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作家》影评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07-28 21:48:00

  《自由作家》是一部由理查德·拉·格拉文斯执导,希拉里·斯万克 / 帕特里克·德姆西 / 斯科特·格伦主演的一部传记 / 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由作家》影评(一):老板要求的作业

  凌晨两点把培训师推荐的电影《自由作家》看完了,很高兴没浪费两个小时时间,不顾会不会影响别人休息立即微信推送给了几位好朋友,比起现在在大屏幕上弯曲各种价值观的电影,《自由作家》在七月末给我很大的震撼。

  1、新人VS老人

  当艾琳告诉他的爸爸,她要去做一名老师,爸爸的反应是拒绝的。作为父亲,他想让自己的女儿做个比这更好的职业,另外,他也相信自己的女儿坚持不了多久。

  第一次在高中做老师艾琳老师明显在一批黑帮性质的孩子中间显得“幼稚”与“做作”甚至“假惺惺”,闹哄哄的的教室,没有人搭理她,她就像个失败的小丑。努力想引起学生的兴趣却依旧得不到任何回响。她是只是新来的老师,学生都是经历过各种社会黑暗面的老人。

  作为职场新人,艾琳没多久就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支援,上级无法满足,转而她走向上级的上级,很遗憾,她的要求被驳回,因为每一个流程和规章制度的设定都是几十年流传下来上一辈人的经验,不能因为她的要求而改变。

  2、新人适应环境

  艾琳为了让自己的学生消除对她的戒备,她改变上课的方式,让学生做游戏,并在游戏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之前的种种劣习是应该引以为耻的。她自己买了一些笔记本,让孩子在本子里书写自己的故事,任何事都可以。她拿着那张嘲笑犹太人的画谴责这种种族歧视,无意间挖掘到了学生对大屠杀这件事感兴趣。工资不够,上级无法满足她的要求,她自己去商场兼职,并用这笔钱买了《安妮日记》每人一本给孩子,让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她去酒店兼职,让学生去接触长提意外的世界,利用酒店工作人员的身份,把孩子们请到高大上的场所,让环境去约束他们的行为,同时她请了几位大屠杀里的幸存者给学生讲当时大屠杀的场景,老人安安静静的讲,学生安安静静的听。很显然,与之前刚入职的新人相比,她不是那么的新了,而且慢慢在学生当中有了一点点位置。

  3、老人VS新人

  通过日记,艾琳了解到自己的学生的生活状况。当一个男生在高二开学的时候在班级面前分享了自己日记,很多同学内心都是触动的,包括艾琳老师。那时,她已经能够基本掌握这个班级了。因为她的影响,他的学生扔掉了手枪,因为她的影响,她的学生出庭指证自己的哥哥,因为她的影响,她的学生成绩在一步步提高。She made it!但那只是基本,最后,她让孩子们给收留安妮日记里的主人公的女士写信,为了和该女士见面,学生一起办筹款活动。这些事是他们之前没有做过的,大家都乐在其中,这才是那个年纪的孩子该干的事,而不是斗殴,分帮派划区域,躲着子弹到处逃窜。电影到那一幕,老师已经成为一个老人了,而她的孩子才刚开始作为学生新的道路。

  最后,学生顺利毕业,很多还上了大学,开启不一样的人生。只不过,丈夫的离开,略带遗憾。或许在艾琳老师的那个时候,带那个班级所获取的幸福感远比家庭带来的要多吧。在我看来,婚姻是一件高投资低收益的事,如果两个人的各种观念不合,那么还是好聚好散,不需要太多的挽留更不用撕破脸,因为,日后好相见。

  You are special.这是电影后半阶段艾琳的爸爸对她的评价,还有一个词,amazing。艾琳作为一个新人,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更赢得了家人的信任,社会的认同。

  这是一部积极向上的电影。配乐也很棒。没有过分的煽情。他在说一件事,你重新打开一个新的领域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从家人到外界,声音很多,很杂。你想要做好,那你就 必须要付出,在付出的同时,你要找方法,也需要创新。很多时候,老的经验不代表适用任何人和事。千万不要放弃,别人可以放弃你,情人可以离你远去,但你不可以自己放弃自己。引用安西教练的一句话:"一旦放弃,比赛就提前结束了。"

