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0-21 12:22:53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是一部由周防正行执导,加濑亮 / 濑户朝香 / 山本耕史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观后感(一):不妥协的下场

  最近把《建党大业》的一句话又翻出来了:自你入狱、举国震动,人生辉煌,莫过如此。刚好韩国片《辩护人》里律师的正义形象,虽输犹荣。我看了2006年日本的《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近2个半小时的长度,也没有精彩的、发人深省的、激烈的辩护词。只是如实的描述庭审、庭外的过程,也没有光明的结局。我不知道是不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常听说日本男人变态,时常在拥挤的地铁里,对女性实施“咸猪手”,影片的主人公就摊上了这个事,只有他心里知道他有没有做,围绕对这个案子的审理,引发了以下的故事。其实也可以很简单,那就是妥协,和解私了,让真相永远埋藏掉,没有对错、没有是非,这个年轻人选择了坚持,从而走上漫长的审判路程,虽然看守所里还算文明,也没有打人,但是警察和检察官的傲慢、粗暴还是时处显现。人们对犯罪嫌疑人的自然认同,只要被抓肯定有问题的心理暗示,戴着这样先入为主的“眼镜”,审判怎么会公平。

  这是个人的受罪,没有自由、屈辱;家属朋友,为他呼吁奔走,出钱出力;还要找到肯接案子并全力维持的律师;更重要的是遇到一个有良知的法官。缺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主人公已经算不错了,本人的坚持,家属的支持,律师全力以赴,第一个法官很好,山穷水尽时,又柳暗花明,给人以希望,也给了以失望,最终以失败告终。

  我一直思考国外为什么老是拍这样的压抑、没有好结果的片子,不是像周星驰演的判案片,最终真相大白、邪不压正、大快人心那种。因为这就是现实,但在这样的现实里,我们还是需要像主人公那样的坚守,听从内心的指引,要较真、不妥协。谁都不能保证没有被冤枉的时候。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观后感(二):真实

  日本电影:咸猪手事件簿

  简介:一个男青年在地铁上被误认为是咸猪手,被抓到警察局,本可以交罚金一走了之,却应坚持不认罪,而遭到起诉,走上漫漫申诉之路,最后还被判了重刑(全剧透了我)

  法官的职责是:不能惩戒无罪之人

  现行法律应该是有 无罪推定 和有罪推定两种,由第一位法官这句话就能很清楚的他是无罪推定者。按照我们惯性思维来思考,总会觉得法官应该是审判罪犯什么的,但就如电影里说到的一样,在案件面前,法官不敢判无罪,也不是现在才有。在大陆的法律体系中,通常都采用的是有罪推定,所以各种冤案错案的报道屡见不鲜,其实很多时候就算打着无罪推定的旗帜,内心还是有罪推定,所以对第一位法官还是挺敬佩的。

  既然在一开始就走上了上诉这条路,坚信只要自己是清白的,就能安然无事,那就要坚持走完,坚持上诉,不放弃一丝希望。我觉得这是男主角的信仰吧,坚信自己是清白的,法庭能帮他澄清,而事实确实这样,越到结尾,似乎越对男主角有利,他们找到了更多的证据,甚至目击证人,而当最后宣判时,也只能感叹:能审判我的人只有我自己。咸猪手这种事情其实司空见惯,如果我是男主角,可能我真是就会选择交了钱一走了之,因为这种摸棱两可的事,真的很难做决断,当看到仅15岁的受害者出席在法庭,用稍带哭腔的声音诉说着自己的经历,说着自己被骚扰过很多次,总是没法抓住骚然自己的人,而这一次终于有勇气站出来时,我真的很想去相信男主角就是那个骚扰她的人,如果那个女孩知道她鼓起勇气的这一次尝试也失败了,对她真的是个很大的打击,留下很大的阴影,但我这样想似乎对男主角来说十分不公平,但这就是矛盾所在啊,咸猪手得不到严惩,就会有更多的人将魔爪伸向少女,就算被抓住了交了罚款就能草草了事,只是会纵容他们一次一次这样做。所以我更希望的是能抓到一个屡教不改的咸猪手,并给予严惩给社会一警示,保护少女,而这个对象,绝不该是电影的男主角,也不该是所有那些在审判时尚存有疑点之人。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观后感(三):即使这样也是再看一遍~!

