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本色》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6-22 02:53:44

  《四海本色》是一部由朱尔斯·达辛执导,理查德·威德马克 / 吉恩·蒂尔尼 / 乔姬·韦瑟斯主演的一部犯罪 / 黑色电影 / 运动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海本色》观后感(一):四海本色

  朱尔斯·达辛的这部黑色影片,节奏紧凑,以酒店皮条客哈瑞为主角,从其卑微的社会角色,贪婪投机的赌徒心理为起点,在看似有机可乘的机会下终究还是赔上了性命。影片中各个角色形象丰满,在众多的特写镜头及黑夜、狂奔的视角下,所要表达的已经不只是男主咎由自取的命题,在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环境里,被抹杀的永远只是那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从黑夜里出现,在黑夜里生存,又从黑夜里消失。

  《四海本色》观后感(二):杯具

  

影片主要是讲这样一个故事:哈瑞是一名卑微的皮条客,然而,他从来都没有满足于现状过,而是不断地想找到能够发家致富的门道。一次偶然中,哈瑞结识了名叫乔治的摔跤运动员,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组织一场摔跤比赛以谋取暴利。 哈瑞找来了当红摔跤手史瑞乐对阵乔治的手下尼古拉斯,一时间,这场巅峰对决成为了当地人人乐道的传奇。哈瑞的高调惹恼了垄断当地摔跤比赛收益的黑帮,除此之外,乔治的儿子也对哈瑞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与此同时,酒吧老板菲力亦想借此机会除掉这个和自己老婆有一腿的无赖。一场意外的发生让乔治不幸去世,也让哈瑞惹上了杀身之祸。这个剧本的高明还在于不依赖于一个核心的情节推动,几组关系是平行的互相推动的,所有人的命运都是悲剧

  《四海本色》观后感(三):TRIUMPH OF FILM NOIR!!!

  此片导演jules dassin因受麦卡锡主义的迫害无奈逃到欧洲,并在那里拍了几部经典电影,如本片和另一名片RIFIFI。感觉dassin相比其他美国导演风格更欧化,松中有紧。本片一开始的追逐戏和贴切的音乐,就牢牢吸引了我的注意。一路下来,故事极为紧凑,没有一点多余。演员们的的表演可圈可点,使每个角色个性十足。全片在伦敦实景拍摄,真实感油然而生,且大部分都是夜景,正好点了Night and the City的题。最后悲剧性的结局反映了小人物光有不切实际的抱负没有用,有时甚至是危险的。男主角最后的结局也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的关系,让人嘘唏不已。个人感觉本片比RIFIFI更引人入胜。强烈推荐有兴趣的朋友一试。

  《四海本色》观后感(四):致Harry

  -Harry

  -Hello,Anna.

  -It`s no good coming to me.I`can`t help you.Nobody can help you.

  -I don`t want any help.I just want to----I just want to sit down and rest.I can`t run anymore.

  Harry Fabian社会底层的皮条客,聪明机智几乎都用在投机取巧上,你的小聪明无法达成你跻身上层社会的梦想,你是个不甘失败的人,有颗向往自由的心。你完全可以像Adam一样,做个平凡的人,过踏实的生活。但这样就不是你了,Mary也不会深爱这样的Harry。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总是对梦想充满热情的冲动,而且有努力实现的激情,但现实的复杂远远超出了你单纯的充满幻想的头脑所能想象的。你找一个个借口问Marry要钱,一次次伤Marry的心,一次次让Marry失望,但是Marry始终还是爱着你------仅仅因为你有一颗充满幻想的头脑。生活啊,复杂的超出了你所能理解的范围。你从小就一直在奔跑,追逐。想抛弃什么,想追逐什么?你至死都不明白不满足拥有一个深爱自己的女人。在朋友都想着利用你出卖你的时候,只有Marry始终在寻找你。但是你的爱都给了自己,给自己向往的自由,给自己追逐的梦想。不怪你命运不济,只怪你有颗不安的心。这颗爱折腾不安的心让你不能停止奔跑,哪怕在奔向死亡的道路上-------虽然大家都在生活的道路上向死亡迈进--------可是Marry真的很爱你啊!?即便她是生命旅途上风景,你哪怕停下一会,欣赏一下呢!

