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那儿》是一部由托德·海因斯执导,凯特·布兰切特 / 本·卫肖 / 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在那儿》影评(一):怎么能从小眼儿出来呢
——简评《I’m Not There》
文/老丁
有说迪伦是被拍传记片最多的音乐人,当然这种说法没有人去确切考证,况且也并非不是,因为迪伦自己人还健在,还远不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但可以确定的是,之前的迪伦传记片普遍没有什么影响力,之前马丁·斯科塞斯拍的《No Direction Home》只能算是人物纪录片,但为什么之前那么多人的拍摄甚至编排成舞台剧都只能以失败告终,也许是迪伦不像猫王或者迈克尔·杰克逊一样拥有庞大的大众票房号召力或者商业价值,还有大家肯定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迪伦实在是太难拍了。
迪伦在流行音乐上的革命意义已经彪炳史册,有关他的歌词的文艺意义也几乎成为一门“显学”,几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且就在几个月前还被授予普利策奖,但美国的传媒界却几乎众口一词——不是迪论需要普利策奖,而是普利策奖需要迪论,他早已经成为一个标签化的人,一座丰碑式的期待形象,一个凌驾于大众之上的精神偶像。而他个人后期与外界的相对隔离,他成名之后对记者的若即若离,以及他自己卓越的个人保护意识以及能力,都让“迪伦”这个符号被严重界定,但迪伦这个人又是一个非常不想自我界定或者被外界界定的人,这种虚虚实实的在场和不在场让迪伦成为影象的最佳素材,也是最难触碰并且最难表现的鲜活样本。
好在世界上不只有迪伦一个聪明人,在音乐上,在文学上,在政治态度和生活理想,不同的领域有各自的卓绝人士在维系着生命伦理。领域之间有共融和互通,比如一切文学都是人学,所以迪伦也就并非不可表现,一种合理合适的影象,体现一个音乐人的生命历程在越发显得珠联壁合。有鬼才导演之称的托德·海因斯就是一个聪明人,这个在《Velvet Goldmine》(丝绒金矿)已经可见一斑,还有一层意义,据说之前好莱坞过去10多年已经准备了大把的银子等着迪伦点头授权,但迪伦最终只认证了《I’m Not There》的版本,并向托德·海因斯的剧组送上祝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看作是迪伦和托德·海因斯两人的通融。
一直被看作是噱头的多人分饰一角其实并非没有先例,早前就有一个音乐剧在表现同样伟大的约翰·列侬,不同肤色不同性别不同国家用了9个演员来体现列侬一贯主张的“世界大同”。和托德·海因斯自己也承认,从《I’m Not There》还在酝酿的时候,他就早准备好了跳出《Ray》和《Walk the Line》的套路,用一种气象万千的张力来呼应迪伦,所以克里斯汀·贝尔、希斯·莱杰、理查·基尔、本·威士肖等人的面孔才浮出水面,而在茱丽安·摩尔等一干女演员试镜之后,在确定由影后凯特·布兰切特中标,熟悉电影的人会会心一笑,因为单纯从选角这一项,就可看出托德·海因斯慧眼独具之外绝对有谱。
望眼欲穿之后,影片先在威尼斯收获一个评委会大奖和凯特·布兰切特的最佳女主角,这几乎是意料之中的事,金狮输给的是张艺谋做主席的《色,戒》,但大家都已经不太在意。略为在意的是凯特·布兰切特在奥斯卡最佳女配角中败北,大家也都知道,是届奥斯卡,凯特·布兰切特是最为风光的女明星,这些都是题外话。而真正影片开始的时候,迪伦首先是一个叫伍迪的黑人小孩,抱着把写着“法西斯”的吉他到处游荡,好感立即又来了,因为大家还都知道,是谁真正影响了迪伦,而伍迪·格斯里才是“迪伦”这个符号真正意义上的父亲。