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生活》是一部由Vadim Perelman执导,乌玛·瑟曼 / 埃文·蕾切尔·伍德 / 伊娃·阿穆里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眼前的生活》观后感(一):是眼前的,也是过去的,还是心里的
片头热闹而美丽,而故事却略显沉重。一个关于人生轮回、关于生死的沉重话题。
青春亮丽的Diana有点叛逆,在最后的高中生活里,享受着友情、爱情与毒品,幻想着她毕业后的家庭生活。直到一场校园枪杀事件的发生。若干年后,她成了一个教师,有了自己的家庭,聪明但调皮的女儿。故事就纠结在现实、回忆与幻觉里进行。
最核心的故事情节应该算是高中时候她与M的友情了。她与M有过争吵,但是更多的是M对她的理解与鼓励。当最后持枪的Mike说两人只能留下一个时,M说:“If you gonna kill one of us, kill me.”D惊讶不已,紧紧地握住M的手。可是被杀手问及如何选择时,她说过“Don’t kill me.”但是最后一个镜头时,也说过“Kill me”,然后倒在血泊中。这个洗手间里的场景影响了她这么多年,最后ms她死了,救下了她的朋友。可是那个经常被她怀念的M哪去了呢?枪手,也是她的同学,曾经在前一天说过要带枪来学校,并且杀死每一个人。她当时只以为是一个Joke.而最终,两人之一的她活下来了,好朋友D却在她的真实生活里永远地消失了。既然编剧让大家来各自体会其结束,我只能说,最后,D用意念的方法向当年死在枪口下的M赎罪来了。所以她在追寻她女儿的时候倒在水泊里,胸口出血...这同样是意念法...
身为一个教师,但是她那桀敖不驯的学生并不领她的情。当年的她何尝不是一样对待她的老师。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个老师还在最后关头为了阻止持枪人而鲜血直流。身为一个母亲,她爱她的女儿。但是喜欢玩捉迷藏的女儿让她担心、生气。当年的她不也是一样抽烟、打架,让经常要加班的母亲去学校或警察局去给她收拾残局么?所以说,这还是一个轮回。我算是理解了小时候妈妈经常跟我说的:等你到我这么大的时候就能理解我的苦心了……
我喜欢这种现实与回忆、还有幻觉纠结在一起的叙事方式。每个人都无法摆脱他她的过往。Diana无法摆脱的是在一场枪杀之后的庆幸、愧疚等痛苦的情感折磨。这种折磨又投射在她现在的生活之中。当发现丈夫有了外遇,她原本以为的爱着女儿、丈夫和学生就能make everything all right的想法彻底破灭。所以她就回到过去的回忆里,在枪口下勇敢地选择了死亡,不只是想逃避苛活下来这么多年来痛苦的情感折磨,还逃避了现实中的重重不如意...
《眼前的生活》观后感(二):雨中的花朵
老实说,剧情很紊乱,配乐也做的不好,看得很累,不舒服。想象和现实的不断交错,有些刻意的相互呼应,似乎是怕人不懂编剧的意义一样的,故意的重复,还有最后的所谓人生的真相,尽管我看懂了,但是不巧妙,总是觉得有那种为了深刻和故作深刻的感觉。我只有一些唏嘘和感慨,没有深思和感动。当然,良心和死亡这些话题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沉重了。
记住了那个生物老师的话“心脏是人体最强健的肌肉。大脑中的细胞比银河中的繁星还要多。人体中有72%是水份。”还有那个教授的演讲说的话“良心,是上帝的声音。”今天正好去体检了,我的心脏啊,心跳总还是不正常,我一直担心,据说人一生心脏的跳动次数是固定的,跳得过快的心脏是不是更容易衰竭,所以我总是害怕时间,喜欢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总想尝试所有。生命,有时候那么脆弱,有时候又坚强的不可思议。
印象更深刻的还有那些雨中的花朵,有些花被风雨摧毁了,而有些在雨后会更加鲜艳明亮。武汉今夜,电闪雷鸣,女生宿舍楼不时的尖叫,我却变态地觉得在这样的夜晚总让我安心,我爱闪电,小时候开始就会仰头找那一道道闪光,深蓝色的夜幕上我见过闪电过后红色的印记,短暂而美丽着。烟花曾经在我手中爆炸,至今掌心正中留着一个疤痕,我总是会想象,去抓闪电的感觉。
算不得影评,还是在纠结后天,我的凌迟日。我还是。。。放弃地太早了,心里还是过不去那道坎,无比挫败,无比遗憾。唯一庆幸的是,像雨中迷茫的花朵,至少是青春的迷茫和忧愁。
《眼前的生活》观后感(三):<第6感>烂片版
萨马兰拍的沉闷的<水妖>在美国被骂的一塌糊涂,在法国居然被捧上天.他今年的大闷片<发生>搞不好又成为cult经典.