  Harry,你太单纯了,单纯的从来不懂得向生活妥协,所以要一直奔跑。你以为有了小聪明爱幻想就是有头脑,你以为自己能操控伦敦的摔跤业,你完全没有意识到最深的悖谬来自一个单纯的爱幻想的头脑是完全没有可能付诸实现它发明的一个个美丽计划-------正如成全执念的行为绝对不会背叛执念而去妥协一样,也正如Marry爱你的单纯充满幻想并且必须承受你的单纯充满幻想所导致的失败带来的痛苦失望一样。你选择奔跑的人生正如希绪弗斯反复不停的将大石推向山顶。你以为让梦想落空破碎的是个小小的accident,其实这和众神对希绪弗斯即将推到山顶的大石却要坠落的诅咒一样,这小小的accident是宿命的必然。

  自私的Harry,你不向命运低头。可怜的Harry,你不懂的别人的嘲笑是内心自卑衍生的嫉妒。你没看到肥胖的Phil吞枪自杀,他的孱弱几乎被有钱的外表和内心的诡计多端掩盖,为什么要为这么孱弱的灵魂的讥笑而生气呢?还有Helen,Harry你如果懂得她内心的轻浮你就会明白自己的灵魂是多么沉重-------这灵魂沉重的如希绪弗斯之石啊!只有Gergorious和你才是一类人,你以为是你的雕虫小技骗得了这位身经百战的老摔跤手的信任吗?你错了,是你的执着和对命运的抗拒让你们走到一起。Gergorious战死擂台也不是你的过错,而是他选择了坚持战斗,对抗命运。Must fight to keep。这种古罗马摔跤的艺术是人类对抗命运自信的彰显。Must fight to keep。

  Harry,你倒在奔跑的路上,你的生命很短暂,你的故事很简单,但你证明了一颗不安的心爱幻想的头脑能够拥有一个激情澎湃的人生。只是,别那么自私-----自私地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以至于忽略了身边爱你的人。

  《四海本色》观后感(五):黑夜中的黑色宿命

  黑色电影的一大特征就是夜间场景居多,恰好本片的片名中又有个night,这个充满阴郁绝望的宿命感的故事从黑夜的一场追逐开始,又以黎明的一场追逐结束,主角哈瑞使劲浑身解数,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悲剧的命运。其实哈瑞并不是无脑的混混,他那些灵机一动的妙计屡屡奏效,让观众拍案叫绝,在摔跤场外一举获得老式摔跤的忠实拥趸老头的好感,巧妙利用激将法促成两大摔跤高手的比赛,以及最后被追杀时,通过警察来摆脱对手的情节,都说明这个小人物过人的智慧,可惜这种智慧只是小聪明,他缺乏的是对自身的审视和对大局的把握能力,只是一厢情愿的构筑起美好的前景,然后在前进的道路上碰的头破血流。骨子里,就像他的女友玛丽说的,他还是个不成熟的孩子,当他用那一点小聪明来对抗这个黑暗的都市中那些老奸巨猾的对手时,他的失败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他的天真支撑着他疲于奔命,期望在伦敦这个大城市打出名堂,甚至一度还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正是这种天真,最终把他逼上了无法回头的绝路,毁灭了他的一切,还有他身边的人。

  哈瑞的失败,还在于他的赌徒心理。他总想着一夜暴富,跻身上流社会,却忘了小人物要出头决不能投机取巧,否则来得快去得更快。这也是他这样有点小聪明的骗徒最容易犯的错误。他依靠一些手段勉强建立起了在这个城市立足的基石,也有了自己的靠山,但仔细一想,他的整个计划都是摇摇欲坠的,一点小意外就极有可能毁掉一切。他的冒险投机心理在这个过程中暴露无疑,比如直到签合同前,他才匆忙跑去女友家中“借”那急需的200块钱。达辛在这段的处理是很具有悬念性的,观众看到哈瑞辛辛苦苦眼看要搞定一切了,这里却卖了个关子,让他的女友发现了他的企图,让观众不由得揪心担心他拿不到钱。后来虽然钱是到手了,但在擂台上又生出了更大的不幸。看似这个转折十分意外,细想下却也在情理之中,一开始哈瑞把新式摔跤手争取过来比赛的时候就是将双方矛盾激化才得以成功,而后来双方在擂台上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可以说,哈瑞最后的悲剧,始作俑者仍是他自己。

