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君再来》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7-22 10:36:10

  《何日君再来》是一部由区丁平执导,梁家辉 / 梅艳芳 / 吴家丽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何日君再来》观后感(一):有关结局

  影片的结局让人有些失望,我本以为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终于留下了一个悬念,抛出的绒球定格在最终的画面,梁家辉充满自信的脸让人于是有了期待。或许,梅艳芳从此不用再泪流满面,唱着“问何日君再来”。

  另外,那个孩子只讲日文,不懂国语,让人很汗颜……不知道为什么梅艳芳或是那个日本人不教他国语。

  《何日君再来》观后感(二):短评几句 字数超了

  那时候的港片 都有点作坊的感觉 一看就是小投资的低成本电影 镜头画面也有点太压抑 影片试图深入挖掘战争中人的生命 人的情感 命运似乎在奏响没有人情的人情 比如那时候阿梅凛然道:“只知道爱国,难道你们没有人的感情吗?”甚至有一些主题上《英国病人》的大气魄 还有无辜的孩子 孩子母亲的日常情节 都还原了人本身 正是这些平常的情节 使人想到这些不是在看戏 就如同我们切身都是人 在浪潮里经历着翻滚的无奈

  《何日君再来》观后感(三):何日君再来?君来情已埋。徒惹两处思,断肠人至死。

  唉,70后的我,爱老港片,怀念老港片,看了无数老港片,却遗漏了‘何日君再来’。

  甚至是初初看到三分之一时,我还有了想把影片结束的念头,我以为,不过就是乱世儿女情罢了,而且还是有点片段凌乱,大杂烩般的感情,已经见惯不怪。只是事先看了一篇影评,说此片不错,于是乎,也因当时实在是无事可做,就耐心看了下去。谁知越看,越深陷其中。

  不知是梅姐的歌感动了我,还是梁家辉的眼神攻陷了我,我的眼泪就那样开始流个不停。这样的背景,这样的爱,这样的纠缠与守护,这样的两个男人,我也不知该选择谁。

  我恨梁森的那句‘不知道’,却也知道梅忘不了他的拥抱。我感动野口的默默付出,不离不弃,却知道梅那是感激,是亲情,却无关于爱的回报。

  人生永远就是这样,不管是感情还是职业,或是要走的路,不全是你所能选择,等你可以选择的时候,你最想要的,却已离你远去。

  结尾处那漫天飘舞的雪花,实在是很美,很美,也很凄凉,配上梅姐的歌,幽怨凄婉,令我忍不住心里那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哀之情,泪流不止。即使当年看胭脂扣我也不曾哭到如此厉害。也许在我心里,感情的最大悲哀是活着,爱着,却不能相守吧。

  感谢豆瓣上之前几位朋友对此片的影评,让我不至错过了这部好片,虽然部分情节略嫌夸张,杂乱,但静下心来,那杂乱中深刻细腻的感情,又岂是那些韩剧之类的可比。不过,这片子老了,爱看的人估计也至多到80后,怀旧嘛。

  《何日君再来》观后感(四):大爱梅姐,剧情错乱

  我一直想看这部电影来着,就冲梅姐的那几张剧照,高端大气上档次,今晚闲来无事,发现能在线看了,终于页看了,感觉剧情乱七八糟的,后来看了看别人的评论,感觉自己可能看了一个阉割版的,很多来龙去脉交代的不是很清楚,而且这一版没有字幕,我只能猜那几个小鬼子说什么了。

  《何日君再来》好像是邓丽唱的一首歌吧,日本味道很浓,一场战争,无休止的等待着爱人的归来,但是当“君”终于能爱的时候,物是人非。

  梅依在年轻的时候就说,难道除了国仇家恨,你们就没有感情吗?这是这部片子最复杂的一段。野口对梅依的爱,梅依对日本女孩的维护,内奸和阿一之间的爱,野口和梁森之间微妙的感情,这些都是国仇家恨之外的感情。因为国仇家恨,本应该对立的良方,却只能握手言和。或许,导演想要表达的是宏大背景下人们的细腻情感,虽然国仇家恨再大,再正义,但是人,还是很难抑制自己的情感。

