锦绣裙,妆容妥当,便雍容华贵如神仙妃子了,有相当的美人气场。角色本身,倒偏于单薄,有诗书礼仪和歌舞才华,也有对男女之情的独特见解,展现奔放热情,但由于剧本刻意堆砌了善良单纯的优点,反倒显得不及其他角色性情坦荡。
  
  最抢眼的女角,还是吴美珩扮演的梅妃,这是个融合了演员本身气质和角色独特风姿的人物,史上真有其人,可惜以往的电视电影版本只关注武惠妃和杨贵妃之争,却忘了这场恩怨离真正的女二号。
  
  历史上,当杨玉环进入唐玄宗的生命时,武惠妃已死,她的对手是梅妃江采萍,而这部电视剧里,把三个女人纳入了一个时期,戏说的离谱,人物性情却可窥探。梅妃是那失稳明的才女,写诗撰文,编舞绘画,为人清冷傲骨,吴美珩的演绎,格外传神,容貌无绝世艳丽,但体态高贵,举止优雅,气质脱俗,有疏离的冷,冷的孤傲,不屑争、不屑斗,又敢怒敢言,有正直心肠,吴美珩扮演梅妃,从气质上就先体现了人物的清冷,有光明磊落的风范,如此高贵古典,出尘拔俗,在后宫里,殊世难得。到最后一身素衣,念出“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释然和豁达,不觉心酸而钦敬,这女子啊,心志高洁又如何,风华高妙又如何,他明皇贪欢恋艳,要的是你宛转蛾眉,情致偏偏。史上的梅妃,也并非剧中这般豁达,到底是怨的,“柳叶双眉就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泣怨的《楼东赋》、《一斛珠》。
  
  梅妃是清雅至极,武惠妃是艳至了极,这艳的是人,也是野心。郭少芸那时还年轻,艳色缎裙,红艳双唇,不艳光四射,但幽艳魅惑,酥手纤纤,虚情假意,做尽娇妍姿态,艳寂的眸中深藏着怨恨和狠毒,终于癫狂的放纵出来,孤注一掷时像末路英雄,那么可恶的人儿,掩不住荒凉的悲意。郭少芸的表演有型有格,掷地有声。
  
  袁彩云饰演杨玉瑶,也给人留下了独特印象,诗里对这位虢国夫人着墨为“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指容色秀丽,不须脂粉,也是她在后宫嚣张行事,纵使在君王面前,都不改放纵本色。袁彩云的演出,姿容妖媚,生性不羁,放浪形骸,不掩饰自己对物质声色的欲望,又总有最后的底线和原则,行事虽放荡,但坦率自然,大情大性,至死,都有慷慨决绝的奇女子风范。
  
  君恩
  
  “倚宫门,梦承恩”,何等凄怨,元稹写“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三千粉黛,见着或未见着君王的,匆匆老去颜色。其实承恩又如何,李商隐便写“莫向尊前奏落花,凉风只在殿西头”,得宠了,怕失去,失宠了,更忧愁,其实一切虚空,凉风在那殿西头,君恩岂有天长地久?
  
  江华演帝王,方步学的极像,欠了盛世君王的风采,可幸风度翩翩,风流写意,举手抬足间有古意,当然,他扮演的李隆基只消摆出表面姿态,在美人们之间儿女情长,帝王又有天赋的滥情和负情权利,可以在两个女人面前许下一模一样的承诺;剧情后半段,他则开始专一神情了,与玉环扮作寻常夫妻,为保护妻子在市井动了拳头;她受辱,他更怜她爱她,在长生殿的月色下以手指天,发下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当男人越来越学会了爱,是不是也失去了英豪之情?奢靡的沉溺在爱里,欢愉好、恩爱好,不防锣鼓嚣嚣,兵临城下……
  
  戏中的男人,暴力如安禄山,奸猾如杨国忠,惟一叫人心头生暖的,是郭政鸿饰演的皇甫惟明,有好武艺,侠义心肠,对爱,也是紧守维护,把爱定义为关怀与守护,用一生去保护心爱女子,可惜他这般赤胆忠诚的热血男儿,原该身披铠甲、战死沙场,可惜了,也是为爱而误,甚至没有机会去平那“安史之乱”。
  
  舞乐
  
  TVB拍剧,难得会去做原声音乐,《杨贵妃》却有一整张原声碟,主题歌是李慧敏唱的《男儿再不负深情》,唱古往今来的男儿薄性情,编曲古典华丽,有盛唐恢宏风,《清平调》一曲则是剧中舞蹈的配乐,古典悦耳,另外有轻盈明快的《春去春来》,悲愁的《踯躅》、《低泣》,《蝶舞》则是原声碟中极具韵味的一首,被反复用到,剧中有不少表现歌舞的场面,载歌载舞《霓裳羽衣》,大气而飘渺,向海岚与吴美珩的舞姿有素手天然之美,古典高贵,配上不时吟咏李白的诗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艳丽旖旎,光华流转。
  
  为杨贵妃写诗的人里,最出名的是李白和白居易,李白赞她的美貌,白居易叹她的结局,她活着的时候,只有美貌可赞,其余,都被那奢靡的富贵遮住了,繁华极盛的时候,谁能猜得到结局,谁能猜得到那么盛大的宠爱,会以马嵬坡的香消玉殒来作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不是不爱,只是江山岌岌可危,他如置身火炭,戏里为他圆了个谎,气急败坏地砍下将士的头,匆匆奔回,救不下悬梁美人,多年后,他垂垂老矣,眼前水雾氤氲,宛见她舞作凌波,娇俏一笑,他终于幸福死去,再不必相思煎熬。不知为何,明知是假,这样深情的结局,依旧叫人生了感怀。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