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奇童》观后感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10-15 13:41:46

  《西岳奇童》是一部由胡兆洪执导,李铭祖 / 王肖兵 / 刘欣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岳奇童》观后感(一):随便看看

  一个月前朋友就跟我说上映了一定要去看,等了二十年的下集,弄得我十分莫名,西岳奇童什么东西?此问一出即被定义为没童年的人。拜托,各个电视台播放的儿童节目都不一样,没看过很正常嘛。

  所以我没有情节,完全陪朋友去看,结论是十块钱看看还好,不会主动要来看就是了。

  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总体还行,反正我也没前作作参照,没有怨念。

  小木偶们的衣服很脏,感觉是为了重拍翻箱倒柜找出原来那几个,居然有的脸上还有坑,只有太阳神最光鲜,因为是新的。为什么不能全体作新的呢?真是不明白。

  写台词的人绝对被打过了,且已经打得傻掉了,谁能告诉我小子、上面这种莫名奇妙的用词为什么会出现在木偶戏里,也不怕毒害儿童。

  《西岳奇童》观后感(二):心痛——只怪你承载的太多

  20年前,《西岳奇童》以“上集完”三个字结尾,给人留下无尽悬念;20年后,完整版《西岳奇童》终于上映。“西岳迷”等了整整20年,20年里,下集的悬而不定提供给岳迷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它是一个梦,一个整整一代人关于儿时的小英雄的梦,出现在朴实无华的80年代里的小沉香,以他的勇敢执着深深打动了儿时的我们,只是,现在,梦醒了,味道也变了,我们也在这梦醒一刻发现,原来,这只是个噩梦。

  一个关于沉香救母的故事。天上的三圣公主爱上了凡人刘彦昌,不顾天廷的法规与刘氏生下了孩子沉香,三圣公主的哥哥杨戬为此将三圣母压在莲花峰下。长大后的沉香从父亲那得知真相带着母亲给他的“沉香宝带”,决心救出母亲,在霹雳大仙、朝霞姑姑和宝莲灯的帮助下,终于血刃二郎神,救出母亲,全家团聚。

  新版的《西岳奇童》仍然是木偶戏,85分钟的动画里也尽量保持了当年的原汁原味,20个木偶完成了沉香哭、笑、大笑、平常、怒、生气的表情。据制作者所言,许多当年的动画老技术也被重新找了回来。下半集的节奏比起上半集明显加快,多了较多动作场面。在一些云雾、灯火、爆炸场面动用了3D 技术,使画面更生动有感染力。可以说,新版的《西岳》在保持了老版原汁原味的同时也适时的加入了现代动画技术和编剧技巧,所以,理论上讲,从整体看,毫无疑问,它比原版进步。可是,走出影院的那一刻,失落之情无以言语,我想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在老版《西岳》上映后20年的今天,新版的《西岳》才出现,它的出现来的太晚——它的出现,来的太粗鲁太野蛮,我那儿时关于小英雄的梦就这样,就这样被它侵犯,被它惊醒;记忆在这一刻因为现实的强硬变得不堪一击,丝毫无抵抗的力量,它离我越来越远,越远越淡——中国动画啊,我们这一代人童年时的那个纯洁的梦就被你以这样方式无情吵醒——如果20年的童缘以这种方式了结,那么,请相信,我宁愿不去了结。