随后克里斯汀·贝尔扮演的民谣歌手杰克,以及那个叫约翰的“再生基督徒”,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迪伦后期对基督和福音音乐的热衷;新生代传奇的希斯·莱杰扮演的拥有和迪伦一样的婚姻生活的罗比,一个因为私人生活面临分崩离析而被受纠缠的丈夫和父亲;理查·基尔在错乱的时空中高深莫测的老牛仔,隐喻因为摩托事故而从公众视线中遁离的时段;本·威士肖版本的阿瑟因为一直迷恋19世纪的法国诗人兰波而一直在阐述自己的主张和怀疑人生;更为惊艳的当然是凯特·布兰切特,黑白影象,现实和超现实交织,亦真亦幻,阴郁并且细腻,表情飘忽闪烁不定,脾气古怪不着四六,分明就是在英国巡演和《Don’t Look Back》时代的迪伦,在汽车里和艾伦·金斯博格隔窗对话的场景惟妙惟肖,坐卧的姿势和弹吉他的背影都让人叫绝……
更让人叫绝的,是托德·海因斯称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生活中的真实迪伦,更没有为了电影去采访或者请教他,只是通过迪伦的唱片和影象资料来接近,一种保持着距离的接近,一种艺术上的逻辑接近,一种断裂的破碎接近,托德·海因斯自己说:“电影从他的生活中汲取素材,6位迪伦会站在一起告诉我们,这个拒绝自己以往扮演的任何角色,不断前进而又不断否定自己的人到底是谁。”虽然启用了不少好莱坞明星,但影片《I’m Not There》还真是拍给迪伦自己看的,拍给迪伦的研究专家和崇尚文艺的知识分子们,因为其中有关迪伦自己的生长背景,有关迪伦生长过程中经历的垮掉一代、越战、黑人解放、女权运动等时代背景,包涵了太多的“在场”信息。对于同时代的人或者研究迪伦的人来说,这些信息的存在是绝对必要的,而对于一般的迪伦粉丝,或者普通的观众来说,就显得晦涩并且了无生趣,所以托德·海因斯剑走偏锋,丝毫没有讨好大众的意思;更难能可贵的是,就是对于那些标榜研究迪伦的专业人士也不啻为一种折磨,庞大繁杂的资讯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切换跳跃,在一种措手不及中完成着场景和画片的转接,故弄玄虚并且出其不意,不知道下一步衔接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这种方式的确相当“迪伦”。
曾经在美国研究过迪伦的国内乐评人袁越(著有《来自民间的叛逆》,其中有大量篇幅讲解迪伦),看过《I’m Not There》影片后曾放言,“我相信国内能够真正全部看懂这部电影的人不超过10个”,他的意思应该自己是看懂的10个人中间的一个,这种说法还是一种可爱的执拗。其实电影的名字已经是“我不在场”或者“我不在那儿”,懂和不懂又有什么的界限。因为单纯从电影看,这是一部文艺片而非商业片,这是一种以迪伦的方式拍迪伦的影片,这也是之前拍过的林林总总迪伦传记电影甚至音乐人传记电影中非常出色的一部。而迪伦自己之所以选择离开公众视野,也许正是有那么多的人想“弄懂他”,弄懂他为什么一直在变,弄懂他为什么可以“给时代代言”,弄懂他的音乐和他的歌词之间到底是在讲什么,甚至弄懂他和琼·贝茨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而又为什么分手。那么多人想把迪伦这个人神化,神化之后又有那么多人想把迪伦这个神还原成为人,于是人神之间来回折腾,直到迪伦自己都厌倦了,于是选择“不在场”,谁知道“不在场”竟然也是一种“在场”,哲学意义宗教意义上的诠释纷至沓来。所以不管迪伦自己是不是被拍传记片最多的音乐人,但肯定是养活评论家最多的音乐人,猫王和列侬没有活他这么时间长,杰克逊又没有像他这样会写歌词。于是就他这样的差劲嗓子,一个一般意义上绝对的糟糕歌手,让流行音乐不在只是音乐,从这个意义上说,托德·海因斯拍出来的《I’m Not There》真是善莫大焉。
