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经典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10-22 14:22:07

  《窒息》是一部由?rpád Sopsits执导,佐尔特·安格尔 / 莫妮卡·巴尔赛 / Rebeka Rea主演的一部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窒息》影评(一):打造一部匈牙利版的《暴雪将至》需要几步?

  本文大约1400字,点个赞吧,好人一生平安

  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匈牙利版的《暴雪将至》,或者你可以更加大胆一些,说这是国内某冤假错案的匈牙利版。当然这一切并不妨碍本片的优秀。如果仅仅是讨论这部影片的版本属性,那么肯定是有点糟践,不如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或许这样的问题才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重点。

  看完了本片你就会知道这是一起冤假错案,即使没有看完,你依旧是会觉得本片中的凶手早已显露无遗,但是警察却丝毫不作为。片中的警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甚至于片中的大多数人为什么会对于这样的情况不遑多让?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吧。

  警察篇:

  对于警察来说,破案的目的就是维护治安稳定。了解一下六十年代的匈牙利,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类比一下现在的我们,你就知道,什么才是重点?警察太了解这样的国家需要的是什么了。于是,案件发生之后,就需要警察以自己的方式来给予民众一个交代。

  事实上,片中的警察确实是给予民众交代了。他们错误的将一个已经吓晕了头的人送进了监狱。然后该升迁的升迁,该表彰的表彰。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美好。但是他们唯一忽视的却是这起案件的真正的凶手。或许,当所有的警察都沾沾自喜的时候,凶手会混在人群中同样的沾沾自喜。但是看上去,当时的警察作为一个惩恶扬善的存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在明知道自己抓住的凶手存的口供存在着重大误差的情况下,依旧是选择将凶手送进监狱。这样的行为,让人汗颜。

  凶手篇: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被人冤枉,而是自己有一颗求死的心。“凶手”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人。机缘巧合之下,他产生了这样的念头,而且在机缘巧合之下,他让他这样的念头在自己的心里生根发芽。而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为警察找了一个台阶下。他自以为自己杀死了爱人。但是却没想到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巧合中发生的。结合“凶手”在监狱里得到遭遇,我们更会得出一个结论。没事别激动。

  而真正的凶手除了逍遥法外以外,更是大胆跑去监狱探看被冤枉的“凶手”。这对于真正的凶手来说是一种炫耀。本该投送进监狱的人却逍遥法外。而被冤枉的人却身陷囹圄。真正的矛头指向了谁,这不必多言了吧。

  受害者:

  这个世界有多安全,就有多危险。很多人甚至到死都不知道最终结果自己的是谁?或许那个平日里看上去温文尔雅的邻家大叔在某一刻兽性大发的时候就会强行剥夺你的生命。

  夜归的女人最需要的是自己的爱人,而不是一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陌生男人。即使是这个男人平日里是多么的温和,在夜幕的掩饰下,谁也不能保证这样的男人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最坏的结果是杀人抛尸,而最不济也是会给你带来一些难以启齿的伤害的。这个世界很危险,尤其对于那些女人而言。

  凶手的老婆最终识破了凶手的身份,但是那一刻她却选择了沉默。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私心,而且是因为突然回归正轨的丈夫带来的那种难以割舍的刺激的诱惑。犹豫带来的并不是长久的陪伴,或许只是会让那些无辜的死难者的数量更多一些。

  回顾整个案件,其实并不难解答。警察们的派系斗争。高压政权下的让人窒息的社会态势。每一个似乎都是这场连环杀人案的起因。包括凶手在内,这样的社会态势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压抑。暴力犯罪打开的并不仅仅是凶手的心房。更多的是对于这个混沌的社会打入一针鸡血。整个社会在犯罪的阴影笼罩下开始动荡起来。而这样的动荡对于当时的匈牙利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稳定对于一个高度程式化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因此,这个案件中被冤枉的“凶手”就只能含恨而终。而那个年轻的警察也在后来遭受厄运。

