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对》是一部由罗永昌执导,杨千嬅 / 任贤齐 / 谷祖琳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生一对》影评(一):天生一对
過去的周末本來打算看《capote》或《walk the line》, 結果在皇室戲院前只得《決戰偷心男》和《天生一對》, 於是跟朋友就決定好, 雖然我本來無意要看《天生一對》, 就連這故事構思源自西西《哀悼乳房》也忘了, 只見海報卻自說由岸西編劇, 那就怪不得大家議論紛紛。
看銀河映像的作品, 不其然又會把它歸類兩門, 要不是對本劇本導技較為嚴謹的一類(如《PTU》《大事件》《黑社會》), 就是如《瘦身男女》《辣手回春》取娛樂性的社會話題作, 通常望一下海報就見端倪, 這是我認為可以不看《天生一對》的原因之一。雖然如此, 《天生一對》要用喜劇方法說一個發現自己患乳癌的女子, 其實也有難度的, 而且演的楊千嬅有大笑姑婆的印象, 隨時可能換來不湯不水或是予人不認真的感覺。
看罷, 覺得劇本很多處境和對白都誇張了, 不過想到最近我聽過做廣告朋友的職場故事, 我開始相信有時誇張的電影橋段其實也有半分實情根據, 只是有些人、有些話我們沒有遇著、聽過, 「電影是一面鏡子還是一只錘子」- 我忽然想到oscar最佳電影原著劇本《crash》得獎人提出的一個問題,電影製造口頭禪或是失真語境的情況, 實在屢見不鮮。於是在這個時代聽到「你無良心呀」這些話語時會認為他在念白。
或者我總念念不忘岸西寫《甜蜜蜜》的細心, 於是很挑剔《天生一對》的沙石, 然而, 有些對白還是見真章: 「用最好的心情, 面對最壞的事情」或是很多人都提到的一句感言:「同你一齊咁多年,我會掛住你。」- 我想那不單是女子內心對身體的感情, 也道出了一種人性的可貴。
插話/
這期最受歡迎的電影宣傳語一定是「每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但最佳的話, 那一定是「用最好的心情, 面對最壞的事情」。
插話2/
另一個我不想看《天生一對》的原因, 一定是被安排加插半場「側田自傳」。
《天生一对》影评(二):不属于女人的乳房
有些人听说西西的《哀悼乳房》被改编成电影了,免不了要去睇一眼,比如我。
看过之后才晓得,这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与西西的《哀悼乳房》相比,电影情节的生硬、枝蔓与刻意煽情反而退居次席。本来《哀悼乳房》一书完全没有故事情节,硬要添加的话,恍如义乳,手感乃至观感总是要逊色的。我介意的是,《哀悼乳房》中的女性身体焦虑被化成《天生一对》中积极励志的科普推广,对身体迷思的深刻反思在电影中轻飘飘的化为了一场凛然正剧。
且不说原作中小学教师的身份显然不能顺应如今观众的口味,于是摇身一变广告公司救市白骨精,甚至连发病也要依赖one night stand的缠绵之手——不禁让人感叹:女人们万万要自我体贴,否则那些老实的女人们怕是永无机会发现她们的硬块了!
女性自励的心路历程被为人妻、为人母、为打工者的焦虑所取代,仿佛女性的那“两客布甸”只为男性、子女及工作所需要。女人在请假时,不敢向老板公布自己的乳房病情,仿佛一只乳房的失却会让社会地位一并失却;女人在最后决定是否切除乳房时,她心下考虑的唯一问题,是男人是否介意。
乳房在此不是乳房,是行房工具,是喂养工具,是亵玩之物,是社会身份象征,是两性游戏的必备硬件……各种自然与社会象征意义如幽灵般浮现:“它在婴儿眼中代表食物,在男人眼中代表性。医师眼中只看到疾病,商人却看到钞票。宗教领袖将它转化为性灵象征,政客要求它为国家主义服务,心理分析学者则认为它是潜意识的中心。”
想到这里,或许电影里这些桥段也并没有错。人类至今,女性的乳房早已不是身体上的简单物事,乳房就是权力,“好乳房”享有更好的权力。究竟怎么才算“好”,在这个所谓男权社会里,早不是大多数女人自己做的了主,又何必苛责商业电影?
