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犹有读书声》是一部由尼古拉·菲利伯特执导,Georges Lopez / Alizé / Axel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村犹有读书声》观后感(一):奇怪的名字
托朋友帮我翻了这个片名
e & Have
存在和拥有~~
一种事实的表述而已,
片子里的故事很纯真,
即使是远在上海的我也能感同身受,
成长的过程是相似的,
小女孩不挺地问身边的小孩子,你是不是我的朋友?这么可爱~~
第一次进学校的孩子会哭~~
一家人围在一起背乘法口诀表~~
妈妈跑到学校里去关切地问老师自己的孩子的将来~~
一切都是生活的节奏,生活的速度啊~~
不知道为什么要叫“山中犹有读书声”这么带有中国味道的做作的名字?
只是奇怪一下下而已~~
《山村犹有读书声》观后感(二):感人
故事发生在法国奥弗涅地区的中心平原,山村的生活恬淡宁静,时间在这里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在这个小村庄里,有一座似乎穿越了时空、如古时私塾般的学校。一个老师,一个班级,几名不同年龄的孩子。乔治,村中唯一的老师,20年中送走一批批学生。这所学校如同与世隔绝一般,静静走过春夏秋冬,乔治和孩子们读书、学习、玩耍,用平淡的言语带他们认知眼前的繁华世界。虽然都是些琐碎的小事,却看得津津有味,他们也跟我们一样经历着成长的过程,为默写不出九九乘法表而发愁,为朋友之间的争吵而互不理睬。喜欢乔乔,不是很乖,老是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些事情,他可以不用把双手被在后面听老师讲课,他可以依偎在老师的怀里问东问西,他可以把自己搞得满手都是水彩。很美好,很纯净。最后超级感动!!!!
《山村犹有读书声》观后感(三):乡村教师的形象集合
没有法语字幕,半猜半听地看完了这部纪录片。
就主题而言,乡村教师构成了文学和电影中的一类原型。它唤起了我们头脑中的一系列电影人物,比如布列松镜头前具有宗教使命感的乡村牧师(《乡村牧师的日记》),或者张艺谋镜头下四处奔波的倔强年轻的代课教师(《一个都不能少》),前者(黑白)借助“日记”这一内省的形式,后者(彩色)通过把信念外在化、戏剧化的“行动”,塑造了“教育者”这一个形象,即坚忍的不妥协者:乡村牧师的痛苦隐疾和魏敏芝“一个都不能少”的固执,用一种绝对主义的精神氛围为作为人物形象的教师重新施了洗礼(re-baptized)。
而这部纪录片,Etre et avoir,为我们捕捉了献身精神的日常状态,即处在种种社会关系和矛盾中的协调者和劝说者。摄像机稳定(固定机位)而有力(脸部特写)的把一组组人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家长,教师和家长)限定在彼时彼刻的具体性中。Georges Lopez温和而“人性”的语调和身体姿态,学生们自然流露的情感特质,摄像机对乡村环境(声景和风景)非破坏的接纳和注视,把“是”和“有”还原到存在和历史根本相关性上,转变成了这样一个母题:后工业社会中,作为自然存在、历史存在的人(human),如何实现自身和群体的社会化。
扣人心弦的学期结束了,乡村教师在一个情绪突现的瞬间(和孩子们一一吻别),显示出了他柔软而纯洁的一面,而正是在这个镜头之中,之前“忘我”的、情感节制的教师形象被突破了。
《山村犹有读书声》观后感(四):存在和拥有
《存在和拥有》是一本纪录片的名字,在法国各大电影院上映后三周创下了百万的票房记录,这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是相当惊艳的。电影界的年终大清点也都把这部片子作为黑马,评论界更是不惜重墨来褒奖。女友爱迪特有一次在巴黎斯特拉斯堡大街的火锅店一边喝青岛啤酒一边激扬陈词说,今年的法国最佳男主角应该发给《存在和拥有》里的小男孩朱朱,我深有同感。
这本纪录片讲述的是法国北部一个山村小学混合班里十三个四岁到十四岁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故事。 第一个镜头是长长的冬天早晨静谧的的森林小路,静得能听到雪片从树枝上滑下来的声音。一辆面包车在林间小路上穿行,在一个个农舍前停下,孩子们和妈妈吻别上车,然后坐好歪着小脑袋把脸贴着车窗,出神向外看。两个住在学校附近的小女孩手拉着手,踩着泥泞的小路,呢喃着童语,走进学校。天色青黑衬着孩子们大红外衣和白帽子,画面优雅细腻,声音脆如银铃。
我的心砰然一跳,想起叶芝的《在学童中间》。从那一刻起我忽然把心放下了,知道自己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会沉浸在一种愉快美妙中。