  梅依最终选择了和野口相依,我想不仅仅是感激,她对他,也是有感情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究还是改变了一切,包括爱。梅依和梁森的爱,是正义的,是被祝福的,好不容易保了家卫了国,还熬到都活下来了,但是终于也还是抵不过那战争年代没有立场的爱。对于普通人来说,就像野口所说,“没有那么坚强”,有的人天生就要去做英雄,而英雄,也根本是无奈的选择。没有国哪来的家,可是当有国的时候,爱人又在哪里呢?

  终究还是错过了。

  看前面的时候,总觉得吴家丽是为了保护歌厅和老板,但是曾江哥莫名其妙的就死在了监狱里,没人关心没人营救。开始以为叫老板“爸爸”就如妓女叫老鸨“妈妈”,后来发现好像还真是梅依老爸,总之这段我也看的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阿一一直阻止内奸上楼?其中阿一拿着刀去找汉奸,本来应该是想要杀了他的,但是一个女的最终也弄不过哥男的,最后就被xxoo了。我是这么理解的,本来阿一是阴奉阳违的,想要就那个“不行”了的老板,就牺牲自己了。结果汉奸后来动了点感情,就把老板整死了,然后阿一去报仇,但是被收付了,不明白那段给梅依使眼色是个什么意思,反正最后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就动了真感情。互相都救过对方的命。本来以为汉奸会毫不犹豫扔下女人,但是没想到他还是回去了,并且被打死了。我在想,阿一的两个箱子里装的什么宝贝啊?宁愿让自己的男人为了这两箱子送命也不愿意扔了跑上去。不过港片就是这样的,又很多逻辑上不能推敲的地方,总而言之还好了,就是我听不懂那么多的日语,没个字幕什么的,只能猜那几个鬼子的剧情让我好捉急。想必内日本妞是爱着野口的,但是野口告诉她他要结婚了,日本妞好桑心,然后我在猜,这日本妞应该是内日本老头子的女儿,不知道对不对,最后还是帮了自己喜欢的男人和他的女人。

