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塘村传

发布时间:2022-10-28 13:36:48

假如我是一只风筝,故乡就是攥住风筝线的地方。

清晨,走在鹅卵石铺就的村道,只见砖壁上蔓延着层层青苔,那木质结构的老屋布满了风霜,年久失修的古屋处处流露出破败的苍凉。据《军峰山志》记载,藕塘建村于明代洪熙元年(明朝第四个皇帝明仁宗的年号,相对于公元1425年),距今580多年的历史,足以从老屋的身体上找到历史的见证。

地处江西南丰县紫霄镇的藕塘村,从村里古建筑的域名可以看出它浓厚的历史,如响祠、司马第、井头、岭仔上、拾青园、大佛号、新屋、大厅下、新厅下、老厅下、巨大公厅下、八家老厅下、庙下孝节楼、土楼城等一批曾经记载和见证了中国农村发展历史的沧桑。建筑群依着村庄呈圆形分布,大概有三十多幢木质结构的连体屋,分上下两幢和二个天井。外加二幢唐氏宗祠、寺庙(现已经被废),村中还有两口池塘和休闲广场(我们称之为谈下,全村人平时聚集、开会的地方),可谓是配套建筑齐全。据老人回忆说,整个村子最兴旺的时期大概在五六十年代,全村大约有九百多人。

从村中建筑物的外表来看,的确是一个富有浓厚传统文化的古村,居民住宅院用得都是清一色大青砖瓦,尤其是院内的二个露天天井显得更加贵族及古老。住宅院最少也住有四户人家,整个村子都是仿制了迷宫殿的设计,同一样的石门、同一样的雕刻,如果一个陌生人进入村里,可能一时半会真出不了村。

(一)村前土楼

土楼,位于进村关门口,是一幢三层楼高拥有九十九间房间的城堡楼。它主要是用来保护村民不受外界侵害。整个城楼采用整快的四方石垒起来,结构结实,城楼里面挖有水井,藏有粮食。当村民在遇到侵害或其他危险时,城楼里可以躲藏整个村的村民,因此城楼里,长期有一位名叫唐万孙为首的人,领着一个由20多人组成的保卫团。直到1938年,由彭德怀同志带领的军队路过土楼城对面的一座小桥,其中有一位战士,被土楼城里射出来的子弹打死。因此,激起了红军攻打土楼的念头。加上当地部分人的挑拨离间,说里面不但窝藏有土匪,还有很多金银财宝,彭德怀同志才下令战士攻打土楼。经过战士们几天几夜的奋战,在第四天,攻破土楼后才发现土楼里除了打死和跳井自杀的二十人外,什么都没有。

(二)司马第

最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房子,要属当年建立在全村最高地理位置上的“司马第”,可谓是人未进村就可以看到司马第房屋脊。司马第的房子采用的是坐东向西的方向,南出门单独有一条石板路,直接连通村正中那两口大池塘边的休闲广场。房子的结构除了用的青砖瓦外,房门及地板用的都是清一色的长方形麻石垒起来的,房屋内用的柱子都要成年大人才能围抱得了,该房子上下四幢连起来,整个房屋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所属司马第连接的房间总共有三十几间,楼下一层可以住人的房间在十五间,楼上有很多的房间都采用了明藏暗防的设计(在房间里的人可以看到一楼及外面的人,而一楼及外面的人看不到房间的人)。据说该第为清唐松俄进士修建的。

(三)孝节牌坊

孝节牌坊,位于村口庙下,为纪念村中一名传奇人物,由皇帝恩赐而建造的。话说村里有一位名叫世三婆(乳名),只因从小做了一位名叫唐火生的童养媳,后因唐火生被人介绍参与元军抗战,并在一次战斗中战死,一去不复返,只留下年青美貌的童养媳世三婆。正因为她的美貌吸引了方圆几十里路内外的男人垂涎,并引发了许多她拒绝种种诱惑,以及男人强迫她不屈服的故事,直到最后,遭遇土匪强奸杀害的丰功伟绩惊动了明祟祯皇帝。祟祯皇帝为了表扬她出自污泥不染的坚贞,亲自提名赠的一块牌匾,牌匾上写有“孝節”二个大字,左下角落款为祟祯。

(四)大宗来燕的明代唐妃娘娘

在村宗祠里悬挂的“大宗来燕”四个大字,是明毅宗祟祯帝赐给唐氏家族宗柯的题匣。又一说法,此匾额系南丰知县刘日珽为藕溪唐氏大宗祠立。(据洛阳晚报2008年10月30日星期四报道,此匾额收藏于洛阳民俗博物馆)唐氏家族有一位美女被选秀入宫成为贵妃娘娘,代表着国色天香高贵血统与明代美女最高标准。而这位贵妃娘娘就出生在藕塘村的岭仔上(地名,同时是一幢古建筑的名字,现已废),曾住着一位常戴帽子的大家闺秀,正因为她常戴帽子,村里很少人看出她的美貌,直到有一天,被人推荐去选妃后才知道她的美貌。而关于唐妃娘娘的传说有两种版本:一说她是祟祯皇帝的妃子,深得祟祯帝的喜爱,然而此时明王朝己日薄西山,李自成攻克皇都时杀戮无数,祟祯帝在自尽之前,将诸皇子送出宫外,且亲手持剑将自己喜爱的皇后与妃嫔一一刺杀以免遭羞辱,唐妃也死于祟祯之手。另一种传说,唐妃并非祟祯之嫔妃,而是景帝之妃,景帝选秀天下,得了一个丽姝,体态轻盈,身材袅娜,性情容止,惹得景帝越瞧越爱,越爱越宠,春风一度,无限欢娱,封为唐妃,景帝死后,群臣附议将唐妃殉葬金山。2011年4月11日,南丰县长许中伟在对话全国网络媒体记者时说:“曾布之妻魏玩擅长诗词,堪称南丰第一才慧美女。明代崇祯皇帝有一位贵妃唐妃也出自南丰。”