该片导演尼古拉费力贝儿在导演手记中写到:“虽然我拍的是纪录片,但我总想要叙述地方上的故事。我是被学校里唯一的老师的性格迷住了,在他威严的外表下有一种极深的关怀,细致和谨慎。对我来说,拍片的冲动往往是即兴的偶然,有时是一个声音,有时是一张脸。”
虽然尼古拉强调自己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所秉承的“仁慈的中立态度”,但他的罕见敏感捕捉童年里每一个些微的快乐和委屈,难怪许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都会在看过片子后自动冒出来,亦难怪《世界报》赞扬他是“捕捉无形的能手”。
纪录片的海报就是朱朱无辜的伸出用彩笔涂过的小手的大特写。影片虽然在全法公映,山里的孩子却因为没有电影院而看不到自己从冬天到夏天的身影,不过尼古拉说他一定要背着片子去让孩子们看的。(后来闹出的利益官司实在让人瞠目)
另外,我请教过老比尔,为什么片名叫《存在和拥有》,被告知“存在”和“拥有”是法国孩子进入学堂所学的最初两个动词,这两个词也是一切法语动词变位的基础,象征着人类学习的启蒙。
《山村犹有读书声》观后感(五):一样的乡村,不一样的教师。
一个乡村教师和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在中国,同样的题材一定被演绎的苦大仇深,可是在法国,没有那么多让人郁闷的事情。
从小就不是好好学习的乖学生,所以对于老师极少有太美好的印象,总是凶巴巴的,皱个眉头,所有的调皮学生都是眼中钉,恨不得把我们都安上开关,随时听他的摆布。
片子一开始很少看到那个老师的脸,只是听见他耐心的教四五岁的小娃娃写“maman”。乔乔,一看就是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老师让他们乖乖的写字,他却顾盼左右。
一间教室里有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大概十几个,最小的那群应该是在上幼儿园的年纪,稍微大些的应该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有几个是马上要上中学的孩子。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教室,只有一个老师。老师很帅,像极了让·雷诺,酷酷的,有络腮胡子,有挺拔的鼻子,深陷的眼窝,和略微有些秃了的头顶,却极有耐心。教室很安静,没有人吵,就连好小的娃娃也知道要低声说话,不要吵到那些在上课的大孩子们。
跟我们一样,小孩子要学画画,大孩子们要听写生词。可是他们中午的时候,小孩子要学习打鸡蛋,大孩子们会学习煎蛋饼。
虽然都是些琐碎的小事,却看得津津有味,他们也跟我们一样经历着成长的过程,为默写不出九九乘法表而发愁,为朋友之间的争吵而互不理睬。喜欢乔乔,不是很乖,老是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些事情,他可以不用把双手被在后面听老师讲课,他可以依偎在老师的怀里问东问西,他可以把自己搞得满手都是水彩,再去找老师给擦干净,还不忘了一边擦手,一边搞清楚大拇指,中指,无名指之类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夏天来了,可以在教室外面的树荫下上课,可以坐上火车去远行,带上小布偶。新的小朋友来学校了,最小的瓦伦丁哭着要找妈妈,不管不顾,惊天动地。
原来我们能学会那么多东西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原来我们小的时候有过那么多的为什么,可不知道谁那么幸运有过一个这么耐心的老师。片子中间只有那么一段,老师是以接受采访的形式出现,他在这个小学校已经当了20年的老师,对他来说,教师有那么多快乐,跟孩子们在一起。而最美妙的是,孩子们也会回报。
如果小时候,我的身边也有这样可爱的老师,成长应该会更顺利些吧。
《山村犹有读书声》观后感(六):启发式教育固然好,还是背不了九九乘法表
我知道我取了个negative并极端有色彩的标题,但并不代表这不是一部好电影。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或多或少有着相同的故事。在上小学的那些年里,如果自己不是,那班里肯定有一个上课老走神,满脸都是彩笔痕迹,喜欢吃手指,爱把铅笔的一头插在鼻孔里,喜欢插嘴,会惹是生非,哭的时候哄不住,亦或不爱说话的孩子。老师也总是有偏爱的小孩,那个叫JOJO的镜头特别多,哭的笑的插鼻孔的花脸的,老师和他的对话还特别多,连海报都是他...放到某国,这孩子他爹他娘是谁啊....