延伸阅读:
《哀悼乳房》 西西 洪範書店/台湾
《乳房的历史》Marilyn Yalon 华龄出版社
《拯救乳房》毕淑敏 人民文学出版社
《悄悄話乳房-胸部》Meema Spadola 旗品/台湾
《乳房聖經》蘇珊.樂芙&凱倫.林塞 天下雜誌/台湾
《婦科聖經》Elizabeth G. Stewart 性林文化/台湾
《天生一对》影评(三):银河系——《天生一对》
当然知道罗永昌是银河映像的王牌剪辑,参与制作了N部声名显赫的片子.直到看《天生一对》的花絮,才看到罗导本人的影像,原来是熟面孔——《枪火》里那个阿鬼的手下。看起来温和木讷,却在阿鬼单刀刃“老鼠”之后酷酷地冒了句“我大佬”。当时就独自喝彩,实在是味道恰好。《天生一对》是罗导的首部执导作品。 其实罗导虽然以剪辑而闻名,但他也担任了多次执行导演。所以他的熟稔无比的镜头感,和拿捏到位的执导功力,都透着股百炼成钢的劲道。
看了《天生一对》才明白,自己最喜爱的调调,还是这种带着热闹,透着善良,秉着乐观的喜剧小品。片子的主题其实也不是单纯指癌症,而是针对女性尤为敏感的乳癌。医学进步,治疗甚至治愈癌症,已经可以实现。但是,乳癌的症结在于,治愈或许能使病人获得健康,但是,也可能对病人意味着失去。那种失去,是无可逆转,伤害身体更伤害心灵的失去。
lt;Two Become One>比《天生一对》更能体现出那种微妙的变化:在遭遇病变时,女人会怎么反应,怎么解决,怎么选择。影片用喜剧来表现,却没有过分轻松;阐述了人生道理,却没有过分沉重。仅是在轻松和沉重之中站在一个平衡的立场和角度,已经算是成功。罗导在花絮中说到,全片他只让杨千嬅有一场哭戏。用眼泪来表现绝望和恐惧,不是不恰当,而是不入味。在这个年代,谁人不聪明,什么样的道理都听地明白,而遇事未必想地开。明里笑颜如花,说什么“小病是福”;暗地挣扎、逃避、再敷衍,敷衍地不是疾病,而是自己。让观众看得心酸,看地为难,看得叹口气。
哀悼是需要过程的,第一阶段,表面乐观,内心凄然;第二阶段,万念俱灰,生死茫然;第三阶段,勇敢果断,直面疾病。罹患绝症,仍然可以有希望;放弃完整,依然可以有完美。简单道理,人尽皆知。却叫人在嬉笑之间,一点点被感染,心中有了暖意。最简单的,也是最困难的。正确的抉择,是痛苦的抉择,也是改变的过程:对疾病果敢,对感情坦然,对工作真挚,对身边人关怀。最后,女主角Bingo躺在手术台上,用手掌抚摩着自己,与病变乳房做最后的告别。微笑着却有了泪意,只有女人才会有这样的情绪,以这样的方式去道别。
《天生一对》影评(四):因为不想写稿而催生了多少篇影评
片肯定是烂片
但也不想写稿啊
还不如来这说几句
与电影无关
但突然想到
一个是杨千嬅 一个是蔡卓妍
两位都是不断在电影里渗透自己胸小特点的标准港女演员
这种标签的定义很容易在2000年后的十年里取得更多观众的好感
往往象征独立 坚强的新女性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只有通过削弱女性特征才能来强化女性形象
胸部和臀部 因为其生育能力的象征而被选为文明最开始发源的崇拜物
新女性运动了大家不满只将女人作为生育工具于是开始寻求平等
而所谓的平等
在我看来却是性别歧视更大的悲哀:女性只有通过证明其与男性同样的力量或外表而求得自身的权利
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歧视
无论是生理结构还是心理特征
女性本就和男性有着天壤之别
肌肉组织决定了其很少能将爱人公主抱
脑部结构又拖沓了许多情爱纷杂
但这并不是缺陷啊
美是什么
这个问题太深奥
但有一样 美应该是不同
女性真正要求平等自由
必定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能利用自然优势能健康、独立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而绝非通过不停地证明自己与男性接近到百分之多少而获得的
所以说
烂片对价值观的处理还真的是简单又粗暴啊
→ → 你自己就是个简单又粗暴的人你嘚啵嘚什么啊
《天生一对》影评(五):轻松自然可爱
相对于中文名字的一语双关(“天生一对”指男女主角,也Miriam的乳房),英文名则来得直接明了得多。《天生一对》让我体验到很久没有的看《孤男寡女》《夏日麽麽茶》时的轻松诙谐,在走过Sammi过往屡试不爽的大笑姑婆路线之后,杨千嬅也开始真正在电影里能起到不再搞笑的作用。当然,我还是一如既往的看不惯任贤齐,《假个有钱人》里毁了Sammi,现在又在这里碍眼,唉.......