lt;她眼前的生活>没准也是这种命运,烂番茄26分,IMDB倒有7分,一群人居然留言,这是今天最好的电影,晕不晕.....
我觉得这和珊姐的premonition有一拼,都属于故弄玄虚走火入魔,如某观众所言,这一切只是女主角被杀死前的幻象,所谓"我眼前的生活",就是她幻想10多年后自己嫁了教授有了女儿blahblahblah.....乌玛的角色就是个幻想出来的.
不过如果按这种逻辑,死亡以前的她幻想出来的未来的自己怎么会一直被她还未遇到的恐怖校园枪击案困扰,还动不动怀疑自己见到杀人犯而产生幻觉?
根本就不通.
两星,拍电影是力气活没功劳有苦劳,另外一星给画面,很PP.
《眼前的生活》观后感(四):忧伤倒数
1像平凡人那样活 对浪漫主义者来说残忍吗
2那些流势 那些画面 多么美丽 彩色泡沫
3而徬徨只属于过去完成时的伤感
4选择幸存OR被杀 末日的恐慌结出悲观主义花朵
5曾有过情同姐妹的莫琳 她可能颇受煎熬 为自己也为好友而悲伤
6究竟她需要怎样的人生 即使可爱的女儿和理想的爱人也难阻失落 因为欠疚和其它束锢
7比如女儿和她一样另类 比如爱人也被别人痴缠 结果不愿也没法面对
8她设想从未去过的未来并没什么值的怀念 于是安祥地闭上了眼睛 所有的忧虑灰飞烟灭
9此刻一切才刚开始 后来见到的都是失去
10但别忘了 再无聊的生活也比不存在有趣得多
《眼前的生活》观后感(五):关键词:Decomposition
电影用解构主义的手法解释人生,生物,宇宙。什么是解构主义?认真听听那位教授的课:脑袋是什么?心是什么?尽管它们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得到统一。眼前的是真实么?眼前的发生的是发生在现在,还是发生在未来?
关键词:decomposition.
剧本也许是两个类似的剧本,或者剧本原本按照时间时空的正常顺序在讲述一个结局完整的故事。我们可爱的导演,剪接,不停转换场景,像画一副画后现代的画,不过不是用画笔,用的是镜头。如此一来,更迭的画面本身成了解构贯彻到底的依据。
时间和时空,如果打乱了,如果故事不按照人的逻辑思维进行,我想问,这样的一部电影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校园暴力,友谊,忠诚,家庭教育,心里危机感,希望,绝望,代沟,命运?
电影除了能引起我们联想以上的主题外,还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Decomposition,对立的美,如片头的花,晴空下绕着杨絮梦幻般的洁白。雨中,强烈透露令人窒息的败落讯息。不杀M,就杀D,不杀D,那么就杀M,有没有两者都选,或者都不选的选项。对立的美,始终谁离不开谁,解构唯一的真实。
《眼前的生活》观后感(六):beautiful but boring
摄影和配乐极美,三位主演的表演都很出色,尤其是Evan Rachel Wood,她的表演是这部电影的灵魂所在。可惜情节开展的太过缓慢,导演过分聚焦细节,疏忽了观众和主角的情感联系。至于最后的结局,看似巧妙,实则并不新鲜,类似的电影有很多了。
喜欢这两个女孩间的友情,我想女性观众会更容易喜欢这片子。相比于影片主要展示的"内疚感",我更喜欢片中表现的两个女孩的生活,悲剧之前,无所谓的浪费着自己的生命……Life is too short.