一个小山村,一所学校,一个班,低年级,高年级和小班混在一起。这种每一天都重温成长点滴的过程不温馨么?老师很巧妙地避免了大欺小和早恋的行为,让这些孩子们能够和谐相处。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在心中刻画这这样一位老师:睿智,慈祥,耐心,风趣,儒雅...不体罚,不收礼,不告状... 我真的不记得是否遇到过这样一位老师了,耐心地提问,不厌其烦地教导点点滴滴,JOJO的那一连串 “Oui...” 到后来加上“老师”的尊称。我不由得感叹教育的艺术,没有强迫,却最终领悟。我们见过太多会用教鞭打手板心,会用铅笔戳脚趾,会罚贴墙站,会让你绕操场跑10圈的老师了。严厉得让我们觉得每次和他们说话就像是和上帝对了一次话一样,运气不好就让你免票直接上门见他了。
那些白纸上歪斜的圈圈点点,图画上残缺的色块,大小不一的黑板字,到老师那副厚厚的框架眼镜,充满笑意的嘴角,最沉稳的听写声,时而严厉的训斥... 每个人都这样走过来,时而怀念时而嗤之以鼻。我只能说,看着镜头里挂在晾衣杆上的手套,我的心莫名抽搐了一下,雪地里嬉戏的身影,雨天撑伞的背影,甚至和学生烙饼的欢笑,要怎样一颗心才能承载这种平淡的快乐?
那个父亲住院的男孩,知道了一个真理:生病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那个自闭不愿说话的小女孩,和老师促膝长谈时噙满眼泪,她得到一个承诺:每个周六早晨我会在这里等你,直到你愿意和我谈你的事。
那些要升上中学离开的孩子,会带着美好重新开始。多少年后,他们肯定会记得这样一位老师,记得和他的kiss goodbye。
...
那个背不了九九乘法表的小男孩,可以让一家人围在桌前讨论3x6是多少。
所以背不了九九乘法表又如何?
《山村犹有读书声》观后感(七):师与友
- 《是与有》影片分析
“是”与“有”其实是特别基础的动词,在语法中最简单,因此也象征着学习的启蒙。该纪录片记录了一段师生之间的故事:在法国某个偏远乡村,有一所小学,整个学校只有一个班,一个老师和几名年龄各不相同的孩子。乔治,这名村里唯一的老师,二十年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在这块仿佛与世隔绝的土地上,和孩子们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陪伴他们学习,玩耍…他是孩子们的老师,亦是朋友.
影片的节奏非常缓慢优美,冬季飘雪的早晨,天空淡蓝,悠扬的笛声缓缓拂起,树梢的枝叶轻轻摇曳,一辆白色的旧面包在森林小道上穿行,在一个农舍停下,母亲送孩子上车,渐渐车里的孩子多起来,他们在车里打起了招呼,孩子们远远看见乔治老师站在门口迎接他们…就这样开始娓娓道出一个学期里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状况。
该片并没有用大量的特技,镜头简单而真实,恰是这种朴素而考究的镜头语言,如深邃的眼眸般使片子独具气质。这个乡村的美景不需要华丽的装饰,乔治的友善与慈爱也不需要用虚假的衬托。
乔治无疑是位好的启蒙老师,对孩子们总是有用不完的热情与耐心。尽管孩子们的年龄和学习任务各不相同,他依然将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初学的孩子总是忘了6后面的数字,乔治轻轻地叹息后,又温柔地看着孩子的眼睛,无奈中却没有一丝抱怨与厌烦。当然,他偶尔也有严厉的时候,在朱朱没完成涂画,就想和小朋友们出去玩时,他没有批准。没有责骂,只是说:“你要遵守你的诺言。”于是,朱朱点了点头。当朱朱被小朋友推到了,乔治也只是让那个小朋友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是他推到了你,你会怎么样?”我想,这些话不仅是对孩子们学习的教育,也是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他这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对他们来说是能受用终生的。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学校里,乔治作为唯一的教师,可能会更喜欢把他当作以为朋友。他会教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食物,会带孩子们一起玩滑雪板,一起乘火车去郊游,早晨在门口迎接他们,雨天为他们打伞,帮他们庆祝生日,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要团结,不要欺负别人也不要被别人欺负???最后,和孩子们吻别,看着他们渐渐离去的背影,他的眼神如此专注,是多深的祝福与恋恋不舍!
