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是一部由文森特·帕兰德 / 玛嘉·莎塔琵执导,基娅拉·马斯特洛亚尼 / 达尼埃尔·达里约 / 凯瑟琳·德纳芙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动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一):你是哪里人?----
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心情来写有关这部影片的文字,对于太过喜欢的电影,总是想要延续当初沉浸在电影中的状态,恐怕那份满足和喜悦稍纵即逝.
这是一部侧面反战的电影,这是一部颇似动态连环画的片子,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玛赞用回忆录的方式解构了自己的整个人生,纯真的童年,躁动的青春,无奈的中年以及未知的未来~~~整个回忆的部分都采用了黑白的色调,有人说,黑色是隐藏,白色是呈现,所有的黑色都隐藏着伊朗蛮横的统治和黑暗的历史,呈现出来只有玛赞充满天真,不解,叛逆,气愤的眼神.
我不了解政治,所以也无法确定片中对于伊朗的描绘是否失之偏颇.但对于玛赞,我却认为她是个幸运儿,这份幸运来自于她善良开明的父母和慈祥睿智的奶奶.儿时的玛赞虽无力挣脱自己国家无理的制度,但也敢于握着小拳头在家里振振有词地高喊着反抗口号;面对一直以来的禁酒令,玛赞在可爱的父母和奶奶的带领下也敢于机智地蒙混过关;青春期的来临,让玛赞变得倔强且叛逆,身着朋克潮流的服装走上街头,在迈克尔·杰克逊的激昂歌声中释放压抑的青春,在饱受禁锢的伊朗社会中,玛赞成了为数不多具有反抗精神的一员.
在异国他乡经历了青春的反叛与挫败的玛赞终于不堪忍受孤独与落魄的人生,重回父母和奶奶的怀抱,重新振作,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和伊朗专制做着有形或无形的反抗,之后结婚,而后却无法忍受和丈夫之间日益渐远的距离而被迫离婚,个性鲜明,渴望自由的玛赞最终还是离开了那个令她困惑令她倍感压抑和束缚的家乡,重新踏上了前往欧洲的旅程.
影片结束,出现了画外音
儿时的玛赞:奶奶,你总是闻起来很香,你都是怎么做的呢?
奶奶:我每天早上都采集茉莉花,在我穿衣服的时候,我就把这些话放在我的胸罩里,这样的话,我总是闻起来很香~~
玛赞:真是太棒了!!
随即,美丽的茉莉花瓣悄声飘落.忧伤的钢琴响起~~~~
---"你是哪里人?"
---"伊朗."
http://www.i35mm.cn/filmreview/1061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二):没有名字
色彩与画面给这部电影加了不少分。整部电影伊朗战争期间作为背景,该电影并未强调战争对伊朗造成的伤害,而是塑造了一个激进派姑娘,在伊朗这个时代背景下,女孩没有被思想化,崇尚自由,热爱自己。“我在伊朗长大,这注定我没有办法离开伊朗,离开属于自己的国家,文化影响是根深蒂固无法改变的,生活在西欧,连死也不会有人体恤你,伊朗血统无法改变。”女孩已经非常幸运了,温暖的家庭(超级有钱的家庭!有钱很重要,是的。)在生命中处于上帝视角的外婆,教我做人的父亲,叔叔,一位让我勇敢去追求自由的母亲,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有点太完美了?我们在伊朗许多电影里能发现,神的存在是处于中立态度,人们通过他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告诉自己要忠于自己内心,人要诚实。而神在另一方面又欺骗我们,没有所谓的“自由”(世上没有绝对自由主义一说),神的存在处于了一种矛盾体,也是电影最后神告诉女孩,要奋斗的活下去。整部电影最棒的台词:这个国家有一半都是文盲。无知的参与战争。【伊朗这个国家,至少可以正式自我,评判自我。】这世界永远不会有共产主义的那一天,只要人类活着,战争之火将永不熄灭。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三):什么是对的?是大多数,还是普世价值,或者是利益最大化
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韩寒的这句类似调侃中,无数的人为之疯狂刷屏
是啊,利益永远是符合国内大多数人的观点的
利益大于弊端,就是做这事情的理由,而且被所有的人认为,这件事是对的,是正确绝对的
但是,这样只为了利益考虑真的对吗?
而为了利益,你就应该在铺满泥泞的土地里滚来滚去,你应该被别人冷嘲热讽,甚至可以承受别人非人的无理要求
对啊
“面前有一泡屎,给你1000w,你会吃掉他吗?”
“你不会只是价格不够低,不够吸引你,再加个0呢?”
