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上班的路上,看到路边堆堆片片的纸灰,在秋冬交替的晨风中飘荡。晨曦中那片片黑色的纸灰,好似故去的亲人的魂灵儿,在穿试着亲人送给自己的欲御寒棉衣。地上一堆堆黑色的纸灰,给清洁工人们带来了太多的麻烦,也给清洁工人们增添了一定的工作量。这些黑色的纸灰,是昨夜一些市民,在给亡故的亲人“送寒衣”时所遗留的斑驳“痕迹”。
今天是阴历十月初一,也叫寒衣节。每逢这个时候,尽管金色太阳还有些温暖地照射在大地上,但送寒衣的人们,就为故去的亲人提早准备过冬的御寒物品了,借以寄托怀念亲人的深厚、淳朴的感情。谚云:“十月一,送寒衣。”寒衣节源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的传说,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四季歌》中所唱的“冬季到来雪茫茫,寒衣做好送情郎……”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写的很细致,所谓“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等等,这个风俗习惯一直盛行于北方。
寒衣的传统做法是将寒衣用黄裱纸剪成衣裤状,装在包有纸钱的包裹里,在街头或者坟上焚烧祭奠。到今天为止,人们照例要给亡故的亲人送去寒衣,而且寒衣的品种比原来齐全多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现了好多名牌。现在也有不送寒衣的了,那就是多多烧上一些纸钱,让生活在酆都城的亲人们,拿着这些钱自己去购买。这些纸钱和寒衣,最终形成了街路上的堆堆黑色的斑痕和坟头飘荡的与落叶为舞黑色燃灰。
这样的纸灰,一年在街路上要出现有三、四次,一般是清明、中元(阴历的七月十五)、寒衣节(亦做冥阴节,阴历的十月初一),这三个节是为祭奠故人而立的传统节日,也称鬼节。再有就是春节前,春节就有另外一种说法了。我们这里春节也前几天也要为故去的亲人烧纸的,就是说你活着的人过年了,故去的人在阴曹地府也得过年啊!实际这都是一种迷信说法,但那句“入乡随俗”的话,还不能不听。实际好多事情,真的是“信者有,不信者无。”这些纸钱和寒衣,故去的亲人收到了吗?我是不知道。
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在你为亲人送寒衣、深表怀念之情的时候,所有的花圈寿衣店的生意人,此刻是最开心的了。因为这一天,他们就可以卖出几天的销售额。另外,凡是到花圈寿衣店买寒衣的人,还有平时处理丧事的人,来这里买东西,从来不讲价的。你一讲价,业主就会说:“亲人都没了,多花点就多花点吧,他们也得了,一年才去几次啊!”这是好听的,不好听的也有,他们会说:“真抠门,跟死人还算计钱,省下了你能花是怎的?”所以,在这里购买祭品的,很少讲价。业主摸透了消费者的心理,很多时候把祭品的价格有意抬高。
就在你用人民币去交换这些纸钱和寒衣的时候,你知道吗?有可能你换来的是阴间的假币,也可能那高价买来的寒衣,也是别人穿过的旧的。因为,回收丧葬物品的事情,发生过许多,现在还在继续着。在公墓聚集的地方,你拿着鲜花和祭品去祭奠亲人后,明天你再去看,那些祭奠的物品就会荡然无存了。后来通过知情人知道了,他们开花圈寿衣店的人,会在祭奠节日过后,到公墓去收集祭品,回去加以修饰和加工,没有破损的根本就原封不动,继续卖给消费者。但墓地的管理人员有时候会阻拦,但给两个钱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据统计,花圈寿衣店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正常进货渠道的利润是率50%,回收的祭品和衣物的利润庙达80%到85%,这真是一个好买卖。这样的利润,业主还会说消费者和“死人”算计,然而,他们不正是在“死人”身上往自己腰包里装钱吗?
农历十月到了,旧事远了。不管是寄寒衣也好,焚冥钱也罢,这只是一种风俗习惯,也是千百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产物,更是人们在传递着一种人的本能的情感。这种风俗习惯的维持和人的本能情感的延续,是靠百姓纯朴的民风,也是靠人们那颗善良、纯朴的良心。在我们怀念故去亲人的时候,在我们寄托哀思的时候,也要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注意自己不要让别人算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