下面关于结局的一点看法:(严重剧透!!!)
1、死的是Dianna。Uma Thurman的部分,完全是她死前的想象:从中弹到闭上眼睛;
2、她想象自己有一个女儿叫Emma,是由于她对于自己堕胎的后悔之情。还记得Diana和Maureen一起讨论自己未来孩子的名字吗?Diana选的是Emma。教堂前的十字架是最后的暗示;
3、她想象教授成了她的丈夫,因为这是她最后感兴趣的。进入洗手间之前,她还在谈论她如何在给他留言。她丈夫正在研究的演讲内容,和年轻的Dianna聆听的那段一模一样。她想象年轻的自己成了第三者,因为Maurene刚刚建议她应该和教授再次约会;
4、他丈夫并没有开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是她自己正在学习开车;
5、她想象自己成为了一个老师,并注意到她的一个学生有着不寻常的潜质,因为这正是她自己的老师对她做的,这对于她很重要;
6、在她被击中之前,她母亲在外面大叫……在想象中,她和自己女儿的关系就像是她和她母亲之间的关系,她说了很多和她母亲一样的,教育孩子的话。说明她明白了母亲是多么的爱她,而她自己是多么的不听话;
7、在开头,我们看到Diana有一丝犹豫,并松开了Maurene的手,这是“成年的她”真正感到内疚的事情。电影最后,我们看到她死死的握住了Maurene的手,与此同时,成年的Diana对学校门口的接待人员说,自己不是幸存者的一员。
《眼前的生活》观后感(七):解讀《眼前的生活》
內含嚴重劇透,未看勿入
因電影分成「十五年前」與「十五年後」兩個時空,故下文將以各自的演員名稱代表不同年代的Diana,以茲區別。
1. 英文片名《The Life Before Her Eyes》其實是源自「My life flashed before my eyes.」這句說話。西方傳言,一個人臨終前,他的一生會於他眼前掠過。不過電影中的Diana更厲害,不止過去,連未來的生活也一併出現。即是說,Uma Thurman (成年Diana)從未真實存在過,她所有事蹟都是在Evan Rachel Wood (17歲Diana)腦海中發生。順帶一提,IMDB Board上有不少網友投訴片名揭穿了結局。
2. 當持槍者Michael第一次質問Wood:「But if I don’t kill you, then who should I kill? 但如果我不殺你,那我該殺誰?」,Wood啞口無言,並甩開好友Maureen的手。但受到Paul Mcfee教授有關「良心」的演講所啟發,內容提及:「人需要哂孟胂窳聿邉澴约旱膶恚M逯胂窳Γ莒懂斍耙豢蹋鞒隹稍卺崾佬蕹烧木駬瘛梗琖ood因而幻想十五年後的她會過著怎樣的生活。直至片末,她終於洞悉自己生還可能帶來的後果,所以面對Michael同一條問題時,手握得更緊,堅定地回應:「Shoot me.」,將生存機會讓給更高尚、更配得起的Maureen。
3.Thurman 成為了藝術科教師,普遍學生反應冷淡,唯一看重的學生是Anna。不止學生反應,連她倆的一席對話都是從早前Mr. McCleod的課堂中倒模過來:McCleod稱讚Wood擁有天資,但需要轉變一下角度;Thurman則指Anna的潛力比她想像中還要高,有資格考入四年制大學。Anna拒絕機會,解釋她不打算離開鎮上的男友,因為人生太短暫了。此處的Anna既象徵著Maureen選擇留在鎮上的取向,同時讓 Thurman看見自己昔日的影子。片初Wood說她們已到達結婚的合法年齡,Maureen回應:「或者我們應該先上大學」。反映Wood信奉不顧前程的享樂主義,Maureen則處處心思熟慮,為未來設想。
4.離開 Briar Hill小鎮是Diana一直以來追求的夢想。在夢境裡,即使當上了教師,也不忘向學生灌輸這個觀念。「You may think you’ll never leave this town, but you just have to give it a chance. 你或者認為你將永遠離開不了這城鎮,但你只需要給它一個機會」這段對白意味著Wood知道自己終日耽迷玩樂,以她這種成績,是不可能考上大學,離開 Briar Hill的(幻想中的Thurman果然留在鎮內)。此外,她還受到另一種生活態度的衝擊,原來不是所有人都眷戀大城市物質生活的。Wood經常揶揄 Maureen終生只能留在Briar Hill湊仔,但Maureen毫不介懷,她認為只要與心愛的人(Nate)過著簡約平凡的生活,即使留在Briar Hill,已很滿足。相反,Wood清楚男友愛她只是因為她得17歲,她是不可能擁有像Maureen般幸福美滿的生活。
