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剧评:荣辱颠倒,金堂夕照
这个剧,足足盼了一年。微博上一幕小小剧照,都能引起心里的震撼。究其原因,是因为去年那一出堪称经典的巡礼,十足是晚清史诗的范儿。
TVB一向是引领题材的先行者,所以从来不用担心它的选材,只需忧虑如何演绎。近年来也数次证实,但凡历史题材,TVB总是先取其宏大背景,然后再将之抛诸脑后。
想看到晚清的动荡和人心的叵测,实在是太难。
33集的《大太监》,一大半篇幅都在谈情:兄弟情、男女情、主仆情,有时候会腻得让人生厌。即使可以忽略它对史实的不尊重、台词的不严谨、诗词引用的不恰当,也无法谅解剧情的过于浅淡。这不是真正的宫闱,也不是真正的时局,这里没有人人自危、国之将亡,反而处处歌功颂德、盛世升平。
这里的慈禧忧国忧民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里的李莲英大义凛然到了欲盖弥彰的程度,这里的太监只手遮天,这里的朝臣毫无用处。
是要到最后一集,同治尚在,两个女人就为立储翻了天,无辜又无奈的皇帝最后连死都成为了后宫夺权的手段,这才有了些许意思。
是要到了这最后一集,才让我看到了想要看到的东西。
如果《大太监》还有续集,是时候要波澜迭起了吧?
剧情乏善可陈,也只好来谈谈其中的情。
情,自然与人不可分割。所谓的“新五虎”倒不见得,不过剧终时紫禁城里五兄弟中已去其三,倒是令人唏嘘。
一、三顺
全剧中最抢眼的,莫过于三顺爷。
从一开始的嚣张跋扈、面目可憎到后来的天真纯良,三顺这个角色着实让人惊喜。
陈国邦功不可没。台庆时输了最佳男配给古明华,也不过是应了那一句“刀切剑斩、雷劈火烧,也能够浴火重生的火凤凰”。
来日方长。
三顺的可爱,在于背了几句《论语》就从良了,一听到“朋友”就惆怅了,吃了颗甘草梅子就感动了,立了份投名状就死心塌地了。
一个人的本性若是纯良,并不会因为身边都是淤泥而有染。所以开始时张牙舞爪的三顺,不过是个为求自保的纸老虎。
他良知未泯。否则不会因为倩蓉滑胎而耿耿于怀,也不会置莲英于死地而不理,更不会因时度势地随风摆柳。
他在舅父失势时,曾经对安德海说过一句话:“我彭三顺惯了颐指气使,不惯趋炎附势!”
这句话铁骨铮铮,掷地有声。
后来的他伺候同治帝,两人好得不像主仆,倒像兄弟。
皇帝要试飞,他知道危险所以挺身相代;皇帝口淡淡,他就变着花样去改变御膳。皇帝背不出书,他在旁边以口形示意;皇帝画不出画,他重金找人代笔。皇帝婚事受阻,他挖空心思去扭转局面;皇帝自甘堕落,他跪在面前苦苦相劝……
可以想见同治驾崩后,最为之伤心的,不会是慈禧,不会是皇后,也不会是李莲英,而是他彭三顺。
他不懂权谋、不会害人,只知道一颗心被掏出来以后,就须赤诚相待。
只可惜,风云变幻的紫禁城,必定是“好好的不得嘅”。
二、安德海
真实历史上的安德海,死于嚣张跋扈,而非重情重义。
剧里的安德海光芒太甚,如果不死,李莲英如何出头?
