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早川家之秋》是一部由小津安二郎执导,中村雁治郎 / 原节子 / 司叶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早川家之秋》观后感(一):难以忘怀的精致与雅致——司叶子
半夜1点静静看完了这部小津的彩色片,堪称完美精致!
《小早川家之秋》比《秋日和》耐看很多。情绪表达含而不露点到为止,甚至表现死亡也如此的淡定从容。镜头语言自不必说一贯的小津特色,从人物服装道具场景外景配乐无不简洁优美却又略带淡淡的哀愁。尤其司叶子所饰的恬静单纯之美令人震撼......。
感谢小津带领我们走进那个已远去的,渐渐模糊的,干净清爽的,天高云淡的纯美时代!
《小早川家之秋》观后感(二):小津这部深得《徒然草》真传
倘若阿太志野之露没有消时,鸟部山之烟也无起时,人生能够常住不灭,恐世间将更无趣味。人生无常,或者正是很妙的事罢。遍观有生,唯人最长生。浮游及夕而死,夏蝉不知春秋。倘若优游度日,则一岁的光阴也就是长闲了。如不知厌足,那么虽过千年也不过一夜的梦罢。在不能常住的世间,活到老丑,有什么意思?“寿则多辱”。即使长命,在四十以内死了,最为得体。过了这个年纪,便将忘记自己的老丑,想在人群中胡混,到了暮年还爱恋子孙,希冀长寿得见他们的繁荣;执著人生,私欲益深,人情物理都不复了解,至可叹息。注:阿太志野是墓地之名,鸟部山为火葬场所在地。
《小早川家之秋》观后感(三):“秋刀鱼之味”般的人生况味
秋刀鱼之味,这部影片其实不关秋刀鱼的事。原来小津在拍《小早川家之秋》时,公司催促下一部片子,他在匆忙之下临时命名为《秋刀鱼之味》。片子要说的不是秋刀鱼本身,而是要带给人一种“秋刀鱼之味”般的人生况味。
《小早川家之秋》观后感(四):小津家庭剧
酿酒屋主人万兵卫(中村雁治郎 饰)妻子过世,育有两女文子与纪子(司叶子 饰),儿媳秋子(原节子 饰)寡居多时,公公家的亲戚好意为其牵线,但秋子似乎并未上心。相形之下,万兵卫的心态倒是颇为活跃,频频密会一度分别的老情人佐佐木,万兵卫与佐佐木的女儿百合子长大成人,可这位约会美国男友的时髦姑娘关心礼物胜过关心万兵卫是否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文子对父亲的行为颇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与纪子互有情意的青年远赴札幌工作,两人只能借书信传递挂念。儿媳与女儿的婚事一时间没有进展的希望,这时万兵卫却因心肌梗塞而晕倒,不久转醒过来的酿酒屋老板,又再次匆匆奔向情人的家中…
《小早川家之秋》观后感(五):小早川家之秋
一个传统之家,父亲再过年迈体弱,且不时私会久别多年的情人,也还是一家之主,如顶梁柱般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轮廓,这根柱子一旦塌下,家庭便面临重组,重心分散,各人何去何从,该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之路上寻找自己的幸福,成了父亲不告而别遗留下的使命。当火葬厂那个硕大的烟囱开始升起淡淡烟雾,平时不甚在意的存在此时定在每人心里留下了浓浓的印记吧。
人世无常,那袅袅的青烟,也会是我们最后的归宿。生活在平淡的琐事当中缓缓流逝,却让人猝不及防。一如既往的小津风格,色彩浓厚,达观而洒脱,转身却仍留下淡淡哀愁。对白不多却恰到好处,细致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生的选择,人间百态,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埋怨、悔恨;各怀心思。生活仍需前行。