  愿我们在以后回想起今天的日子,依旧能够对自己说一声谢谢。

  《自由作家》影评(二):自由,我的

  自由,我的。

  ——看《街头日记》有感

  看这部影片,让我联想到了《放牛班的春天》,同样是有一位令学生十分尊敬与喜爱的老师。

  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里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一种幸运,是上帝对人的眷顾,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刚开始学生不断地对老师泼冷水,说这个老师肯定坚持不下去的。可是,老师没有退缩,她为学生付出了很多,牺牲掉自己很多的时间与精力,甚至做了三份兼职,为了给学生买书看,为了学生的旅游参观,为了学生……

  最让我感动的是:她走进了学生的世界里。她选择让学生记录自己的 每一天,写下自己的故事,她看着那些充满暴力、血腥、怨恨、孤独、伤痛的文字,她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这部影片同样让我们对教育二字有了全新的体会。教育是干什么的?就只是简单地为了应付考试而悲催地埋头苦干然后心理扭曲人格分裂心理变态么?我们的老师对我们有没有进行心灵的沟通呢?以后我们可能会成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做得就应该像电影中的女老师一样,通过特殊有效的途径把学生团结起来,教授做人的道理,让学生自己体味自己的生命体验。而不只是简单地“教教”而已,没有责任去负责那么多。其实,我们只要认为是对的事情,我们就要好好地去完成。我们不是在拼命虚荣地要成为每个人肯定的英雄,我们只是我们自己心中的英雄救足够了。这就离谦卑淡泊很近了。

  学生的自由是自己争取得来的。不是谁给的。他们一开始只是在错误的观念牢笼里被困了很久,他们站在悲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一切,从而散失了成为更好的人的可能。他们缺乏的是正确的引导,他们一直被别人的观念牵着鼻子走,然后就顺利成章地认为自己“不行”,“不可能”,否定自己成为自己的生活制度。这就是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小圆圈,只允许自己站在里面,一定不能超越这个圆圈,不然自己都没法自己原谅自己。

  影片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那一本本的笔记本,一个个的文字,配对一幅幅的生活场景画面。我对文字的理解可能跟电影中的老师一样,那是我们可以自由存在的最好方,我们可以随意随性跟着感觉写下一个个的文字,那是一声声的心声。我同样很喜欢文字,当自己写下自己最真实的感情的时候,那是一种解脱、一种超脱。还有,就是阅读,在阅读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暂时忘掉自己的一切忧愁苦恼、伤心痛楚,我们会站在作者刻画描述的世界里来反观自己现实的生活,我们其实可以很幸福。

  《自由作家》影评(三):17情人节夜 观影有感

  17情人节熄灯电影之观感有五:

  1.用旁观者的角度看,关于戏中男主跟女主提出离婚那段情节,实在让我觉得受不了。尽管看完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里面,但还是希望自己能为这样的心理作出抗争,直至完全克服。

  2.电影中的女主的那句,人还有多少次,能愿意为自己热爱的事情毫无保留地付出的机会?那一刻确实被女主的话触动到了。

  3.我想,短短的几十分钟电影,看完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深知,电影中的故事情节都是经过美化,他们经历挫折的时间和程度也大大缩短。如果这一切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又会有多少个这样的老师,和学生?虽然电影的开头告诉我,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

  4.我们的现实生活大概也是这样,就如电影中的女主说的那样,我知道你心里在跟什么作斗争,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每天又何尝不需要在心里跟自己作斗争?我们每天都在绝望的同时又心怀希望继续前行。

  5.电影很精彩,人生会比电影更精彩!

  《自由作家》影评(四):人和时代

  放在小格局下也挺励志的,老师的不懈努力最终改变学生一个班级本来一锅粥后来相亲相爱一家人。但是还是算不上伟大。可能是我本来就对老师没什么特别伟大的印象。就像女主自己说她的学生,你们最终不会被任何人铭记,只会在土壤里rot。 既然如此,改变这一小群人有什么伟大意义。

  美国这个种族歧视很严重,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但不是单凭一些个人意志就能改变社会思想主流的。比如这部电影里的老师是引导了一些本来人生将来一片黑暗的人走向正轨,但是剩下来那些比他们还惨的人呢?她也就是只想着带着她的那个班学生走向人生光明,跟开篇提的关于争取civil rights的本质改变有悖。因为她虽然很努力很努力,但是治标不治本。

  虽然她比那些go with the flow不想改变任何现状的老师好,她是个好老师,这是最好的老师该有的模样,但也仅限于此。可能本人就是对老师这种职业不怎么感冒。教师这种职业可以被夸得很神圣被社会认可和推崇,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它的局限性。教师是无力影响时代的,就算是被夸伟大也是based on 一些人一群人的感激之情。他们像是西药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但是无法根治社会和整个世界的苦痛,无法本质上救赎。

