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来新学校的第二个月,昨天进行了第一次月考,今天吃晚饭时拿到了成绩。在此之前,我对这次成绩有过很多的幻想,我想考不了第一第二,至少能在八个班中排中等吧。因为初一自己已教过两年,成绩都不差。以前在城里时,能教中上,有时还是第一第二,那到了这里,随便教教都能出成绩,小菜一碟。
可是不是,我已经听同事嚷嚷过说我的两个班考得不好,可是当我真的拿到那两叠试卷,却发现心在抖,我是在乎的。毕竟这是我来到新学校的第一次水平发挥,领导看着,语文老师看着,全校老师看着,可是,可是,怎么会这样呢?居然是倒数一二。
我实在不愿这样讲自己的班级,倒数,最后一个,而且两个班都是,在办公室里,我强颜欢笑,我想找理由为自己开脱,说什么这才开学一个月,考验的事学生小学的水平,说什么学生基础差不管我的事,可是我明白这都是狡辩,那我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是自己的原因居多还是客观因素?
第一个,地域因素的变化。我以前在城里教,无可否认,城里的学生基础比乡下的好太多,他们眼界开阔,小小年纪就知道很多东西,有潮流,也有名人轶事,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有学习的,也有琴棋书画的,他们活跃,敢与老师争论,有很多学生的字写得比我还好。我在最初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常常惊讶于他们的灵感,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奇思妙想,却让我折服,有时他们甚至是我的老师,有个别学生的广博的阅读量,让我都汗颜。所以每次上课,我都精心备课,查阅各种资料,深怕被他们难住。而到了这里,我第一节课去上课,问“什么是语文”,几乎无人举手,书写的字更是歪歪扭扭,批改他们的作文,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顺,标点写错更是家常便饭。这样一个起步点完全不一样的两类学生,我却根本没想过要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还自以为是,不好好备课,抓起书就去上课,归根结底,其实我内心并没有把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轻视他们。
第二个,学生本身素质的不同。其实这和第一点是息息相关的,学生中有很多的父母是外来打工的,对子女的学习不甚重视,即使有重视的,也是到书店买一大堆参考书回来强迫孩子做,与孩子沟通少。所以学生中既有内向不善言辞的,也有孤僻不与人交往的,这都与父母的教育紧密相连。
第三,学校管理的不同。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没习惯这学校的一些作息制度。比方说,我觉得早读和晚读浪费的时间太多。以前是管理一个班,虽然每天都要早起,却能做到全方位。在早读时,我能监督到班里每一位学生,可以带领他们朗读,可以讲作业,可以默写抽背,总归是充实的。可是现在,一三五早读,二四晚读是语文,而且是两个班同时的,虽然自己是轻松了,但我知道,我根本没把这两段时间利用好,我总认为我前脚刚踏出这个教室,学生就开始讲话了,声音就轻了。而且什么也做不了,就在两个教室之间瞎转悠,我最恨这一点,所以在行动上也必然就轻待了。
第四,我自己的原因。不像刚工作时那么有激情了,而且因为换了个环境,变懒了很多,什么都不愿意干,对教学一点都不重视。回想这一个多月的教学,我知道,其实我自己应该负起大部分责任。对学生,好像越来越挑剔,对自己,越来越放松,难道,这就是俗话说的“老油条”?天哪,真是难以想象。
晚上打电话向朋友诉苦,结果被朋友反说了一顿。确实,现在的我,来到一个新环境,却依旧用以前的老方式,以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万能是哪里都适用。殊不知学生在变,自己在变,试题在变,真该好好反思。看来接下去的时间有的忙了。朋友推荐了一本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说很好看,能帮助自己提高自己。是该看看书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经常这样说学生,自己又做到了多少呢?
看吧,下次考试,能进步多少,我今天说的问题能解决多少,而我自己,又能改变多少。女人,最怕一成不变,我还年轻,也不想被领导嫌弃,被老教师说闲话,那就加把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