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长生殿》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3-20 01:01:44

  十七世纪的最后十余年里,中国剧坛上升起了两颗灿烂的明星,这便是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作为清代乃至全部戏曲史上体大思精、“气味深厚”的两大悲剧,南北双星同时闪烁着凛冽而又凄凉的点点寒光。

  《长生殿》的作者洪昇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一生郁郁不得志,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六月一日在吴兴浔酒醉落水而死,而这一天正是杨玉环的生日,也是唐明皇在长生殿上命梨园小部演奏《荔枝香》新曲的日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有意味的巧合。洪昇为人疏狂孤傲,不趋时流,他才高八斗,在当时很有知名度,但他却很少与权贵交流,他的朋友王泽弘说他:“性直与时忤,才高招众忌。”他的生活一直很困顿,有时卖文为生,有时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就是在这种困顿潦倒的日子里,洪昇历经十余年,三易其稿,创作了著名的传奇《长生殿》。《长生殿》一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长生殿》给洪昇带来声誉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厄运。康熙二十八年八月,在佟皇后丧期内,洪昇因邀约众多的朝彥名流在生公园观看内聚班为他专场演出的《长生殿》传奇,而被革去国子监籍,并被迫回到故乡杭州,悲苦地打发着他的晚年时光。可以说《长生殿》的戏里戏外都是一出大悲剧。

  从思想上看,《长生殿》是丰富而复杂的。对理想化的至情的讴歌是洪昇的创作主旨,这种“情”,不受空间的束缚,超越生死的界限,可以感动金石,挽回天地,如白日不朽,如青史长存。这种“情”主要是男女之间“精诚不散”、生死不渝的情,其次还包括忠臣孝子“昭白日、垂青史”的情,最后作者还借对这种“情”的讴歌表达了他的历史兴亡感。它以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由浅入深、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为中心内容,细致地描写了李杨爱情的发展。

  在上半部分中,李、杨爱情作为帝妃爱情,是有缺陷的,作品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描写。首先,李、杨爱情最初是肤浅的,唐明皇不过是爱杨玉环的美色,而杨玉环不过是为了得宠于君王,一门荣耀。唐明皇最初也是不够专一的,他曾与虢夫人来往,偷幸梅妃,并由此引起了杨贵妃的怨愤,造成了爱情的波折。此外,李杨爱情最致命的缺陷还在于他们身为帝妃,迷恋爱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唐明皇“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仙乡,”寄情声色,忘记了自己的政治责任。他穷人欲,“占了情场”,导致“朝纲”。为了他心爱的妃子,他又“逞侈心”,大封杨氏一门,造成了杨国忠的专权,杨氏一门穷侈权欲。特别是为了满足杨贵妃的朵颐之乐,他竟不惜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涪海南两道每年进贡新鲜荔枝,以致贡使昼夜奔驰,驿马为之疲羸,驿吏因之逃亡,甚至为此踏坏禾苗,踩死人命,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激化了民族矛盾,引起了人民和士兵的怨恨。唐明皇为了迷恋杨妃,也使安禄山得到了重用,发展了其野心,造成了叛乱,激化了民族矛盾。这些都真实地反映了帝王后妃这种特定爱情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反过来也造成了李杨爱情的悲剧。但是,在上半部分,李杨爱情也是逐步发展的,他们的爱情缺陷也在逐步克服中。他们的爱情由浅入深,逐渐趋向成熟和专一。李之爱杨,开始是出于对杨的美貌的爱慕;谪逐之后,李开始感到知音人去;《制谱》中,又感到杨聪明绝伦;《舞盘》中,一个跳舞,一个击鼓,志趣相投;《絮阁》中,又感到杨的“情深”;至七夕盟誓,则爱情已达到了真挚专一的阶段。

