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救赎》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0-09 16:49:51

  《24小时:救赎》是一部由强·卡萨执导,基弗·萨瑟兰 / 切莉·琼斯 / 鲍勃·冈顿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惊悚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4小时:救赎》观后感(一):飞机上看的

  煽情的音乐响起了好多次,benton死的时候我终于鼻子一酸,但不代表我的感动发自内心,这年头我看画皮都能流眼泪。

  小强一条线,上演手枪对阵冲锋枪 直升机 导弹还总得手;总统另一条线,政治 权利斗争 家庭问题。平行展开但肯定交集,必要时总统会在电话此端一脸难色小强则会在彼端大义凛然准备牺牲自己拯救美国和正义。

  这样的典型24情节设计,用24首创的同时发生的好几个事件分割屏幕一起呈现,最方便。

  还有熟悉的前奏,把我激动坏了。其实我真的很念旧。

  keifer好象减了点肥,形象比我记忆中好。前季他斜背的帆布挎包在24拥趸中风靡一时,这次又添了个双肩包,我只顾情节没怎么看真切,觉得象个地质包/国家地理摄影记者包,但是如果再背两集一定又有人考证出款式等细节。

  之前希拉里和奥巴马争提名的时候我就笑言,黑人当总统的民意基础早就准备好了,24早就有黑人总统了,但是女人当总统的民意基础还不够扎实,好莱坞还没拍过一部有这种情节的影视作品呢。这次24上了一个女总统,24的一小步,美国人民的一大步啊。

  有舆论说美国人不选希拉里是因为她让人想起自己利害的母亲或丈母娘,24这个女总统我觉得就是这种形象,没能立刻喜欢上。不过照惯例后面总统的戏份不少,看她还有没有精彩表现。

  小坏蛋chris还挺帅的,可惜已经挂了。

  好几季都以小强心如死灰但求避世来开头了,这次不来一个更狠的出山理由,未免显得心死象是做秀,当局一召就欲拒还迎地从了。所以我很同情那个戴眼镜的使馆工作人员,丫本来不用显得那么卑鄙,乘人之危。

  前季情节基本上在美国本土发生,这次先行篇在某疑似非洲国家发生,福克斯的高调爱国主义和天真的傲慢就很显眼了,卸任总统撤出美国公民的推理是又没重大好处(比如石油)又没重大坏处(比如引发世界大战),符合正常人的思路,女总统责之不用区域内美国兵力阻止屠杀,就太夸张了——难道美国政客真的这么想事情,以人类正义为己任?

  套用一句写得不错的台词:i dont believe the idealism. but i doubt it’s just my cynicism.

  女总统走出椭圆办公室就跟老公低语,讨论卸任总统此举有故意弄权嫌疑,这个更合理。

  看到有人说被她的就职演说感动了。people get a government they deserve,这个意思连岳也表达过,“我们就是体制”;L也表达过,他失望的时候经常说“我们就配this government";安迪也表达过,他说administration的水平其实就是国民的平均水平。

  金融危机,不少人(包括媒体)指责 嘲笑美国。背后的逻辑,低级一点的是“看你还拽?这回菘了吧?”高级一点的也无非是“美国模式too much,全球这么多资源撑起来的,无法复制,无法效仿”这类老生常谈。先行篇倒没讨论这个问题,但是结尾部分,看难民围堵使馆,故国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爬上几乎可以类比诺亚方舟的直升机去美国,已经不是理想,而是唯一的生机与希望。