罗永昌很聪明的用轻松有趣的手法回避了“切除乳房”这一沉重的话题,不仅如此,这样一部充满“公益”味的电影,在他的手下,那些他想表达的观点也很巧妙的铺展在电影每个角落而不带有说教味。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会心接受到作者的想法。
比较不满的是侧田那条附线,怎么看怎么觉得多余,Gold Lable也不至于如此明目张胆的为他宣传吧。
:“你介意吗?”“我不介意!”的神来一笔还是让我忍不住红了眼睛,相爱,最重要的是包容。
《天生一对》影评(六):創作力與商業計算的平衡
楊千樺加任賢齊主演的電影。看牌面應該是輕鬆攪笑的愛情片,斷估都不會是 "餃子" 那些題材吧。 (任賢齊 vs. 梁家輝 ?!) 再看這個一度被禁的電影海報,猜想千樺是真的為藝術犧牲,或是宣傳的噱頭 ?
出來的作品,淡淡的愛情的氣味只是為那嚴肅的題材於些輕鬆的調子。觀乎電影的結構,角色的舖排及故事的高低起伏,這部電影只可以算是編劇導演的創作力與商業計算之間的不平衡之作。
情節上少了香港 (或荷里活) 的電影的一貫緊湊的,沒有強加上去轟轟烈烈的愛情,沒有生離死別的悲痛,有的是主角如何面對危疾的種種反應,感覺很細膩,可以見到編劇導演的苦心經營。但為何徧徧要加入側田一角? 這一個角色即使完全刪除亦對全劇沒有影響。無可否認主題曲唱得不錯,但單是主題曲不夠嗎。這個無謂的舉動徒然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即時減分。
話說回來,楊千樺慢慢放下大笑姑婆的形象,轉戰難度較高的角色,掌握仍算不錯,看來香港的導演開新戲時可以多一個選擇。
originally posted at http://idpt0000.wordpress.com/2006/04/19/film-澶╃敓涓灏/
《天生一对》影评(七):器官欠缺而形成的妖怪
lt;天生一对>改编自西西的<哀悼乳房>。
和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原著是沉郁而哀伤的小说,并不是一篇励志喜剧。
一个健康人,恐怕无法真实体会一个病人对于疾病的恐惧及对自身残缺的痛切悲哀。当我们为这一部理应落泪的悲剧发出笑声的时候,其实我们身边的男人仍是同一种动物,他们没有变做圣人,他们不是每个人都会说:不介意。
电影努力让我们明白,只要有意志,疾病不可怕。身患乳癌的她照样有人眷爱,有了家庭及女儿,仿佛这只是人生的小小考验。
但这人生的小小考验里,会有多少当事人的眼泪及悲哀,惶恐及挣扎。
曾看过一篇访问,那个失去一边乳房的女子,笑着说自己,感觉重心不稳,老觉得少了什么,走路都会觉得怪异。——那是一个少了它不会活不下去的部位。医生鼓励你活下去远比完美更重要。但失去它你依然痛切。哀悼乳房里写:“紫禁城里的太监都是器官欠缺而形成妖怪,司马迁是会写史记的妖怪……我失去了一个乳房,也是器官欠缺而形成的妖怪。”
《天生一对》影评(八):女性总要面对这个问题
只要是女性,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就算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身边也一定会七扯八扯地搭到这样一个患者,关键问题是--自己遇到了怎么办?