5.Thurman 曾向丈夫抱怨過,Emma年紀少少便遺傳了自己的反叛基因,活像她年輕時的寫照。之前Wood因傷人被捕,Diana母親到警局保釋她時便下過命令:「You have two seconds to wipe that smirk off your face. 你有兩秒時間擦掉臉上的笑容」,當時Wood漫不經心地以粗口回應。後來這句對白再度出現,是在Thurman給女兒氣壞時衝口而出的。她才體驗到自己年幼時的頑劣行為,為母親帶來多少重負,也諒解母親的憤怒是不無道理的。
6. 在進入洗手間前,Maureen曾講過凍乳酪為她帶來第二次約會,Thurman請Emma吃乳酪,就證明她有多疼惜女兒。可是Emma對此毫不領情,並直指Thurman憎恨她。這句對白當時聽起來似乎不太合情理,不過當觀眾得悉Wood曾做過墮胎手術,便知道這其實代表Diana一直飽受打掉胎兒的內疚感煎熬,所以幻想中的Emma才會指責Diana因憎恨她而親手殺死她。而這控訴亦未必是毫無根據的:Wood討厭小孩所以不喜歡到公共遊泳池,並且認為小孩是阻礙她逃離Briar Hill的絆腳石。
7.Wood是個反叛青年,對基督教素來抗拒,寧在教堂外等候Maureen,也不願參與主日崇拜,甚至藉引用母親的話來嘲弄Maureen出席分享神蹟的聚會。直至她把胎兒打掉,對此深感內疚,所以才會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主張Emma入讀教會學校。鑒於Emma在夢境中是Diana的縮影,這可視為她潛意識下希望生命能從頭來過,並避免重蹈覆轍 (婚前性行為、墮胎)。其後Emma因為在學校到處東躲西藏而要見家長,修女指她disappears and hides,則可理解為Diana心裡的另一股勢力,催促Wood不要再躲進夢境,逃避現實(詳見9.)。
8.Thurman因為目睹丈夫偷情,一時失神而發生交通意外。片尾再次flashback,發現那位 「第三者」原來就是Evan Rachel Wood。這說明了片頭Wood談及那位被她塞爆留言信箱的professer其實就是Paul Mcfee,較早前他與Thurman在門廊的對話也透露了,他倆是在Diana年輕時候認識的。Paul在現實中很可能早有家室,因此Wood認為假如她於事件中生還的話,便大有機會破壞對方美滿家庭。由於是夢境,Paul Mcfee的外表沒多大轉變,也正好解釋了早前Thurman雖然貴為中學教師,卻依然受到Emma學校的修女所輕衊。「Is it possible that nothing changes in this town?」「Except you.」
9.緊接Wood觀看演講一幕,Thurman憶起當年Maureen說她兒時很愛在雨中逗留,發覺有些花會遭受風雨催殘,有些卻能在雨後開得更加燦爛,若有所思地說了句:「I have to go.」。照字面解釋是指她決定要出席槍擊案的十五週年紀念會,但也可解作她必須要離開,捨身成仁──這個靈魂終於意識到不該留戀眼前生活,選擇回到自身軀殼,面對現實中的生死抉擇。她在班房裡屬於自己的座位擺上了鮮花,只是臨走進洗手間之際,因學校致電通知Emma的失蹤消息而打斷。最後Thurman 於森林中尋獲女兒蹤影,Emma不停哭喚著母親的幫助(懇求Diana不要打掉她),但因另一邊廂Wood在墳場找到Emma的墓碑,令她意識到Emma只是心中幻想,故Emma突然在面前消失。而儘管Diana早已立定心腸要犧牲,可Thurman死前還是心不甘情不願地說了句「No.」,顯示墮胎事件是她一生中最大遺憾。
10.最後重提一些鮮有人留意的瑣碎細節。
Diana初時不屑Maureen:「I know that you and Nate are gonna have eight kids and be one of those perfect creepy Christian families that live happily ever after.」後來變成祝福Maureen:「I know that you and Nate are gonna have eight kids and be one of those perfect families that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1.Emma跟Thurman猜C字開首的字謎,Thurman先後猜了Child和Car,最後答案是Cougar,三樣都是貫穿全片的元素。