  除了哈瑞之外,其他主要角色也个个鲜活丰满,演来令人信服。老式摔跤的坚定捍卫者和他的黑社会儿子,一个崇尚摔跤作为一种格斗艺术的美感,一个只以金钱和卖座为导向,这种理念上的矛盾和父子亲情之间一直造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直到最后老头子在擂台上拼尽全力用古典技法击败对手,自己也终于倒下的临终时刻,父子二人才终于放下成见冰释前嫌,父亲让儿子关窗的一段,叫人唏嘘动容。夜总会的胖子老板和女友海伦的命运也因哈瑞的出现而彻底改变。海伦是个典型的女强人,一心想要摆脱胖子的束缚自立门户经营夜总会,为此她不惜用私房钱资助哈瑞创业,但她的错误是过于信任哈瑞的能力,也许是对这个男人旧日的情感影响了她的判断力,她在离开胖子的时候之坚决果断,与她走投无路后的虚弱无奈形成一个再鲜明不过的对比。而胖子虽然有钱有势,老谋深算(连女友藏起的私房钱都瞒不过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痴情种,虽然在生意和道上可以游刃有余,但对于这个女人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的苦苦哀求也没能挽回芳心,他那一句I love you说来,眼里满是掩不住的绝望,对爱的痴狂最终也让这个大佬般的人物付出了生命。

  此外,无论是新式摔跤手史瑞勒,哈瑞的女友玛丽,还是假意收留哈瑞实则却要出卖他的小矮子,都有令人惊喜的表现,这些配角的出色,在很大程度上也为影片增色。那个摔跤手的头脑简单和一根筋,有时候竟能制造出一些笑料。玛丽和哈瑞其实是相爱的,但二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却完全不同,从而使有情人不能在一起,结尾那一个顺理成章的转折,更是将这种因爱的伤害放大到了极致。出卖者象征了那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的贪念和狡诈,这个演员在匆忙留住哈瑞并手足无措的掩饰动机一段表现十分出色,在今天的好莱坞,实在是很缺这种能充分表现某一类角色的黄金配角。

  影片很少用音乐,但是一旦音乐出现,必然是主角心理活动有了大的波澜。哈瑞撮合完了二人比赛后疯狂寻找那一笔关键的钱时,靠山死后被杀手疯狂追逐时,以及结尾走投无路时玛丽出现的那一刻,激昂音乐恰到好处的响起,都瞬间抓住了观众的心。出色的电影手段运用让我们充分的移情于这个拼命与命运抗争的小人物,最后在他坦然赴死的一幕中,深深体会到人性的救赎。

  文/方聿南

  《四海本色》观后感(六):Night and Twilight

  黑色电影往往是关于一个不稳定平衡被破坏的故事,而破坏平衡的扰动因素,常常表现为蛇蝎美人的形式。平衡,是表现为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数时候是男主人公,但偶尔也有被homme fatal诱惑的女主人公,比如The Prowler)过着平静、稳定的生活,而不稳定就在于,他们对自己的这种生活却有一种隐隐的不满、躁动,所以当遇到外界的诱惑的时候,他们就不能自拔地被拉离了正轨,而对于一部黑色电影来说,这样的逃离造成的结果基本上都是灾难性的。

  但也有另一种黑色电影,它的主人公就是不稳定因素,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平衡的破坏者,这些主人公一般是警匪片或黑帮片里的罪犯,比如《小凯撒》、《国民公敌》。当然,他们撼动平衡的最后结果,是他们自己的毁灭,而社会恢复平衡。

  《四海本色》作为黑色电影,就更接近后者,但它的主人公Harry并不是个罪犯,他也没能改变社会的平衡,哪怕是暂时的也没有。他只是处于社会的边缘,他"want to be somebody",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事业不会成功,他的女朋友Mary爱他,但并不相信他,他去找人借钱,同样也没人相信他的"life of ease and plenty"的许诺,所以当他要求酒吧老板Phil投资他的摔跤经纪事务的时候,Phil像听了一个天大的笑话那样笑得那么开心,而他变得那么绝望和歇斯底里。无论在白道还是黑道,他只是个在边缘努力奋斗的小人物,铤而走险地想在比他强大得多的人和势力之间周旋,想获取自己的成功,就像一只游走在大象之间的老鼠那样,最终他是被风险而不是成功吞没。

