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新带一个大班。古灵精怪的孩子们似乎不把我这个新老师放在眼里,表现得很散漫,班级常规很不稳定。于是我想到使用“五角星奖励法”——我经常拿出红红的五角星对孩子们说:“比一比谁最能干,我就把五角星奖励给他。”“我们班谁进步最大,五角星就愿意和他做朋友。”这一招果然很灵.班级常规有了很大的好转。但就在我沾沾自喜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一天早晨带孩子做完操回教室,我突然发现放在玩具柜上的手机不见了。一定是哪个调皮鬼拿的!我问孩子们:“老师的手机不见了,有哪个小朋友看见了吗?”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一起摇着头。“如果有小朋友看见了就拿出来,我可不希望请警察叔叔来,这样就会被当成小偷喽。”可除了孩子们的窃窃私语,依然没有人承认。
急中生智,我拿出五角星,对孩子们说:“谁看见或谁拿到了手机,请告诉老师,我会奖励他一颗五角星。”沉默了几秒钟后,一个怯怯的声音传过来:“老师,我知道。”我定睛一看,是小雨,一个内向胆小而又极为安静的小男孩。我怀疑地看看他,问他:“老师的手机在哪儿呀?”小雨咬着嘴唇不说话了,眼睛直盯着我手上的五角星,我连忙撕了一个说:“小雨告诉我,我就奖你一个五角星。”小雨听到这话,拉着我到了午睡室,掀开他的枕头,啊,手机完完整整地躺在那里。
但这时,我没有手机失而复得的喜悦,也没有找到作案“真凶”的成就感,相反,我的内心很沉重,我不解,为什么平时像小兔子一样乖巧的小雨会“偷”手机。我望着小雨的眼睛说:“小雨,谢谢你帮老师找到手机,但你为什么要把它藏起来呢?”小雨的声音很轻:“我想要五角星,我从来没有得到过五角星!”天,他无视老师的请求、无视警察叔叔的威严,却只为这小小的五角星?
孩子们在用怎样的眼光看待五角星?如果激励的手段运用不当,被强化成孩子们做事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产生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这种教育手段无疑是失败的。
应如何根据孩子的特点巧妙地进行引导与激励,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