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仅有的优点都已经体现在它的预告片里了——在常规范围内颇具水准的摄影和美术。你能从预告片中看见广阔无垠的高原、风沙滚滚的西北小镇、充满奇幻色彩的地道和混搭风格的悍匪,然后产生对某种类型片的期待,而看完正片,你能记住的也仅仅是这些,就像记住了几幅画面精美的以黄晓明为主角的平面广告。《匹夫》远远称不上是一部电影,看得人味同嚼蜡。
虽然国产电影不会讲故事是个被人说烂了的话题,但《匹夫》在这方面的登峰造极的程度实在令人咋舌。它的故事基本是这样的:张译演一名从日军扫荡下生还的游击队员,为了借黄晓明率领的匪帮力量继续抗日,就假扮肉票被黄晓明绑架,从而混入匪帮,顺便与黄晓明的妹妹张歆艺搞搞情况,然后说服黄晓明一块儿杀掉即将来中国慰问日军的日本亲王。而黄晓明用其土匪的思维决定,应该以亲王为人质,要挟日本天皇终结中日战争,再敲天皇一笔钱。为此,这支队伍绑架了一名日本工程师,开始往亲王将要下榻的日军营地挖地道。最后,匪帮在死了大部分弟兄后成功绑架亲王。黄晓明在“给天皇去了五封信,天皇一封没回”之后,决定与张译等人带着亲王跑到日本继续勒索。影片末尾,他们踏上了驶往日本的轮船。
估计就是这份故事大纲把投资老板给忽悠了。若撇开故事的合理性不谈,有人也许会觉得,这故事挺好一喜剧啊,甚至有点儿所谓的黑色幽默:一帮浪漫又脑残的人干出这么荒诞的事儿,居然要跑到日本勒索天皇。但实际的情况是,你电影看一半了,只看到肉票张译被黄晓明等人殴打、一帮土匪到处耍酷斗狠,却完全不知道张译为啥这么享受虐待非要混入匪帮,也不知道匪帮为什么突然就跟日本人交火了,一切都如张译的旁白所说:“除了没有目的,这群人什么都有。”
这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一直到黄晓明逼问张译到底为什么加入匪帮时才结束,影片开始配着张译的旁白,进入一系列闪回,交代张译的动机,再交代黄晓明那几个死忠是怎么来的。最后剩下的四分之一就是流水账一样把黄晓明绑架亲王的计划拍出来,就像某个纪录片里面的情景再现。
杨树鹏导演简单地把《匹夫》这样的片子定位为“有三场大打和三场小打,分布在九十分钟里”,这种错误的思路导致《匹夫》中的人物在预定的跑道上从起点一条直线跑终点,没有任何意外,毫无紧张和刺激之感,整部影片看上去就像这样:预先拍好几场枪战,然后拍一些其他镜头简单地把这几场枪战连起来。
在这种思路下,影片中的人物也显得极为脸谱化,基本没有好莱坞编剧大师麦基所说的“转变”:张译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喜欢张歆艺,结尾的时候仍然喜欢;黄晓明一开始就霸气侧漏,结束时还是霸气侧漏;匪帮里的一群黄晓明死忠一开始就大义凛然、不怕死,最后大义凛然地死了。
唯一谈得上有所“转变”的角色恐怕只有黄晓明,还“转变”得非常不合理,他好像只是因为死了几个弟兄(之前不是也死过吗?),听了张译的计划,就忽然从一个逍遥混世的土匪变成了以死相拼的爱国斗士。
同样不合理的还有黄晓明在妓院里的相好。她第一次出场就是跟黄晓明演床戏,第二次出场还是跟黄晓明演床戏,第三次出场时,黄晓明在片尾大战之前给了她赎身的银子,让她回老家躲一躲,她却忽然说:“你不带我走,我就不赎身!”这份突然的感情毫无铺垫,看得人莫名其妙,只感觉这个有情有义的妓女角色是从某个经典电影里穿越过来的。影评导演似乎生怕黄晓明故意哑着嗓子说话和那一身健身房练出的肌肉不能彰显悍匪的男性气概,就硬生生加入这个妓女的角色来强调黄晓明床上的英姿(况且所谓床戏仅仅是两个人裸露着大腿摸来摸去)。类似的场面还有很多,使得《匹夫》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一种低幼的男性自恋倾向中。
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杨树鹏在价值观上的混乱,影片的基调完全不统一,它大部分时间都在试图通过一群很帅很酷的“匹夫”传达某种狂欢式的荷尔蒙激情(这也够老土的了),却偏偏在结尾大战中表现人物牺牲时走向了英雄主义的煽情套路。杨树鹏的初衷也许是想通过一种轻松幽默的口吻讲一个英勇的故事,天真地以为观众会又笑又哭。可一群本来就了无牵挂、不怕死的“匹夫”,最后如愿以偿地战死,怎么可能让人感到丝毫的悲壮呢?
除了剧情上的各种低级错误,《匹夫》也没有提供任何一个刺激的场面,在这部“匪帮片”中,你几乎看不到一场像样的枪战。好不容易等到了《南方周末》称赞的“一镜到底却又不失紧张感”的三分钟枪战长镜头,我真想说,自诩影迷的杨树鹏,难道没看过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执导的《人类之子》(ChildrenofMen,2006)吗?你所谓的长镜头,就是上下左右摇个三分钟吗?即使到了片尾攻打日军营地的大战,整个枪战场面也拍得全无章法,除了一辆装甲车,你能看到的只是日军打枪的镜头和匪帮打枪的镜头交替出现。在一团乱糟糟的剪辑中,等你终于认出了一个匹夫,想起了他是谁,就发现他已经不慌不忙地牺牲了。看到这里我不由得佩服张艺谋冯小刚们的老实,知道自己不会拍枪战,至少请个外国团队来助阵啊。
杨树鹏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的时候还模仿姜文道:“好的类型片就像电影跟观众在调情。”可是,好的类型片起码先得保证类型啊,枪战片要有过瘾的枪战场面,动作片要打得紧张,连这一点都不能保证,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类型片啊?
总之,在《匹夫》里,从剧情到人物再到场面,都是从杨树鹏喜欢的类型电影中穿越而来,组成了一个极度拙劣的模仿作品。真希望杨导再次冒出什么“调情”的念头时,能够考虑考虑,而今的中国观众可是跟美国小伙儿调过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