2.Emma收看電視放映的動物紀錄片,旁白指美洲豹會一直伴隨著兒女,直至牠們長大成人為止。我想美洲豹大概象徵著Diana的母性吧。
3.歌曲《She’s not there》於片中三度響起,「She」應該是指Emma,難怪觸痛Diana的神經,要求轉台了。
4.Maureen向Wood道歉那幕,正是在Thurman家門口發生的。
5.片初Wood說打過百次Mcfee的電話都給轉駁到留言信箱,後來Thurman在乳酪店拖走Emma時嘗試打給Mcfee,果然又飛去留言信箱。
6.Thurman為女兒唸過童詩後,嘆了句:「Why does it have to be that one? 為什麼牠要成為(犧牲的)那一個?」接著鏡頭轉到一隻雀鳥屍體倒在地上,喻意Diana的死亡(Mr.McCleod提到的白努利定律)。
7.「I don’t deserve this. 我配不起」Thurman在床上低泣著。由初時質疑為何她要犧牲,中段開始覺得自己配不起這個生還機會,到最後「I have to go. 我要走了」。Diana於夢境經過三個階段,終於完成歷練。
《完》
此片解夢的邏輯和思路都像極《Mulholland Dr. 失憶大道》,可是David Lynch的編排手法顯然高明得多了:先是夢境佔了前大半,最後半個鐘則回歸真實,讓觀眾有時間消化之餘,亦加強了主角美夢破滅的失落感覺。再者,《失》打從第一個鏡頭已瀰漫著詭異的超現實主義,加上導演過往作品的風格,觀眾心知不必過份認真看待影片。然而《眼前的生活》(表面看起來)卻是正常不過的抒情作品,是關於Thurman克服夢魘的故事。將真實與夢境兩條主線平行對剪,到最後才揭盅原來有一大半情節都是幻想出來,那根本就是欺騙觀眾。
Twist Ending從來只適合Thriller或者Horror類型,因為它們追求的都是震撼觀眾,配起來自然相得益彰。但對於《眼前的生活》這類 character study為主的劇情片,由於Twist意味著一定程度的資訊隱瞞,兩者肯定會互相排斥。果然,隨著Wood戲份漸重,Thurman淪為配角,一大堆毫不連貫、毫不重要的零碎片段開始不按牌理出現,看得人頭昏腦脹。直至片末兩個時空開始交疊,真相浮現,才重新拾回方向。
為了將「未來是夢境」這真相押到最尾,首次任職編劇的Emil Stern在劇本剪裁上可說是完全失了方寸,甚至連墮胎事件──這個促使Diana改過自新的催化劑──都給刪剪到體無完膚,體現不出Diana墮胎前後的心態轉折以及痛楚。在片中,我們更常看到的是Diana與Maureen無關痛癢的對話,無助於建立兩人深厚且可信的友誼,使觀眾為後來Diana犧牲而感動。其次是角色塑造的問題,Diana真是個盪婦(slut)嗎?Maureen又真是個全然地單純善良的虔栈酵剑恳陨鲜莾蓚導演再三強調的觀點。的確,她們經常就截然不同的生活取態起爭拗,但在行為上卻無法突出兩人的差異。Diana男友也猶如失蹤一樣,難怪看不見她slut的一面。
Melodrama 主要目的是為了傳達感情,不是猜啞謎,不是越把電影拍得艱澀難明就代表技藝越高超。縱然片中每一條線索都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讀,但電影不止是要讓觀眾理解,最重要是令觀眾感受。由於劇情上種種的重心失衡,缺乏真實情節的基礎支持,例如Diana母親僅在現實中偶爾瞥現,觀眾單靠夢境推斷出Diana對母親的愧歉之情,自然難引起共鳴。
故事意念上的先天缺陷注定了電影的失敗,但單純因為上述各種過失的話,對此片的批評頂多是不感人和混亂而已。真正令她惡化成「災難」的,是James Horner為電影創作的配樂。敢情是導演Vadim Perelman食髓知味,繼前作《House of Sand and Fog》後,再度起用同一風格的配樂。問題是,《眼》片的故事不像《House》具備足夠份量配搭這種陰沉不安的配樂:Thurman倖存後所背負的陰影是虛構的、Wood在遇上槍擊案前,過的只是一般青少年的悠閑生活、夢境中又充斥著大量有頭沒尾的超現實情節…統統都不如Perelman所想般撼動人心,過火的配樂只會使人倍感煩厭。
失控紊亂的敘事加上刺耳配樂,觀看《眼前的生活》簡直就是精神折磨。中間過程不享受、不感動、不知所云,就算結局讓你解得通又如何?