《小早川家之秋》观后感(六):日臻完美的诗意风格
小津大神非常晚期的作品,此时小津风格已日臻完美,虽然本片在小津的作品中并不是最出名的,但是该片的艺术成就已经达到了小津的巅峰……仰拍、固定机位,这些一以贯之的技巧在本片中依然在尊重着生活、还原着生活,生活本就是无趣的,因此认真生活的人都是值得敬畏的,这种风格对台湾电影影响至今……人物布局在这部电影中使得构图不仅始终保持黄金风格,且如浮世绘般味道浓郁有体现着艺术美,尤其是影片结尾,女儿和儿媳的站位、五个家人的布局,真是像一幅画卷般有韵味……人物经常对镜头的对白反抗者好莱坞的对打镜头,这是小津风格的一部分,有一部分是一种和观众唠家常般日常琐事所必须的亲切,还有一部分是为了景深的安置……小津的电影景别往往是固定的,增强了画面的稳定性,也增加了真实度,而景深的运用其实并不凸显,这些都是他对好莱坞程式化的对峙……小津的电影中,人物很少有激烈的动作,通常都是不厌其烦的碎碎念,他也很喜欢用“窗帘”镜头过渡,而不是一味的蒙太奇,我想那些空镜、静止长镜头,是一种对人类灵魂的拷问,发人深思,而小津的电影又是如此抽象般真实,直击人心,观众仿佛可以一段时间抽离躯壳,去关照这些孤独的灵魂……
《小早川家之秋》观后感(七):小津看到了自己的死
小津只活了六十岁,《小早川家之秋》是他的倒数第二部作品。小津的晚年饱受诟病,60年代崛起的“新电影”一代认为小津是“陈旧的”、“只注重形式的”,小津甚至在一次研讨会上和人争执起来,认为那人根本没有看懂《秋刀鱼之味》。
《小早川家之秋》中的小早川先生明显有小津自身的投射,小早川表面上到处找乐子,其实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无比孤独。儿女们都不理解他,派人跟踪他,就连他最爱的老情人和私生女也并不真正爱他(他死后,老情人看上去并不悲痛,拜金的私生女只是觉得他能给自己买貂皮披肩才叫他爸爸)。这和小津的晚年是何其的相似,他的电影不再被人推崇和理解。影片里,小早川去世时只有一句遗言:真的就这样了吗?小津死后在自己的墓碑上回答了这句话:无。他的墓碑上只有这个字。影片中有一段跳了出来,笠智众扮演的农夫和妻子在田里远眺着火葬场的烟囱往外冒烟,笠智众说了一句话:不管有多少人死去,总会有新的生命取代他的位置。这句话或许可以作为“无”的注解。晚年的小津是那样的无奈,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死。
小早川先生是米酒作坊的老板,小津则是因为酗酒而死,在他六十岁生日那天。
《小早川家之秋》观后感(八):小津的暖茶,有点苦
好像每次看小津都是突然决定的事,且一次坚决只看一部,完完整整从头到尾不漏过一个画面。”
时光被封的日子看了一部《东京暮色》,那恐怕是最“苦”的小津了,“苦”得简直不像小津。
这次看的这部《小早川家之秋》其实也有点“苦”,但很像冬天里的一杯暖茶,苦中多少掺了些甘甜。影片结尾一行人穿黑色丧服打伞走过一座桥,想起《第七封印》和《八部半》的结尾,突然似有所悟,也许小津和伯格曼和费里尼都是殊途同归,“殊”的只是“途”而已,火葬场烟囱里冒出的袅袅青烟似乎就是小津式的“宗教”了吧。
看小津就是不断重复地看一张张熟脸,看一个个相似的家庭里相似的故事,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但就是永远没有让我感到乏味或是倦怠,这也是我至今未能猜透的一个谜。司叶子是原节子的妹妹也好是女儿也好,笠智众是主角父亲也好是个小配角农民也好,一向喜感十足的杉树春子大笑也好落泪也好,总之他们不会让小津的影迷失望就是。