  难以想象,这艘巨轮若沉,世界将会怎样。

  《24小时:救赎》观后感(二):语录

  你们的父母亲使你们安于襁褓,但Juma将军会令你们变得强大起来,让你们强大得可以从政府手里收复国土。

  在疟疾和战争交替之间,这些孩子没有生存的机会。

  我会派更多的小兵来给你清雷的,不用担心。

  我早已为我所作的偿还了一切,如今只剩下自由了,我绝不会让他们把它夺走。

  国务院不是唯一能赚钱的地方。

  我爷爷说,巫师才喜欢孤单。

  我他妈脑子进水了?让自己相信时局终于变了,相信这里国泰民安了。

  他们说选举的失败是因为我不想赢。

  当开国元勋向全世界宣布独立之时,他们就明白政权决策必须从三项基本人权出发,那就是:生命、自由、追求幸福。

  在我们高举伟大父辈燃起的火炬之时,我们必须牢记:火炬之光并不总是那么耀眼,这光芒会因为冷漠、贪婪、恐惧而闪烁不定,变得黯淡。

  在任何民主国家,人民得到了应得的政府。 ——托克维尔

  《24小时:救赎》观后感(三):程序的合理与正义的伸张

  《24小时》的杰克还是个救世主,不过他面临的时代变了。现在的社会是讲究程序和法制的,蛮干要被制止甚至指控。是忠实于死板的程序,还是临场变通,为了目的的正确不惜手段,这是个要抉择的问题。而问题的判断在于,你是否洞悉了玄机?你面对的个体是穷凶极恶的恐怖份子,还是被栽赃陷害的无辜者,伟大的杰克很少失误,但他是否就有了生杀予夺的特权?

  一个人超越了制度的限制,会有更多的人拾阶而上;蚁穴溃堤就是如此。可是,面临亟待拯救的生灵,必须要打上百个电话,签署数十个文件吗?

  杰克很苦恼,FBI有困惑。

  对一个有选择权的人而言,“做你认为对的”,“这是他的选择”,所以他也必须想到承担。我欣赏杰克最后的忠告:做你能承受的事情。

  《24小时:救赎》观后感(四):Depravation in Redemption。

  依然是特別的鏡頭感。

  異域的婦女頭頂著瓶瓶罐罐。破爛的摩托車駛過卷起一片塵埃。卡車里裝著被掠揭來的孩子。

  強烈的光和影形成的不真實感,默默述說著歷史和現實。流著血,而安然存在的戰爭,和所有不齒。

  搖晃的攝像頭記錄著一切。記錄著一個孩子被逼迫著砍下別人的腦袋時的尖叫。

  汗水和血水的咸腥味,背景是波瀾不驚的鋼琴聲。

  在第七季賽程已經過半的時候回來再看這個短片讓人尤為感慨。優秀的承接,幾個場景最有啟發意義。

  【JACK和BENTON的告別】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JACK在這部片子里的滄桑。讓人時不時想起他在中國所經歷的一切。這些在第七季已經被緊張的劇情所掩蓋了。

  他殺過人。但是他認為自己已經贖過罪了。他的確付出了足夠的代價。他不欠SAM大叔任何。再也不想回到那個傷心地。I’m not going home.

  -Where are you going then?

  -I don’t know yet.

  當他告訴Benton他要走時,他環顧四周,臉上的表情摻雜著太多太多。This place is worth protecting.所以他只能離開。他知道從那一刻起,他就會開始懷念這個平靜的地方,這個烙印著自由的地方。

  enton只能說I’m sorry. Jack說Me,too. Me,too.第一遍是我也很遺憾。第二遍,則是感慨自己的處境吧。所以他自嘲的笑了笑。我是想幫忙的,但是如今我的存在只能帶給你們麻煩,我也很難過。

  英雄之悲。我們都不想看到。

  【兩任總統關于是否出兵的辯論】

  前任那個有點克林頓氣質的家伙老奸巨猾是個十足的政客,SANGALA沒有值得美國人保護的東西,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經濟聯系,他們也威脅不到美國的國土安全。所以他對女總統的理想主義冷嘲熱諷。

  女總統和她外表一樣強硬。。我不知道她怎么會為了一個道德爭端而發起一場戰爭。何況這世上本就沒有絕對的道德準則。

  如果她真的是這樣一個idealist,第七季里她為什么要和恐怖分子對話呢?為什么要走出安全屋呢?難道這樣讓全世界知道美國總統不僅和恐怖分子談判,還宣讀了懺悔書就不會影響美國的形象了嗎?