曹永廉的安德海气概十足,因得宠而有能力去对抗恶势力。并且矢志不渝,从未因利诱而变节。
在御药房中饱私囊暗换药材一事上,因为不及陈福老谋深算而被反咬一口。这头刚被慈禧掌嘴打得鼻青脸肿,那头就带着李莲英直闯御药房救双喜抢医书。气焰嚣张,但不跋扈。心水清,以善对善,以恶治恶。
太得人心。
在弱肉强食的禁宫斗争里,他这样才是安得身立得命的人,像李莲英那样的老好人,还能上到高位就是痴人说梦、于理不合。
这样一个铜皮铁骨的人,最后竟然毁于一个“情”字。看似荒诞,却有深意。
所谓的“荣辱颠倒”,说的就是他难以启齿的痛。
再能呼风唤雨、权势熏天也没用,因为身体上的残疾一早就注定了心理上的残疾。
小钗有哪里好?他却对她死心塌地。即使丢尽了自己的脸面,还差点性命不保,也要给她一个名节。明明是她水性杨花、不尽不实,却将责任自揽上身、内疚不已。
在紫禁城里受尽三千太监敬畏的他,却甘愿在这个青楼女子面前丢掉所有的自尊。
为了她,明知千杯饮不过一场梦幻泡影,也要铤而走险。
与其说最后他是为慈禧而牺牲,倒不如说是小钗的死让他生无可恋。
当一个人的信仰被摧毁,身外的一切就都成了空。杀了小钗,就等于杀了安德海。
很可惜,这一点,他的好兄弟们都没能意识到。
三、姚双喜
没有想到生性耿直的双喜,在最后竟会如此丧心病狂。
而走错的那一步,在很早很早之前。
与公主那场柏拉图似的爱情,葬送了纯良的他。
很多人不齿于他的为人,说他身为太监竟然妄想与公主双宿双栖,说他为了个女人竟然义无反顾地出卖兄弟。
那场公主对他剖明真相的戏,大约还有很多人会觉得很快意,却体会不到此处姚双喜的肝肠寸断。原来那么久以来,只有他还守着那段曾经轰烈的爱情。这段爱情支持着他在紫禁城活下去,支持着他抵熬夜不能寐的相思之苦。却万万没有想到于他刻骨铭心的往昔种种,于她却已是“此情不再”。
看着她款款诉说着对亡夫的深情不渝,他一片愕然。曾经斩钉截铁说着盟誓的人,一转眼却告诉他“昨日之日不可留”。他以为那几年她也一样饱受相思之苦,却原来她早已花前月下如鱼得水……
宫外湖畔的并肩展翼、城墙角下的石刻双喜,曾经刻骨铭心经历过的一切,在那一刻都仿佛成了从未有过的、恍惚的假象。
曾经他推开她,是自卑,是不得已,更是不得不。但在他心里,她从未有过一刻的离开。他从不曾想过要得到她,他只希望自己卑微的爱情里,她一直在。
但最后他终于惊骇地发现,原来一切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她早已抽身离开,情意不再。一直深陷在往事里的人,只有他自己。
可笑为了她,自己可以做任何违背良心的事情。可笑为了她,宁愿自己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还可笑为了她,抛开所有周全,最后迷失了自己……
连续两句“我真傻”,千言万语都在其中,断尽了他的肝肠。
太监也是人,也有斩不断理还乱的情与仇。
姚双喜不是恶人,只是情痴。
四、同治
故事最后的万钧剧力,爆发于同治帝。
原本雄心勃勃、胸怀远志的年轻皇帝,无数次被硬生生贴上了“昏庸”的标签,因重重打击而变得放浪形骸、自甘堕落。
因生母太过严厉而亲近慈安,未经世事的孩子将对母亲所有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了她,到头来才发现自己是一颗被利用的棋子。
痛定思痛后大彻大悟,但前缘已成、命不久长,悔之已晚。母子和好冰释前嫌的那场戏,看得人无比心酸。
人生就是如此。走错一步,永远都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短短十九年的人生,对同治来讲一定是灰色的。
他从未掌握过大权,在母亲眼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不思长进、昏庸无能,他想做的一切都是不合时宜、不懂分寸。他只是任性地赌了一次气,却从此万劫不复。
他还活着,母亲和妻子就当着他的面为谁在他死后承继帝位吵得翻天覆地。曾经伉俪情深的妻子哄他立下遗诏之后,就面带嫌恶地抽回了自己的手,口口声声骨肉情深的母亲最终需要以他的死来换取大权续握的筹码。
他是个皇帝,但他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未曾操控在自己的手里。
那一碗毒药摆在面前的时候,他会想到些什么?
虎毒尚且不食子。他虽然早已病入膏肓、不久人世,但也想不到会这样被逼死。李莲英说曾向他晓以大义,可谁都知道他早已无力拒绝。
生由不得他,死,也由不得!
这一碗毒药,也可以算是一碗解药。为他解了这人世的凄清和身体的痛苦,了断这又伤又悔的一生。
只是,这一碗比剧毒更断肠的药,如何喝得下去?
梁烈唯的这场戏,伤感得连摄像师都一起落了泪。
是怎样灭顶的绝望,才令故事外明知是做戏的人,一样感同身受?