  说实话,头回看周防正行导演的作品,好奇心作祟的结果。

  没想到这并非是一部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作品,明明"それでもボクはやってない"这个片名很跌宕起伏嘛

  稍稍有些沉闷、压抑、安静、却不失力度的影片,看的时候一瞬间还觉得有些冗长,不明白拍摄重点。

  直到屏幕上打出"第N次审判"、"第N 1次审判",才猛然发现导演是想好好的、完完全全把过程一一呈现,不带一丝隐瞒、一丝夸张。

  说说演员吧,加濑亮同志,我看过某日剧-0- 忘了明儿,他饰演男一。印象不算突出,只是更讨厌那部剧的女一而已。

  对他的演技没有认可,直到这部。

  从一开始电车上的慌乱、被带到警署的错愕,觉得自己没有做过时的笃定、渐渐的与狱友同吃同住的压抑,被审问时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洗脑后显出的对自身的怀疑、找到可以指认他无罪的女白领时的感激……最终,那个坚持要站着听宣判内容的,眼神愈加坚定的他。

  即使这样,也要夸一夸导演。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最终审判时,法官念着文书,彻平渐渐闭上眼睛听不见任何声音——太爱这个手法了,不愿意听到的就听不到或者说没有必要听到的就听不见~

  导演连续用了两个这个桥段来展现当时彻平的心情、状态。只能用嗲来形容!

  整部影片只有这一处是以彻平的视角来展现的。强有力的一击,然后剧终~!

  即使这样,我也要再看一遍~!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观后感(四):現代竇娥:儘管如此我沒做過

  忽然一看便是兩齣關於冤案的戲劇。早上的元曲課,看了三句鐘由《竇娥冤》改編的《六月雪》。然後下午看了《儘管如此我沒做過》。

  前者是揭露社會的黑暗,後者就反映法律在尋找真相中的無力。由於《竇娥冤》的現實意義明顯,我並不打算多說。至於《儘管如此我沒做過》,是要告訴觀眾法律的盲點,這種盲點並不只出現於消滅「疑點利益歸於被告」,以寧枉勿縱為出發點的日本,即使是香港所採取的審判方式,同樣無助於尋找真相。法庭,只是一個判決有罪或無罪的地方而已。

  可見的是中國採取寧枉勿縱,其罪案率不見處於讓人產生安全感,那些食物製品商人仍然妄顧道理,而日本的車廂風化案亦是同樣。當然,我們不能說寧縱勿枉,讓有犯罪的人逍遙法外是合理做法,而且當中亦非絕對杜絕冤獄,現實是其他人真的無能為力。由於真相只有自己知道的盲點,根本就無法界定枉是錯,還是縱是錯,使用何者,不過是一種人道問題,亦是人生權利的問題。

  犯罪,本來自道德問題,而道德教化是社會教育問題。法律不能揭示絕對真相,卻反映社會問題的真貌。要沒有冤情,要從教育的根底裡著手,那當然是理想說法,但這是我們能夠知道的一種事實。

  我們知道,世上沒有《竇娥冤》裡那種找出真相的方法,而且那方法亦是在冤案出現後的亡羊補牢。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观后感(五):尽管如此这依旧是好片

  作为一个幻想着正义终会得到伸张的人,这部片子直到结尾曲响起的的前几分钟令我感到莫名的压抑。撒谎的警官,劝说妥协的委派律师,一副自认可以看穿人性样子的检察官,那个专挑性犯罪做旁听的尖嘴猴腮猥琐男更是如同跳梁小丑一般,如果不是最后男主角的心里独白和最后的台词,我恐怕真的是要随手抄起桌子上的什么东西然后再放下。尽管自己一直在劝说自己,冤假错案是难免的,也要理解审判法官的苦衷,但却还是不由自主地对比起了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更确切地说是对比起了陪审团裁决制度和法官裁决制度。