“我不是什么代言人,我只是月光下裸体的舞者”,成名后的真实迪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实在是有趣,有趣到无趣,因为已经被过多的阐释,被过多的神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阐释甚至还不如一定要爬到迪伦家房顶上窥探他私生活的行为更为可爱,但是没有办法,他自己有这个能耐成为一个能够“预测风向的人”,即使到了后期躲进小楼,还是有各类的奖项等着颁誉。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无法脱离公众,就如同作为一个现代人无法脱离现代,一个“在场”的人必须在场一样。“I’m Not There”出自迪伦一张没有正式发行的专辑《The Basement Tapes》,据说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总是在诱惑面前犹豫不决/现在诱惑不再跟随我/但我已不在那里/我已远去。”年近七旬的迪伦回首前尘往事也许会万般寂寞,但其实,从电影《I’m Not There》中,从一干为电影做配乐的Pavement、Yeah Yeah Yeahs、My Morning Jacket、Pearl Jam、Television以及Wilco乐队主唱全数在列,还有Sufjan Stevens和Cat Power,Sonic Youth和Yo La Tengo,老一辈的Willie Nelson以及迪伦多年的好友Ramblin’ Jack Elliott……其实大可不必寂寞,聪明人还是大大的有,迪伦自己应该还是可以欣慰的。
《我不在那儿》影评(二):Welcome to my world.
要把八部半看了。。。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film were inspired by different cinematic sources. The "Jude" section was inspired by 8? (1963), the "Billy" section was inspired by the so-called "hippie westerns" of the late 60s and early 70s (such as Sam Peckinpah’s films) and the "Robbie" section was inspired by the films of Jean-Luc Godard, especially Masculin féminin: 15 faits précis (1966).
《我不在那儿》影评(三):人的一生有多少个片段组成---电影需要实验
不得不说,今年还是看到了一些好片的,可惜这部是去年的。只不过刚好今年在百老汇上映而已。Todd Haynes的片子真是不用说什么了,就是一个字“好”。和我一起看电影的是鲍勃?迪伦的粉丝,甚至还专门买了口琴来学。观影过程中还给我解答了很多特别设置的点,使我对此片的理解加深了一步。对于鲍勃?迪伦的生平我不了解,传记也没有看过,听过的歌曲仅限最出名的几首,还是在英语课堂上听的。所以想必了解此人的观众会更加对这部电影感到认同。
电影结束我对旁边的朋友说,这种程度的实验性质是我刚好可以接受的放入电影的分量,起到了让观众理解电影又不恶俗的良好作用。《I’m not there》延续了《天鹅绒金矿》里的实验风格并且更进一层,启用了6名演员描述同一个人的一生,从肤色到年龄甚至性别都不一样,和题目《我不在场》呼应的刚好。里面具体的那许多闪光点我就不一一来说了,相信大家在人人阅片无数的今天也能够分辨出来。
这次决定来谈谈关于实验手法运用于电影的问题(这句语法真官方)。一般来说我们把电影分成:剧情,记录,实验三种,当然近几年出现了Dramadocu等形式,也只是变体而已。在学校学实验片时,大家都觉得只是好玩,但没什么用,你拍的那么虚幻80%得靠导演自己解释怎么可能有观众,最多只能把自己标榜为搞艺术的附庸风雅而已。后来老师说了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他说学实验片的目的是为了把实验元素加到电影里。于是后来用来举例的片子《迷魂列车》《橡皮头》等等都成为了我的最爱影片。实验手法用好了绝对能让观众更加贴近电影深刻理解人物心情,起码也具有教人眼前一亮原来电影还能这么拍的欣喜。