  還有她先是把自己的老公送去一線給MATOBO當人質,又在他快死了的時候不顧自己有總統職位在身,堅持要留在醫院陪他。在這個人身上能找到的矛盾還有很多。

  總體來說每當自己的家人牽涉其中時她就會犯錯。正像JACK說的那樣,You’re the President.作總統前這些覺悟就該有的。這個女人擺脫不了自己的性別位置,她將很難在今后的幾小時內勝任。副總統已經露面了,也許她的任期已經到頭了。

  這個劇本其實是為了一整個播放季度而準備的。我相信完整版會有更多有關著兩個總統的故事。老總統沒頭沒腦的一番祝賀詞肯定了我這個想法。我覺得他的一句話很值得銘記:Nothing about this job lends itself to simple answers...Most you won’t even see coming till they’ve smacked you in the head.

  想想看那兩句Madam President, Mr. President.當時真的很令我敬佩。也蠻理解和感慨他們兩個的處境的。可是現在女總統連續犯錯,越來越覺得她之前凌厲的作風是一種自負和頑固了。

  24小時演到這個份上我們已經不是看所謂的包智杰同學有多么所向披靡了。編劇們已經開始把我們引向對美國的各個體制的質疑。是什么讓一個昔日忠盏膼蹏咴僖膊幌牖氐剿淖鎳

  JACK可以超越種族,跨越大洋,去拯救十幾個孩童的生命;他勇敢地站出來,只為了保護那些和他皮膚不同語言不同且不知父母是谁的孩子。他懷著這樣的胸懷跟愛。那么又是什么,讓他不能再愛自己的祖國了呢?

  《24小时:救赎》观后感(五):很多年前的回忆

  前天不知道在哪看到这电影,心血来潮就下到硬盘上要看看。

  很久以前,大约是04年的样子,那时我刚上初中,有一天在电视上看了一个电影叫做豪情三剑客,别的没记住只记住了基弗萨瑟兰那老长老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真好看。隔天便跑到音像店请店主帮忙找这部电影,一份VCD的拷贝花了我三十多零花钱,回家又看了一遍后我确定那真的是睫毛叔让我入迷。

  一些日子后在环球银幕上看到二十四小时的介绍,隐约感觉这个有点微胖的中年男人很眼熟,于是把二十四小时这剧集记在心里。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妈妈让我陪她去电子城买点东西,好像是打印机什么的,路过盗版碟贩的摊子时扫了一眼,突然就看到24这两个数字和那个眼熟的微胖大叔,然后脑子短路了一下,想起来就是豪情三剑客里的那个长睫毛!不谦虚的说那时的我还算是个孩子吧,不管怎么样那天是很快乐的回家了。

  接下来就是我沉迷在鲍小强的硬汉世界里无法自拔的日子,窗外阳光明媚,我在屋里拉着窗帘看一个个倒霉家伙倒在长睫毛面前。那真是一段让人想起来不禁苦笑的日子,夏天的风吹着窗帘起起伏伏,漏进一片一片金灿灿的阳光,跟着来的是青草的味道。

  我早已记不清那时候看了几季,只是相对现在来说那时的大叔还年轻,在无水的河道里威胁一个可怜虫要用俄罗斯黑手党的办法来对付他;而后每当坏人出现在小强面前时,我都对自己说,也对那个即将倒霉的家伙说:“你不知道你惹了谁”

  其实客观地想一想,那不过又是一部孤胆英雄的故事罢了。我还记得有这么一个说法,好像是第一季里小强救了一个人,第二季小强救了一堆人……第不知道多少季他救了一个国家,第不知道多少季他救了地球blahblahblah……看过之后一笑而过,他还是我04看到的小强,还是让我荒废一个个慵懒周末的小强,还是那个让我废寝忘食的小强。

  在以后的这些年里再没有一部剧能让我有那时的激情追,也没有一个人物让我看到就热血沸腾。很有可能是那时还小,见识少。但是我觉得没关系,我还是需要成长的,还是需要一点猛料在我幼稚的生活里,还是需要一个超级英雄无论他是哪个国家的无论他带来的是何种精神也无论有没有内含有没有发人深省。

  说到这,我已经很久没再看过24小时了,也很久没再去认真回忆那时的生活了,那时候以为我所面临的就是全部的人生,那时以为被爸妈催促着写作业上课外班就是全部的压力,也以为一句一辈子的朋友就真的是一辈子的朋友了。