识得投胎又如何,谁羡生于帝王家?
五、慈禧
她或许是一个成功的执政者,但绝对不是一个好人,更不是一个好母亲。
口口声声维护大清江山,关心天下黎民,可让人只觉她恋栈权位,不舍放手。即使在剧集里为她设尽了苦衷、说尽了好话,但历史的烙印毕竟不是那么容易清洗的。
因为背离得太过火,一切就显得更虚假。
李莲英在最后说明自己选择的原因是因为太后心系天下,而皇后只是一己私欲之时,这部戏自圆其说的指鹿为马终于到达惹人生厌的顶点。
紫禁城里的斗争,谁不是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帜,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自古以来权力的争斗,哪有什么是非黑白?哪一次不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皇后诚然是为求自保,慈禧逼死亲子夺取大权何尝不是一己私欲?
咸丰一早已看破她的野心。
试穿龙袍不仅仅是贪玩,她觊觎的并不是一件衣裳,而是可以站在高高的朝堂上,对俯身在下的一切指指点点。
同治的悲剧,由她一手造成。诸多打击,绝少鼓励,教育严苛得过了头,忽略了儿子心智未开的一面。年轻气盛的儿子犯错,她从未委婉地劝诫和教导,而是大剌剌地走到帘后坐下,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挥斥方遒。
她忘了,辅政的最终目的是还政。而一旦还了政,就不能出尔反尔。
可怜的同治在她一手遮天的朝堂上欲怒不能。
就算亲了政,他的帝国依然操纵在母亲的手上。顺她意昌,逆她意亡,哪有出头天?
剧集的最后,年幼无知的光绪坐上了龙椅。在山呼万岁的登基大典上,他自顾自玩着身上的朝珠。
那一刻,君临天下的显然并不是他。
而这,正是下一出悲剧的开端。
米雪的演技毋庸置疑。需要置疑的,只是剧本。
慈禧的确有执政的才能,但她的本质绝非如剧中所写的如此。
暗黑的深宫与高高的朝堂上,焉会有璞玉?
六、李莲英
这部剧最终拍摄了两个版本,黎耀祥和胡定欣都表示喜欢倩蓉死掉的那个。
是要倩蓉死了,才能够让李莲英受尽刺激改变人生价值观重返紫禁城,才符合真实的人性,那么续集也才有看头。
他在狱中对师父说的那一番话,句句都是椎心的痛。若是倩蓉苏醒,则一切的转折都不再有张力。
这也是电视版最终还是选择了倩蓉为凌天寿所杀版本的原因。
其实不喜欢受难和尚的那一段,因为实在是太过自相矛盾。
和尚可以去感化双喜,但不足以去劝勉莲英。双喜是深陷心魔,而莲英该到了性情大变的时候。故事如果要继续,不能就这样仓促收尾。
这部戏最终的主角是李莲英。但无论前期还是后期,最抢眼的都不是他。
开始一直平平无奇。受慈禧重用,也是因为安德海。
揭露婉太嫔的那一场戏,着实令人不可思议。所谓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为了所谓的真相而出卖主子,明明是禁宫大忌。以慈禧这等观人于微、猜疑心重的性格,怎可能将其收为己用?
要做大太监,必须要有狠得下的心肠、做得出的手段,剧中的李莲英一直将将就就、拉拉扯扯,信奉闲事莫理的人,怎么可能在短时间里一步登天?
安德海是前车可鉴。
历史上的李莲英,正是因为如此而变得韬光养晦、低调隐忍,这才在慈禧御前稳住地位、备受重用。
他必须圆滑、聪明,才能在随时喋血的后宫随机应变、未雨绸缪。不止是为主子办事,更是为自己打点。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没有极深的城府和心思?
深宫里的兄弟情固然难得。但如果各人之间只有兄弟情来维系,未免肤浅。
剧里的李莲英,不如三顺角色鲜明,也不如安德海命运波折,甚至不如凌天寿截然转折,还真是从一而终的将将就就。最后一集的爆发,不过昙花一现。
这也是在刚刚结束的台庆颁奖礼上,黎耀祥凭此剧夺得视帝而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最后,回顾一下当年一见钟情的巡礼吧。
小人物的命运与大时代的变迁关联在一起,时不我与或者为势所逼,喋血的君权倾轧与残酷的后宫争斗,才是真正内涵丰富、值得期待的《大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