说起实验手法David Lynch是不得不提的,当然他更加实验,而Todd Haynes偏商业。《穆荷兰道》似乎有些过于实验了,以至于大家看不懂剧情,但David Lynch的牛X就是他什么都不解释,让所有的影评家自己去想,于是在做完这部片子的Research后,我觉得这片子太厉害了,也不知道是本来就有这些意思还是影评家的想象力让这电影变得更加有意思,然后发现David Lynch其实是实验了观影者。
回到《I’m not there》,一部片子是商业好还是不商业好这样的万年难题搁到一边,不管怎么样专业和非专业都喜欢的片子肯定是好片子。音乐人传记类的片子是极容易拍的恶俗的,相信大家也看了不少这类按时间顺序描写,整段铺垫音乐的电影。能在看似无法突破的题材上有所建树,方可见导演编剧功力。
昨天Michael Jackson过世的消息几乎是所有新闻的头条,我也宁可相信这不是真的,但是在这样的年龄结束他绚丽的一生似乎刚好。相信马上就会有Michael Jackson的传记电影出现,我还是希望让Todd Haynes来展现天王的一生,太担心别的导演毁了MJ。
《我不在那儿》影评(四):我不能冒充
我啥都知道,不好意思唧唧刮刮的说我看出了哲学味道。我十分怀疑能有几个人把里面的事件的背景都看明白了?(小人之心)
这位爷爷成名前90%以上的中国文艺青年还没出生呢。大量的注脚(无论正确否)都不断让我羞愧我对美国文化史的匮乏。看得脑子发晕。这不是阿甘正传!甚至一首首的捉摸歌词都来不及我只有不停的按暂停暂停看字幕的意思。。。
本片自称启示录。如果按照其拍摄线条绝对是启示录般。那这些就和Dylan一点关系都没,否定了注脚的正确性。如果是一部传记体电影那情节不够章回体。所以注定是个启示录解构体印象派隐喻寓言预言等等等等现代派名词。。。不得不佩服那个引经据典解释台词的翻译者,他在作耶稣的工作。。。
最后把我看睡着了。
有一个镜头触了一下神经。金斯堡赶上Dylan时他在摩托车上看Dylan的眼神,那个眼神实在太深刻了,我甚至倒回来重新看了两遍。
弱智和渴望。那个牛b的眼神被语言化后的结论。我和金斯堡不熟,以前有个中国先锋乐评人似乎和金斯堡是发小儿,经常念叨他。不知道说的是我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个人吗?
《我不在那儿》影评(五):没有意思
原先是冲着小本下的这个片子,觉得拍得非常不错了,用多个演员解释清楚了过程和bd这个人物,而且表现手法很抒情。
本来觉得小本演bob dylan会不会不够硬气,后来才发现bd本身就是个软胚子。
片子里面bob是个careless而又可恶的人。不过啊有句话他没讲错,他又不是总统,他只是有感触,他只是个唱歌的,“他只是喜欢说”。他不关心任何事情任何人,他只是感受到了只是抒发出来。这样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又有什么可重要的?他只是个虚弱无力的人,想让自己更自在一些而已,虽然说过一些言论并且说得也正确,但那又怎么样了呢??这就是他,一个神经敏感的,沉浸在感受中的,容易受害的,不负责任的,一片混乱支离破碎的人,可偏偏就是有才华,而且歌曲确实好听。对他来说事实不重要,感受重要。除非你也把你的情感让他这样的人也明白。否则他这样的人,拒绝对他所产生的一切负责。不过我想没人会这样做的,因为他做的事情(让他人产生强烈的感受却又告诉他们其实我一点儿也不在乎。)真的太不能让人原谅了。他是适合当创作歌手的,也仅仅适合当创作歌手。
我在心情不是很好的时候看这个片子,一开始我觉得拍得非常不错,很多镜头表现得很舒服诗意,很多镜头倒带看了好几遍,很多歌也喜欢上了。后来慢慢发现原来有人比我更up set,比我更无可救药,人生也更没意思,就像这个片子的名字一样,i am not there,这7个人既是他本人,也一个都不是他本人,因为他在别人的事情里活着,像个吹牛狂又像个空壳,因为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that‘s fun。
《我不在那儿》影评(六):ur not there...
