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远别故里的游子在归乡之时,踏上故土之刻,都会有种南飞雁回、鸟倦归巢之感。只不过有的时候故土还在,家园还在,却不见亲人,脑海中只剩下些许模糊的童年的记忆碎片。顺着这些零散的回忆找下去,竟然找不到一丝故乡的痕迹。老屋坍塌了,原先的邻舍都已不知去向,儿时的那些羊肠小路、悠悠胡同都换成了整齐的楼房,家家窗明几净,户户院门紧锁,饥渴的归程换来的是新地的踏访。不禁要问:这难道就是日思夜想的故乡?
这样的故居,竟然陌生到让人感到害怕。害怕到不敢抬头、不敢声张,只能做一个悄悄而又匆匆的过客,走近又赶紧逃离。走着走着努力去寻找一丝故乡的痕迹,终于在村东头下见了那颗大柳树还有树下的石磨,这敦实的石磨 一下把回忆喊醒,偌大的故乡最后只剩下了这一棵树和这一墩石磨。人去楼空,总还有些东西不随岁月改变。然而这漂泊的游子已经满脸沧桑,再不是昨日那嬉笑玩耍的孩童了。
常常谈论乡思之情,近日播出的《原乡》更是把这种乡情洒落在海峡两岸。余光中说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觉得对于那些生不能聚,死难相见两岸同胞来说,乡愁是一颗卡在喉咙的鱼翅,不去想时,故乡是甜美的回忆;愈去想时,便如锥心疼痛。其中酸楚是难用文字形容的。 然有朝一日,故乡猛然出现眼前时,又会和脑海中的形象差之千里,默然之余又老泪纵横,哭故乡、哭逝去的亲人、更哭那不复得见的爱人。
井上的有位陕西的工人师傅,给我讲了一则小故事。说有一位国外旅居多年的陕西华侨,归乡后,就想吃一碗家里的臊子面。当朋友们把面端上,他却总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便说这面不似从前了,不香。众人都很诧异,都说这不可能,这可是正宗陕西臊子面馆做的。 这时候面馆的师傅出来说了一句,“这面你要蹲着吃才能有味道”。这位归国的华侨一下醍醐灌顶,慢慢蹲下,一口一口吃着,竟哭了起来,“对,就是这个味道”!你看,就在这一蹲之间猛然拾起了丢失多年的故乡。
人总是无知贪婪,年少离家,奋力拼闯,想着一天求得半点功名,然后衣锦还乡、荣耀门庭。岂料到当年一把丢下的故乡竟然再也找不回来。那淡淡的乡情渐渐融成浓浓的乡愁,躲不开又抹不掉,只能一个人在夜深月明之时,独自临高凭栏,起“乡关何处”之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