  尽管影片中的法官说作为一名法官中重要的职责就是要保护无辜的人,但是单就影片的结尾来看,无辜的人并没有真正地得到保护。作为一名法官,他的职业操守要求他保持绝对公正,但是无论如何一个法官也只是一个人,诚然在法庭上她会尽可能地保持公正,但是内心深处总会有偏向,对于女学生勇气的佩服,重判此案以儆效尤以正风气的心理都对法官最后的决定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也就导致了最后冤案的发生。

  在影片的最后,一名坚持自己无罪的人在检控方4个月徒刑的建议下被判处了三个月徒刑,心里一直在想,估计法官也是认为被告有怨所以少判了一个月。但是马上就想到,其实对于被告来说,三个月和四个月又有什么区别呢?最重要的是,他的人生从此以后便有了污点,就算是上诉成功的话,他的档案上依然会有如此的记录“金子彻平,平成XX年,因涉嫌妨碍公共风化及安全条例被东京地方检察院提起诉讼。。。。”,所以我更加郁闷。

  可以说在前140分钟,我的心情基本上处于压抑状态。但是,尽管如此这依旧是好片,最终男主角的内心独白和那句充满勇气和信心的“上诉”使我改变了多年以来的潜水状态在凌晨两点写下了这篇评论,同时也给出了我所给出的历史最高评价。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观后感(六):即使这样,我也没有做过

  我只是突然不知道要怎么去描述自己看完电影的那种感受,愤怒,不甘,无奈,难过,震撼,我只是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是他,要怎么办,百口莫辩的人啊,所谓的真相,只有自己知道,在那个时候我要相信什么,法官,检察官?好像都不能诶。看到最后朋友愤怒的离开法庭,我觉得幸好,至少还有人相信你,至少你的辩护律师最终全心全意的相信了你,到底是谁在审判谁,我喜欢你说的那句话,至少我可以审判法官,因为只有我知道真相。电影的主题是即使放走十个真犯人,也不能惩罚一个无辜的人,用一个未被昭雪的冤案来表现真是太有力了,我希望有一天真的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让聂树斌之类的事件成为历史,只是历史。你的错判是别人的一生啊。

  99.9%的有罪率,是前提,不是结论,虽然现实没有那么夸张恐怖,但还是很让人心惊,警察,检察院,法院只有依赖的时候太可怕了。幸好,时代在发展。

  看完电影,已经被弄的语无伦次的我,只能复述台词了:

  我的内心某处曾经一度深信法官定会理解我,无论我告诉自己法庭有多残酷,“没做过当然不会有罪”这个信念,却依然相信,某位法官告诉我“只有神才知道事实”,其实不是。至少我自己知道自己不是犯人这个事实,既然如此,在这个法庭上最有审判权力的人只有我。至少我可以审判法官。

  我第一次理解了法庭不是将真相大白的场所,法庭不过是个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判断被告人是有罪还是无罪的场所,所以我暂时获罪了,这是法庭的判决,即使如此,即使如此也不是我做的。

  而控诉是否会有结果?

  最后的最后加濑亮演的真好,总之绝对是好片一部!!!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观后感(七):很难评论

  这,作为一个喜欢这部片子并抱着极大诚意想要对此说几句的人来说,起这样一个标题,实在是有点尴尬.不过说到观影之后的切实感受,这个标题又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其实直到最终审判揭晓之前,我一直抱有和剧中主角一样的想法,就是"只要是无辜的,就一定不会被冤枉",可是当审判开始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如果周防是想借此号召某种审视和反思,那结果就一定是悲观的,结局果然如此.关于周防利用本片对日本现行的审判制度进行的反思,我不想再多说什么,关于我心里所想的,而又觉得无法确切表达的,其实是关于其他的一些东西.

  我想说,当你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再去嘲笑别人家里做猪肉的方法不对,这就显得有点荒唐,如果不是对猪肉怀有天然的某种崇高敬意,那么这种嘲笑,就带有某种利用臆想企图借此脱离自己吃不上饭的困局的意味.倘若纯粹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试图对现行吃肉方式进行研究和探讨,以避免将来或许自己也有猪肉吃时不至于再入歧途的考虑,这或许透露着一点积极的意思,但这种积极,与眼下吃不上饭的现实,却总是显得有一点脱离,越是这种脱离,就越让人觉得猪肉好吃而自己实在是太饿了.

