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抢到了火车票,全家人回到久别的家乡。回家之旅是艰辛的,但一想到年迈的父母渴望我们归来的眼神,一想到儿时最爱的美味,一想到家乡浓浓的年味……再长的旅程都不觉得累。
大年三十,我们一行人来到儿时常去的横岭,由我高中的同学带着孩子们挖冬笋。出发前奶奶告诉我们,冬笋分大小年,今年是小年,冬笋很少。但对于来自城里的娃们来说,一是不知冬笋身为何物,二是初生牛犊不畏虎,一上山就迫不及待拿起锄头在地里一通乱挖,结果一无所获。正当大家有所泄气时,老同学大喊一声:“孩子们,过来,有了!”仿佛散乱的小士兵听到集合的号角,娃娃们一窝蜂地冲上前去。只见一根嫩黄色笋尖在土中屹立,真是出淤泥而不染,那样的娇嫩,那样的水灵。小笋就像个快要从母亲肚子里爬出的小孩,这“接生”工作可片刻马虎不得。孩子们既要小心翼翼地把笋边的土刨开,又要用很大的力气凿很深的坑才行。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冬笋也渐渐露出了原形。待整个笋都全部展现在眼前时,孩子们既兴奋又紧张,一边为发现新鲜事物而喜,另一边却又因笋的娇小和自己的笨手笨脚而忧,不知从何下手。老同学一边手把手教他们挖,一边很内行地告诉大家,要在低洼地带找埋在地里的笋,因为有水才利于生命成长;另外要沿着竹子的根去找,沿此方向观察地面,凡见地表有土块微微隆起、松动、开裂的地方,用脚轻踩有松软感则是有笋的征兆。在行家的引领下,我们一行收获了大大小小十几根冬笋。中午孩子们吃着
自已挖出的质感鲜嫩、洁白如玉、清香纯正的笋子,顿觉齿颊留香。[由www.telnote.cn整理]
大年初二,我们一行人来到魏源故居。它坐落在离我家不到三十公里的司门前镇学堂弯村的沙洲上,依山傍水,环境幽静,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居。四周用干打垒土墙围绕,形成一个独立的院落,穿过院前木结构槽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两正两横的木结构四合院。魏源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我们来到故居右边横着的一座小楼,魏源小时候就在这楼上读书,很少下楼。“偶尔下楼,家犬追咬”和“读书入了迷,粽子蘸墨吃”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楼上。如今,楼上一切如旧。讲堂的桌凳仍摆得整整齐齐,只是人去楼空。透过讲堂厚实的桌椅,凝望墙上悬挂的对联,我们彷佛又进入到当年魏源和小伙伴们读书的意境。我们引导孩子们围绕魏源生平、思想、业绩及参观魏源故居的体会,开展谈心、对话、讲课等多种方式,效果出奇的好。特别是我自己那个平时看似文静的小姑娘,把课讲得别开生面,逗得满堂大笑。此情此景,令我浮想联翩:思想的薪火传承需要文化场景的构建,道德种子的萌芽需要文化内涵的浇灌……我们相约:多来魏源故居,让孩子们在文化场所里熏陶、成长!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即到了返京的时间。一大早,曾经因出过车祸而行动不便的老母亲为我们细心准备着行囊。看着母亲精心整理着一包包她亲手晒制的干豆角,我眼睛禁不住湿润起来。这么多年,母亲深知我爱吃这一口,总是在豆角初生时就开始谋划,小心采撷,精心晒制,为我制作好这些美味可口的干豆角。这一根根的豆角,浸润着母亲无数的汗水,也饱含着深情的母爱,让我充满了前行的动力!
此刻,坐在桌前,看着手中一张张充满欢笑的照片和一段段凝结家乡年味的视频,我的心情好极了!家乡的味道,年的味道,已充斥我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