  1984年,著名动画片导演靳夕根据"劈山救母"的故事,创作了剧本《西岳奇童》,当时只画了前一半,在1985年时的公映获得很大的反响。20年前,靳导他们制作《西岳》时,制作时间充沛,没有制作压力,没有一部动画片必须赚取多少利润的规定,因此,制作者们全是凭着一腔热血激情,就像当年制作中国最著名的动画片《哪吒闹海》一样,创作者们带着一股宗教式的狂热全心投入到创作中去,慢工出细活,当年的版本对细节刻画入目三分,严谨五分,而当时的观众——70、80年代生的一群孩子,接受的文化信息量还非产少,鲜有机会接触迪斯尼和梦工厂,对日本动画的了解也甚少,于是,这样一部既有情节技术又有亮点(“重那么一丁点”)的动画片必然会在孩子们之间引起很大反响,小沉香执着勇敢、为救母亲不顾一切的努力深深刻在我们心中,无法抹去。于是,为了那三个字——“上集完”,我们等待,原本以为第二天就会有下文,可谁知,种子没入春泥,在爱的阳光下肥叶满枝,又经历了秋风送别后腐朽溃烂,复在冬雪中孕育新生,一年的苦苦期盼没有换来故事的结局,却迎来了一声噩耗——靳导竟已辞世,再后来,原先参与创作的老艺术家们也一个个退休,拍摄计划从此一再拖延。老版〈西岳〉就如同一个天生发育不全的孩子,带着下半身病残的身体在襁褓中奋力发出一声呐喊,“我来了”从此之后再无声息,每有人好奇的探头张望婴儿的下半身,他便羞涩的藏起来,骄傲的展露自己的上身,似乎在宣布,“看上身吧,看它便已足够”。于是,20年前,中国动画带给我们这一代一个残缺的故事,一个童年的梦,无限制的天马行空的猜想。

  既然这个梦已经做了20年,那为何在今年,上海美影厂要为我们圆梦?据新版〈西岳〉的导演贾编剧胡兆洪老师说,“20年来,每到暑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都会收到成堆的信件,询问下集的播放时间。如今,美影厂招聘新员工时,考官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提问---"《西岳奇童》什么时候拍下集?因此,倘若现在不拍,那么以后可能再也没机会拍了。”于是,迫于这种压力,美影厂的导演接了这活,兴致盎然的干起来,忠于原味的编故事,加入电脑特技,为了加快故事节奏省去了许多细节,加入了打斗,留下了经典,这一切做的看来毫无差错可寻,可是,到头来,制作者们似乎忘了问一下自己:“这部新版的〈西岳神童〉到底为谁而拍?”是为了70、80年代生的那群人,还是,为了现在的孩子?

  看似“原汁原味”的编剧背后隐藏着一个拙劣的故事结构。现实、过去、心理三个时空间看似“不露痕迹”的转换却带给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风险。为了加快故事节奏,导演摒弃了很多细节,使得人物的塑造单薄而中庸。为了加入电脑特技,一些完全没理由关注的细节却被拿来重点关注,这些细节不参与叙事,因此使观众常常因为故事的“停止”讲述而被迫跳出了故事营造的空间。打斗场景过多的加入使得原本中庸的叙事显得趋于平淡,无吸引力可言。人物的语言也从以前的正规走向了大众化、现代化,因而显得不伦不类。于是,平淡、呆板、无高潮,像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喝多了就想去厕所,什么也没给我留下,似乎只有急着上厕所所引起的肾上激素的过多分泌还能多少在我脑子里留点痕迹。最滑稽的是,除了想上厕所,我唯一记得的,是结尾那首主题歌——张娜拉——一个中文还不知道怎么说的韩国女人唱得主题歌!

  中国动画片阿,难道苦等20年的结果就是一杯白开水?

  中国动画片阿,你似乎永远不知道你的受众是什么?

  中国动画片阿,你到底要走向何方?