装逼倾向太严重。混淆那么多人物就算了,这还想得过去,但是故意把时间穿插得这么零乱除了感觉刻意不让观众看懂,没有什么其他的艺术感。看着累。另外,这么多人物和故事,这么宏伟的演出来,最后还是觉得对Dylan到底是怎样的人没什么印象——除了让众装逼份子捕风捉影的对那些场景和暗示兴奋一下。我觉得电影不应该是猜谜游戏,电影对观众的要求应该是中性的,就算情节晦涩(或像很多文艺片一样没有什么情节)也至少应该能够让人宏观的得到某种感受才好。在这部片子里面得不到任何感受。
Cate虽然演得很好,但实在无法接受Bob Dylan变成一个女人样。在我看过的那么多片子里面没有一个人把Dylan的味道演出来。俺那么喜欢Dylan的,也是头一回看一部音乐的片子居然听过片中大部分的歌,忧伤~
《我不在那儿》影评(七):由本片想到的一些杂七杂八。
坦白地说,我看得一头雾水。对Bob Dylan的了解也甚少,甚至我下面写的,不知道能不能称之为影评。
结识这部电影,也算是阴差阳错。某天曾经的舍友在微博上@我,那条微博是说 Ben Whishaw和他男友结婚。作为一个腐女的我很激动。在《云图》里演Gay,现实中也是Gay啊!然后就想要了解一下Ben Whishaw还演过什么电影,搜索到这部,发现导演居然是《天鹅绒金矿》的导演,Ben Whishaw居然演的是我的偶像兰波, Christian Bale居然也演了本片。种种...让我决定一定要看看这部影片。
看了故事简介,我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看不懂了。真不愧是和《天鹅绒金矿》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不得不说,这位导演真的很天马行空。我想,即使对Bob Dylan很了解的人,看了本片,也有很多不明白之处吧。就像我当初看《天鹅绒金矿》,一共看了两遍。第一遍,因为是腐女嘛,听说里面有基情,于是就看了。可看完之后,根本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后来喜欢上了David Bowie,知道《天鹅绒金矿》是以David Bowie为原型的。看了史实对照之后,第二次看,明白了大部分内容,但对某些情节还是不解:开头怎么扯出王尔德了?结尾记者怎么和Ewan搞上了?看了别人的评论之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得不佩服导演,真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经过这样的过程之后,再回味《天鹅绒金矿》,就会觉得这简直是一段华丽的美梦。
也是因为腐,我看了《心之全蚀》,讲的是法国诗人兰波和他同性情人魏尔伦的故事。但后来我深深喜欢上的,是兰波这个人,他的不羁的个性,他的纯粹,他的诗。我把他那句“我的生命不过是温柔的疯狂”作为QQ签名。不得不说,让Ben Whishaw演兰波真的很合适,《云图》里的那位同性恋音乐天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和兰波有着某种相似的气质。而Ben Whishaw本人也是Gay,所以他才能把那个角色演得那么好吧!本片里兰波出场时的场景应该是在法庭上法官审理兰波状告魏尔伦的案子吧。虽然我不明白兰波和Bob Dylan有着怎样的相似之处,但回想起看过的电影《王尔德》,再联系到《天鹅绒金矿》,甚至现实中的David Bowie,我深深明白了王尔德和David Bowie在某个层面上的共通之处。
再来说说Christian Bale。第一次结识他也是在《天鹅绒金矿》中,后来看了《美国精神病人》,但不知道就是同一个人。直到看了《致命魔术》,发现里面的男主看起来如此脸熟,一查才知道,原来我已经看了好几部他的电影了。(当然后来看了更多他的电影)说起Christian Bale,他和David Bowie有着微妙的联系。《天鹅绒金矿》里,他演的是David Bowie的粉丝;《美国精神病人》的片尾曲,是David Bowie的一首歌;他和David Bowie同样出演了《致命魔术》,但没有对手戏。Bale是个敬业的好演员,这一点就不多说了。