  想起以前看的某篇博文,里面说的是,我国人民兜里有了钱,就觉得现在每天骑的自行车是世界上最好的交通工具,而隔海相望的一个岛上,他们虽然叫嚣着开的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更好的交通工具汽车,但是他们的汽车破,总出事,开车的人还整天吵架,甚至还总仍鞋,于是我国人民就嘲笑开汽车的岛民,说那也能叫汽车?博文的宗旨就是,汽车再破,车上的人再怎么乱吵乱闹,汽车始终是汽车,是汽车就比自行车先进.

  说到底,我还是希望有朝一日吃不上猪肉的我能吃到哪怕是做法不对的猪肉,开上哪怕是乱哄哄的汽车.别人的想法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不说,这就是我的想法.

  尽管外交部发言人声称中国ZF不害怕互联网,但是作为互联网的一个终端,其实我还是想把这位发言人的话纠正一下,是的中国ZF不怕互联网,应该是互联网怕中国ZF,基于如此考虑,以上的论述点到即止.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观后感(八):精彩的司法题材电影

  非常好的司法题材电影,比较全面的展现了日本刑事案件从侦查、起诉到审判的全过程。

  不夸张,不煽情,所涉及的案子也只是情节轻微的猥亵案,但并不让人觉得枯燥。

  在中国从事法律职业的人看这部电影可能感触尤深,因为片中所反映的日本司法制度的弊端,在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法官害怕在刑案中作出无罪判。对法官的考核标准是审案的数量,而非案件的判决结果,而一旦作出无罪判决则会得罪侦查部门和检察部门的同僚,却会影响升迁。

  这些因素使得法官在案件审理中放弃了无罪推定的原则,而倾向于采纳对被告不利的证据。法院本应是居中裁断的场所,独立于被告,也独立于侦查和检察机关,但却异化成了侦查和检察机关的延伸,失去了司法所本应有的超然性。

  片中最后作出有罪判决的法官并非贪赃枉法的坏人,只是这种体制训练出的标准品。这样的体制显然无法容纳象片中第一个法官那样秉持着司法的目的是不让清白之人被冤枉的信念的异类。

  因为司法不独立等体制的原因,这种现象在中国尤甚,很多法院可能几年也不会出现一起判决无罪的刑事案件。

  影片结尾是主角说出上诉的声音。可以想见,在这样的司法体制下,主角在二审中能翻案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观后感(九):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需要信仰。

  大半夜看的电影,第二天我的眼睛就肿了。

  哭的。

  在清晨的早高峰,挤得需要靠地铁工作人员帮忙才能顺利上车的那个时间。这本来可以,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清晨。因为一个高中生的器泣着控诉。“我”就成了“电车痴汉”。

  即使所有的人,所有立场的人,都认为,认罪,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案。可是,为什么“我”要认罪?为什么“我”要顶下一个本不存在的罪名。

  为什么只能选择忍受?不能争取自己的清白。

  然而争取的结果是,一个人对自己名誉或者权利的争取,终究敌不过这个体系所决定的利益得失。

  个人的胜利,即是国家的失败。国家的机构不会允许这样的失败的存在。也许有一天,这个制度会得以改进,但也是由国家来提出,决不会是由于某个渺小的个人。

  毕竟,国家尊严,不容挑战。

  那么,个人的尊严呢?

  大概没有人在意。

  在这个故事里,输掉审判“我”可能只是背上“电车痴汉”的罪名,可是,如果再放大,当事件涉及到我的性命的时候呢?谁来替来伸张正义?究竟什么才能保证生而为人的权利呢?

  那些对精神病患有审判之权的医生,要审判一个正常人为精神病患,是不是太容易了点?被枉判的人如果想要申辩,又有谁能听到呢?如果一旦被误判成为精神病患,是不是就只能在精神病院过着疯子一般的生活?