  中国动画片阿,求求你,请对我们好一些。。。。。。

  20年前,〈西岳奇童〉的受众主体毫无疑问是几岁到十五六岁大的孩子,由于没有美国及日本动画的全面侵入,这群中国孩子没有很高的眼界,他们没有看过真正优秀的动画片,他们没有比较的对象,因此,〈西岳奇童〉的故事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创作者宽松的创作的条件和满腔的激情无疑也保证了这部动画片在细节上的完美,然而,当初的〈西岳〉也只能说在那个时代是完美的,跳出那个时代,从现在的审美角度看,它似乎根本不能和如今的美国日本动画同日而语,然而,如果一部影片能在“它”那个时代取得成功,它便是成功,任何时代都有限制,超越时代的往往是经典,而这个世界经典太少,我们往往只需要一次成功便已足够。那么本该属于那个年代的〈西岳〉因为上海美影厂的各种自身问题被带到了现代——21世纪的中国——一个早已被日本美国动画侵略渗透的没有一点空间的动画市场,它的到来为了什么?为了圆70、80年代已经成熟长大的孩子的童梦?如果要圆他们的梦,创作者应该知道,如今的他们早已不同于当初,那些青涩少年少女的思想早已与这个时代接上了轨,思想与国际接轨带来的后果便是他们很难再去试图接受过去的一些旧东西——哪怕仅仅是试图,那么新版的〈西岳〉要想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就必须脱离过去那个框架,重新讲述一个现代版的“沉香救母”的故事,在编剧上出彩,当然,在这其中应该加入现代的技术元素——例如3D或GC等等。或者,创作者是想让70、80年们从新版的〈西岳〉中找回童年的记忆,回味一下经典,那么,要回味经典,就理应将经典一丝不漏的再版,依照经典的模子认真重现,经典版本出彩的就在细节而非情节,现代版如果准照这个思路,理应也抓住一切细节刻画人物,并且不加入现代技术。在这两个计划中,前者是冲着利润而去,后者(如果能完全做到后者)则是创作者真正是为了满足70、80年们的心愿而创作新版,可惜,对这两个方案,制作者都未采用,现代版的〈西岳〉既没逃出老版的框架,又对老版的内容在框架里做了不适的调整,结果是,使得这个现代版的〈西岳〉看来不属于任何一个时代。为什么会这样?好好想想谁都会明白,现代版《西岳》的目标受众并非只是70、80们,目标受众中还包括现在的儿童。可笑的是,一个原本属于80年代的动画片如何能承载这么范围广的受众量?或者说,有多少部动画能真正做到小孩子和成人都喜欢呢?可,这就是中国动画片定位受众的方式,它往往想把什么都囊括在内,却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无法很好定位受众——这是中国动画长期以来无法兴盛的原因,而无法定位观众导致了中国动画编剧上的落后,就像很多中国电影输给别人的不是技术而是不会讲故事一样,中国动画输给美国和日本的同样在于讲不来故事,而事实上,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中国动画不肯放弃儿童!

  中国动画编剧在定位受众时常常不肯放弃儿童!的确,动画片以其特有的夸张性、创新性、幽默性、想象性的特点成为激发儿童智力、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途径。然而,在现代社会,动画片要真正成功、真正流行起来成为一种产业,它的受众绝对不能仅仅限制于儿童或者说青少年。纵观美国主流动画,无论是迪斯尼还是梦工厂,动画创作者都是秉着“做动画给全家(主要是中青年)看”的理念在创作,从《狮子王》到《海底总动员》、从《怪物史瑞克》到《僵尸细娘》,尽管其中的主角都是一些经过了拟人化了的动物形象,有其“幼稚性”的一面,但故事内容,人物塑造,场景选择等等各方面都是以成人世界为背景、为蓝图来构造的,因此,对于青年、成年人来说,这样的故事同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甚至,我一直认为,无论是迪斯尼还是梦工厂的动画片,他们的目标受众压根不是那些刚刚开始牙牙学语、要学习新知识、需要被激发想象力的儿童或者十一、二三岁的青少年,他们的目标就是20或20岁以上,有消费能力,或者说是整个社会消费主干的青年及成年人,美国动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制作成人动画——动画的内容已经完全的从孩童世界脱离出来,只是动画中的主角还有“童话般”的浪漫外壳,于是,这些披着童话外衣的成年人带着现实中的青年和成年人做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绝伦的梦,满足了后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或愿望。

  而当中国动画在定位时,常常把儿童或青少年作为主体,动画片的内容无法避免会走入单纯幼稚小儿科的死胡同,而这些单纯的动画片不可能引起青年人或者成年人的兴趣,更不用谈什么好感了。而美国动画对受众的定位,决定了他们的故事是拍给成年人看的,而这些人又是真正有消费能力的。