  但身为帝妃,他们的爱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一致命的,缺陷并未克服,则是转而又导致了马嵬驿之变的恶果,在这场巨变中唐明皇被迫赐死了杨妃,导致了他们爱情的悲剧。因此,作品的下半部继续描写李、杨爱情的进一步发展,把他们的爱情发展到理想化地境界,并使他们克服了帝妃爱情的根本缺陷。首先,作品极力描写唐明皇赐死杨妃后的痛苦,反复描写唐明皇的刻骨相思和无限深情,突出强调唐明皇爱情的专一和坚守前盟:“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惟只愿速离尘埃,早赴泉台,和尹地中将连理栽”。杨玉环也死抱痴情:“位纵在神仙列,梦不离唐宫阙。千迥万转情难变”,“倘得情丝再续,情愿谪下仙班”。作品把李杨笢到了生死不渝、感天动地的理想境界。同时,李杨帝妃爱情的根本缺陷也得到了克服,唐明皇交出了帝位,杨玉环也不再是贵妃,他们脱离了帝王后妃的地位,与政治脱离了干系。他们认识并忏悔了自己的罪恶。唐明皇自责“此乃朕之不明,以致于此”,杨妃更真诚地忏悔自己是“罪孽沉重”。逃亡途中的艰苦跋涉和野老所献的粗麸麦饭,使唐明皇由往日只顾个人的享乐,开始体恤群众的疾苦,杨玉环也一再忏悔“弟兄姐妹,挟势弄权”所造成的恶果。这样,作品便使李、杨爱情与国家、人民群众的矛盾得到了解决,使之变成了非帝妃的理想爱情。同是,作品还对李杨的爱情缺陷有所批判,但主要还是歌颂理想爱情,表达崇高的爱情理想。

  作品认为,李杨爱情的缺陷,有的是帝妃身份不可避免的产物比如唐明皇之所以偷幸梅妃,是因为他不得不去安慰这个痛苦寂寞的女子,作为拥有三宫六院的皇帝,专情一人与其他嫔妃有关无法解决的矛盾。因此,《絮阁》对唐明皇偷幸梅妃的批判是轻松的。李杨的爱情缺陷虽然关系到国计民生,但作品认为,这种穷人欲、逞侈儿、弛朝纲,都是由至情至致,而这种至情是十分难得的:“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因而,驿这一点的批判也并不严厉。《褉游》、《进果》等出所描写的现象,虽然在客观上具有严肃的批判意义,但作品却经喜剧式的轻松笔调加以描写,这就淡化了其批判作用,也表明作者的主观态度是轻松的批判,安史之乱和被迫处死杨妃,是对李杨爱情缺陷的惩罚,但作品以悲剧笔调加以描写,可谓有批判,也有同情。而且,作品最后让李杨有月宫重圆,终于还是原谅了他们的爱情过失。可见作品的批判并不占主要地位。对李杨理想化的爱情的无保留的热烈的歌颂才是主要的。作品写李杨的相思和深情,直至生死不渝,感动了织女,让他们月宫团圆。真情超越了生死,超越了天上人间之隔,即达到了所谓“至情”,从而实现了“天人之合”的团圆。

  艺术上,《长生殿》兼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上半部分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真实地再现了安吏之乱前夕的社会矛盾和历史面貌。作者人历史素材出发,又不拘泥于历史细节,进行了必要的取舍、剪裁、概括和虚构。如对杨玉环做的“净化”处理。驿杨国忠,把他由杨玉环的从兄改为亲兄,把他在安禄山封王后才拜相改为早已拜相,把曾屈事安禄山改为与安禄山势均力敌,成为各种关系和矛盾的集合点,从而把李杨爱情与安史之乱有机地联系起来。作品下半部分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李杨感一动地的爱情,把李杨爱情升华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样就把一个存有缺陷的爱情悲剧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理想化的爱情,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或以为后半部虚无缥渺,缺乏现实基础,实际是没有理解作者所要表现的总体思想,也没有从传奇的结构方法上着眼。《长生殿》以钗盒为线索结构全篇。在剧情开始的第二出,唐明皇就拿出金钗钿盒,与杨玉环定情,最后一出唐明皇和杨玉环又各执钗盒之一半会合于月宫:“收拾钗盒旧情缘。”中间部分,金钗、钿盒的实物出现八次之多。几乎在每个重要关节,都有金钗的出现,钗盒作为李杨定情的信物和至情的象征,如同乐曲的主音,在乐曲中不断地反复出现。作品围绕钗盒描写李杨爱情的离合,全剧由三离四合构成。李杨钗盒定情是合,杨玉环妒而被谪是离,复召进是第二次合,偷幸梅妃是第二次离,重归于好是第三次合,马嵬自缢是第三次离,最后月宫重圆是最后的合。从而使全慢衔接紧凑,针线绵密,伏笔照应,极具功力。其次,它以李杨爱情为主线,以社会政治为副线铺展剧情,描绘人物。这两条线索互为因果,有机统一,又错综发展,互相交插。李杨爱情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矛盾的发展又促成了李杨爱情的悲剧。《长生殿》的语言以清丽流畅为基本特色。它善于化用前人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但又不堆砌词藻、典故。文词优美、充满诗章而又晓畅自然。音律精妙绝伦。

  因此,《长生殿》自问世以来,一直流行剧坛,盛演不衰,直到今天,《长生殿》若干片断经常在昆剧舞台上演出。

阅读更多剧本,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