就像一开始Bingo刚刚得知患上乳癌以后自学的医学知识所说的那样,几乎人人都有份(影片中还有一句--“只不过男人几率比较小”,呵呵),所以提前为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好好面对以后的人生,倒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办法。剧中有句话很欣赏--“用最好的心情,去面对最坏的事情。”
癌细胞每个人体内都有,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它会发作。Bingo说,“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了,我会想你的”,真的到了那一步,无论是什么病,无论是什么癌,只要是要切除了要离开自己的身体了,总是有不舍的。但是不舍归不舍,切除,归根到底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更健康地更快乐地生活。正所谓“拨云见日”、“柳暗花明”、“有祸必有福”嘛:)
ingo想自杀,超市老板娘看她的眼神多怪异啊--年纪轻轻的,往好里说,还有大把好日子没过大把福气没享;往坏里说,还有大把罪没有受,就想这么一死了之?美得你!就算死了也不会上天堂不会有好果子吃!人来这世上走一遭,娘胎里捱了十个月,出来就是要该享福的享该受罪的受,注定是你的就是你的躲也躲不过。就算不想想自己来世上走一遭的“伟大的义务”,也该想想母亲十月怀胎抚养长大的辛苦!就这么一死了之?门都没有!要是觉得死了就解脱了,哼哼,那是自己生前的想法吧,或者是死后旁人的说法吧,但是真的死了,是不是真的解脱有没有下地狱下油锅能不能顺利转世,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呵呵,这段简直有点宣传封建迷信有点咬牙切齿鄙视自杀的人,不过我就是这么鄙视他们滴,怎么啦,哼!反正我不能对不起我爸我妈对不起希望我好好活着的人!哈!哈!哈!哈!哈!!!!
(下述格式为仿照评论本片的一位好人,不过内容是自己滴不就行了么,呵呵)
:龚慈恩还是好漂亮啊(我忍不住心都软了,带着X迷迷的眼神……咳咳,我是女生,不过也照旧X迷迷!哈哈!)
1: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仍旧觉得很开心:)演技好或者能够完全发挥当然最好啦,不过呢,我这个人怀旧喜欢热闹,看到就好看到就好,哈哈,证明这些演员还都好好的能出镜,不是很好的事么?尤其这部片子是讲癌症的,那么至少他们还都在哪,哈哈!伴随着我的日益“老去”,还能看到他们拍戏,不啻为一件乐事啊:)
2:男女主人公都是我喜欢的,不是因为演技(当然演技越来越好就更加喜欢他们啦),而是喜欢心态,我要向他们学习,至少向他们很多乐观的角色学习!--俗话说得好啊:活到老学到老也:)
《天生一对》影评(九):乐观面对一切
生病了,没去健身房,从电脑里找出这部看名字感觉像喜剧的片子打发时间。以前总是会把杨千桦和郑秀文弄混了,不过这部片子没有,杨还是比较胖的,相比于郑来说,呵呵。
喜欢阿冰的乐观态度,对于生活来讲,什么样的意外都有可能发生,难过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何不快乐一些呢。不过V仔还是该打的,发现了阿冰的乳房有问题的是他,发现阿冰前男友在骗阿冰的也是他,不仅仅是发现了,还给揭穿了。试想,一个女人最在乎的是什么呢?完美的身材?完美的爱情?内心里的那种美好却被现实无情的打破了,换你,你会怎样?!也许有些时候,宁愿想要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吧,起码,还能唯持心中的那份美好的幻想,呵呵~~~~
另外的插曲就是阿冰的那两个姐妹,忘了叫什么名字了,挺漂亮的两个姑娘,挺好的两个朋友,却因为一个男人打了起来了。要打也该打那个没有露过面的臭男人么,不过那个插足的女人也该打的,明知道那男人有女人的么,何况那女人还是自己的朋友,还听他甜言蜜语,欺来骗去,被爱情冲晕了头的女人啊,都挺傻的~~不过还好这两位醒悟的及时,可喜可贺~~
总的来说,还是挺适合打发时间的,尤其是最后阿冰和V仔在餐桌上交换纸条的时候,还是让我很不争气的掉眼泪了~~我还跟阿冰学会了扔硬币,说“字”代表你请我吃饭,“花”代表你天天请我吃饭~~~~哈哈~~
《天生一对》影评(十):保健宣传片----《天生一对》
2006-4-11星期二天气预报说今天降温好像又被糊弄了
最近真是没有什么片子可看,4月份刚一开始,哥哥的影子就在眼前晃来晃去,真是无奈啊。把《倩女幽魂》看了又看,连《金枝玉叶》、《大三元》、《满汉全席》都看了,到最后居然看了几部里面恨不得哥哥就露了一面的电影,看得我极度的茫然。
好了,说了那么多的废话,进入主题吧。
我一直很喜欢看杨千桦的电影,能让你开心,没有辜负她大笑姑婆的美誉。不过据说《天生一对》是他转型后的又一部力作,既然捧了当年她转型的第一步《饺子》这部也就不要错过了。
剧情很无聊,演得很一般,服装还凑活,对白可以不听,就杨千桦的头型设计的还不错。片子无非讲的两个不会存在于现实社会的人,事业有成,浪漫有加。杨千桦开的SUV没注意什么牌子,眼睛就直勾勾的盯着小齐的马莎莉蒂,nnd,真漂亮。
酒吧,邂逅,斗嘴,艳遇。缠绵于温暖的闺房中,斯磨于喷香的睡床上,男人发现女人左胸有肿块,亲热嘎然而止。女人被这种感官上的变态行径激怒,赶走了男人。
然后想都能想到,男人寻找方式告诉女人她有肿块需要检查,女人当然暴怒,因为尴尬,更因为疾病对他思想的颠覆性侵蚀。
检查结果:左乳需要整个切除。