(五)村中池塘

值得一提的是全村有大小九十九口池塘,且都是围着村子的,尤其是村正中有两口很大的池塘(现在已经成了村民堆放垃圾的场所),两口大池塘的中间是一条长约十几米,宽约二米,用乱石铺好的笔直大道。说起藕塘村的路来,非常值得村里人的骄傲,整个村都是用乱石铺好的路,不论刮风下雨都能保持着路面的干净,在早年的临川一带,藕塘村用乱石铺好的石板路算得上优胜。对于村中两口大池塘,据说是龙的肚子。正因为是龙的肚子,这两口大池塘不论这样抽干,都还会有水,传说水里还有娃娃鱼。池塘里的鱼以鲤鱼,蓟鱼及鲢鱼居多,平时不给打捞,要等到年终过年的时候,才能打捞。每到年底全村人会把村中的二口大池塘干了(现已废),把鱼打捞起来,除了分给村民外,然后全村人在村中间的休闲广场上摆上近五十桌(每桌为8人),规模空前壮观,这一风俗一直延用到八十年代初,八十年后期已不在有了。

(六)戏班

提起村里的戏班子,值得骄傲,在八十年代之前,上下三百里,只要提起藕塘村的唱戏班子,都会夸好。唱京戏也自然成了村里老一代人最大的喜好,现村中还留有一整套清朝年间唱戏用的戏袍,后在六十年代又购买了一套,直到八十年代初,因村里人员大量外流,导致唱戏班的停止。正因为唱戏用的是真人真功夫的表演,才赢得了方圆三百里村民的喜欢和口碑传播。据说每到冬天的季节,村里的戏班子就忙开了,曾经有些地方因相互争抢村里戏班而发生械斗。正因为藕塘村有如此庞大的戏班子,才引发了很多的爱情故事,也能全了许多的有情人。

(七)桥板灯

闹元宵舞桥板灯(也叫龙灯)是村里的又一大特色,该桥板灯由一块长约一米和宽约二十公分、厚约三公分的木板组成。每块木板的两头打有二个约三公分的圆孔,正好能放进一根圆木棍,再用木棍插进去,采用板叠板的接龙方式把它叠加起来,用竹做的栓子窜起来。并在木板上面安装了两个灯笼,灯笼里可以插上蜡烛,就这样一个富有民间艺术的桥板灯做成了。该桥板灯要求村里的每户出一块,最长时达几百块,然后由每户出一个壮年人,在吃完晚饭后开始舞动。起点是在村中二口大池塘的路中间一直按姓氏辈份排序下去,排好的长龙倒影在二口池塘的水里好看极了。当然,舞龙的期间很有讲究的,起舞时间,鸣炮时间都要很准时的,所谓的鸣炮就是火药放用钢铁加工的钢管里,放上烟花,再点燃后对着天上燃放,其声音非常的响,舞龙开始前,连放三声,据说是驱逐妖魔的,以求在新的一年里,全村平安。等放完三声炮响后,紧接着是敲锣打鼓,长龙的龙身随着龙头舞动起来,一支庞大的舞龙队伍浩浩荡荡。先是沿着村中二口大池塘绕上一圈,然后,再挨门逐户的,这期间村里的每家每户还要安排人在大厅的桌子上点大蜡烛,摆好各种水果,只要龙头进家门,就要燃放鞭炮迎接。而龙头要在村里的每家每户的大厅正中点上三下头,以求保全家平安,然后再继续到下一户人家去。随着改革开放的加速,年青人除了考上大学离开村里外,更多的是外出打工了,有很多的人还在外面安了家,留在村里的可谓的就是一些老弱病残的人了。

在村落的巷道里来回穿梭,古建筑严重的损坏,全村留下古建筑几乎都不完好,因为长年没有修复,每到下雨满屋都是水,可能是因为修了马路的原因,传统的建筑结构和地下通水道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加上每一幢房子住有四五户人家,正因为这样,使很多的家庭都重建新房(正因为受到建房地形面积的约束,现在所建的新房严重影响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只能用乱七八糟来形容),许多家庭都搬到新房子里住了,就这样一户一户的搬出老房子,老房子时间久了也没修了,年复一年的,房子烂了坏了、倒了,最后只能成为关猪和关牛的房子。但那些遗留在角落里的青砖黛瓦,石拱和门楣上尽是龙飞凤舞的雕刻。正是这些雕刻和图案,记载着中国历史的沧桑,也正因为藕塘村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在八十年代期间,使得很多的淘宝者聚集在村里淘宝近几个月(所谓的宝,就是他们所说的古董)。最后导致村里的石拱桥中间的石头被挖(听说每个石拱桥中间的石头里都埋有银元压桥),村中的路板石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司马第遭到了严重的损坏,连祟祯皇帝赐给唐氏家族的一块牌匾都被人偷走了。最可惜是要属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坏了的庙下孝節牌坊,破坏最严重的要属全村大小的坟墓了。

当然,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如交通的不便利以及当地政府没有及时的发现和引导村民积极的保护古建筑物,其中,也跟村民愚昧和思想落后的观念,以及信息的闭塞有关。在这里,我只有发自内心深出呼吁当地村民要积极的维修和保护好祖辈人留给自己的宝贵财物,也期望当地政府能出面积极的引导村民,必要时,政府出面重新修复藕塘村的古建筑。

这就是我的故乡,一个倍感温馨和亲切的地方。(文/唐长泉)

阅读更多情感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