  现代版的《西岳奇童》原本是动画创作者将目标受众定位为70、80们——即中青年受众的好机会,也许这个初衷是由上海美影厂多年来的拖沓所致,可是,如果这一次的定位能够成功,那么今后中国动画的受众定位便有了方向可循——可以将儿童动画和成人动画分开,并以后者作为打入国际的王牌,可惜的是,动画制作者再一次失去了这个机会,可惜的是,我们这群70、80们儿时的一个动画梦便这样被吵醒了。

  现代版的《西岳神童》要承载的实在太多,一部80年代就该完结的动画片如何有能力在21世纪承载这么多?

  中国动画要承载的实在太多,孩子和成人的趣味如何样样满足?

  最可怜的是我们,一个20年的童缘就这样——就这样灰飞烟灭!

  06.07.09

  《西岳奇童》观后感(三):无法圆的梦

  在得到<西岳奇童>要放完整版的消息时,很是激动了一把.等待了20年,终于可以一偿夙愿了.

  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伴着小孩子的嬉闹跟年轻父母们的斥责声,站在电影院门口的我,激动的心境竟然很奇怪的平复下来.就要开始了吗?盼望了20年,悬挂了20年的疑惑就要揭开他的面纱了吗?想来,也不就是一部动画片嘛!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想要知道一个早就有答案的故事是如何如同他的开头一样,完美的收场而已.真的仅此而已!?

  ... ...

  结束了,随着那个不知名的韩国歌手,唧唧歪歪的唱着一些我们听不懂的东西,20年的期盼就这样在郁闷与心痛中,落幕了!

  沉香,一个7,8岁的孩子,说着与之年龄绝对不符的狠话,你信吗?而且,对象还是自己的亲舅舅!

  霹雳,一个据说是法力无边,有着大智慧的神仙,开着"宝莲灯点不亮,插蜡烛呗"这样的白痴玩笑,你能笑的出来?

  如果你没看过那部经典的上集,你信了,笑了,我不怪你;

  如果你看过上集也跟着笑了,我想,你的笑容中,更多的是无奈跟心酸吧!!!

  ... ...

  我在一个论坛上看到有人说,我们中国的动画片是垃圾.

  我不否认现在的国产动画片的确是不怎么好看,但是,他把包括<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上世纪七,八时年代的一大批在国际上得过大奖,代表了当时世界一流水平的动画片都囊括进去了,我不的不说,说出这种话的人,他也是垃圾.

  应要求转载

  《西岳奇童》观后感(四):不老的西岳奇童

  前些天,从电话里得知今天上午10:00,国际电影院有一场“西岳奇童”。如果没有记错,八十年代里的某一天在初次这里看的上集,小学学校里组织的包场,十几年前从电影院散场出来,同学们一起走在相同的路上,心里闪过的那个“请看下集”的声音,竟清晰的记得。以为我们这场是“上集”,那后面一场的其它年级看的一定就是“下集”,误以为它其实离我们是那么近。再后来,是电视上一次次的重复那熟悉的一句“请看下集”。似乎只为等到这句,就有今天重返故地的理由。

  8:30出门,852换510,最近852新增了一批空调新车,偏偏遇上一辆陈旧的班车,今天是什么日子?大老远的看一部怀旧的结局,注定遇见也将留待以后怀念的车。不在乎路上的时间与电影播放时间持平,来博客的人都知道,这是我的一贯风格。9:45到,买票,入场,顺着楼梯到三楼银球小厅,安静的门口边门算得上狭小,一个中年阿姨在门房间里检票,竟然剥削票根,那怎么行?坚持讨回,结果收到离奇一句:“不要扔在地上面啊!”说什么好呢?其实你真的很不懂我的心。

  进场发现观众寥寥,不知道首映式的百元套票是怎么个惨淡景象,主办方显然是事倍功半,丢了西瓜,也没捡到芝麻。今天一共也就十多个人,遍布在总共才七排的小厅里,还是一派零星。座位可以随便坐,票的位置在第七排,前面小朋友清脆的声音传过来,“妈妈,怎么有个人坐在最后一排的啊?那个人怎么看得清楚呢?”当然,“那个奇怪的可能看不清楚的人”就是我。