評分 : 2/10
剛看了篇一針見血的影評,在此節錄最精要的一句:
Although the ending tricks us into thinking everything now makes sense, it fails in making us think we have seen a good movie. - Bill White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眼前的生活》观后感(八):生前
我昨晚刚看完这部电影。
我看到戴安娜的成熟版之后,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后来发觉很多地方都有暗示。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一幕,成年戴安娜回学校哀悼之时,她把鲜花放满校园各处,可是唯独在即将进入洗手间之际被电话阻断,基督教中的灵魂在人生之时,持续和身体保持同一。但死后,是不可以再相遇,灵魂也不可以在死去的地点再现。也许就是这样吧。
片中的青年戴安娜是惹人厌的角色,不过在她瞑目前的几秒里,这一切-过去,现在,将来在脑海中一一浮现,这几秒钟里的戴安娜是让人怜悯的,因为充斥脑海的只有悲哀的无助以及痛苦的回忆。如果给她的生命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也许会多一个懂事理的孩子吧。
艾玛是戴安娜的缩影,是戴安娜瞑目之前对母亲理解的一种闪光。艾玛和戴安娜的羁绊,就如戴安娜与其母亲之间的隔阂一样。两代人彼此间错位的期待,以及价值观念的冲撞让冷战持续不断。但是亲情终究是伟大的,最后艾玛出走,戴安娜拼死相寻。由此也让自己在弥留之际理解了母亲的关怀。
我想这是戴安娜心中最后的包袱,一切都明白之后,枪声再次想起。戴安娜也永远地离开了...
在拍摄这部作品的时候,导演完全打乱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过,人身边有七个自我,没当你死去之时,便有重生的机会。但是否能重生要取决于你本性的善恶...我并不理解这种复杂的逻辑,但在这种复杂关系中保持一种未知的确为我的欣赏平添了几分惊喜。
《眼前的生活》观后感(九):未来的生活
透过眼前的生活,未来就真的能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吗?
上一分钟,还在和好友聊着未来何时真正开始,下一分钟,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如果我是Diana,我会怎么选?