  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不是段时间内形成的,黑人的处境几乎是恶性循环,而且随时间的过去种族主义还继续蔓延到越来越多的文化领域。从孟德斯鸠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讨论权力分配的合理性,那到底什么是合理?美国他就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国家,资本主义者们本质上就是种族主义者,是贪婪,是人比人,是不是没有这些差距和对比大家都一样就是合理。那一小群人再怎么读《安妮富兰克林》被感动感觉感同身受觉得自己要变善良要好好努力要奉行elite theory 好好经营自己人生变得富有家庭美满也还是不能改变现状

  没有结论,资本主义种族主义还是女权主义自由主义,存在即是合理。

  《自由作家》影评(五):自由的思想也因来自自由作家

  社会

  从这部影片中看出了美国当时社会的种种状况:暴力、种族歧视、枪杀、毒品、法律制度等等,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看不见的动荡当中。这些不安不仅存在在这些学生身上,存在每个人身上。让我想起《珍爱人生》这部影片,都是从不同角度描写当时美国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到处存在。这两部影片都让我重新认识了美国,其实美国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光鲜,也曾有过这么丑陋的历史,也许每个强大国家的背后都会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丑陋的事实吧。但可敬的是,美国人敢于正视历史。

  教育

  不得不说,如果现在让我有接受外国教育的机会,我会选择美国。我一直觉得美国的教育是很好的。但是看了这部影片,让我不由的有点吃惊,原来美国的教育制度也有不公平,也会存在各种问题,差生也会被抛弃,教育并没有面向全部学生。尽管这影片反映的是以前的美国,现在可能有些改变了吧,但还些问题的存在,也说明了美国教育制度的不足。并没有什么制度都完美的,都是逐步完善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影片中玛格丽特老师和坎贝尔夫人的对峙就像是传统教育与现代创新教育的冲突。

  学生

  看过挺多的美国电影,对于美国的学生,自己有深深的体会。相比与中国的学生,他们不论是在身体发育方面或是心智方面,都比我们略显成熟。还没有步入大学的他们,身体发育已经相当成熟了,再者,他们已经经历了各种事情,性、毒品、暴力、监狱甚至死亡。这些在中国学生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想起了一句话,美国人早在少年时期就已经经历过了爱情,到了适合结婚的时候,他们选择对象时,更在乎的是内心,而不是外貌。这在中国似乎相反。而影片中还有一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让他们需要筹资的时候,集体出动在餐馆筹资。这种行为,我觉得在中国是找不到的。这到底是国情不同还是教育不同??

  女性

  我真的不明白,为何女性会处于那么卑微的地位。自古以来,每个国家都会发生女性地位低下的事。她们似乎存在就是做为男人的工具。不被看起,任人糟蹋。甚至今天的社会,印度、中国等等,频繁发生女性遭受性侵的事件。而影片中也一个学生提到,自己被父母逼迫去赚钱。每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就会感到强烈的不公平。也许是身为女性,而且才会异常关注。当然,影片中也反应了一些当时社会进步的细节,比如学校的校长是个黑人,还有那个教育局的上层人物是位女性,还是有反应出了社会的歧视在逐渐的减少、女性地位在不断的提高。

  关于玛格丽特老师的婚姻。我觉得这也是现代社会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难道女性就不能让事业和家庭都美满吗?当他的丈夫让她做选择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人生充满选择,我们不能选择两个我们爱的,只能选择其一。他丈夫说他不能做的妻子。也说明了美国男人的传统思想,认为女性就该比男性弱,女性就应该勤俭持家。是否女性一旦成为女强人就不能拥有自己的爱情?我想,我们应该找一个能够支持自己事业的人相伴一生,同时也不要为了事业忽略了自己的另一半。选择对的人很重要。

  《自由作家》影评(六):Everyone is created equal

  This film delivers the expected messages about hope and the ability to change one’s destiny, and does it in a manner that it is emotionally and intellectually satisfying.