下一部小津,该是品在春天里了吧。
《小早川家之秋》观后感(九):小早川一家
越来越爱上小津电影的画面,像一张张会动的照片。小津的画面要么是静物,要么在静物中放上几个动点。即便是两个人,小津也会尽量让两个人动作一致,尽量让画面显得整齐无比。其中父亲在去佐佐木家里的路上,街道上,父亲在中间,两辆自行车相向而行,分别走出镜头的画面让人看着真是舒服极了。即便是出现人最多的赌马场的镜头,都让我觉得丝毫没有杂乱的感觉。
这部电影风格相对轻松,有很多镜头让人忍俊不禁。大女儿得知父亲作出让过世的母亲伤心的事情的时候,女儿和父亲的对手戏,以及女儿让丈夫“你闭嘴”的那一段真是精彩极了。一开始我以为这是儿媳妇,还在大为惊叹,怎么儿媳妇敢对公公这个样子,这是日本电影吗。后来发现是女儿,也就觉得对了。儿媳秋子为了儿子,丧夫多年也不考虑再嫁,但是也并不会觉得她过得很辛苦,或许有人会觉得她少了年轻人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气,但是我反而觉得她在画廊里安静的工作,安静的和儿子过生活,鼓励年轻人去追求真爱,这样的人生对她来说很幸福,或许比她接受叔叔为她安排的相亲对象过得更幸福。小女儿放弃有钱的对象,去札幌寻找一份平凡的甚至结果无法预料的爱情,真的很勇敢,也让整部电影都充满了希望和活力。父亲到老,居然还能偶遇自己年轻时的情人,确实让人觉得庆幸,父亲的性格让整部电影充满了幽默色彩,没有老年人的行动不便、动作迟缓、虽然丧偶但还不时去看情人和私生女、不带钱就能潇洒出门到处乱晃、借着和孙子捉迷藏在女儿眼皮底下偷偷溜出去,即便最后离世,也似乎没有经历什么痛苦。所以整部电影尽管有年轻丧偶、中年丧父,但却并不哀伤,反而有很多的温馨和希望。
《小早川家之秋》观后感(十):宗方姊妹 & 小早川家之秋
为什么喜欢小津安二郎? 这根本就是无法说清楚的问题.
宗方姊妹 1950, 田中绢代、笠智众
小早川家之秋 1961, 原节子、杉村春子、笠智众
小津安二郎的这两部作品有些相似, 都是以姊妹关系为主题, 宗方姊妹是未嫁的姐妹俩, 一个新潮一个古典, 到小早川家之秋则变成了三姐妹, 一个未嫁, 一个已嫁, 一个亡夫.
宗方姊妹里姐姐陪伴得了癌症的父亲最后一次去寺庙后, 父女俩回味着"椿树花落在青苔上", 父亲对女儿说,"本以为这辈子再也看不到这么美丽的椿树花了" , 这样的景况, 只有小津能拍到让我魂灵中很难触摸到的深处象抓住了什么无名的东西一样, 挠了一下.
姐妹俩争论, 妹妹说, "你喜欢的都是寺庙这样老掉牙的东西, 我和姐姐太不同了", 姐姐说, "你喜欢那些时髦的时装, 今年流行这个, 明年流行那个, 就一定是好的吗? 过几十年, 你还记得它们吗? 寺庙就一定是陈旧的吗?"
小早川家之秋就完全是古典派日本女性的美学示范, 现在的日本象这样优雅的女人到哪儿找啊, 片尾原节子和司叶子在湖滨对话, 谈到兴处都蹲了下来, 一个穿洋装, 一个穿和服, 这个姿态和下面这个DVD封面有点像, 但拍法场景就完全不同了, 小津安二郎用的是很少见的从远高位对两人背影的俯拍(被我找到一张截图, 放在下面, 我们知道, 小津镜头90%当然都是固定高度的机位), 没有理由不由分说地成为我印象很深的小津镜头之一, 秋刀鱼之味中也有一个类似的镜头让我无法忘怀, 那是女儿出嫁后, 镜头对着空房间无声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