女人开始歇斯底里的寻找所谓的秘方,尝试各种办法,结果让人哭笑不得。最后只能宣布放弃。
放弃偏方,但不能放弃生活,不是吗。身为客户经理的她,开始重整情绪,回到工作的勾心斗角中,回到朋友的疏通开导中,回到感情的真实体会中,回到人生的残酷无情中。
影片比较有意思的无非是最后一个小游戏:两个人,一个人写最想问的问题,另一个人写最想回答的问题。当然这是在互相都不知道对方写什么的情况下。猜都能猜到的片子的结局,女人写的“你介意吗”男人写的“我不介意”。不过这个游戏可以收了,不错。
很无聊的电影吧,我觉得也是,不过定于三八妇女节上映的电影,毕竟有它的意义所在。感触有两个,其一源于影片的作者:查了一下影片出处,电影看来还是来源于生活的某种感触,时大时小罢了。
引用:《天生一对》原改编自香港女作家西西的著名小说《哀悼乳房》。她于1938年生于上海,于香港葛量洪学院毕业,曾担任小学教师。1989年,西西发现自己患上乳腺癌,于是她利用考究的文笔,将自身经历作详细的心理剖析,加上引用大量医学数据及营养计算方式,结集成为现在脍炙人口的名著《哀悼乳房》。
看来,女人经常将自己的生活戏剧化,更有甚者将其作品化,这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其二,开始关心乳腺癌的问题,以下是查询资料后的归总,和大家分享,男的也看看,有没有帮助看了就知道了。
一、了解乳腺癌
雌激素过多引起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这是诱发癌变的根本。所以女性对雌性激素的需求应该保持一个平衡值。
二、乳腺癌的征兆
1、乳房有肿块,质硬,不光滑,多为单发;
2、乳头有溢血性分泌物;
3、两侧乳房不对称;
4、乳头回缩,乳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
5、乳头或乳晕处出现表皮糜烂、湿疹样改变;
6、乳房显著增大、红肿,变化进展较快;
7、乳房缩小,乳头位置回缩;
8、腋窝淋巴结肿大,有时可感到腋窝内有物体挤压感
三、乳腺癌高发人群
1、 家族遗传
2、 第一次妊娠大于30岁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
3、 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体重超重的女性;
4、 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如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病等);
5、 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前的女性都比较容易得乳腺癌。
6、 长期应用雌激素以控制更年期症状的妇女,许多年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会增加。一侧乳腺癌患者;
7、 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5—7倍
四、预防法则
1、 控制体重,每周平均4小时的体育锻炼,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减少60%。(我脆弱的心脏在此狂跳了30分钟以上。)
2、 女性保健品慎用。女性保健品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方法得当能够保持青春,方法不当,就成了花钱买来的定时炸弹。
3、 生孩子注意年龄。
4、男人也会得乳腺癌?!凡有乳腺组织的部位都可以发生乳腺癌。男性也有乳腺导管上皮组织,也可以癌变,一般发病年龄在50岁以后。那么,哪些男同志最容易成为乳腺癌患者呢?睾丸发育不全,有隐睾、睾丸萎缩等问题的男性要特别注意;男性肝功能损伤后,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降低,也会导致体内雌激素过多,引发乳腺发育症,最终可能形成乳腺癌。另外,还有一些男同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乳腺癌患者,如为了治疗前列腺肥大或者前列腺癌而应用雌激素,长期应用异烟肼、奋乃静等药物的男同志也要提防。
男性乳腺癌的发生概率很低,大概只是女性乳腺癌发生率的1%左右,但由于男性乳腺体积小和淋巴管短,癌细胞更容易扩散
五、重点必看
1、乳腺病最爱“白骨精”?工作压力大、夜生活丰富、过度爱美是导致发病的主因
据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乳腺中心不久前提供的一项统计显示,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中,半数以上为高学历、高收入的职业女性。另据报道,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并有年轻化趋向。有专家指出,被戏称为“白骨精”的“白领、精英、骨干”女性人群已成为乳腺疾病的高发人群。
原因一:过度爱美损健康
专家分析,“白骨精”多为城市人口,这类人群往往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喝酒等,这些特有的情绪和生活方式,更易导致乳腺疾患。另外,由于“白骨精”注重保健和爱美,多使用保健品、减肥产品、丰乳产品及嫩白、抗皱化妆品等,而这些产品多含有雌激素,会提升乳腺疾病发病率。