  10:00很准时的开始,很熟悉的片段,一度怀疑眼前上映的是当年的“上集”,从对白到画面,从配音到剧情,近乎半小时的克隆片段。打量了一下票根,上面也只印着“西岳奇童”,莫非真的还是上集?只是时间隔的太久,好久没有重温上集了,吃不准。又听说这次是有借到上集的部分,但也不用来个浓缩上集大回顾吧?时间不够凑内容,何必呢!弄出这么个“上下混杂”的下集,真的算是本土动画的本土特色,续个陈年的貂尾巴材料不是那么容易找的啊!

  “疑上疑下”中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终于,糟老头一样的“玉皇大帝”出现了,这是新增的人物,乔榛配的音,终于有个理由确定这回看的是“下集”了,渐渐发现“上集”中,增添了一些画面电脑声光效果,就象只换了包装却不换内在的老酒,眼中明明是新的,但味道偏偏还是旧的。说心里话,“下集”的内容平平,偏弱的剧情和一些现代对白将两者的连续性破坏殆尽。性格塑造成不三又不四小丑一般的“二郎神”,“只重那么一丁点”冷幽默变“宝莲灯可以拿来插蜡烛”甩嘴皮子,只剩胡子依旧的“霹雳大仙”,以及染了红头发象极了黑旋风李逵的“太阳神”,沉香眼睛闭起时的“特大眼皮”,漏洞连连的情节走势,真的不敢指望后浪压前浪,毕竟曾经的“西岳奇童”,附带了我们太多的美好回忆,那是一种长大以后再也无法相提并论的感觉。

  为了这种感觉,为了在此感应童年,“西岳奇童”还是值得的。从二十年前的那一次学校包场的电影开始,到之后所有的变化,更有眼前亦远亦近的青春,只为再一次亲身证实,她一去不返。我们是不是变成了一个等着结局揭晓的人?还是为了等一个几乎等不到的约定,来看“下集”。而推出的那些所谓的首映仪式,套票等活动,除了功利的成分,难见纯真的童年传说。他们还是没有找到那把二十年前遗落的钥匙,仿佛电影里的沉香徒手挖山救母,明明那把金斧就藏在一旁的石头里,他差点错过,而他们还是错过。彼此彼此,长大后的我们也是这样和一路上遇到过的最珍贵的都渐渐错过。

  不可错过的是这部电影总算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也明白了原来结局早已在我们的心里。即使坐在故地,努力的寻找那种自以为是的小感动,即使我一定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其实怎样的谜底不重要,回到当年的电影院,即使同样的屏幕,同样的座位。后来,动画版的“宝莲灯”,不知有多少人是当作另类续集再重温,再后来,电视版古装戏,不留痕迹象风一般掠过,怎么能代替心目中的“下集”?二十年,我们在默默等待中改变,什么在变,我们留不住昨天,也留不住寒冷记忆中温暖的那个“西岳奇童”。

  了解到的制作介绍和花絮,这堪称是一次费时费力费尽心神的创作过程。客观与困难,如同沉香怎样劈开华山一般,但所有的遭遇不过是为了考验我们的判断。不管如何,至少“下集”成全了无数始终等待的人,圆了他们的二十年未完的一个梦。也许生于七十年代的人,喜欢念旧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岳奇童。在特定重逢的十字街口,目睹你一点一点在现实的曲折中变得那么远。结束二十年的一桩心愿,你不再是你,而谁还依旧是谁?现实里的我们各自走在陌生的路上,再也没有了那个永远热闹不散的班级,从那个记忆中年月穿过去,不留一点线索的流年,我们再也没有重逢过。不管是华山,沉香,还是昔日,同窗,当天种种欢笑和泪水都留在曾经一起走过的路上。

  谁发明了“怀旧”这个词,银幕上闪回的是一个人告别青春的完美仪式,此刻的你们又在何处呢?

  http://www.blogcn.com/User3/welleschan/blog/36852391.html

  《西岳奇童》观后感(五):《西岳奇童》下集——狗尾续貂

  今天在整理看过的电影,翻到了《西岳奇童》下集,哎,真是遗憾啊,可惜啊,把以前写的影评再翻出来晒晒,国产动画片,家门不幸啊!

