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头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头发代表一种礼仪,是礼貌、文明的象征。在刑法刚刚成立的时候,髡刑是最严厉的刑罚之一:就是剃光犯人的头发。中国自古就是这样一个社会,一切的宗教、世俗、政治和文化上的统治者,都是“头发管理者”,他们武装到牙齿,管理到头发。他们见微知著,一旦强迫症似地癔想人们头发的改变即是思想出轨的兆头,便要整肃人们的头发,顺便修理人们的头颅,方式上或儒雅含蓄,或残暴赤裸。
很多比较情绪化的人在自我惩罚的时候,都喜欢剃头。越往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就采取了剃光头发和文身等一系列极端的行为来惩罚自己。
清朝人的发型,是把四周的头发都剃光,只留中间一点点,然后梳一根大辫子。这其实就代表着清朝人的一种志向,叫做“削平四夷,定鼎中原”。
现代西方曾出现过一批所谓“现代派”的人,专门把两边的头发剃光,中间留一绺,招摇过市。其实这样的发型自古就有,中国原来“萨满”的发型、大巫师的发型、浪荡子弟的发型都这样,因为这个发型的外在表现最张扬。孔子有个非常有名的弟子叫子路,在拜孔子为师前也是这种发型。后来孔子降伏了子路,才使其改邪归正。
中国人管原配夫妻叫“结发夫妻”,这缘起于古代男女结婚时,双方在喝交杯酒之前要各剪一绺头发,挽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头发是肾之精华,心之血余,所以把双方剪下的头发挽在一起就象征着血脉相通。头发是人体当中永不腐烂的东西,是一种关于爱情永恒、白头到老的美好期望。
当你须长发乱,路过理发店门前,看见这么一副对联:“不孝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你一定乐意入此店修容整面。
这些理发店对联与时代的政治特色密切相关。相传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为理发店写过联语:“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有些文诌诌的味道。后来翼王石达开作了如下修改:“磨砺以须,问天下夫手段如何!”更加富含挑战色彩。辛亥革命时,某剃头铺挂出反清对联:“握一双拳,打尽天下英雄,谁敢还手?持三寸铁,削平大清世界,无不低头!”一语双关,含义深奥。抗日战争时,重庆某理发店贴出爱国对联:“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读之令人扼腕长啸,催人抗日救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理发店对联展示新内容;“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由手推平。”意谓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各方面破旧立新,“而今迈步从头越”,理发也“从头做起”,更多有意思。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有理发店对联如春风拂面:“巧手创发型,区分男女老幼;笑脸迎顾客,不论远近亲疏。”如此和气待人,顾客入门皆觉暖,你能不感到温馨入怀吗?另有一副理发店对联也是颇具特色:“几代佳技发型美,染技美,吹技美,烫技美,美中有美;多年深功手艺精、刀功精,剪工精,洗工精,精益求精。”
直到今天,中国人对于头发还是十分看重。要抬举人,便给他戴上象征荣誉和身份的“假发套”。抓住人的短处和缺点,叫做抓小辫子。政客的头发往往油光铮亮,纹丝有致,像是被牛犊子舔过一样。电视上卖药、辟谣、开讲坛的专家往往以满头银丝出镜,暗示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小混混往往纹身剃光头或留板寸,大明星的发型往往引领潮流。男人要表示自己是艺术家,最好也留一头长发,讲究一些的再编上几绺小辫子。囚犯入狱要剃头,学生上学,且不论其出身、户口和家境,首先要头发、发型符合要求,否则还真的麻烦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