我们呗这个社会磨砺的,丧失了最基本的价值观
或者说为了所谓你的新的价值观,甚至泯灭了最基本的人性
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来
更加可以加害别人
我们为了利益和得失
离爱越走越远
甚至变成了那个最不想成为的人
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交给了魔鬼
那个控制你欲望的魔鬼
而自律的本心,那个能看到你自己的观察者在哪里呢?
如果你做为自己的旁观者
看着你每一刻
你还会为得失利弊
变成另外一个人吗?????
希望大家都能跟随自己的本心
不用去寻找 只跟随没有欲望没有情绪的自己
加油
为我自己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四):今夜鬼使神差地看了這部電影
伊朗伊斯蘭宗教革命后,除了大肆搜捕前國王的支持者,另一種清洗就是針對共產主義份子。的確,蘇俄在歷史上對伊朗虎視眈眈,導致了中國駐伊朗大使館也殃及池魚。
原來是穆斯林國家中最西化的一個國家,一夜之間U-turn,到現在才方能有所恢復。
片中兩伊戰爭的場面拍得比較含蓄,當無數伊朗兒童頭纏紅布條胸前掛著那把能打開天堂之門的塑料鑰匙向著雷區沖去時,驚呆的不止是伊拉克的士兵,想必每一個人都會驚訝。100w人在這場戰爭中死去,兩伊兩國的經濟估計倒退到5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這兩個原來的富國一下子窮了。
Marjane Satrapi以她的視角演繹了這一段歷史。
我最佩服的就是她的奶奶,果然是名門之后,不愧是王室后代,雅利安人的高貴和不屈的精神有了傳神的描寫。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五):黑与白的简单线条
昨晚看了《我在伊朗长大》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画面。
一是小女孩玛嘉因为同学是共产党的儿子,竟与同学几个打算对他“用刑”,用铁钉挖他的眼睛,幸好被玛嘉的母亲发现,并把她带回来。战争和革命对一个小孩内心的影响有多大?一个单纯天真的小孩也做出了这样看丝“单纯天真”举止,令人毛骨悚然。
二是战争爆发,一颗导弹投在了玛嘉邻居家,她挣脱妈妈的手,跑过去,看到废墟里的一只手,失声尖叫,就好像那幅《呐喊》。也许这是小女孩第一次亲眼见到战争的残酷。
三是玛嘉胆子越来越大,父母们非常担心。女孩露法妮被处死事件,母亲说:因为法律不允许处死处女,所以他们把她嫁给一个革命卫兵,夺走她的童贞,然后把她处死,如果有人敢动你,我一定杀了他!于是玛嘉出国了。
四是玛嘉离婚事件,朋友与她说,她一个姐姐离婚了,所有男人都想跟她上床,因为她不是处女根本无所谓了,能过就凑合着过。她哭着与奶奶说对丈夫没感情了,奶奶说:为了区区一个离婚流这些眼泪,你不知道我有心脏病吗?我55年前就已经离婚了,我知道自己一个人要比跟那个混蛋一起更幸福!真的大爱奶奶,奶奶的优雅与眼界令我折服,奶奶是影响玛嘉人生一个很重要的人。
还有很多,一幅幅黑白构成的简单线条的画面回忆起来都很触动心弦,玛嘉是个情感细腻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孩,生活在思想与身体都被禁锢的时代,她不甘被束缚,她那么迫切地追求自由,独自一个到国外生活,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歧视,最后还是抵不过现实的残酷,她思念家人还是回到伊朗,机场工作人员无理道:女士,带好你的头巾。她第一次那么顺从,把头发拨进去。看到这里我有点忍不住泪目。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六):有些伊朗人不喜欢戴头巾
抛开政治不谈,本片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伊朗人并不是个个都喜欢带头巾的。
如果不看本片,我们很多人会对这个国家有一种陌生的认识,会有两种极端的解读:一种是从西方式的解读,把那里的人民都丑化成被洗了脑的极端反美的戴头巾的潜在的恐怖分子;另一种是认为他们都是反对西方堕落思想侵蚀的文化保护主义英雄。
其实,哪有什么100%万众一心的伊朗?他们也是人,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有人喜欢通过控制别人来谋利,也有人喜欢过自己的生活。轰炸的时候不要忘了那里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想过那样的生活,反对轰炸的人也不必为了那些既得利益者辩护,别忘了那里也有人并不喜欢目前的生活,不要扯什么人道主义。
有些事情外力只能起影响作用但不能起决定作用,最终决定自己命运的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就象几十年前推翻沙一样。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七):你要的自由
我说,我们太浮了,缺信仰,不踏实.也许我需要皈依一个宗教.
他说,不要把信仰建立于宗教上,你会被利用.
我说,经历过战争的人让我觉得很深沉及有思想.