导演菲利贝尔曾在他的电影手记中写到:我是被学校里唯一的老师的性格迷住了,在他威严的外表下有一种极深的关怀,细致与谨慎.对我来说,拍片的冲动往往是即兴的偶然,有时是一个声音,有时是一张脸.” 或许,这部片子最成功的点就在于这份偶然间的真实与淳朴。
《山村犹有读书声》观后感(八):“简单得令人眼前豁然一亮”
经陈婉推荐,昨晚第一次到中大的公民影院看了一部很温暖的法国纪录片《山村犹有读书声》,这也是第一次带羊羊(四岁半)看电影。
在法国的偏远地区,有一种“单班”学校(即一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班里的所有学生都由一个老师教课,从幼儿园直到小学毕业。本片是在奥弗涅地区的一所“单班”学校拍摄的。乔治老师在这所小学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全校只有十三个学生,最小的三岁,最大的十一岁。乔治老师要教他们所有的功课,语文、数学、音乐、画画、体育,甚至家政,还要兼当他们的“心理医生”,为这些孩子解决成长过程的种种困惑。但这个冬天,一切一如既往,但蕴酿着巨大的变化。一年以后,为孩子们奉献了大半人生、一生未婚的乔治老师要退休了,将回到南部陪伴年伴的母亲,班里几个大孩子也要升上初中了。在这最后的时光,乔治老师有着许多牵挂与不舍:10岁的奥立维父亲染上重病;11岁的娜塔莉有学习障碍,她害怕升到新的学校面对新的环境……
这部片很宁静,很简单,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闷。但我却很喜欢。通过时序变化,平实地纪录着学生们和乔治教师课堂学习、校外活动、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捕捉的细节非常温暖,把老师与学生间相濡以沫的感情表现得极其细致,让人明白乡村单班学校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法国影评界评价这部电影是:“简单得令人眼前豁然一亮的影片”,再没有比这更简明到位的评论。
片中学校位于法国中央高原。三年前去欧洲旅行时,乘坐旅游大巴,有两天的时间,一直穿行在这片宁静美丽的高原。所以对片中的景致感觉非常亲切。牛群的哞叫、教堂的钟声,天真可爱的学生,是我们在途中多次见到的风景。我不禁暇想,极有可能,学校就在我们偶尔歇脚时那个静谧的山村里,村里跑来跑去的孩子,就是学校里的学生……
第一次带羊羊看电影,而且是有点闷的纪录片。没想到他竟津津有味地看了一个半小时。而且发表了很多独特的见解。比如,他很肯定地认为,这部片子名叫《春夏秋冬》。(可能是因为片中有明显的时序变化。)他对片中一个细节印象最为深刻:下雨了,乔治老师的狗狗被关在外面,寂寥地数着雨滴。他很准确地推导出这样一个结论:“为什么不让狗狗进去呢?因为它进去会打扰小朋友们上课。”雨后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时,他不禁欢呼起来,然后意识到是在看电影,赶快掩住嘴,幸亏周围的人都报以善意的笑脸。他记住了乔治老师去家访时开的是奥迪汽车。三岁多的新入学的小朋友哭着找妈妈,乔治老师束手无策地抱着她,哄着她。羊羊看到这里,就不好意思地钻到我怀里笑,大概想起自己刚进幼儿园的情景吧……
《山村犹有读书声》观后感(九):真实虚构的光影之旅
下午2点,东大礼堂,继续我的纪录片之旅.
[法]尼古拉 菲利贝尔 《区区小事》《博物馆里的动物》《是和有》.