  梅姐很美,就这样。

  也许对这个片子的期待太高了,我可能早在一年前就搜索过一直想看,结果对于这凌乱的剧情显然不是太感冒,但是总之还好了。

  感动的是野口对于梅依的爱,我在想,也许是恨鬼子占我家园,于是让他们的男人深爱我们的女人,让他们的女人伤心去吧。

  《何日君再来》观后感(五):不用再来

  (表现“乱世国丧” “儿女情长”的片子,最唯美漫妙是《滚滚红尘》,最毒辣客观是《川岛芳子》,最艳致惊魂是《色戒》。但都是先有人的事,再有舒的情。) 人物相关:梅梅的歌唱的绝(私以为她唱第一首时候,台上的手势和风姿绝代无双),青山可知子最柔美。国难当前,梁森大义在胸,为国为民,值得肯定。渣点:在歌厅里杀死白川,虽说机不可失,但是后续几场灿烈斗争让人疑他是逞勇无谋。日侵华和国共两党特务暗杀的残肃政治高压下,野口秀彦一路到底的“纯”,令人生疑。以梅伊生存的欢场环境,她的头脑简单行为放肆也令人头疼。不忍直视的镜头是:梅伊在公主抱里说“为了梁森我也要……”然后是“对不起,我不想忘记他”,结局又说怕他再来,她会控制不住自己。 场面布置和演员演技都很好,只是剧架子设得太大,内瓤不足。为了主题,成功的渲染了儿女私情,但是它却显得单薄并经不起细致推敲。槽头错角多了点,爱国代价昂贵却收效甚微:1.梁森杀一个白川祸害了梅伊一家以及后来巷子里的同伴。2.第55分钟时梁森见梅伊,惹来便衣,导致据点被端,所有革命同伴死亡。3.梁森放过铁泽民和吴太太,结果同伴又被铁泽民灭了……穿帮:1,吴父牢中受毒而死后,吴太太澡池匕杀铁泽民,血染满池竟还能负伤打垒?(情节没错,只是水里红料放多了)。2,表现抗日除奸的几次行动似乎都只有梁森逃出生天。 吴太太和铁泽民是里面感情最复杂,我也最感到探究的兴趣。但戏配的不多,也没处理好他们好。开始主要表现色和欲,后来突然转到情悲。三个典型场景:1.参照穿帮镜头1。2.第87分钟,梁森杀铁泽民,吴太太拼死挡着,几秒钟内铁泽民就已经将胸膛全掩在她身后且两手前扣,个中她的僵硬和扭曲。3.第89分钟,解放后铁泽民准备逃跑,危机关头挣扎了下还是来救吴太太,然后中枪身死(这个大快人心的场面,前前后后里有各种不合理!:我猜铁泽民死的那一枪是梁森狙击的,然后他再救吴太太……只是穿着军服的兵开一枪,就把百姓刚刚群殴奸贼的激情狼狈灭尽了,令人感到未退的奴性的滑稽。最恐怖的是一开始里面几个孩子握着石头,面对枪声和死亡鲜血全然的兴奋声颜)乱世早就这对鸳鸯的短暂交欢,他们能死得最漂亮给人无限唏嘘的机会在这里:铁泽民在枪下反过来护住她,梁森不慎手快,一枪完美了这段纠缠。(只是有驳影片的“善恶到头终有报”的理念) 野口秀彦与梁森形成反差,两男各有优劣。如果他是真的,敬服这个男人的宽仁:要持续怀有多少顽强的爱,才能有结尾梅伊和孩子健太的安稳幸福。他平静面对自己的伤残,包容梅伊另外的感情。没有这份坚强的爱,1941年后的如此性格的反动歌女梅伊的一生会当如何?朱砂烙在心底,但是要和白米饭偕老。 这是文本上处理的情事,无疑是传统式的最圆满的那一种,但绝不认为真实事件的脉路和结局有这样,影片只是告诉我们:原来还可以这样呀。 情困中,谁都不无辜。但是结束后才知:只有选择,无谓对错。若定要再扯着那份痴恨疚尤不撒手,就得继续缠:长痛没完,耗心竭意,尔后或许寿之将近,总之不了了之。然而哪一种,又似乎都在表示着:情路穷通情是空。作为心有希冀的女子,还不知该从中学到什么

  《何日君再来》观后感(六):评《何日》

  一个原本平凡的爱情故事,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夹杂着国仇家恨、生离死别,总显得荡气回肠、惊天动地。在看《何日》之前并没有做任何功课,完全是奔着我们缪斯的导演老公区生去的。看完之后,觉得完全有必要把区生的其他电影欣赏一遍,尤其是那部用来勾引我们Muse的《南京的基督》。

  在这部片子里,每一个角色都是痛苦的,局势的动荡,国家的兴亡不得不叫他们压着着自己的感情,无法宣泄,无人倾诉。就算是那一刹那的幸福,亦仿佛如梦如幻,转瞬即逝。看着不免叫人心酸、心痛,无限唏嘘。

