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阿拉曼》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8-16 13:32:35

  《血战阿拉曼》是一部由恩佐·蒙特莱奥勒 执导,保罗·布里古力亚 / Pierfrancesco Favino / Luciano Scarpa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血战阿拉曼》观后感(一):令人深思的影片

  电影很不错,配上苍凉大气的音乐,令人身临其境,看的时候都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最后的结局令人难以忘怀,感人至深,令人深思,谁有这部电影的原声大碟的啊,有的回复下我,不甚感激,谢谢了!

  《血战阿拉曼》观后感(二):战争是生活化的

  战争是生活化的,对于身处其中的士兵来说,一种意味着生死的日常生活。沙漠的夜空下,漫天繁星,大气显得如此纯净,英军施放的照明弹像点缀夜空的礼花,美丽极了。当意大利士兵为此深深吸引时,电视机前的我也感受到了这一刻的宁静与美丽。

  《血战阿拉曼》观后感(三):纯粹的战争

  剥离了战争的所有的额外的属性,纯粹的战争。没有说教;没有英雄;没有浪漫,什么都没有,只是最纯粹的战争。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一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子弹击中;也不知道下一个会轮到谁;更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甚至不知道战争是为了什么。

  《血战阿拉曼》观后感(四):历史真实的再现

  熬夜看过<血战阿拉曼>,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原色.简洁.真实.耐看,整个电影场景没有离开沙漠(除了中间四个人到海边才看到了蓝色),没有宏大的场景,清一色的男人,但是影片深刻.感人.到位,我更喜欢这种品位的大片,告诉你历史,带给你思考......

  《血战阿拉曼》观后感(五):死亡只有在教科书中是美好的。

  中央六套前面在放,刚刚看完。赛拉的那句话讲得实在太好了。死亡只有在教科书中是美好的。是啊!我们的教科书里面有着太多的对于英雄的死亡的描写,而那样的情景往往被描写的美轮美奂,甚至还带有那么一种浪漫的色彩。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答案!

  《血战阿拉曼》观后感(六):人是战争的主体

  很难得的反应意大利二战的电影,尤其是沙漠里,很多场景因为夜战而画面不清,几乎看不到什么,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角度去看战争,能够更多的从深层次反应意大利在二战中的态度,原来不知道意大利民众为何参加轴心国同盟,看完了还是不知道。

  战争场面不够强烈,一开始就是消极的态度,这也是因为是从战败国这一方来描述战争的。唯一的感受就是这里的环境太恶劣了,别说作战,就生存也很困难。

  《血战阿拉曼》观后感(七):战争的残酷在哪里?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我们从小受到的关于战争的教育,我们以为冲锋陷阵,与敌人拼搏,就是战争。战争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真正需要战斗时刻其实是很少的。

  长途跋涉,蚊叮虫咬,冬凉夏热,缺乏食品,没有药品,心理上忍受巨大的恐惧,这些都可以带来无尽的痛苦。

  截肢,溃烂,这些痛苦甚至重于死亡。失败带来的精神上耻辱,胜利带来的骄狂,或是被欺凌,或是去欺凌。这些都是战争的后遗症。

  《血战阿拉曼》观后感(八):黄沙掩埋的战争

  电影频道在《佳片有约》播放了这部电影,名叫《血战阿拉曼》。名字如此的血腥,但真正激战的场面不超过几分钟,而且还是在暗夜里,疲惫的意大利士兵躲在各自的掩体里,在一阵暴雨般的轰炸之后,惊恐地看着英军坦克的前灯匕首一样划破夜幕,隆隆向自己头顶压来,看着,觉得和士兵一起喘不上气。黑夜里,除了枪口喷射的火焰还有随着子弹一起出膛的呐喊,什么也看不清,没有方向,没有时间,也分不清是恐惧还是勇敢,甚至血色也不那么刺眼。

  不去多想谁是正义之师或谁是独裁者的爪牙,黑夜里,能看见什么?