有人说,本片导演拍这个片子不是为了记录Bob Dylan,只是想借助他的故事,来表现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音乐的痴迷,他理想中的Bob Dylan早已死去。(大致这么个意思)其实我觉得,对于David Bowie也是如此吧!他在《天鹅绒金矿》中,把David Bowie放弃华丽摇滚,去美国发展的史实,改编成了男主上演了自杀的闹剧,实际上改头换面,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出现在美国歌迷面前。不由得又佩服导演了,把David Bowie的转变编得这么有戏剧性。深入想想,David Bowie不正是把Ziggy杀了吗?而在许多歌迷眼中,David Bowie就是Ziggy。由此转回到Christian Bale。我觉得他把那个时代歌迷的痴迷演绎得太棒了!以至于我现在看他演的别的电影,脑海中总是有挥之不去的《天鹅绒金矿》中那个记者的影子。
不得不说,影片的音乐太棒了,以至于我都不知道是该看内容,还是听音乐。和《天鹅绒金矿》(Velvet goldmine)一样,这部电影的名字取自主人公的歌名I’m Not There.Velvet goldmine并不是David Bowie一首特别出名的歌曲,我想I’m Not There大概也不是Bob Dylan比较出名的歌曲,但我想,一定是导演喜欢的。《天鹅绒金矿》的另一个中文译名叫《紫醉金迷》,我觉得这个译名很传神,很贴切。因为紫色是充满梦幻的颜色,而华丽摇滚,也很梦幻,让人沉醉其中。David Bowie没有同意在《天鹅绒金矿》中使用他的歌曲,他翻脸了。我想,大概是因为他现在有稳定的家庭,不想因为那段黑历史让家人受伤害吧!
稀里糊涂说了一大堆。我没有为《天鹅绒金矿》写过影片,这篇却对它谈论了很多。最后再说一句 Bale弹吉他唱歌的样子好帅啊!
《我不在那儿》影评(八):纳什维尔的天空
流浪的民谣歌手,神经质的诗人,痛苦的思想家,郁郁寡欢的少年,迷惘的情人,虔诚的信徒。
lanchett不能演绎他,Bale不能传达他,Ledger更不能成为他。
他们仅仅是他的一部分,他生命短暂的一个个阶段。
他们有各自的颜色。美妙恰当的颜色。橘黄的,黑白的,墨绿的。
一切都是Dylan,一切都不是Dylan。
所以他们又都有各自名字。那是孤独的Dylan,冲动的Dylan,嫉妒的Dylan和忏悔的Dylan。
你可以用六个人,六种颜色,六种音乐去描述他,却永远抓不住这块神秘的滚石。
Dylan是个谜,是世界上所有迷人姿态的结合体。
实验,一切他的影像都应该只是实验。
Todd Haynes用了这种极其迷幻的方式向伟大的Dylan致敬,这是真诚的高尚的礼赞。
Cate的表演最为震撼,这是女王的又一次完美转身。Bale,成全了那些迷幻优美的声音和图片。Ledger和Gainsburg,那是真实的Dylan。Whishaw,你给了我们无尽的激动和期待。Gere,这一段相当独特,你是垂垂老矣的Dylan吗?你依然是个MAN!
《我不在那儿》影评(九):大整文藝青年
這是一部很精采的電影
但是他的精采包含著龐大的背景知識
如果只是平常從報章雜誌裡聽過他的名子
在廣播裡聽過幾首他的音樂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進去之後雖然不會到看不懂
甚至可能覺得很精采
但是很多有趣的連結會通通接不上
而出現一種好似在霧中
看的見卻看不清的感覺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因為這就是我第一次看之後的感覺 XD
之後我看了很多的文獻資料
聽了很多他的音樂
慢慢去思考電影的橋段
再重新看一次電影
我才多了解一些事情
以下有很多是我自己的猜想
實際上也許並非如此也說不定
我認為這部電影是專門為Bob Dylan所拍攝的
並且以Bob一貫的顛覆手法
企圖顛覆所有的觀影人
最主要的目標是那些BOB Dylan的專家
或是崇尚文藝的知識份子
這些人可能會在這部電影裡面著了道而迷了路
至於不懂這些的人不會有這種類型的顛覆
但是那一堆看不懂的聯結本身就是一種顛覆了 XD
導演故意用一種很混亂很繁雜而龐大的資訊
在很短的片段不斷地切換
並且不作任何解釋不斷跳換
(那種...如果你是專家...那你應該了解...應該接得上的感覺)
企圖惡整這些"內行"人士
為什麼呢?