  窒息的时候,或许会死去,但是总会有人进行反抗的。或许他们在意的并不仅仅是迟到的正义。

  《窒息》影评(二):「恋尸癖」这件小事

  就像有人不喜欢香菜,有人不喜欢上班,这个世界上,也有人不喜欢活物。

  [窒息]真是叫人窒息。

  六十年代匈牙利,司法腐败、警察无能、冤假错案、人心凋敝。

  犹如无数块湿纸巾,堵住了社会的口鼻。

  尤其是这个反常规的杀人狂。

  夜黑风高,路边野地干草垛,其紧扼受害人脖颈,直至窒息。

  随后,勃起,对着冷冰的尸体,释放欲望。

  与一般奸杀犯不同,十年内,他先后杀害五位女性,全是先杀后奸。

?[窒息]里,连环杀人犯对着尸体,便会产生性冲动

  典型的恋尸癖。

  道德人伦中,恋尸癖从来是绝对禁止,且光是看到这三个字,就已经一地鸡皮。

  但再怎么反人类,也不得不承认。

  对于性方面一直领先于其他物种的人类,其仅是海量性癖好中的一种。

  而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至少在匈牙利,有那么一个恋尸癖。

?1957年,匈牙利连环杀人奸尸案原型彼得·史密斯

  就像有人不喜欢香菜,有人不喜欢上班,这个世界上,也有人不喜欢活物。

  奇怪是,恋尸癖并非人类专利,生物骨子里似乎都有恋尸基因。

  早在1912年,英国探险家乔治·默里·莱维克便发现了企鹅的恋尸行为。

?乔治·默里·莱维克在《阿德利企鹅的性习惯》中,提及阿德利企鹅有个专门的恋尸癖团伙,专对死掉的雌性企鹅下手

  2015年,在巴西首都某公园里,更有人拍到雄性特古蜥对着雌性尸体消遣了两天。

?特古蜥的奸尸行为

  而人类就更早了,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有位叫希罗多德的史学家,虽非恋尸癖,但喜欢研究。

  在他笔下,记载了几千年前人类最早的恋尸癖——古埃及人为防止恋尸癖,会将漂亮女性的尸体放至一段时间后,再送到殡仪员手里。

?其记录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左为希罗多德,右为《历史》

  这还不算完,他还发现本国历史上还有个恋尸癖皇帝,希罗多德戏称其为“冷炉子里烤面包”。

?佩里安德,古希腊恋尸癖君主

  有趣的是,恋尸癖出现在道德体系尚未健全前,没有伦理束缚,但多数人还是表现出了本能的反感。

  譬如赫梯文明,就曾立法规定不能和死者发生性关系。

?赫梯文明,存在于公元前十六世纪到前十三世纪

  而进入文明社会后,道德体系完备,其就像第二把枷锁,将恋尸癖关在了历史边缘。

  明面上恋尸癖的记载少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却有隐喻。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为和罗密欧私奔,朱丽叶喝下神父的假死药,在墓穴等待罗密欧将其掘出。

  悲剧的是,罗密欧消息不灵通,误认为朱丽叶真死了,吻过其尸体后,服毒殉情。

?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吻假死的朱丽叶,是恋尸癖的隐喻

  还有更直白的《格林童话》。

  1812年,其首次出版,但并不是什么少儿读物。

  且不谈《睡美人》里包含了极强的恋尸癖隐喻,最著名的《白雪公主》,初始版本和如今也是大相径庭。

?《睡美人》,被纺车刺扎到的公主,沉睡数载,等待王子唤醒,恋尸癖暗示不言而喻

  原始的《白雪公主》里,王子是位正宗恋尸癖。

  当他看见白雪公主尸体后,一见钟情,欲带回城堡玩赏,结果被仆人无意撞到尸体,苹果吐出,白雪公主复活。

?1937年的[白雪公主],在初始版本里,白雪公主也不是什么正派角色,其因和生父乱伦,被自己生母加害

  恋尸癖极其边缘,却始终在不同文明中若隐若现。

  而其由于变态极端,实例资料甚少,直到近代,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

  把恋尸癖推上研究议程的,是其本身。

  1847年,法国出了位千年一遇的恋尸癖——弗朗索瓦·伯特兰德。

  直到被逮捕,这位法国中士已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盗窃猥亵尸体两年有余。

?恋尸癖案例原本就少,伯特兰德无疑是个典型,时人称“蒙帕纳斯的吸血鬼”