原因二: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
那些已经发现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等良性乳腺疾病的“白骨精”们,常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满不在乎,认为这是很多女性都有的,只要对生活没什么大碍,工作本来就忙,哪有时间去管它?另一种则是过于紧张,担心会发生癌变,吃不香,睡不好,在本已繁忙的工作、生活上又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专家指出,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良性乳腺疾病会恶变,因此不可忽视,但也不能过于紧张,不良情绪反而会加重病情。
2、女人身边的乳腺癌杀手
(1)邻苯二甲酸酯
它是一类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也指出,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精子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是造成男子生殖问题的“罪魁祸首”。
而在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是最高的,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也含有该物质。化妆品中的这种物质会通过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如果过多使用,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还会危害到她们未来生育的男婴的生殖系统。
别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
为了减少邻苯二甲酸酯对人体的危害,平时要注意最好不要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不要用聚氯乙烯(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成分)塑料容器在微波炉中加热食品,正确的做法是把食品移到耐热玻璃器皿或陶瓷器皿中进行加热。
(2)PhIP
在2005年四月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讨论会议上,专家指出,当肉类在高温下烹调时,会产生PhIP,我们经常食用的烤肉和油炸肉食就是其含量最高的载体,实验室老鼠进食大剂量的PhIP后,会出现乳腺肿瘤。
后经分析得出,PhIP在人体中起到和雌性激素同样的作用,在一次应征了试验结果。
(3)生育
单身,40岁以上未婚、未孕,或者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0岁。25岁第一胎生育者相比30岁生育者,乳腺癌患病率仅为后者的1/3。
(4)性生活
性生活质量会严重影响乳房健康。国内数据表明,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中,86%的人性生活中从未有过性高潮。长期处于性兴奋而未有性高潮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机率比经常处于抑郁或者愤怒的女性更大。
(5)嘴边的隐患:烟、酒、咖啡因、高脂肪等等
避免饮酒: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较很少饮酒者高,每日饮酒1杯或l杯以上者,患乳腺癌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高45%以上,这种危险性在绝经前妇女中最为显著。目前认为,酒精可刺激脑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与乳腺癌发生有关。因此,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后的女性,应戒酒或少饮酒。
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黄嘌呤可促使乳腺增生,而乳腺增生又与乳腺癌发生有关。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如果过多地摄取这类食物,随着咖啡因的大量摄入,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地增加。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应少饮咖啡,少吃巧克力。
资料来源:sina,sohu,《中国医学》《时尚健康》《健康生活》《信息时报》《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37c医学网》、美国《癌症研究》杂志等
后记:这段时间,很是关注这个话题,还有很多好的预防措施因为时间空间有限,没有写出来,下来可以和朋友们分享。这是个严峻的话题,让我写的时候冷汗直冒,大家一定要认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