他说,我只觉得我想远离它.像这样,在中国,坐在海边,十分平静.这种平静,在德黑兰一分钟也感觉不到.
我不能明白为什么一个聪慧如他的人愿意把人生建立在物质上,为什么憎恨自己的祖国.于是,去看他们的波斯.Persepolis.
他庆幸自己是个男人.因为苛刻的律法对女人更加变本加厉.像Persepolis里一样.把自己包成个粽子,没有娱乐不许欢笑,离婚之后被视为荡妇.
不能改变.那么,远离.
为自由告别自己的土地,努力融入完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寻找别处的茉莉人生.
说,我是法国人.
离开很容易,斩断却很难啊.总有一个如影随形的人时时提醒你永远肩负着的东西.
也许,这危难的国家可以成为一个信仰.你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全部精力.
只是,若这样,你的人生不再是你自己的.
可是,你自己人生又是为了获得什么呢?
他说,伊朗的一个symbol是一头鹰头狮身的兽.他也想要那样的生活,自由和有力量.
原来,他们的信仰是自由.
仅此而已.
我不知他离开那里之后会不会快乐,会不会感觉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只希望不要像Persepolis里的女子一样,走到哪里都觉身是客.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八):今年去伊朗
这是一部简洁诗意的黑白动画电影,讲述一个女孩儿在1979年伊朗革命期间的成长故事。第一次接触它,是我从卢浮宫出来茫茫然地逛到蓬皮杜累得不行,席地而坐在大厅的角落,看见视屏里正好在放这个可爱的故事,黑白的漫画基调,夸张的配音。对大部分人而言,伊朗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国家。而它用幼稚浅薄的载体描述一个复杂微妙却很特别的主题。于是花二十多欧买回来打算送给姐姐姐夫(两个爱耍酷的老顽童),结果二月以后一直没有碰见,又懒得快递,所以搁在家里。最后发现电驴可以down;三联直接出了原著中译本。
如果说能让一个人哭,必然是碰触到了他的灵魂。那么笑,也是一样。最搞笑的元素往往来自最黑暗的瞬间。这片子最绝的地方是可以让人笑中带泪。值得一看。
“漫画作者赞玛萨塔比十四岁被送往维也纳念书,在那里独自面对青春和独孤。朋克,嬉皮,哲学都没有办法给她安慰。老天很公平,智慧越多,困惑也越大。她不断搬家,不断流浪,接触各种边缘人物,而画画是唯一可以和寂寞抗衡的习惯。写作让她丧失幽默感,但是绘画却给了她生活的乐趣。”这样也挺好的。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九):找自己
在查资料的时候,我注意到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其实叫《Persepolis》,中文翻译过来的名字有两个,分别是《茉莉人生》和《我在伊朗长大》。
现今英语的“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一词来自希腊语,是希腊人最早把伊朗人叫做波斯人,“波利斯”原意是“都市”,“波斯波利斯”意为“波斯国的都城”,他们把“贾姆希德金銮殿”叫做“波斯波利斯”,意即“波斯之城”。它是古代阿契美尼德帝国的行宫和灵都,兴建于大流士一世在位时的公元前518年。掌握众多附庸国的波斯帝国皇帝,受美索不达米亚诸都城的启发,将波斯波利斯建成一座拥有众多伟大、巨大宫殿群的建筑城。波斯波利斯古城遗址已经提供了许多关于古代波斯文明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波斯波利斯并非波斯君主们的日常寝宫,其功能大致相当于中国紫禁城的太和殿。对波斯帝国而言,波斯波利斯是其某种意义上的灵都。(摘自百度百科)
作者把Persepolis作为一个自传电影的名称是有其含义的。“Persepolis”是古波斯精神文化的象征,也是古波斯文化的精髓,是作为伊朗人所骄傲的。而在这部电影中,作者身为一个伊朗人也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依托,即信念。
再让我们回到中文译名上。
《茉莉人生》是个让人感觉很诗意很戏剧化的译名。影片开幕的场景是一片茉莉花飘过,带我们走进画面,落幕时也用茉莉花瓣的散落进行头尾相互照应。片中的奶奶身上总是有很好闻的味道,是因为她把茉莉放在胸衣里。奶奶作为片子的灵魂人物,我个人觉得,茉莉花香也有了特殊的含义,它代表了奶奶的优秀品格即玛嘉认为的真理和美好。在玛嘉眼中,奶奶的教育就是她的精神向导,奶奶的敦促或鼓励是她衡量自己行为的准则。在片尾,同样的问答再次出现,许多人认为这是玛嘉与奶奶的对话,凸显了玛嘉向奶奶的致敬,而我理解为这是多年后玛嘉与孙女之间的对话,是她在异国他乡的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和延续。