首先放映的是《区区小事》,这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片子讲述的是La Brode精神病院的疯子与医生为了8月5日上演的一出歌剧而集体努力的故事.菲利贝尔自称"这部电影讲述了是什么将人们互相联系起来,给别人位置的能力和无能,最终从别人的奇怪之处让我们认识自己",毋庸质疑,相信这些疯子能够出演奏乐伴舞并给予机会与鼓励,虽然最后的正式上演看来混乱与滑稽,但这是群疯子,一群精神失常错乱的人.歌剧里的音乐让我很喜欢,法语的美妙显露无遗.
除了导演宣称的人文关怀,我看到了身份的错乱模糊与重合.我渐渐分不清这个Brode精神病院到底谁是疯子谁是医生.疯子的理智与睿智的表达像个哲学家,严肃的批判主义者,而医生的纵情鼓励近乎疯狂,他们彼此信任认同彼此没有对自我身份的固有成见,要么他们全都正常,要么全是疯子,一群疯子.
如果有个人跟你一样每天正常的生活,上班下班喝茶聊天,有一天你却突然知道他原来是个疯子,他所做的正常的一切都是在他自己精神不正常的状态下做的,你是不是会进而怀疑这世界上的人渐渐都是疯子.
想起一部恐怖片,城堡里住着的人都怀疑他们中的某个人是鬼,于是他们开始调查,结果发现他们所有人其实都是鬼.
接着放映《博物馆里的动物》,片长59分钟,有关巴黎自然博物馆的动物标本在封藏近1/4世纪后重新修缮展出的一段记录.开头音乐很精致诙谐昭示着一场奇妙陌生的旅行,结果并非如此.我差点睡过去.面对数以万计的各族各科动物标本时,我们感到新奇亲切,日国换作是人体标本,估计很多人会觉得恐怖恶心,为什么?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太亲切太熟悉还是太疏远太陌生?还是只是一种天生的恐惧感由彼及己会想到自己的命运?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害怕,那些沉浸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的心肺脑肠肝肾手脚,在阴暗的实验室标本间里,静止,死寂.
东大的礼堂顶上是木格天窗,随着日出日落渐明渐暗,,放完《博物馆里的动物》.礼堂里已是自然漆黑,原先的一室阳关敛去消逝.
重回现实,到东大旁边找了个小馆子和杠子两人,鱼头豆腐堡,清炒土豆丝,宫保鸡丁,吃的很撑,怀疑自己是不知饥饱,吃完胃胀,老毛病了.
晚上6:30,《是和有》,AuvergneUsson地区Saint-Etienne的一所社区学校的故事,简要点就是教一至六年级的一个老师和一至六年级的来自同一个村子的十几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再简要点就是一群高原孩子和老师的学与教的生活.这部片子拍于2002年,参展嘎纳,荣获路易德吕克奖.这片子主题鲜明,搁中国就是一部主旋律影片,跟《开国大典》《渡江战役》《焦裕禄》这些片子路数差不多,所以基本上没什么好说的.不过要是你有机会看到,可以清晰的看到法国教育的不同,对于道德心智的崇高期待的教育过程,不是规范不是强制,并且学校的课程也并不是只可以有语文数学,敲鸡蛋也是值得学习的技能.
三部参展影片放映完毕,灯火辉煌,菲利贝尔坐上讲台,开始观众交流会.对于这三部影片我没有任何疑问,所以想听听别人的提问.有人问到这部纪录片是否真实?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对纪录片的最有力诘难,也是重大标准.菲的回答显得有些油滑.他认为可以促成某事形成,就像他在《是和有》中劝告老师应该告诉孩子们他即将退休并选择在摄像机在场时告诉孩子们.菲认为这种努力是允许的,只要不是演戏,不是让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真实与再现的关系永远是若即若离困难重重.这在我看来是不能接受但可以原谅的.不能接受是因为我认为纪录片的唯一任务便是记录真实并尽力不介入不阻碍不推动不影响事件的发展,而说可以原谅是因为要记录必然会介入有介入必然会影响.
这之间扑朔迷离纠缠纷杂的关系让人头疼.