  梅伊年轻时参加过爱国游行,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同时,她也没有因为战争而像其他人那样,迷失了人性。当她抱着受到同胞欺凌的日本女孩时,她痛斥众人,除了国家大义,他们作为人的感情是否还存在?我想自从梁森留下一封信,不辞而别后,梅伊不曾有一刻真正高兴过。重遇梁森后,我不会诧异于她是如何轻易地选择了原谅。显然,梅伊从来不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女人。当她确定他的心里一直有她时,怎能做到不认命,不原谅?一切的情爱在国仇家恨下总显得那么渺小,谁也无能为力。何况,一直以来,她从没有停止过对他的爱和思念。但他随时会丧命的工作总让她心惊胆战,患得患失。本以为肚里的小生命能让他为自己暂时停留片刻,但他“不确定”的回应却再也无法让她保持理智。是啊。她只是一个女子。尽管她可以释然,他曾为了完成大业而选择牺牲两人的感情。但此时此刻的她,更需要一个丈夫,更需要为自己即将出世的孩子争取一个父亲。而目前的他,给不了。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本剧的男主角:梁森先生!为了国家,他可以忍心抛下自己所爱,甚至拱手把爱人和孩子让给了情敌,真的让人佩服和感动。但是他的爱情观,我真的接受不到。既然没法在一起,何苦一次次地给对方希望、又一次次地许下承诺。为什么不在重遇时,就像当初不辞而别时那样,狠一次心,给对方一条活路。他总是一厢情愿地牺牲这样,牺牲那样,何曾有一秒种考虑过对方的感受。说的直白点,就是自私。一直到剧情的最后,他还是一路狂奔来到了日本,逼她在两个都深爱自己的男人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当然,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也不能太苛刻了。毕竟爱情的力量是无法抗拒,自己同自己的角力,到最后伤得最深,最痛的,往往也是自己。梁森是,社长亦是。)

  野口,这个总是在梅伊背后默默支持,守护,给予她无限包容和无私爱的男人,怎能让人不动容?野口其实一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在看到梁森并没有死的那一刻,他除下了自己的结婚戒指,解释着自己和梅伊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一个男人要爱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如此?看着自己深爱的女人为别的男人哭泣;彻夜坐在车里承受着内心的煎熬;三番两次利用职务便利放走他;即使腹中怀着的并不是自己的骨肉,他也照单全收。这种种一切,皆因一个爱字。但如果一直将这个角色如此圣父下去,当然也得不到我的青睐。剧末,当梅伊面临选择的那一刻,他终于不再一昧成全,他哭泣着不断乞求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像一个孩子一样祈求着一个拥抱,努力为自己争取最后的机会。

  无论怎么说,这三个人的爱情故事走得太曲折,太艰辛,简直是心力交瘁。可谁都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一切都由不得自己。不知不觉中,我又想把自己带入故事中了。(其实我就是这么地喜欢自虐- -111。社长那句“假设想的问题我不回答”还真得没学会。)算了,本来还想纠结一下选哪个,既然没有在那个年代生活过,这假设性的问题还真给不出答案。

  剧情中,吴家丽扮演的阿姨(名字记不住)和徐少强扮演的特务头子铁泽民之间的这条线索也很难让人忽略。初初看来,小妈搭上汉奸,或多或少是因为难耐寂寞。她完全清楚别人会怎么看她,怎么想她,到最后选择了他,就意味着失去全世界,但还是一头栽了进去。可我清楚地记得她义无反顾地挡在了对准他的枪口;而他亦为了她倒在了枪下。难道看到这里,还不能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着感情么?起初的动机在此刻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在最后的那一刻,他们互相明白便已足矣。

  最后,奉上梅姐为《何日》同名歌曲献唱的歌词:(配上画面和故事情节真是赞到爆)

  寒风吹散雪花 随歌声飘飞

  投入白云夜里 在心中唤碎

  浮起千串记忆 和那次的你

  何日在何日 问何日君再来

  可知呀可知何日 你轻轻再吻干从前泪

  用你甜蜜呀 一一依你我盟誓 问何日再共一次醉

  漫天千片雪花 随心思飘起

  人在寂寥夜里 轻轻问句

  谁可以告知  重演那一次

  何日在何日  问何日君再来

  可知呀可知何日 我方可以与君重聚

  若再重会啊 一一供你我回味 是迷是爱是痴醉

  若再重会那 一一供你我回味 是迷是爱是痴醉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