《我在伊朗长大》,我们可以看成这是一个陈述句,这个句子通常用作“你在哪儿长大”或者“你从哪里来”的回答。因为没有强调标点,这当然也可以是一个感叹句,比如片中的玛嘉谎称自己是法国人,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冲着讥讽她的那几个人吼着“是的,我是伊朗人!”。作为这个片子的标题,“我在伊朗长大”这句话在我想象中是主人公玛嘉?莎塔琵用平和却坚定的语气对自己说的。她在经历了许多之后,虽然离开了家乡,却找回了自己。
在我有限的理解范围内,我看到的是一个女孩不断在找自己的过程。这个小女孩生活在一个政治动乱的国家里,时常有战争,宗教和专制越是压迫就越让她渴望自由和民主,爱她的父母怕她小小的反抗为她带来厄运,于是将她送到一个民主开放的国家,想让她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教养的女人,而她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为了融入集体做出了许多努力和妥协。慢慢的,她到了恋爱的年纪,可两场恋爱的无疾而终和朋友们的四散离去让她又成为了一个孤独的人。一场大病后,她想回家了。可是此时家乡已不是她印象中的模样,这让她感觉尽管身在自己国家,却仍是个外国人。(让我想到了缪晓春老师的那组作品)她没有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时,她结婚了,本以为这样会改变她的生活,可是一年后她发现这种状态并非所想,于是她离婚了。在与奶奶的几次谈话中,逐渐清晰了将伴随她一生的信念:保持自尊、忠于自我、勇敢面对。终于,她做出了要离开家乡的决定。
在法国机场的出租车里,司机问刚下飞机的玛嘉
“你从哪儿来?”
“伊朗”
玛嘉回答得底气十足,为自己的国籍,更为自己的选择。
在影片中先后出现的人物都代表了玛嘉的思想过程:先知(理想中的心理安慰,在被现实刺痛后抛弃),阿鲁什叔叔(代表自由),马克思(代表民主),国外的朋友(代表虚无),奶奶(坚持并忠于自我)。他们都或多或少了影响了玛嘉,但最终她选择了奶奶带给她的思想作为人生信条。
平时我看电影有截图的习惯,截取最触动的我的一帧画面保存下来。而这部影片作为动画片让我想要截图的地方有很多,画面简洁,线条干净饱满,有生活气息也有象征意味,剪辑流畅叙事完整。
我没看过几部伊朗的电影,从《小鞋子》到《一次别离》,印象中的伊朗是一个比较封建古板的形象,但这部电影让我觉得以玛嘉为代表的伊朗人是很活泼开放有主见的,连同对这个国度也多了几分好感。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十):永远的异乡人
我是谁,我从何处来,要去往何处?这终极的哲学问题是所有人类解不开的谜题。而对于玛奇来说,这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困扰她的问题。
一个女孩,出生在伊朗家庭,但是家里非常开明,父母赞成民主,鼓励自己的孩子不为宗教世俗所困。在那个动荡的国家动荡的时代,玛奇在家里接受的是和外面不同的教育。懵懂时期她为此兴奋难眠,直到叔叔的死亡,让她知道了追求自由的权利不只是喊口号,而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
在愈加紧缩的政策下,父母将玛奇送到了维也纳,离开封闭的伊朗,离开战争的硝烟,去感受欧洲现代文明的洗礼。但她一去就因为伊朗人的身份而被各种猎奇的目光追随。她时时被提醒自己是个异乡人。她最先融入的所谓欧洲文明是在当地主流社会所排斥的边缘文明。
然后她像所有少年一样长大,成为一个青年人。经历了更多的偏见。但在自由的社会,那些真正伤害她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男人。男人伤害了她的感情。让她体会了超越一切的痛。这种痛叠加身份迷茫,她离开了欧洲,重新回到了祖国。
回到伊朗,回到她熟悉的环境。在欧洲不戴面纱是所有女人正常的选择。而在伊朗,不戴面纱则是自己觉醒和高级的证明。但她又一次被专制的统治所压迫。结婚是她认为慎重的决定。可是事实是婚姻带来的只是对爱情的消耗,她并不愿意在婚姻中沦落为普通的没有自我意识的伊朗家庭妇女。她有自己的意识,她接受过高等教育。
离婚,再次离开伊朗,去法国,成为了今天的插画师,电影改编的插画作者。于是我们理解了,为什么玛奇的故事里有批判可是却很矛盾,因为这不是其他人冷眼旁观,这是玛奇本人,她的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情,真实的感受。终其一生,她都是个异乡人,在家乡,她窒息而不能接受,在欧洲,她是个永远的外国人。这种复杂带给她敏锐的观察,带给她刺痛,带给她对社会和自身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