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去红旗渠参观,一路爬坡,渐行渐高,不知不觉已处崇山峻岭中。远望,群山巍巍,茫茫无际,公路蜿蜒,曲折盘旋,汽车如蚁,房屋如甲虫,视线所及,景色各异。时值仲冬,万木凋零,山色灰褐,岩石裸露,尽显肃杀之象。车行处,弯路连连,一侧为悬崖,深不可测,一侧为绝壁,怪石峭立,似悬剑在顶,担心轰然倒塌,不觉心惊。
太行山险峻,天下闻名,行路尚且艰难,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红旗渠,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其难度难以想象。
下了车,沿阶梯走上去,红旗渠赫然出现在面前。水渠依山而建,缠绕山体,水流渠中,左盘右旋,迂回曲折,穿行于群山之中,前不见水源自何处,后不见水流向何方。每走几步,呈现在面前的山姿不同,渠道不同,风景也不同,可谓是景随步移,一步一景了。
渠水似流非流,乍一看似一潭死水,缺乏生机,细看,水流缓慢,没有波澜,没有漩涡,无声无息,昼夜不舍。或许,这是一种境界吧,如狂风暴雨有其威猛,润物细雨有其妙趣,各有千秋;又如豪放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婉约词握红牙拍板,歌“杨柳风岸晓风残月”,各具魅力,无所谓孰优孰劣。任何艺术都有多种流派,才会有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繁荣。红旗渠奇特之处在于,外表粗犷豪放,如狂风暴雨,流水却柔和婉约,似润物细雨,集豪放和婉约二派风格于一身,少有。
流水缓缓,便有了另一番妙处,清澈明净,平如镜面,倒映石壁,倒映天空,石壁铁红,天空湛蓝,红蓝处于一渠水中,色彩鲜明,如画。偶尔,石壁上一棵没有凋零的青松,探出头,随风摇曳,倒映水中,画面有了动感,有趣。
红旗渠是林州的标志性景观,青年洞是红旗渠的标志性景观。参观者沿渠款款而行,时时驻足拍照留念,到青年洞,留影者云集,纷纷把瞬间定格为美好回忆。青年洞是红旗渠修建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地方。1960年,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上级决定红旗渠停工。为早日引来漳河水,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悄悄坚持施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挖通了山洞。为纪念他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命名为青年洞。郭沫若题写了“青年洞”,李先念题写了“山碑”,江泽民题写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足见青年洞在红旗渠建设史上的分量。
返回途中,驻足回望,但见山峰峻拔,巍然屹立,红旗渠紧紧缠绕于半山腰,如玉带,如卧龙,不见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