  今天下午去看的,郁闷,54理由一一数来,先说些小的

  1、道具制作粗糙

  大家可以注意陈香的左侧眉毛,居然可以时不时的看到胶水印记,陈香舅舅的正常的两只眼睛动起来的时候也能看到胶水。

  所有人都是4个手指头,虽然这个是继承了上集,但是每个人却都安上了脏兮兮黑乎乎的指甲

  陈香、朝霞姑姑脸上都能看到凹陷的“伤疤”

  2、配音、配乐差劲

  除了陈香妈妈和朝霞姑姑,其他的主要演员配音都比上集弱很多,陈香可爱稚嫩但是坚定的声音,似忽变成了一个快要面临青春期的男生的声音,霹雳大仙的就更恐怖了,没了原来那种和蔼的好好老头的感觉,变成了一个只会生硬的念搞笑台词的中年人。

  整篇的配乐也断断续续根本和剧情的发展,居中人的心理变化没任何关联

  3、丑陋的特技

  此片特技与其上集相比堪称“一流”,可是谁是冲着特技去看新《西岳奇童》的呢?有限的特效制作水平,都懒得去评了!

  接下去来说些大的,篡改剧情

  大家知道在《西》的上集里,最关键的几个情结:

  a: “陈香没有妈妈,陈香的妈妈是妖精”的反复回荡,才激起了陈香决定弄清自己身世劈山救母的决心,是全篇的引子,结果被删减掉了,苍白的就只剩儿童的一句戏言

  :“就重那么一丁点”,原片是小陈香背上霹雳大侠时心理想“这老头真轻……”,然后被霹雳读心识破,绝对符合这一老一少的心态,而新片变成陈香直抒胸臆,老头对答自如,就像阿宝背书一般,原片在莲花宝座的不断上升,“就重那么一丁点”,以及小陈香举步为艰但缺坚持到底的反复中,把小陈香一心要通过考验,拜师学艺救妈妈的心态刻画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而现就被剪切成一个过场,导演把“就重那么一丁点”瞬间变成“就重那么几千斤”

  c、“九牛二虎”,不说了,看了西岳奇童我学会了一个成语“九牛二虎”,生动形象,这辈子也忘不了,现在又是一笔带过变成吃窝窝头记录片

  d、原片中,霹雳大仙为了考验小陈香是否心城把他带到了“极乐境——尽兴、忘忧”,期间陈香宝带始终若即若离的出现在陈香身边,巧妙的刻画了小陈香的心理状态与变化,从迷茫困惑到坚定,而新片则继续大刀阔斧,陈香宝带的作用似忽和一根裤腰带没什么区别,仅仅是为了有这一段而安排这一段

  e、剩下的就是新拍的部分了,说实话没记住啥,除了电影院里时不时的笑声,和几句无厘头的台词:

  “你把人家弄得不好向上头交代了”,这句台词出自霹雳大仙之口,原因是陈香砸了二郎神的庙但却败给了二郎神,回来向霹雳求教如何胜过二郎神好去救母,霹雳给了这么一句答复,faint

  除此以外,霹雳帮助小陈香救母的办法竟然是找太阳公公下围棋,还耍赖,以便拖延时间(太阳公公下棋去了,就不会出太阳了),高招,实在是高招,可怎么看也不向霹雳的风格,莫非霹雳大仙这 20 几年见成了星爷的 fans?

  ……

  不想继续写了,好是郁闷,好好的《西岳奇童》就被这么糟蹋了!

  狗尾续貂!烂,除了烂,还是烂!!!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