《山村犹有读书声》观后感(十):只有一个班的人生
前些天看了国内某电视台拍摄的系列节目,大致是让城里的孩子和山里的孩子进行短期的交换,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撇开节目内容不说,几乎所有山里的学校都是一个班,一个或者两个老师授课,一群年龄参差不齐的孩子们对着相同或者不同的书本学习相同或者不同的事情。
这部纪录片也是叙说一个法国山村学校的故事,整个学校只有一个班,十几个从四岁到十四岁年龄不等的学生,一位老师,永远身着黑衣,表情看似严肃却实际和蔼可亲,从来不对孩子发火。
孩子们调皮打架了,先生也会严厉起来。但是是等事情平息过后,找打架的孩子一起坐下,面对面的,先问先动手的孩子,这样对吗?孩子摇摇头,又低下头。先生察觉孩子的窘迫,于是接下他的话语,这样是不对的,你要向他道歉。
孩子向另一个孩子道了歉。先生接着转向另一个孩子,说,你知道他为什么要打你吗?望着孩子茫然的脸,他又转向动手的孩子,沉默了许久,动手的孩子才呜咽地说,因为他骂我。先生于是又对另一个孩子说,你看,你让他难过了,你说的话伤到他了,你以后是不是不应该这样做了?孩子点点头。事情才算结束。
印象中从小到大在学校里惹事生非的孩子们都是被罚站在老师的办公室里。老远便可以听到老师斥责的声音。我没有被除母亲以外的人这样骂过,但是也可以想像那一般对心灵的冲击。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个样子。
学校的教室里有三张大桌子,所有的孩子根据年龄的划分坐在不同的桌子旁边。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坐下,孩子们才会拉开椅子坐下。我最喜欢的小孩名字叫乔乔,脑子永远不在状态,同时又显得古灵精怪。老师说,谁今天要把作业(给图涂色)做完?乔乔说,我我我。然后一个人开始发呆。等所有的人都给画涂完色了,可以出去玩时,乔乔也放下笔,跟着小伙伴们一起走。老师把他拦下来,问他的作业,他说玩完了之后再做。老师说不行,乔乔说那明天做。老师说也不行,乔乔就直看着跑出去的小朋友们发呆。老师说是你说要今天在课堂上做完的。乔乔最终无奈说,好的。老师说,你说什么?乔乔说,好的。老师又重复了一遍问题,乔乔有些纳闷,说,好的。老师又重复了一遍,一直到七八遍之后,乔乔不说好了,想了一会,说,好的,老师。老师就不问了。
冬日的山里,有无尽的雪撬和欢乐;春天的旷野,有绵绵新绿的郊游和白云,夏日的蟋蟀,有大树下阴凉的课堂和期盼依旧的暑假。在诗情画意的大自然中,这样一个班的学校透露出来的只有清新,温情与欢乐。
先生带着一帮孩子们坐火车去郊外郊游,在半人高的狗尾巴草中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孩子;下雨了,老师打着两把伞把孩子们两个两个地送出校门,可是有的孩子走的快,有的走得慢;天暖了就把所有的桌子椅子搬出去在大树下看书练习听写;天冷了他就在屋子里教孩子们怎么做法国薄饼,小一点的孩子们一人可以打一个鸡蛋,大一点的孩子们可以拿着平底锅学着怎么空中翻饼。在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先生和父亲有病的孩子坐在草地的树桩上,鼓励他及时升上中学了还是要好好学习,同时询问父亲的状况。孩子一会哭一会笑,老师没有任何肢体语言,只是从话语中流露出无尽的关怀。还有有自闭倾向的孩子,老师也只能鼓励她多交朋友。老师让一起升上中学的孩子们相互照应,一个人被打了另一个人应该帮帮忙,然后就是一屋子的笑声了。
镜头几乎全都是稳稳的,安静的,就好像是在校先生看着这群古灵精怪的孩子们,又慈祥又稳重。只有当孩子们活蹦乱跳到处跑时,镜头才缓缓地挪动一下,跟着孩子们的身影一起走动。而且角度都是与孩子们同高的,这样就捕捉到了孩子们的眼睛,也捉到了童年的灵魂。
暑假开始了,在孩子们离开之后,年迈的先生望着摄影机没有拍摄的方向,脸上露出分明的不舍与依恋,还有无声的哽咽。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一个班的学校在夏季之后就会被另一所更大更多班机的学校代替;对这位执教三十五年之久的先生,这个只有一个班的学校便是他的一生。学校结束了,他生活的最核心部分也结束了,剩下的只有无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