  在第一种模式的黑色电影里,蛇蝎美人某程度上担负着主角走背字的客观原因(所谓他者),主角不是没能力没地位没头脑,只是蛇蝎美人的诱惑太大,让自我背弃了超我,“不是我军无能,而是Gong军太狡猾”。但本片的Harry并不受蛇蝎美人诱惑,他所作所为的动机也完全由自己承担,所以他跟其它很多黑色电影的男主角仍有一定差别,他既不道德,也不体面,更不成功;没有任何外在原因可为他的堕落辩护。所以无怪乎在黑色电影当道的当时,纽约时报还给了它这么低的评价(对它的形容词基本上就是古怪、下流、垃圾、不道德、不体面)。

  Helen是比较接近黑色电影中“蛇蝎美人”形象的一个角色,她像其他“蛇蝎美人”一样,跟一个她不爱的男人在一起,她迫切希望离开他,她希望借助另一个男人的力量,并且诱惑他。可惜,被迫不及待的愿望冲昏了头脑的她诱惑错了对象。Harry不是一个有稳定体面社会地位的男人,他太过boyish,"like a kid playing in a man’s world",又何来拯救Helen的能力。其实Helen和Harry更像是对等的不稳定因素,他们都不是社会平衡的一部分,但他们的扰动又导向不同的目标。相比较起来,Helen原来的社会地位都要比Harry更稳定,所以在他俩的关系之中,是Harry欺骗了Helen,使她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1992年德尼罗重拍版的《四海本色》里,剧本去掉了Gene Tierney的角色(Mary),因为这个角色是当时Fox的老板为了让失恋有自杀倾向的Tierney有份转移注意力的工作而临时安排进去的。但是92版的电影也改变了故事的结尾,Harry在被追杀和枪击以后,救护车把他救走了,他在Helen的怀里醒了过来,两个人因此得到了重新开始的机会,所以据说当年这部电影曾经被译成《将功赎罪》。

  不知道1950版的电影剧本,在加入Mary之前的版本会是怎么样,但是它仍然会是一部绝望的电影。整部电影一直暗示着Harry的宿命。他一直逗弄刺激着摔跤手The Strangler,The Stragler是很愚蠢,没有头脑,可是他是只不受控制的野兽,Harry以为自己能操纵他,但电影也不断告诉观众他的行为有多危险,他被The Strangler像只小鸡一样拎起来,被施以老拳,最后被Strangler掐死。表演和细节上,Harry的宿命也是注定的。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当Harry向Phil要签约用的200英镑的时候,他开心地告诉Phil,他成功争取来了The Strangler,边说边兴奋地敲着鼓和锣,但换来的是Phil对他的指控以及诅咒,最后Phil还宣判似的敲了一下锣,就像敲响了Harry的丧钟。

  电影上映时,英国和美国上映的是不同的剪辑版本,一是音乐不同,英国版的配乐没有美国版那么戏剧化和浪漫主义,而是小品式的轻巧随意,就有点像《第三个人》配乐的感觉。欧洲毕竟比美国世故,对于人世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更淡然甚至戏谑。不过,更接近导演Dassin意图的是美国版(虽然那时候他因为麦卡锡主义而被列入黑名单,未能直接参加任何剪辑)。美国版那激昂的音乐和片中浓郁绝望的黑色结合更相得益彰,而美国版的结尾,是Harry被扔进泰晤士河,黑帮老大Kristo面无表情地把烟头扔进河里,转身离去就结束了全片。其实从某个角度说,美国版的结尾比英国版浪漫,因为黑暗绝望的浪漫也是浪漫,谁能说诺瓦利斯、霍桑的阴郁的浪漫主义不浪漫呢?而英国版的结尾,是Mary和Adam结伴走入桥上的晨曦之中,颇有“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的味道,世界上谁少了谁活不下去呢,更何况Mary离开了Harry,她只会活得更好。

  不过导演Dassin并不认可英国版的结尾,这个结尾暗示Mary和Adam将会得到他们的幸福,导演一直精心设置的黑色光影也融入一片晨曦之中,这与这部电影的状态不符。就像电影的预告和某CC版DVD评论里所说的,电影里的每个人都各有所图,可是没人得到他想要的,错误的关系把错误的人联系在一起,有的人活着,有的人死了,但没人是胜利者。晨曦虽然到来,但人心仍是黑暗。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