  The film is set in Long Beach shortly after the L.A. riots. Hilary Swank plays Erin Gruwell, a crusading young woman who believes the way to stop racial hatred is to influence young minds. To that aim, Erin Gruwell applies to work in a forcibly integrated school where the student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mps: whites, Latinos, Cambodians, and blacks. At the beginning, she faces a great challenge in the school. Her lofty goals are not shared by her department head, Margaret Campbell, her ex-activist father, or her neglected husband. Erin’s first few days in class are a rude awakening. She finds that her students are a nightmare of all the teachers of the school. The students segregate themselves into racial groups in the classroom, fights break out, and eventually most of the students stop turning up to class. Not only does Erin meet opposition from her students, but she also has a hard time with her department head, who refuses to let her teach her students with books in case they get damaged and lost, and instead tells her to focus on teaching them discipline and obedience. Erin Gruwell manages to keep the children away from the hatred and dispel the hostility between them, but, as a white teacher, the children set up hard core wall to her. In this situation, her education ideal always hits the wall. However, in her efforts, the turning point emerges. A discussion about Hitler and the Holocaust opens unexpected doors and the teacher begins to connect with some of her students, including the hardcore Eva and the closed-off Andre. She devotes herself to caring about the life of her students. Erin hands out composition books and has the teenagers make daily entries. She gradually begins to earn their trust and buys them composition books to record their diaries, in which they talk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of being abused, seeing their friends die, and being evicted. Determined to reform her students, she takes two part-time jobs to pay for more books and spends more time at school, to the disappointment of her husband. Her students start to behave with respect and learn more as well. Unfortunately, her husband divorces her and Margaret tells her she cannot teach her kids for their junior year. She fights this decision, eventually convincing the superintendent to allow her to teach her kids’ junior and senior year. The film ends with a note that Gruwell successfully brought many of her students to graduation and college. In 1999, those "assignments" were published as The Freedom Writers Diary, which is the source material for the movie.

  The film does not deliberately create myth, and not try to render greatness of a person. It just tells us that everyone is created equal. Kindness and love is the instinct of a man. As long as we treat everyone with kindness and love, the world will become more peaceful.

  《自由作家》影评(七):总比没有好

  我到是很赞成那个女教导主任的话,百万的学子,不可能都采用这种教育方式,因为Erin这种人太少。

  很多人工作并不是因为爱工作,讨口饭吃,混个退休,求个生存,这种人太多了。

  即便有Erin这种执著的人,也会付出离婚,或者其他高昂的代价。

  所以这种方式是不通用的,是个特例,所以这个故事成了传奇。

  看到最后,我一直在担心,这群孩子为能够和Erin多待两年而欢心,然而Erin不可能陪伴他们一辈子?

  Erin可能真的教会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尊重,但似乎这种尊重建立在强烈依赖Erin的基础之上。

  他们离开学校,到这残酷的世界之中后,该如何,还会如Erin所教的那样,去对待任何人,任何事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这四年,总比没有好。

  本想谈谈种族地域歧视的事情,但这种片子太多了,我看这片子的开头就想到了《美国X档案》,下次有机会再说吧。

  《自由作家》影评(八):无奈短评不够写

  像《自由作家》这部电影,以及很多类似的电影,比如,《放牛班的春天》,《触不可及》一直会受到观众的喜爱。原因很简单,这类电影讲的都是关于改变的故事,从中历尽艰难,然后结局皆大欢喜,从而观众深受感动。就像很多人看过鸡汤文后就以为自己也努力过了一样。并且现实中的每个对现实不满意的人也都想着改变,却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改变或者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改变。当一个人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论这件事是否如片中老师那样伟大,都值得尊敬,尤其是长时间地坚持一件事,很困难,因为专注本身就是孤独的,孤独是令人不安的,但会让人冷静思考。看看周围的人,有谁一连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呢,就连打的游戏从DOTA,换成撸啊撸。想到高中同学沉迷于地下城的时候,我问CS好玩不?他们嗤之以鼻,谁还玩CS 呀。改变的困难,不仅仅在于自己,还有环境,还有愿意帮助你改变的人。一件事对这个人的意义,是别人很难体会到的,感同身受只是美好的祝愿

  《自由作家》影评(九):圈子?

  “真可怕!”

  《街头日记》看完以后,给我最为直观的感觉竟然是这样的。

  走在街头,随时随地都会被枪击的威胁。都不敢随意上街了呢!最开始认为可能只是那时候那样吧,现在应该好多了吧,但后来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突然想到,前段时间也就是在国庆期间美国好像还发生了“扫射”来着……仔细想想,真是可怕,都不敢随便出国了呢,一对比就发现,在国内感觉还是很安全的,甚至都想高歌祖国万岁!

