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再看这样类型的片子了,尤其是内地的此类片子更是凤毛麟角(其实这倒不能怪没人愿意拍,而是没人敢拍)。也许自己老了十岁了,回头看别人的青春期冲动汇演总有些激动不起来的感觉,更何况泡桐中学的同学还是没有牯岭街的小兄弟来得更狠,脖子上的刀子始终没有扎进去,而最后刺伤的只是自己的前途——0伤亡——电影是不是一开始就在盘算给这群崽儿留个阳光点的尾巴?躁动的青春期最后被理智“摆平”——也许这也是让我激动不起来的一个原因。
不太清楚真实的“泡中”隐匿在曾经居住的城市的哪个角落,但是片子里发生的一切肯定存在而且正在一群群荷尔蒙分泌旺盛的青春期少年中上演,唯一的区别是更换一个学校名称而已。甚至在某些桥段仿佛让人看到依稀的从前,在懵懂冲动却满以为自己成熟的年纪时所作的一切,回头看看这些发生在别人身上,有时觉得成长本身就是一种残酷。
看过网上的评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篇从政治学入手对这部电影进行分析的文章,不但将每个主要演员和角色的定位进行了描述,而且对影片的整体表述和诸多细节的表意都给出了详解——只能说声佩服(让我想起每节都要分析文章深层含义的语文课);
没看过小说原著(静静想想我有多久没看过书了?),不知道电影的改动有多大,但是我猜没变的是主题,即很多人都想避开不谈的残酷青春。我承认,青春或多或少都带点残酷。而电影,却是偏向温和的。可惜的是,这样温和型的片子最后还是被枪毙了,当然了,片子里还是有太多的暗示和明示情节不适合XX岁以下人群观看,每个国家都会保护小孩,这我可以理解,不理解的是你分级不就搞定了?话题扯远了。
个人觉得片子里最出彩的倒不是风子,而是老包,这样一个既有优点但是又长满缺点的家伙的确是个复杂体,让人在看他笑话之余又有些可怜他——体制的牺牲者——就因为他是外来者而且破坏了这里的平衡。第一次看到老包踩个老年车出现的时候,真的太搞笑了,他居然骑这个上学,而且那次还是约会,偶在想他是不是缺钱时还可以在放学路上顺路拉个人唻?而他拉风子去酒吧的约会居然直接拉到了河边上,自己从车底下掏出两瓶啤酒,还很认真的说这不是有酒嘛。转学第一天,很洒脱的到处喊人说他中午请客吃烧烤,结果他“掏到内裤”凑起来的钱还不够一个人的饭钱。这样一个有点虚伪可笑的小人物在得知自己被开除时,还是傻掉了,广播体操的海洋里唯独他这点红“岿然不动”,那刻凡是做过学生的人应该都能试着体会老包内心的打击和无助。
故事本身,的确带有点政治体系中个体的无奈感;
成长经历,却真的在有时像刀子一样锋利和无情。
因为好奇心驱使后来上网查了下,成都还真有个泡桐树学校,不过不是中学,是小学。属于他们的青春还没有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