  这场战斗之前和之后,士兵们更多的是呆在空旷的荒漠里,等着下一个命令,等着下一次的被袭击。整部影片的画面满是无边的黄沙,太阳是刺目的白,望不到头的起伏沙丘,如一道扯起的幕墙,紧紧将士兵们围裹,土黄的军服,土黄的面色,头发与指甲的每处缝隙都填满沙砾。好象会永远这样下去,不会结束。影片里唯一一抹亮色,是几个取水的士兵偷偷溜到几十里外的海边去洗澡,随着他们的奔跑,大海的一片蔚蓝在最后一道沙丘的后面升起,当他们大叫着向那片兰色扑去,我的心却一直悬着,因为不远处的铁丝网在说,这里是前线,我以为这四个人里,不知是谁会踩上地雷,就在他来到海边的最后一刻,这是编剧们惯用的手段,还好,好心的编剧让他们在海水里痛快地洗了个澡。

  如历史所说的,意大利的军队最终失败了,影片里的士兵们都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了,长时间没有换防,没有补给,被人遗忘,最后的撤退也是一群人在漫漫的黄沙中辗转,在一串互相矛盾的命令中渐渐迷失了方向。最后的镜头是唯一的幸存者苍老的背影,佝弯在刻满亡灵名字的大理石碑墙前,随着镜头的拉起,身影消失在碑墙的拐弯处,剩下满眼黑白分明的碑。死去的人尸骨早已埋在遥远的黄沙里,他们的名字叠放在一起,多得足以盖起如此壮观的纪念堂!

  早就明白战争不是小时候理解的游戏,挖挖地道,埋埋地雷,或是用一把木头的手枪就能大获全胜。可是,每一次看到征战中倒下的年轻生命,或胡子拉碴的老兵神往地念起他屋后土坡上的栗子树,我的眼里总会涌出泪花。不为某一个人。

  看,撤退士兵们互相搀扶,在每一次绝望地重新出发时,人数又减少了,又减少了。。。

  《血战阿拉曼》观后感(九):最后的战役

  记得高三时学的一本历史书叫《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刚发这本书时,我的一个理科同学遗憾道:早知道就报文科了!这也让我这个对战争没有兴趣的人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其实大家都喜欢看的是战争的过程,比如某个将军卓越的指挥本领,某次战役的完美战术等等,但这本书,就像高三班主任说的:“不看战争的过程,只看它的背景和影响”。于是我们每天都在叽里呱啦地背着枯燥的背景和影响。

  那关于战争的过程,我们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呢?

  我想提到的一个方式是看战争片,虽然电影的夸张等手法会对反映战争的真实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也能从独特的视角来展示战争的某些方面。回顾历史上讲到的二战中的几次转折性的战役,其中十分著名的是北非战场上的阿拉曼战役。1942年10月23日到11月4日,十万名意大利和德国组成的联军士兵在“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带领下,与由英国陆军元帅“狮子”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第八军的二十万盟军士兵在非洲北部的阿拉曼沙漠地区进行了世界战争史上参战人数最多、参战坦克数量最多的“阿拉曼战役”,史称“装甲战役”或“世界最大局部战役”。战况惨烈,血染大漠。

  这此战役让我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叫《血战阿拉曼》。塞拉是一名来自意大利某大学的志愿兵,他满怀爱国热情来到前线,本以为可以在战场上一展身手的他,来到后却发现除了茫茫的沙漠他们一无所有。塞拉的好运贯穿电影:一个老兵告诉他在战场上每个人有三次好运。第一次运气,那是在他刚进兵营报到时,战壕被英军飞机炸弹轰炸,一个经验老道的军士只留下了一个耳朵,但他却活了下来; 第二次运气,塞拉和军士们进入地雷区收缴战利品,经验不足的他采上了地雷,然而那却是一个只对付300公斤以上目标的地雷表壳,又是虚惊一场;第三次运气,英军坦克势如破竹,眼看意大利人寡不敌众,小钢炮的轰击侥幸暂时逼退了英军,塞拉幸运在这一刻没有被碾碎。三次运气用完了,也就揭示了最终的结局。他的运气与结局的对比体现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如同中国诗词中的以乐景写哀情,更增添了影片的悲剧性。

  影片中还有许多经典的场面,例如塞拉和他的战友赤裸着身体奔向久违的大海,就好像离家很久的孩子奋不顾身地冲向母亲的怀抱;士兵们仰望着夜空中的照明弹,如同看到了节日的焰火一般,对家乡的思念达到了顶峰;在缺水的沙漠中,老天突然开眼,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战士们仰着头,竭尽全力张着嘴,微笑着展开双臂,仿佛想要抱紧这所有的雨水……那些场面十分的美好,充满了希望,让人感到温馨却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忧伤,这也与最终的结局形成巨大反差,让观看者心中的悲伤达到顶峰。