  影片中的圈子划分、地盘划分很清晰,但基本上各个圈子之间没有沟通,虽然对其他圈子的内部情况不了解,却各自对别人的圈子都默契的充满敌意。直到艾琳和同学们玩“线上”游戏时,大家才对自己圈子外的同班同学有了一点点了解。当艾琳每次说到,“谁有过……”时,有过相同经历的同学站到线上,抬头发现原来“你”也和我一样啊,对艾琳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觉得特别“白痴”,但当看到自己原来一点也不了解的同学居然和自己有这么多的共同点时,眼神中流漏出的惊奇是掩饰不住的。

  我们习惯在自己的圈子里活动,猜测着别人的圈子,还从不愿意去沟通了解,于是误会越来越多,壁垒越来越多,世界越来越不美好。影片中的学生在不同的圈子里,他们称之为帮派,虽然身在不同的帮派,但他们的诉求都很简单,只是希望能够简简单单平平安安的生存下来。艾琳作为一名白人,在影片开始之初,就想要帮助这些孩子们,但学生的话很真实,她根本不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境况。于是艾琳加深了对孩子们的了解,开始让他们写日记等等。

  影片中的同学们在他们的圈子里,为了他们所谓的帮派做着斗争,每天基本上都是在刀尖上舔血。局限于身在的圈子,来不及甚至不能了解其他圈子的文化,让他们错失了许多世间的美好,也走了不少的弯路。

  而现实中的我们,其实好像也差不多,影片只不过是我们的放大版。还记得小学时,女生之间也会划分各种帮派,苹果派什么的,还会有帮主什么的,现在想来的确是可笑的,但当时玩的可认真了呢。你不是这个帮派的就不能够参加我们的游戏、聚会等。初中时,觉得女生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复杂了,于是不太愿意和女生玩,所以不太了解,但听说好像还是会有。反而是和男生间的接触比较多,初高中,好像男生帮派关系比女生更加清晰,经常有朋友会因为一些事,然后叫上一堆所谓的“兄弟”,然后去打群架…只要是帮派里的人受欺负了,一定会到找人“报仇”,给被欺负的“兄弟”找回面子等。到高中时,大家似乎都成熟了不少,不会动不动就打打闹闹。因为自身原因,高中时生活方式完全改变,对各个圈子都有一定的了解,什么所谓的“学霸圈”“学渣圈”“女生圈”“男生圈”都有接触了解,然后突然间发现,原来大家的想法是这样的吖,打破圈子后,对大家更加了解,很多事物处理起来,更加轻松,效果也更加理想。其实,原本没有什么圈圈,只是大家为了给自己找点归属感而搞起来的东西,虽然归属感有了,但同时也带来了距离感,与世界、与大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不仅仅是学生,社会生活中,总是存在有各种圈子,政界、商圈、学术…….大家对彼此都有一定的界限,彼此间并不了解,然而处理问题时,往往不是一个圈子就能解决的,需要大家彼此互通才能好好的解决问题。

  圈子,一个神奇的东西,给了你归属感,但同时也附带给了你距离感。局限于一个圈子,人可能很快就会死亡的吧……打破圈子后,突然发现,原来世界这么大!原来事情这么简单,还可以这么玩!原来大家都差不多,对世界充满期待!

  《自由作家》影评(十):是为了相爱

  这部电影是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放给我们看的,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很有针对性的影片,有暴力,有种族歧视,有温情,也有成长。 不得不说艾琳老师是一名好老师,她身上有一种力量,就是她可以做到她想做到的任何事。既然规规矩矩的课堂改变不了孩子们,那她就反其道而行之,给他们讲大屠杀,讲犹太人,带他们去看那些集中营,给他们看《安妮日记》,还带着他们去旅游。她为他们做的所有事都让我们钦佩,最后连她父亲也说,他既羡慕她又佩服她,她是一名真正的好老师。

  但是,太过专注一件事的后果就是会忽略其他事,她为了孩子们,先是减少了休息时间,为了带孩子们去旅行,她甚至做好几份兼职,免不了在家时间骤然减少。她丈夫,一开始是支持她的,却也受不了她把教育事业看的过重而忽略了这个家。最后,他走了,留下她一个人黯然神伤。

  但这些不能够击败她,这些只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些经历罢了,她还在坚持,她把她的热忱全放在了上面,她现在一定能够从容应对任何事了。

  影片要突出的另一个主题就是种族歧视,从古至今,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都是历史遗留的大问题,社会发展到今天,性别歧视已经逐渐淡化,但种族歧视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影片中有表现这样的现象,这或许不能改变什么,但一定可以影响什么。

  虽然在我看来,黑人朋友都是天生骨子里就流淌这rap的血液,听他们说话超有节奏的,他们会唱歌,会踢球,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肤色而与我们有差别,并且在某些方面很突出。

  种族歧视的来源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人总是会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进而产生过度保护的行为。但我还知道,上帝创造了不同肤色的人,不是为了让我们评判谁高贵谁低贱,而是为了让我们相爱。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