  而24小时就是那么一个标志,在我到此短暂的人生里的一个逐渐模糊的里程碑,真的不重要它讲了什么,也不重要睫毛叔有多男人有多霸气,重要的是我记得它和在它陪伴下的那段仿佛全世界在手里的日子。

  在看这电影的时候,我看到又有悲催的黑孩子惹乎了睫毛叔,然后又忍不住说出了“你不知道你惹了谁”,就像很多年前那样,像一个孩子一样崇拜他,然后幻想着像一个孩子一样的生活,然后忘掉这种生活。

  《24小时:救赎》观后感(六):第 6 11/12 季

  我说第七季怎么这么愣啊,CTU都没了,总统也变成一老太婆,Jack好么样干吗自首。原来是因为没看这个前传,夹在第六季和第七季中间的。Jack已经从拯救全体美国人民上升到非洲孩子也救了,再次使用了他的绝招:不是不吃不喝,也不是1 v N,或是给总统打电话,而是被人绑上、铐上、吊上后总能让对方舍不得杀。踩地雷的哥们太仁义了,王朔嘴里的那仗义的老美就指的他吧!要是能让我不觉得假,我指定感动得痛哭流涕。

  我们为什么喜欢Jack呢?既没有越狱那哥们帅,也没有史泰龙壮,还不幽默老绷着张脸。我想就是因为他永远不知道疲倦,或者说他的编剧非常敬业。所以Jack老能不死,在我们无聊需要他的时候,老有的看。007是精致一些可是等它出一集太辛苦了,就让咱看看24呗也差不多。

  《24小时:救赎》观后感(七):《24小时》的电影版,时间设定在第六季和第七季之间,并作为第七季的前篇。

  《24小时》的电影版,时间设定在第六季和第七季之间,并作为第七季的前篇。

  等待了将近两年之后,终于听到了熟悉的杰克-鲍尔的片头音。《24小时:救赎》这次将镜头对准了非洲某国政变,杰克此时在一所学校帮工,他为了让孩子避免被反政府军要挟参军而拔刀相助。这种剧情会让人想起《卢旺达饭店》。确实,饰演杰克-鲍尔的基弗-萨瑟兰在采访中说:“这部片子的灵感就是来自于卢旺达惨案。西方世界有应该学会如何处理非洲问题,那里或许没有石油和金钱,但可能避免种族清洗。这或许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为卢旺达惨案道歉的原因。我想这部片子展示了部分。”所以,既然在这个悲情的故事结构下,《24小时:救赎》的风格相比《24小时》电影,虽然也有枪战激烈处,但总体上风格趋缓,有伤感和反思之处。像最后的难民涌向美国的直升飞机,难免让人想起当初美军撤离南越时的情形。另一条故事线,即美国首位女总统参加就职典礼,则保持了《24小时》原有的风格,阴谋露出冰山一角,坏人总在暗处。

  《24小时:救赎》观后感(八):很好的一个衔接

  首先,这是一个先行篇,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如何让Jack从流浪旅人回到常规的轨道里,如何去把第六季的剧情和即将推出的第七季无缝的衔接在一起。这就是这个2小时特别版本的先行篇的最大任务。

  从质量来说,这个先行篇大概只能算是完成“规定动作”的水准,不过不失,没有太大的惊喜,但是剧情还算流畅,反正我是一口气看完了。但最让我觉得成功的地方,就是这个先行篇很好的完成了它的最大使命---正如上述所说的,通过令观众基本上可以信服和接受的剧情铺垫,交代了Jack为何会回到了美国。所以,作为一个24的老粉丝,我还是对这个先行篇给予肯定的评价。

  此外,还简单的让第七季的一些新人物粉墨登场,例如反派老大茱莉的老爸,还有一个漂亮MM萨曼莎(疑似内奸?)等等。不过我对第七季最担心的是,会不会人员变动太大呢?从之前的海报看,大部分都是陌生的面孔,老人也就是jack,chole和改头换面的tony。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还是等1月11号的时候来揭晓把。