  突然想起一个故事。一个很有名的医生,有一次做了一个诊断,可是在手术前,他发现这是一个误诊。如果当下提出,那他的名声可能就会扫地,而如果坚持手术,病人家属大概也不会察觉,毕竟关于医学,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细节,医生大可以手术照做,找别的理由搪塞过去。可是,医生选择了他的良心。他放弃了手术,承认了误诊。没想到,病患家属因此不依不饶,最后医生都没得当。

  这大概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矛盾,公正和个人利益,公正和国家利益。

  不得不承认,利益面前,没有公正。

  对法官来说,毕竟公正是别人的,而利益是自己的。维护了别人的公正,对我来说有害无利,那么,我为什么要维护他的公正呢?去TM的公正。只要没有对政府部门造成不良影响,什么审判都可以做。

  对国家来说,毕竟公正是别人的,名声是自己的。维护了别人的公正,对我来说有害无利,那么,我为什么要维护他的公正呢?去TM的公正。我只要维持我的光辉形象就好了。

  如果医生承认误诊,得到的不是对错误的宽容,而只有追究指责,那么谁还会在犯错以后承认。承认自己的错误有害无利,那我为什么还要替病患着想。

  “请用你们希望自己被审判的方式来审判我。”

  这一天,什么时候才能来到呢?

  也许有一天,国家这部机器被改造得更加精细,而政府和人民的矛盾不再存在。

  也许有一天,大家的觉悟都到了一定境界,都对自由平等的向往都超过了而对个人利益的追逐,那么这样的悲剧也许会少一点。可是到了那个时候,也许边犯罪都不存在了吧。呵呵。

  而现在,在威武雄壮的国家机器面前,我们,不都是弱势群体么?因为明天你就可能是那个坐在被告席上,怀着满腔的冤屈,期盼着法律能还你以正义,你把事实一遍又遍地重复,可是没有人听得进去。

  因为明天你就可能坐进抓捕精神病患的急救车,你一遍一遍地说你不是精神病,医生给了一你剂镇静,第二天你醒过来,发现你再也逃不出这个白色的牢笼。

  因为你明天就可能进入手术室,你不知道医生是要割下你的哪一个器官,因为你对你的病毫无办法,他是你的唯一救星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需要信仰。

  因为公正,只有上帝,佛祖,阿拉知道。

  我还活着,感谢上苍。我家没有被强拆,感谢上苍。我没有被无故逮捕,感谢上苍。

  奥,有一个人,他不需要怀疑,不需要担忧!

  那个人,他爸是李刚。

  呵呵。

  《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观后感(十):觉得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

  我觉得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人类社会中难以调和的矛盾。

  法律是作为文明社会的根基与标志而存在的,其存在是为了制定社会规则,认定作为生活在社会(众人利益交错结集的集体)中的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认定个人为自身所做的事情应得到的回报或是惩罚。

  以法律意志来判断对错在很大程度上是最便捷和有效的社会管理手段。在错综复杂的私人欲望绞缠一起的时候,通过多数人的暴力来给社会带来和平,这也是不得已的手段。代表法律意志并执行法律手段的的法院其实也就代表了社会的价值判断取向,同时他的所作所为也是社会公众对其执行力的信任的根基。

  该片以从被告(主角,同病相怜者,主角的少数的支持者)的行为和法院(证据,检察官,法官,舆论,受害者)认定的被告的行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两个不同高度的价值评判体系。

  从被告的角度来看,他只认定实际发生的事实。

  从法院的角度来看,即使作为法官的私人判断可能是和被告一样,但他体现法律意志的时候就不得不引入其它的考量,例如社会舆论,因为法律体系的不健全而产生的"99.9%有罪率"等等。这都说明了法院有时候是需要“强奸”被告的意志,以求满足其存在的根基即社会公众的认同,同时也无可否认地关系到片中提到的“法官自身的利益”。

  经过这么一次讨论,导演的目的达到了。他让观众明白到陪审团的重要性。虽然此片有点过于平淡。

  其实每每看日本的东西的时候,我的更多的感受是,日本人确实真的是了不起。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