  他也成了学者们研究恋尸癖的一手资料。

  1850年,比利时心理学家约瑟·古斯兰在一次讲座上,发明了个新词“Necrophilia”来形容伯特兰德,从此恋尸癖有了专业术语,正式归入精神疾病。

?约瑟·古斯兰,定义恋尸癖第一人

  但这也仅只是开了个头,中期因缺乏大量案例,恋尸癖研究进展乏力。

  终于,1989年,有两位学者结合那些星星点点的例子,将其分成了“真恋尸癖”和“假恋尸癖”。

?乔纳森·罗斯曼和菲利普·瑞斯尼克,恋尸癖分类学者

  对于假恋尸癖,其感兴趣的并不是尸体,而是尸体是谁。

  就像[安娜·福里茨的尸体]中的三个年轻人,当国民女星安娜·福里茨粉丝遭遇意外,遗体又恰好送到了他们面前时,气氛就变得微妙了起来。

?[安娜·福里茨的尸体]里,三位年轻人是假恋尸癖,奸尸只因迷恋安娜

  而素有“最美阿根廷第一夫人”之称的伊娃·贝隆,生前备受尊崇。在电影[不眠的伊娃]中,其死后,尸体更是激发了部分阿根廷人的恋尸欲。

?[不眠的伊娃],士兵正在猥亵贝隆夫人尸骸

  至于真恋尸癖们,但凡尸体,来者不拒。

  比如经典恋尸电影[困惑的浪漫]中的小夫妻,两人都是真恋尸癖,凭借丈夫工作之便,两人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尸体,继而拥抱性福。

?[困惑的浪漫],经典恋尸片翘楚

  毕竟还只是偷尸,[困惑的浪漫]只能算轻量级。

  真恋尸癖的最高层级,是[窒息]中的连环杀人犯,为满足恋尸欲望,不惜杀人。

?[窒息]中的连环杀人犯

  不论是何种恋尸癖,都是极致的性欲倒错,是病。

  对于心理疾病而言,关键在对症下药。

  问题是,在恋尸癖领域,专家们目前仍无法确定恋尸行为到底是欲望宣泄的健康途径,还是病情继续恶化的原因。

  因而,恋尸癖如同心理学癌症,尚无有效解决之法。

  庆幸是,专家们至少搞清楚了恋尸癖的成因。

  其并非基因自带,而是环境使然。

  1989年那两位学者,除了将恋尸癖分类,还发现,恋尸癖们多半从事过能直接接触尸体的职业。

  正如[困惑的浪漫]里的丈夫,其职业是验尸官。

?[困惑的浪漫],男主公之前还算正常,而因其工作,逐渐走上不归路

  而[安娜·福里茨的尸体]里,其中一位年轻人更是常年在停尸房打杂。

?[安娜·福里茨的尸体],三人中的Pau,在停尸房工作

  工作是一方面,还有性格。

  恋尸癖通常社会地位低下,自尊心扭曲严重,十分害怕被拒绝。

  长久下来,压迫的自尊会嬗变成极端控制欲,表现出来则是一个绝对顺从的伴侣形象在心中成型。

  而尸体自是最符合要求。

  [冷月亮]里,阿德和西蒙就是这样两个悲惨的男人,不知哪天,他俩偷来一具女尸,填补了这种心理上的沟壑。

?[冷月亮]里的阿德与西蒙正在偷尸体

  此外,孤独也是恋尸癖的诱因。

  震惊全美的杰弗里·达莫,集杀人、吃人、恋尸于一身,而其父曾透露,在10岁到15岁阶段,达默孤僻异常。

?杰弗里·达莫,在杀完人后,他会对着被害人尸体手淫

  2016年的[瑞士军刀男],汉克为排解孤独,更是幻想捡来的尸体复活,陪他长期作伴。

?[瑞士军刀男],男主与尸体

  可窥见,恋尸癖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各种因素多管齐下。

  但说到底,恋尸癖是边缘的心理疾病,恋尸者是边缘的可怜人。

  当然,可怜的是那些没走极端的。

  他们的爱虽变态畸形,但纯粹,在某种条件下,甚至成了柏拉图。

  譬如[特别的吻给特别的你],姗卓是个恋尸癖,但她恋尸恋的并不重口,更像是少女怀春选错了对象。

?[特别的吻给特别的你]里,恋尸仿佛是与尸体的柏拉图,最终,姗卓等到了甘为自己牺牲的男人,恋尸变得残酷又美丽

  至于[窒息]里那位穷凶极恶的杀人狂,为欲望杀人,可怜则成了可悲,可憎。

  毕竟,恋尸癖或许是上帝的无心之举,而人的生老病死,自然法则里早已板上钉钉。

  -

  作者/夭夭酒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窒息》影评(三):让人窒息的是魔幻的现实(整体好过国产暴裂无声)

  《窒息》, 匈牙利 电影,冤狱题材,小成本制作,没有特效,场景朴素,对于底层人物罪案还原、司法执法人员调查过程的刻画浓墨重彩。虽难免有节奏上的繁冗之感,整体仍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佳作。

