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的《中国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为9.2%,比2010届(6.7%)高2.5个百分点。考研人数自2010年以来,已经连续第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速度增长。2012年有165.6万人确认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在一项名为“如果没考上,明年你还考吗?”的调查中,超过七成的考生愿意再次考研。其中52.5%的考生表示明年再考,18.3%的考生表示,“先找个工作,抽空复习明年再战!”根据这些数据,可看到中国的考验市场,如火如荼。当然,这也催生了所谓的“考研钉子户”。
“考研钉子户”,即对考研怀抱坚定态度,誓不考上不罢休,一年接一年的继续考研的学生。在中国各个大学,皆出现了大批大批的考研钉子户。这些钉子户在自习室、图书馆、甚至餐厅占座,据《考研快报》和《新浪教育》等多家网站报道,有学生为复习考研,熬夜通宵复习;有学生把被子搬入自习室,吃住行都在教室;有学生占位食堂,导致其他学生无法就餐;更有学生为了避免被打扰,或者模拟考试环境,一个人占很多位置。这些,必定会对大学的正常次序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考研钉子户”的盛行了?
根据各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具有严重的名校情结。有的学生在高考中也许并未考取一个很好的大学,所以在面临第二次可以选择大学的情况下,基本都选择了考取名校。在大学生的普遍人始终,皆认为名校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不管是在学习资源的上,还是在工作就业上,都具有强大的相对优势。这,也就是导致广大考生在报考的时候,皆以名校为目标。而当出师不利后,依然百战不挠,坚持最初的名校选择,都希望通过名校,实现更好的就业。其实不然,近几年来,根据教育部分的统计,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低于本科生。以江苏为例,2013年全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81.31%,而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88.77%。就业率相对低的背景,并未乱了考生“深造”的心。据了解,连续几年来,常州地区的考生数逐年递增,2012更是“井喷”,比2011爆增1000多人。这样浩荡的考研大军,客观上说是中国教育提高的表现,而年复一年的考研,更是中国人才的闲置和浪费。
当然,除了名校情结催生“考研钉子户”之外,当今的社会巨大的工作压力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的考研大军中,有一部分属于工作后再报考研究生的。这些钉子户大多是对工作现状不满足,想换工作又需要有更高的平台,年龄上的劣势让他们报考研究生须持有格外巨大的决心。历年来都有不少考生属于钉子户再考的,比例大约占到1/6。除了已工作之外,很多面临毕业的学生,为了逃避社会压力,逃避工作压力,也义不容辞的选择了考研之路。除此之外,“考研钉子户”中,也不乏真正的是对自己的梦想坚定,追求坚定的学生。他们对自己所报考的学科和大学有执着的追求,有必要的兴趣爱好,这些,支撑着他们还能坚持在考研战场。
考研,是对人生的一次选择,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其利和弊,只有面临选择的人,才真正的明白。但是,“考研钉子户”的出现,给大学资源造成了紧张状况,长期的占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人的正常学习情况。有大学生就认为,“考研钉子户”占用了学校的教学资源,给在校生带来了不方便,学校应该管一管。在某些大学,曾经还发生过在校生和“考研钉子户”因为自习座位产生纠纷甚至打仗的事情。长期霸占食堂座位,影响学校的次序,造成他人的生活不便。年复一年的考研,势必造成中国人才的闲置。而长期的自我封闭,也会给考研者带来心理问题。“认死理”是很多人对“考试钉子户”的评价。心理专家王华英认为,“认死理”不是小事,“考研钉子户”的心理状态亟待学校和全社会的重视。“他们游离于学校和社会之间,极易产生心理孤独感,长期如此,人变得忧郁、封闭甚至自我否定,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轻者可能变为偏执型人格,重者甚至有患忧郁症的可能。”有考研者曾经表示:“考研考研,越考越难。因为越考不上就越执着,越认死理,压力也越大。我考到第三年的时候就觉得孤独、觉得对不起父母,见到以前的同学觉得没面子,甚至想到过再考不上就去死。”
对于“考试钉子户”现象,我们还是需要辩证看待。目前很多职业岗位对专业层次和知识结构要求比较高,许多毕业生把考研作为自己从学校跨入社会适应期和找工作的敲门砖。选择考公务员也在于其自身有着清楚的定位,把其当成就业的一种途径,这也不失为一种正确而明智的选择。但还有一部分考生,在于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为了逃避工作,或是没有明确人生规划的人,放弃工作反复考试,是没有好处的。对于那些已经考了两三年还没有考上的学生,即“考研钉子户”,或许其先就业,待自我定位明确,得到一定专业技能积淀后,再进一步深造,可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3班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