  一晚,部队决定在穆斯林的墓旁过夜。塞拉、军士和中尉觉得睡在穆斯林的墓旁不吉利,因此他们三人离开部队在另一处睡觉,其他人被敌军发现并带走了。看到这里,不知他们三个是幸运还是不幸。只剩下他们三个了,三人互相搀扶鼓励着继续走着,突然,他们发现了一辆废弃的卡车和一辆摩托车。塞拉兴奋得跑了过去,可是卡车的油箱是空的,塞拉又将目光转移到了摩托车上,虽然车有油,却启动不起来。军士和中尉都绝望得倚坐在卡车旁,塞拉却仍在不停的发动摩托车,终于,发动机响了,塞拉十分高兴。但中尉因伤势严重放弃了这个生的机会,他命令军士和塞拉一起乘车走,然而,军士也放弃了这个机会,他决定留下来陪中尉,并让塞拉去找部队来救他们。塞拉拗不过军士,他坚定地说一定会找人来救他们,然后骑上车,哭着走了。此时的镜头中,只有塞拉在茫茫沙漠中骑车远去的背影。影片的最后有一个老人站在双方阵亡将士纪念馆的名字前。这个背影或许是塞拉,或许不是。他在看的名字,或许是军士和中尉的,或许不是。我们要接受现实的残酷,我们不得不去相信他们没有多少活下来的可能。

  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二战战败国意大利拍摄的。它不像其他二战电影那样表现本国为正义而战的喜悦,而是描写了一支意大利军队在沙漠中艰苦的撤退之旅,从而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看这部电影时,我们会完全忘记对法西斯国家的仇恨,而会深深地体会到人在战争中,在死亡面前那种对生命的渴望。在沙漠中,他们弹尽粮绝;在局势上,他们将要战败。支持他们的在沙漠中走下去的唯一信念就是要活下去。

  看到最后时心里很难受,像有东西压着一样。或许在那种近乎绝望的处境里,他们想要的不是胜利,而是生命。我想,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某个统治者的扩张野心吗?那么,他们都把人当做什么了?

  我还记得一部俄罗斯拍的二战电影叫《星星》,它讲述的是一支号称“绿色幽灵”的前苏联侦察兵的故事。我觉得这个题目有两层意义:一是侦察兵是在夜间行动,星星也是在夜间出现,且有导向的作用,因此这些侦察兵就相当于星星;二是“星星”是这支部队的代号,“大地”是总部电台的代号,“星星”与“大地”的关系就是他们与祖国的关系。这支由7个人组成的侦察分队多次将德国军队的军事情况报告给自己的祖国,但在这次行动的途中,人员一个个的减少,最终都牺牲了。在最后关头,我还奢求他们中的几个能活下来,但再想一想,觉得自己的想法挺可笑的,就算这几个人活下来又怎么样,二战死了那么多人,又能奢求他们全部活下来吗?

  我很喜欢看外国拍的战争片,因为它们都是将战争上升到人性,将对胜利的渴望上升到对生命——这个人类最基本的权利的渴望。我觉得中国拍的战争片大多是反映了士兵的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或许那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那样无私。看完中国战争片的感受是激动,而看完外国战争片的感受却是震撼。

  从美国开始攻打伊拉克已经过去五年了,我们似乎已经淡忘了那硝烟弥漫的国家。五年前,我仿佛能感觉到美国派往伊拉克的飞机就在我的头顶飞过。突然发现自己第一次离战争那么近,突然感觉到害怕和恐慌。如果炸弹朝我袭来,我该怎么办?看着电视里美军轰炸巴格达的实况直播,我想到了周杰伦《最后的战役》里的一句歌词:“在硝烟中想起冰棒汽水的味道,和那些无所事事一整个夏天的年少,我放下枪回忆去年一起毕业的学校,而眼泪,一直都忘记要掉……”一旦战争爆发,什么都没有了,哪里还有什么冰棒和汽水,哪里还有什么无所事事一整个夏天的年少……一旦战争爆发,那些稚嫩的双手就要扛起沉重的枪,走在硝烟中已经忘记了童年是什么味道……一旦战争爆发,谁还会去烦恼那繁多的作业和课程,或许连未来都没有权利去想象……一旦战争爆发,除了生命,你还想要什么呢?真的什么都不需要了,只要能活下来……

  战争后的死亡人数不仅仅是一个用来记录的数字,而是一个个宝贵的生命。当我们再去背那些战争的影响时,我们应该能感受到它的分量。我们应该珍惜的是和平,我们应该拥有那份人类最基本的权力,那就是活着。

  只要活着,才能再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希望二战是最后的战役。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