  《24小时:救赎》观后感(九):《24 Redemption[反恐24小时:救赎]》美剧太长 电影太短

  图示版

  http://axinlove.com/2008/12/24-redemption/

  《24 Redemption[反恐24小时:救赎]》美剧太长 电影太短

  y @xinl.ve 081226

  自我鼓吹《Taken》的细节被人bs后,碰到可能耳闻的美剧改编的电影实在要小心。对于连续剧没有爱的人而言,精妙的故事也会被断断续续的发布与“永无结束”的剧集所打败。等不了PB的一集一集发布,还突然拍摄停顿一下,所以只看到第二季结束,当传言剧情又恢复精彩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份心情去研究荧幕里的前后呼应。

  OMTV的《24》应该出了不少集,从电影《24 Redemption[反恐24小时:救赎]》里就可以揣测出不少“阴谋”的发展。新任女总统的准媳妇Samantha Roth,一个埋伏在最高权力身边的棋子,电影里的三方镜头已经有暗示。

  故事的空间跨度从美洲大陆到动荡不安的非洲国家,时间跨度3pm到5pm,连接美、非的距离可能发生的剧情仿佛远超过了一天时间里的奇迹。

  美国的总统更迭,政府机构人员不受监督,隐密存在的独立势力,与恐怖分子进行交易的军火商,这一切联系着非洲大陆上的反政府武装,恐怖主义行为,被洗脑的儿童士兵,具有丰富经历的叛军首领和兄弟情深的Colonel Dubaku,这一切都极富戏剧性。

  2小时能发生什么,能超过以上这一切的精彩?

  片中人的回忆,2小时里可以穿插着剧中所有人的过去,两个小时电影不能交待的丰满的剧情,OMTV可以用数季数集来慢慢厘清,一笔笔暗线、伏笔可以如Samantha的故事一样。就编剧的能力而言,OMTV和台湾长寿剧一样让人瞠目结舌。为了不暴露我对于24这部OMTV的更多无知,关于剧情可能的研究到此为止。

  紧迫的时间,100分钟的电影,带着14个小孩的逃亡时间只有2个小时,无法铺开来介绍的故事,甚至没有高潮的结束。

  美剧太长 电影太短。

  《24小时:救赎》观后感(十):24 6季简评

  heros pb dh 都已经沦落为大烂片,去年考研的时候很无聊才把这些片子看了(连《一骑当千》都看了),今年对这些片子实在是提不起一点兴趣了。

  终于等了两年,24终于要出了,希望不要让人失望。

  1:很震撼,第一次发现24小时之内竟然可以发生这么多事情,经典的开始。

  2:个人认为是最精彩的一季,主要是政治斗争写的很精彩,而我最爱看的就是政治斗争,最喜欢的nina只用了3个小时就从国家重型犯成为了自由身(赞)。

  3:保持了中上水平,结尾砍手的情节很赞,可惜我最喜欢的nina莫名奇妙的死了。

  4:有辱24这个金字招牌,唯一比较让人满意的就是恐怖分子的表现,先炸核电站,又打下空军一号,干的漂亮(中国政府第一次出现在24中)。

  5:又一季经典,主线稍逊,但是每集都很精彩,logan总统演的实在是太棒了。CTU几乎被团灭,话说Tony的死可是赚了我不少的眼泪。

  6:只演了8集好戏,直到核弹在加州爆炸之前的剧集都极其精彩,后面就是有些失控了(5枚核弹就炸了1个太让人失望)。

  7前篇-救赎:还不错,节奏慢了下来,非洲景色很美。音乐也很24。Jack的朋友很没有意外的以很惨的方式被人做掉。太子殿下身材真的太好了,也非常的帅。估计正篇里可能会死的比较惨,新任的女总统让人看着很不顺眼,估计按照惯例结局也不会很好(第一个总统被狙杀,第二个空军一号被打下来摔成植物人,第三个被弹劾,最后被自己老婆杀死,第四个被炸,造成大脑严重损伤),这个让人很期待啊!!!!!

  期待S7的正篇,希望不要让人失望。(Tony是恐怖分子让人难以接受啊!)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