其实谁死去都一样,都是那么鲜活的生命。虽然她们的人生观完全背道而驰,但是她们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她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选择死亡,并不是不珍惜生命,不憧憬未来。
一时的放纵迷茫,并不能代表一生的堕落。
但是选择错误,却会带来永无止境的悔恨。
所以她们不约而同,作出了相同的选择。
抛开什么结构,手法,我只看到两个年轻女孩子的友情之花在百合大神的指引下尽情绽放。。
《眼前的生活》观后感(十):值得一看
影片中情节给予观众的混乱之感,相信观后的人均有感触吧。特别是影片的结尾,估计会让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吧~~
如果观影中,是以15年后的生活为真,而其他情节皆出自Diana之回忆的话。这种混乱的感觉就会更甚。恰恰相反,影片中是以DIANA与其好友结交之后1年发生的校园惨剧为起点,倒叙这1年的生活,其15年之后,正常的,较温馨的生活是其的幻想。证据如下:
首先,从DIANA与教授的关系,惨剧之前DIANA与其友有走上楼梯聊天一幕,其中DIANA说她给教授信箱发了100个留言,叫他各种名子……,而其友则调侃到,也许你应该送他一杯酸奶,这样他可能和你约会。从这可以看出,D自从听了教授的演讲,它启迪了她混沌的人生,这也让D产生一种想像,哦,如果我想要过正常幸福的生活,教授会是她的好伴侣。从现实中的片断发现,这也仅仅是她是幻想而已,现实中基无可能。还记得那一幕吗,D撞车之后,那个与教授挽在一起的正是年轻时的D。这或许是当时D幻想的与教授在一起的浪漫的场景吧。
再说她的女儿:不知你们发没发现一个细节,15年后D的家庭中出现的EMMA与D的合照中的EMMA与D高中时家中出现的D小时与其母的合照中的D很像同一个人。这正是导演的强烈暗示,即EMMA是D幻想出的女儿,而她的原型即是D自己。还有其他的证明:1.D与其朋友谈论时,她说EMMA这个名子不错,她喜欢,她要自己留着。2.EMMA上学时的种种语言,不良行为就是D的翻版,或者就是她自己。3.在教堂前写着EMMA名子的十字架。4.在末尾的大森林中,一声尖声厉叫的DIANA,这个声音其实就是惨剧发生时,其母在外面被警察拦住时的凄厉的叫喊。而我们看此时的EMMA无助的叫着,HELP MAM,HELP MAM……不正是当时在厕所里听到妈妈叫她名子的DIANA的内心的真实反映吗。通过这些如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到EMMA和D身上穿插着的不同时期,或者是不同时空同一个自我的写照。
还有影片中场景的强烈暗示,均可说明15年后的生活是D的幻想。1.影片片中出现一幕废弃的场景,有放着腐败食物的厨房,两间凌乱的房间,这一幕想来就是D死之后的场景吧。而更有指导意义的地方是,这一刻的厨房与15年后D在给EMMA准备早餐时的那一幕的厨房场景是多么相似啊,那颇具象征意义的腐败与新鲜的食物的对比……2.影片中有一处情节直接点出惨剧之前的D具有幻想症,不知大家有没发现,那一幕在泳池中的欢爱其实是D的幻想,这我们从后一幕中就可窥见,当D在泳池边问,“你怎么不下来”,那男的说,“我没有泳裤”,OH……3.影片最后一幕,当D中枪后,另一个场景中,即森林中也响起一阵同样的枪声,15年后的D与厕所里的D同时身中数弹倒下。即——D死了,她的幻想也停止了。
让我们理一理头绪,这部影片到底要讲什么东西,或者说导演这样安排想要表达出什么东西。是通过说明15年之后的生活不美满,是因为D年轻时的放纵,然后来告戒现在的年轻人吗。我想显然不是这样的。导演显然对D的这一生,或者D在人生最后的时刻的表现是满意的。
D在认识她最好的朋友之前是一个吸食大麻,生活放纵的不良少女,简单说就是没有道德心。然后D认识了她最好的朋友M,她们相处了一年时间,然后就是惨剧发生了。M与D其实是一个对比,M显然是现实中好女孩的代表,这从D的母亲口中就可得知:她同意她的女儿和她多增进来往。这一年的相处M对D的影响其实是巨大的。M喜欢花,特别是雨后开的更灿烂的花,M想要一个美好的家庭与自己的孩子,等等。M的种种唤醒了D想要过一种健康人生的憧憬,幻想。在15年后的生活中,D有了她自己的女儿,还有自己心仪的丈夫,美好的家庭。还有开在屋外的鲜花……在D的心中,M是如此难得的挚友。当她们同时面对危险时,D的脑中想起了教授的演讲:“道德心是上帝的声音,它来自每个人的内心……”,D想起了M的种种,她爱她的好友,她把生的机会留给了M。D倒地时,她还在想“M会与NATO生八个孩子,一个幸福的家庭……”。影片的结尾,当工作人员问乌玛瑟曼“你是幸存者?”,乌玛带着幸福的微笑:“我不是……”
“道德心是上帝的声音,它来自每个人的内心”这就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在D的身上得到完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