我猜是因為...
這種手法是向Bob致敬的最佳方式!!
怎麼說呢?
第一、Bob一輩子所從事的事情
民謠歌手、藍調歌手、左派抗議歌手、搖滾樂手、福音歌手
obel文學獎提名人、流浪四方的吟遊詩人
ob在每一個領域幾乎都邁向最顛峰位置
(這讓我想起了達文西....)
所以把這些不同面向的Bob藉由不同的人物角色去詮釋
試圖表達這在平常人的身上只能作到其中一項就已很不容易了
而能合在一人身上是很稀少的
第二、到達頂峰的人生
並不是像我們所想的那般有趣
成名後的Bob深為自身極高的名氣所擾
他試圖藉由很多出軌的行徑
想要毀掉自己所建立起的名聲
然後又跳到另外一個領域裡
灌注自己的才華再次發光發熱
還記得片中有一段搖滾樂被台下的群眾噓嗎?
台下的群眾很多是當時的文藝青年
他們覺得玩搖滾的Bob背叛了他們也背叛了Bob自己
但其實根本就沒有背叛誰
文青的意識形態和形式主義的作祟
讓他們只能看的見形式、聽不見內容
進而變成瞎子
這也不是專屬於文藝青年的通病
所有的族群都有著這樣的一種記號
類似心裡疾病的污名化
ob認為被冠上某某權威或是某某教父之類的
對他而言其實是一種污名化
這讓所有的人被一種框架的刻板印象困住
讓這些人變成了某種神或是物體
而不被當成一個人來看待
當然...這種事情古今中外皆然
只是民風不同而有所變化
第三、我猜想Bob並不是"為了顛覆而顛覆"
(就像是為了寫詩而寫詩、為了賺錢而賺錢...)
他看見事情的發展
他覺得應該怎麼作
不問後果地就去作就去嘗試和改變
也許改變的當下他遭遇很大的阻力
但他還是繼續"變"下去
最後、若是如此那我猜導演也同時傳遞了一個訊息
其實不是Bob偉大所以他能在這麼多領域裡出類拔萃
而是他"敢作改變並且堅持"
因為大部分的人並不習慣太大的改變
(我們雖然喜歡變換口味,但喜歡事物的基調是不變的)
不斷地推翻自己
(而不是推翻別人)
這樣的自己才有可能有所不同
(自己果然是最大的敵人,最難跨越的框架!!!)
整部電影在劇情和Bob的音樂中慢慢度過
是一部非常用心與好看的電影
《我不在那儿》影评(十):自由是不该被束缚的
“因为你是一个自由的人,孩子和婚姻不该成为你的束缚”——这是一种宿命吗?一生的探索,自我追逐,结局也许仅仅是虚无和轮回,这是一种痛苦吗?这个世界的美好在于上帝创造了一种称之为音乐的东西,它可以是保姆,也可以是圣洁的食物,听你发泄和哭诉,并向其回报以真实的自我。放荡不羁、直言直语、桀骜不驯、颓废萎靡……这中间或许有失误,但却真实得近乎沉重。每个生命都有失误,至少他能从容地面对自己。而他,也是一个自由的人,自由不该被束缚,即使是约定俗成几千年的规则和逻辑。
当看到那个背着吉他跃上火车的身影,有多少人会因这流浪的潇洒而羡慕不已呢?
在全片中,除了大部分人所熟知的演员外,直到影片结束,才看到了这两个名字:饰演女模特可可·里维顿的米歇尔·威廉姆斯,曾在《断背山》中担任女配角,也是西斯莱杰的前女友。没想到他们合作过的片子不止一部。
另外一个眼熟的男人,直到最后我才反应过来,汤姆·提克威《香水》里的男一号,乍一看有点像克里斯汀·保尔。也许演一个人就显得很神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