  相比近年国内热门的《暴裂无声》(近年国产悬疑罪案电影也不少,仅以此作代表性比较而已)而言,《窒息》在人物刻画、冲突塑造、场景还原、整体构思上,都更完整,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极权法治的乱象、审判之潦草应付、个体对抗者被谋杀、罪案过程的高度还原、犯罪伦理的个体呈现等)毫不规避、掩饰,这也创造了更为严谨的事件逻辑,更为饱满的人物个性,更为真实的故事场景,更为深刻的现实价值。在《窒息》中,冤狱者、真凶者、执法者(包括官官相卫的群像和刚直调查的个体)四位一体,三线叙事,得到了较好的呈现。

  而《暴裂无声》本该是一出悬念迭起、深度更佳(触及官商勾结、司法腐败、律师作伥、虐童惨剧)的好戏,最终却拍成了架空衙门(衙门居上帝视角)的黑帮式民间私斗(底层小民对作恶商人的复仇行为)。只能说在现行审查体制下,影片刻意避开管理机器的刻画和现实描绘,而把民间底层与中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刻画得比较流畅。结尾执法者如天使降临,惩恶扬善,光照天下,也是我朝独有特色,这使影片的现实价值和整体品质大打折扣。这或许不是制作团队或导演之过,但作品却已呈现不足。

  现实就像一个苹果,总具有两面性。不论是布满虫子,刚生虫子,或可能生虫,要享受苹果的美味(体会现实的价值),挑出虫子、避免腐烂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于是有人作了挑虫者,指出虫子的危害和腐果的不健康,甚至隐约给出杀虫子或避免生虫子的建议。另有人却当了果子的维护者,坐论虫子高蛋白有营养,或者果园情况特殊,不宜苛求等等。这也恰恰印证了现实的两面性——包括在现实之中的人的两面性。

  现实主义艺术,必然要触及现实,但只是触及,甚至还要规避现实中的种种元素、现象、人物、机构,这是远远不够的,也必然不会塑造出足够立体、丰满、多样的艺术人物和扣人心弦、逻辑顺畅、创意大胆的艺术作品。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没有足够好,那就先从“不足够好”做起吧,只要努力和用心,艺术作品以及作品诞生的环境总有完善的一天,这或许是当下不少内地电影人的无奈选择和良心之举。

  话说回来,暴裂无声,对比近20年难以计数的粗制滥造的国产娱乐电影,已算良心之作(个人归类7.0/10档)。至于为什么会群情涌动、给予过誉好评(8.2/10),一方面大约是万众对触及现实题材的艺术作品的热诚渴望,另一方面大约恰恰是因为这些年艺术作品品类和内容的贫乏。

  再回归《窒息》这部影片来看,其情节和内核,相信有健全理智的国内观众,都不会觉得新鲜——底层人物意外成了无辜的强奸犯,新任检察官固执调查真相,真凶逍遥法外继续犯案,最后无辜者也没有翻案脱罪,而只是一直关押到刑满释放,固执调查真相的青年检察官被蓄意撞车身亡。故事在冤狱者刑满释放后的压抑的嘶吼中落幕。这些故事情节,在拥有独立司法调查权、审判权和媒体监督自由的地方(如欧美地区),还是颇为猎奇的,但对于身处其中的我们,恐怕真不会觉得新鲜,更不会觉得奇特。

  以我们泱泱大国、物华天宝之地,当代几十年,发生在周遭的各种奇闻异事、罪案刑事、离奇世相,要创作现实主义作品,素材真的可以信手拈来。像《窒息》影片中呈现的故事,我们身边就有鲜活事例: 内蒙古的呼格案。而且呼格案前前后后的离奇怪诞、深度广度、人性冷暖,胜过《窒息》中的呈现。只可惜,这样的故事和事件,不胜枚举却难以在电影等艺术形式中表现。(呼格案的各种悬疑夸张、人性冷暖、荒诞滑稽,不一一列举,感兴趣者自行查阅)。

  如是这般,大家对邻邦韩国现实题材影片的热评甚至过誉,对暴裂无声等少数国内良心制作的过誉,也便容易理解和接受了。全由赖于这魔幻的现实,我们必须找一个出口,来体会“感同身受”的共鸣,来享受现实的真实、怪诞、阴暗、血腥的一面,以免在荣耀国威的、绵绵不绝的主旋律艺术作品中,高唱颂歌窒息而亡。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